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行思坐想(六上教学反思帖) [复制链接]

31#

《形状与结构》单元之《做框架》教学后记:

框架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极其普遍,但学生对其的关注与了解并不多。本课通过动手制作体会,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对框架结构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本课,我安排了三个教时,第一课时讲解分析,完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当堂制作,没做完的课后继续完成,以保证能有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完成作品;第三课时评比分析,记录成绩。花费如此多的课时,一则六年级的课时相对宽松,二则希望能使学生更充分地参与活动,体验活动并有所收获。

通过生活中的框架结构实例,来认识框架结构。此教学环节,除了借助教材中的图片外,最好能再拍些生活中熟悉的例子,校园中,小区公园中,家庭环境中等例子,学生更熟悉更能引发共鸣,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框架结构的共同特点:骨架式,通俗些说就是空心的。我拿吃剩的鱼骨头给学生比喻,较好理解。如果学生能进一步分析这些框架结构中有很多三角形组成,则对后续活动有较大帮助。通过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框架结构中,三角形的作用。在这个分析中,组成三角形的斜杆应方向不同,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这一点应着重强调,这对后续制作活动很重要。这根斜杆有的是起到“推(顶)”作用,有的是起到“拉”的作用,应区别对待。这个对比分析活动学生容易操作,也容易理解,所用材料不多,可以课堂上分组进行。

“制作正方体框架”这项活动,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由于制作材料的限制,不便于学生分组在课堂上进行。因此,我采用先演示分析,再安排学生利用自带材料下节课在课堂上进行制作。正方体框架,是在前一个分析三角形和正方形框架的基础上开展的一个由平面到立体的活动,看似简单,只要分割成三角形就能牢固,但在实际操作中,会有不少问题出现。材料的长短处理,用于捆扎的材料,如何捆扎等问题,这些都影响着正方体框架的牢固程度。通过对比分析,边演示操作、测量,使学生一步一步意识到使正方体框架更牢固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框架结构倒塌时的情况,从而分析哪儿需要改进加固。对于学生分组的制作活动,我提了几个要求,材料要求用竹筷,限定20根,目的即是为了环保,也是为了公平;捆扎材料可以用橡皮筋,也可以用线,但各有优缺点,橡皮筋易于捆扎,但牢固程度不够,线绳费时捆扎不便,但较牢固;结构形状上,可以防照正方体框架制作,也可以自行设计框架结构。测量标准:看承重能力。学生在整整一堂课的制作过程中,学生24人为一组,制作一个框架结构,但只有一半学生能当堂完成制作,看来我还是高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没做完的,要求课后完成。第三课时测量打分,并分析各个框架制作的优点、不足。结构合理的框架很牢固,能承受二三十斤的压力,甚至坐上去都不塌倒,引来了同学们的一片惊呼。相信此次活动,能够给大多数同学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TOP
32#

《形状与结构》单元之《搭高塔》教学后记:

本课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高塔不倒的原因,经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实验的方法比较简单,学生操作也不难,实验过程中,重在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观察艾菲尔铁塔、输电塔等建造很高的铁塔,思考它们不容易倒的原因。学生依据直观的图片,比较容易得出“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因素,结合上一课的框架结构知识,学生也能说出“应用了框架结构使塔更稳固”的道理,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分析,如框架结构还有什么作用?――塔体空心,风阻小。还有一个塔基座的问题,塔基陷于地面越深越不容易倒。详细分析这些因素,目的是为了后续教学中,使学生在开展实验活动时,有据可依,而不是盲目地简单操作,失去活动的科学价值。

有了猜想,需要实验来验证。但这个实验,一直让我觉着有些遗憾。虽然学生操作了,经历了,但并不圆满,不能很好地和前面的一些猜想紧密结合起来,使活动的效果打了不少折扣。学生仅能用塑料瓶简单地搭起高塔,也就利用了“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知识,有的小组,由于所带瓶子大小一样,连“上小下大”也无法体现,自然就搭不高不稳了。而对于其他科学原理的应用就更少了,无法体现框架的优点,体现塔基的优点。虽然有的小组,想到把瓶体割开弄空心,希望减少风阻,但实际效果还是不加工的好,因为在割空做成框架结构时不科学,反而增大了风阻。而加固塔基,效果更不明显,学生用吸管,甚至用筷子,模仿加固树苗的方法,在塔底做支架,虽然想法可行,但效果不好。因此,学生搭高塔的活动,总体效果并不理想。看着那些作品,千篇一律,没有太多的新意,也没有太多科学知识的应用,流于形式了,感觉不是一个很成功的活动。后来思考了一下,更好的活动应该在沙坑边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搭高塔的活动有更大的创造发挥空间,应用更多的知识,也能掌握到更多的知识。但是限于种种原因,我没有付诸实践,不得不说是件遗憾的事,希望下一次教学此课时能有所改进,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TOP
33#

