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行思坐想(六上教学反思帖) [复制链接]

21#

能量单元之<电磁铁>教学后记:

本课在上一课了解了电和磁的关系基础上,制作电磁铁,了解研究电磁铁的相关知识。本课活动的前提是要制作电磁铁,给学生分组使用制作电磁铁的材料应仔细考虑,做线圈的线可以选用网线的内芯,长2为宜;选用的铁芯更要经过处理,用火烧红后自然冷却,这样的铁芯能在断电后磁性即刻消失,从而避免剩磁对活动的干扰。

首先教给学生如何利用一段导线和一枚铁钉制作一个电磁铁,此活动不难,重点要说明线圈的缠绕应有续,一圈挨着一圈,要认识电磁铁装置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这也是为下一课教学作下铺垫。测试制作的电磁铁,学生发现通电时电磁铁有磁性能吸起大头针,断电后磁性消失的有趣现象。联系上一节课“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性对指南针的影响”,学生很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个活动中,铁芯是关键,如果有剩磁就会产生误解。如果有剩磁,可以向学生解释是材料的原因,可以通过敲击铁芯使其磁性消失以继续下一次实验操作。在测试过程中,也有学生会在交流中发现各组制作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数量并不相同,从而会对磁性为何有强弱产生疑问,这是下一节课要开展研究的内容,这节课不再展开。

本课的重点活动是了解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学生制作的电磁铁能像磁铁一样有磁性能吸起大头针,自然也会想到电磁铁是否也如磁铁一般有南北极?如何证实电磁铁是否有南北极?这个验证方法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有的学生会想到吊起电磁铁,待其静止后观察钉尖钉头的指向来判断它的南北极,也有学生想到将两个电磁铁接近,依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原理来判断它的南北极,表面上这些都有道理,但深入分析后这些方法都不切实际无法实施。引导学生借助指南针来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首先应确认指南针的红、白两端磁针的指向,然后用通电后的电磁铁去接近指南针,观察指南针的偏转现象依此分析电磁铁的南北极。在分析过程中,会发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有的组钉尖是南极,有的组钉尖是北极?引导分析可能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再依据分析去做实验来验证假设。这样,学生接下去的活动带着目的性,使活动更有指向性,效果也更明显。通过对比实验,学生比较容易能发现电池的连接方向及线圈的缠绕方向均会影响到电磁铁的南北极方向,其实归根到底就是电流流动的方向产生的影响。

TOP
22#

“能量”单元之<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后记:

  在上节课制作、研究电磁铁活动中,学生已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产生过研究兴趣。从这节课开始,就将通过实验,通过一系列数据来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这是一项很有意义又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充分而深入地开展这项探究性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好处。

  本课第一个活动,讨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此项活动前,应复习上节课电磁铁的组成和工作前提等相关知识,为讨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作下铺垫,引导学生从线圈、铁芯、电池(电流)三个方面去考虑问题。在每一个方面又会有不同的细节问题,如线圈,学生提到了线圈的粗细、长短、缠绕圈数、缠绕的疏密度等因素,对于铁芯,提到了铁芯的长短、粗细等因素,这些想法都应予以肯定。在学生作出这些假设时,应重点引导学生说明“作出假设的理由”,避免无根据地说法。并要求学生仿照P52表格中的方法,将自己作出的假设及理由填写在表格中,这也是为下节课,研究其他的因素而作好准备。

  作出了假设之后,讨论确定本节课研究的重点——线圈的圈数与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关系。作为一个对比实验,学生在五年级时已接触过不少,知道为了实验的公平公正,数据的准确,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只能改变其中一个变量,也就是要进行实验探究的变量。在活动前,让学生分组讨论制订实验方案是必要的,这样能明确实验中的要求,使各组在实验条件一致的前提下开展实验,所取得的数据才有可比性,才能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来说明一些问题。书中的研究计划这张表格还是简单的,学生能够快速完成,在汇报交流时,应重点就“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进行讨论补充,越详细越好,越详细越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对于线圈的圈数,在学生讨论的前提下,教师可以作个统一,20圈、50圈、80圈为宜,因为圈数太少,效果不明显,圈数相差不多对比数据不明显,圈数太多又太费时间。此外,还应强调时间中的注意事项,如多做几次,取平均数以此来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接触电池的时间不能太长且要一致等。在全班交流中完善实验方案后,进行实验探究。探究后,对全班12组的数据进行汇总,全了板书在黑板上,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强这个规律。这个规律还是比较明显的,全班能达成一致意见,这个规律也是这节课需要达成的科学概念,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自实践得来的结论印象更深刻。再让学生对比相同圈数时各组的数据的差异,自然产生疑问:圈数相同而磁力不同,还有什么因素影响着电磁铁磁力的大小?自然引入下一节课的探究活动。

TOP
23#

“能量”单元之<电磁铁的磁力(二)>教学后记:

本课是上一课探究活动的延伸,在了解了线圈和电磁铁磁力的关系之后,在分析各组数据时,自然会想到电流大小、铁芯等也会影响到电磁铁磁力大小。但到底是怎么样的关系,怎么影响着磁力的大小,这是通过本课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开展此项探究活动,我安排了两节课时间,让每一组学生分别研究了至少三项其他因素,得到了许多组数据,通过众多数据的分析比较,能够得出较为详实的结论。本课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研究电流大小、线圈管粗细、铁芯长短、铁芯粗细这四个因素,对于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这个因素,研究的数据基本一致,能够说明问题,证明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力越大这个关系。而对于另三个因素的研究,学生的实验数据差异较大,原因在于材料及操作上诸多问题。为了这些材料,如相同粗细不同长短的铁芯,相同长短不同粗细的铁芯很难找,在五金店里总算找到了些勉强能符合要求的材料,如果配套工具箱中能提供相应的研究材料就好了。

在活动前,让学生仿照前一课的研究计划制订本课要探究内容的研究计划,而且这份研究计划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制订的,体现着“从扶到放”的探究过程。有着充分讨论的基础,这份研究计划的制订并不难,在制订计划过程中,不要忽视了假设这个环节,因为本课实验前的假设将会与实验结果产生冲突,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内涵。在交流过程中,应重点讨论需要改变的条件,要控制不变的条件,通过各组的补充交流,逐步完善计划,并要求学生按计划实施。学生完成实验后,将各组的数据板书在黑板上进行汇总,以便进行分析。实验后,分析数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学生需要寻找各组数据间的规律来得出结论。分析各组的数据,很有意思。对于电流大小,学生的研究数据均表明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力越强;对于铁芯长短的研究,大多数小组的数据表明,铁芯长,电磁铁磁力强(仅限于我所提供的长短不同的铁芯研究);线圈管的粗细研究,大多数小组的数据表明线圈管细,电磁铁的磁力强;铁芯粗细的研究,各组数据差异较大,较细的铁芯和中等粗细的铁芯均能数据支持,显示磁力较强,综合五个班45组数据的分析,大多数小组的数据表明,铁芯细一些的电磁铁磁力强一些(仅限于我所提供的粗细铁芯)。在个别班级学生的数据中,显示不粗不细的铁芯磁力较强,与原先的假设均不符,这也是向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的良好时机。告诉学生,任何事物都不能想极端,并不是越细越好,也不是越粗越好,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限度的。这个分析是建立在我所提供的那些材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的,如果某些材料所作研究得出的数据并没有什么规律,也要让学生分析懂得,有些数据能说明些问题,有些数据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在活动后,小结三节课来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收获,了解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有怎么样的关系,形成科学概念,这是很重要的。最后将这些因素综合利用,一起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利用十来节电池,用漆包线绕上三百圈,然后让学生来体会一下磁力有多大,学生很是兴奋。这样,三节课的探究活动也就圆满收场了。总体感言,学生对于此次探究活动的兴趣还是相当浓厚的,也有了不少收获,包括我自己也有不少收获。

TOP
24#

<能量>单元之《神奇的小电动机》教学后记:

    本课是一项很有意思的活动,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平时常见的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有全新的认识。不过本课也存在两个困难,一是材料,学校没有那么多可供学生分组探究的电动机,让学生带来拆开也有困难;二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两极分化,男生对电动机接触、了解多,女生几乎一无所知。这是需要教师在教学前有所准备的。
    对于小电动机,生活中应用也不少,尤其是男孩子喜欢玩的玩具赛车里,甚至个别好动的男生还动手拆过。上课初,我出示一个电动机,学生都认识,让他们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了解小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再让拆过、了解电动机的同学介绍一下电动机的结构,不需要讲的很详细,也不管他讲的对与错,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小电动的了解有多少,也可以引起更多学生对小电动机更广泛的关注。在此基础上,我当场拆开一只小电动机,借助实物展台,一一介绍电动机的各部分以及各部分的组成,尤其要重点说清电刷和换向器部分。转子部分,线圈和铁芯,其实就是一个电磁铁,结合前几课知识,学生能够理解。讲清每一部分的组成,也是为了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作铺垫。
    本课的难点就是讲清小电动机转动的原理。这不是靠简单的讲述所能表述清楚的,一定要借助实物演示,边演示边讲解,才能使学生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由于没有足够的小电动机,再加上考虑学生课堂上操作有困难,我将此活动改为演示了。依照书中图示,用塑料杯、电线、橡皮筋完成了支架、电路的安装,然后将转子装上,然后将电动机上拆下来的磁铁靠进转子,观察转子的转动情况。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在小动机轴上装上个小小的螺旋桨,使效果更明显一些。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一块磁铁能否使转子转动?磁铁与转子距离对转子转动的速度有何影响?转子转动的方向和什么因素有关?通过几组对比实验,结合电磁铁的知识,结合电动机各部分的作用,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电动机转动,是因为转子通过后产生了磁性(电磁铁的性质),这个磁性与磁铁的磁性相互作用,推动了转子的转动。这样讲解之后,将电动机的工作过程有形化,学生也较好地理解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本课的遗憾就在于没有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亲自拆开电动机探究一下,安装个支架电路来试试使转子转起来。希望今后能准备更多的小电动机,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探究的机会。此次,只能将这个活动安排在课外,让有条件的学生在课外进行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5 8:47:03编辑过]

TOP
25#

《能量》单元之<电能和能量>教学后记:

本单元叫《能量》单元,前五课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明白了电和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明白电和磁这两种能量的相互转换,不过一直没有提到“能量”二字。本课,通过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能量——电能,使学生了解到电能、能量,以及各种能量相互转化的关系。

对于电能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学生还是能够较好地掌握的,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关键是多举些实例,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对于机械能和化学能的概念,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这个在作业中能够看出部分学生掌握的并不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结合实例予以说明,帮助学生加强理解。而结合各种家用电器来说明电能的转化,学生还是可以理解和掌握的,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各种家用电器中,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并不是单一的,往往会同时转化成多种能量表现形式。在交流中,学生提到“冰箱”,说是电能转化成了“冷能”,虽然是有“冷能”,但用在这里并不合适。我向学生解释为:电能转化成压缩机工作的“动力能(机械能)”,从而使压缩机工作而制冷,同时压缩机工作时又产生一定的热量,消耗部分能量。

最后一部分的两幅图和一幅漫画,是结合实例了解其他能量的转化关系。学生有了前几个例子的训练,说起来倒也不难,但在介绍鞭炮的能量转化时,应先介绍一下做鞭炮(火药)的原料,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是化学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最后一幅漫画,蛮有意思,学生也比较感兴趣,通过讨论交流,能较好掌握各种能量的转换过程。老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生活中再找些例子,来说明各种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  

  总之,本课教学中应较多地结合实例进行讲述分析,让学生在联系日常生活的各种事物、现象的过程中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科学概念。
TOP
26#

《能量》单元之《电能从哪里来》教学后记:

    本课既与上一课知识有联系,也是上一课教学内容的延续。上一课讲电能可以转化成各种能量,这一课要探究这些电能是从哪儿来的,其实也是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电能,从而懂得能量的相互转化。教学的第一部分希望通过介绍各种电池使学生懂得生活中使用的电从哪儿来。这个环节的编排其实是不合理。生活中的电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这个知识在<神奇的小电动机>一课有所牵涉(作业本的课外知识中),生活中所用的各种电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储存于电池中的交流电,一种是220V的交流电,这是需要向学生介绍说明的,不能只介绍各种电池,这样是片面的。在介绍电池时,学生都能认识各种电池,教师关键在于使学生懂得这些电池的不同之处,也就是“把什么能量转化成电能”,尤其是充电电池和蓄电池的介绍,要使学生懂得电能――化学能――电能的转化过程。
    本课的一个难点是使学生懂是“电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电,是一个虚幻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借助器材,使学生能“看”到电的产生。“手摇发电机”是个不错的工具。我找了两个手摇发电机,一个做演示给学生看,一个拆开让学生看里面的结构。演示过程中,学生看着手摇后小灯泡亮了,还能过两根导线将产生的电流引出,使灯座上的灯亮了,小电扇转了,学生看着这些蛮新奇,也急于想了解里面到底是怎么样的。拆开手摇发电机外壳放在实物展台观察,里面是没有电池的,但有个类似于小电动机一样的东西,通过转动摇柄,通过齿轮的变速,使电动机的轴快速转了起来,然后就有电,灯就亮了。其实,这里的电动机准确的称呼应该叫“发电机”了,它的工作过程和电动机是相反的。电动机是“由电生磁”,而发电机是“由磁生电”。为了更有说服力,演示了P63页中的实验,将漆包线缠绕在指南针上,用手指一捻,转动小电动机的轴,指南针的指针发生了明显的偏转,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生对于“转动电动机的轴就能产生电流”深信不疑了。这个实验为了使效果明显,一定要用漆包线,多绕上几圈,然后放在实物展台上演示,效果不错的。
    这样,学生就了解了“发电机”转动是能够产生电流的,自然联系到生活中大型的发电机是不可能靠人力驱动的,那靠什么?靠大自然中的各种力量。对于这些力量,学生的举例说明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从而了解到人们生活中所用到的电能均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大自然,也进一步认识到了能量的相互转化过程。最后,给学生看了些利用太阳能、风力发电的路灯图片(东钱湖边有条路都是这种路灯),看了段水力发电的片断,那么庞大的发电机组在水流的冲击下转起来,使学生更有感性认识了。也希望通过这些资料,使学生明白人类要利用风力、水力、太阳能这些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来发电,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TOP
27#

《形状与结构》单元之《抵抗弯曲》教学后记:

本单元是一个“动脑,动手,再动脑”的活动单元,应该能够深深吸引学生,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每一个活动中,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有所收获。

本课,作为研究“形状与结构”单元的起始课,要让学生直接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通过实验中了解内在的科学奥秘,懂得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在教学这一课前,我更多地是在“纸上谈兵”,和其他老师一起讨论过此课,听过其他老师执教过此课,博取众家之所长,经过较为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最后执教了此课,将所思所想所悟付诸于实践了。

本课教学,实验操作是非常简单的,不存在任何难度。本课活动的意义在于活动前的思考,以及活动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为了让学生能将学习活动更贴近于生活,我拍了些校园中的某些建筑物图片,如钢架楼梯,室内横梁等,向学生介绍立柱和横梁这两部分,再结合某些桥梁、房屋建筑坍塌的图片,使学生意识到增加横梁抗弯曲能力的重要性,自然引出“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横梁的抗弯曲能力”的思考。将学生提出的各种因素加以选择,研究“宽度”、“厚度”两个因素。研究之前,应该引导学生预测、分析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等,这些分析,对于本课实验的开展,对于本单元后续几课的探究活动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还应强调一些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要轻轻地放垫圈,放在纸横梁的中间等。明确了实验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后,学生的实验操作非常顺利,时间花费也不多。让各组将实验数据在黑板上板书汇总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了,尤其重要的是要对两组实验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比4倍宽度和4倍厚度的抗弯曲能力,经过分析,学生很清楚地感受到: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能提高纸的抗弯曲能力。这是本课最重要的一个科学概念,不能忽视。在此基础上,出示8倍宽和8倍厚的纸横梁,让学生预测其抗弯曲能力有多大?这个环节成了本课的一个高潮,要说之前两个活动的预测,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尤其是第一项“研究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活动,因为学生的预测是没有什么依据的,很多是比较随意的瞎猜。而经历了前两个活动之后,在前两个活动所取得的数据基础上进行预测,才是真正经过思维的科学预测。在演示8倍厚的纸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时,给了学生极大的冲击,8倍厚的纸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大大超过了同学们的预测,大家都感到非常惊奇,也更加体会到增加纸的厚度能极大地提高抗弯曲能力。(研究纸的厚度的实验中所用的纸,一定要用胶水粘贴,最好是固体胶水,切不可简单叠放来增加厚度,粘和没粘,抗弯曲能力相差很大的。所用的纸,普通打印用的纸太薄,做贺卡用的卡纸又太厚,4倍厚时压不垮影响数据的得出,建议使用请贴内芯纸。)