《形状与结构》单元之《桥的形状和结构》教学后记:

本课教学,将在前几课教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认识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桥。而了解生活中各种桥的形状和结构,以及这些结构的优点,也是为了下一课“造桥”打基础的。本课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桥。

教材中的三幅图,分别是石拱桥,高架桥,跨江钢架桥,在分析这三种桥时,要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讲解,如它们分别应用了拱形、增加厚度抵抗弯曲、框架结构等科学原理。当分析这么三个是不够的,让学生看更多的桥的图片,最好是家乡的桥,学生熟悉,有亲切感,更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更多图片的介绍,认识到桥的各种形状和结构,再从多种多样的桥结构中,引申出拱桥和钢索桥两大类。

对于拱桥,受到前情知识的影响,学生较熟悉的是桥面在拱上方的桥,也明白拱桥承重的原理,对于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学生在生活中虽然也常见,但却无法很好地解释这种桥的受力特点。我们可以借助钢锯条或竹条,两端绑上绳子使之成为拱形,那绳子就是在拱下方的桥面。让学生亲自体验感知一下钢锯条、绳子受到的力,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这种拱桥的受力特点,再让学生阅读一下书本中对它的介绍,使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阅读,对其受力特点就印象深刻了。

讲解钢索桥时,通过大量图片的介绍,有本地区的,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看着一座座壮观的跨江、跨海钢索桥,首先使学生在视觉上受到冲击,感受到人类的伟大,同时也认识到钢索桥都有一个或两个高高耸力的桥塔。桥塔什么用?为什么要建那么高?这是学生们自然产生的思考与疑问。对于这个问题,让学生在模拟实验操作中感知一下,印象会很深刻。按照教材中的图示,让学生模拟建造一座“钢缆桥”,随着桥面与桥塔顶端距离的变化(也就是桥塔高度的变化)感受到承载桥面的钢缆所受拉力的大小,会发现桥塔越矮小,钢缆需要承受的拉力就越大,从而很好地理解了为何钢索桥都有高高耸力的桥塔。

本课教学后,给学生一个桥文化网站,丰富其对桥的认识了解,是个不错的课外延续活动。

中国桥文化网——http://www.cnbridge.net/

TOP
34#

《形状与结构》单元之《用纸造一座“桥”》教学后记:

让学生用纸造一座“桥”,是对单元学习活动的一个综合应用,希望学生在桥作品中,能体现出拱形原理、改变形状增加抗弯曲能力、框架结构、拉索桥原理等知识,但是,教材中对制作纸桥的材料限定似乎有些苛刻,这样的要求更适合于部分优秀的学生来进行类似OM比赛的活动,而不适合广大学生,担心学生在有限的材料要求下拿不出好作品,或者作品的形式简单划一(也许是我过于担心,过于低估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最终,我选择了追求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结合,放宽了对材料的限制,允许学生利用多张纸设计制作一座美观、结实、有一定跨度和宽度的纸桥。

课堂上,重点在于学生分组的讨论,讨论如何建造符合要求的“纸桥”?美观是造型和工艺上的,而要在节省材料前提下做到结实,就需要应用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好好动一番脑筋。在学生分组设计建桥方案时,教师应在各组间参与讨论设计,并给予某些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学生使设计方案更合理可行。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具体的制作活动就放在课外了,给学生相对宽松的一段时间来完成这份作品。一段时间后,评价学生的作品非常重要。这个评价即是对学生作品的肯定,对其辛勤付出的肯定,也能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造桥所蕴含着的科学知识。在交流评价中,应让学生重点介绍“怎么改变纸的形状和结构,应用了哪些科学知识”、“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这些方面,这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重要的智慧的闪光点,是非常值得分享与记录的。作为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首先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然后分析纸桥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些改进建议,使学生有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不应就简单打个作品分了事了。

纵观学生的作品,虽然大多数比较平淡,但每个班都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使我不得不让钦服学生的能力和想法。也许有些作品,可能是在家长的参与下制作完成的,但至少说明学生认真对待此次活动了,认真思考,努力参与了。学生的作品中,对于桥面的加工,多应用了“改变形状提高抗弯曲能力”的知识,有模仿瓦楞纸的,有圈成纸圈铺桥面的;桥的结构中,多应用了拉索桥、框架结构原理,使桥结实牢固。为了表彰这些学生,我将他们的优秀作品拍照,在校园网上进行展览,学生非常自豪,也很珍视他的作品,打算好好保存。相信这样的活动,会给他们的小学生活留下一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TOP
3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