最后,再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观察教室内的横梁摆放特点,观察凳子的横梁,观察大桥的横梁等,学生利用实验中所掌握的科学概念,对于这些横梁为何如此摆放就比较好理解了。

TOP
28#

《形状与结构》单元之《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后记:

本课是在上一课研究了“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改变形状对增强抗弯曲能力的作用。本课的实验操作仍比较简单,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上。在教学安排上,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实验,应用结论再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事物。

上课初,让学生看看生活中将各种钢材、铝材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图片,最好是生活场景图,如屋顶雨篷、铁路铁轨等,这样学生更能明白这些形状的材料应用在哪里,而书本中的插图是堆放着的材料比较抽象。如果能找些这样的材料给学生看看,就更好了。我找了些塑钢窗的边角料、角铁等,丰富学生的认识。由此引入思考:为何要加工成各种形状?解决这个问题,开展验证性实验。实验的操作很简单,实验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想象,让他们设计出各种形状,不要仅局限于书本中的几种形状。这个实验,只能改变纸的形状,其他各项条件均不能变化,所以给学生提供数张大小、材质一样的纸,同时,考虑到某些形状上面无法摆放垫圈测试承重力,我给学生提供回形针,可以将回形针折好挂在纸桥上挂垫圈测试。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同样的纸,改变形状就能大大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就可以了,不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哪种形状的抗弯曲能力会更大,这并不是本课所追求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让他们课后再开展这方面的探究,不应再课堂上深究。为何改变形状就能大大提高纸的抗弯曲能力?引导学生结合上一课的研究结论进行分析,还是比较容易能够解决的,改变形状后,虽然因为减少了宽度而损失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所以大大提高了纸的抗弯曲能力。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瓦楞纸的结构,通过观察、解剖,了解了瓦楞纸因为改变了纸的形状,通过增加厚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抗弯曲能力。将所学应用于生活,解释生活中的事物,这是科学课所追求的。课后,布置学生用实验中所用的几张纸,模拟制作一个类似瓦楞纸的材料测试一下承重能力,这样即避免了实验材料的浪费,又能使学生有新的、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可谓一举两得。

TOP
29#

<形状与结构>单元之<拱形的力量>教学后记:

拱形这一形状,学生还是认识和熟悉的,但拱形有多大的力量,学生却没有太多太深入的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但要认识到拱形承重的力量,还需要知道拱形为何能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这个难点的突破,必须借助于实验,通过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数据,使学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本课实验在操作上并没有什么难度,重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分析,从而推理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通过在“没有抵住拱足的纸拱”上放重物观察,学生非常清楚的认识到拱受压后,拱脚会向两边推,这也为后续教学作下铺垫,而要使纸拱不垮,就得抵住拱足,这是学生都能想到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就要测试纸拱到底能承受多大的压力。这个实验中,纸拱承重能力的界定,以抵住拱脚的物体移动或纸拱塌掉为准,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合适的垫圈,合适的抵住拱脚的物体,材料选择不当,就会影响实验的顺利开展,影响结论的得出。经课前尝试,我选择了磁带盒子作为抵住拱脚的物体,两边各一个;选择了做贺卡的卡纸做纸拱,宽6CM。明确实验要求后,要求学生观察纸拱的形状有何变化?这是需要强调的,因为这个形状的变化,也就是拱形受到压力时,将压力转移的特征。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掌握拱形承受压力时的特点:会将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提出:如何增强这座纸拱承受压力的能力?学生结合实验现象,自然会想到增加抵住纸拱的物体的重量或高度,就能抵消拱脚的外推力,从而使纸拱承受更大的压力。通过实验,一目了然,效果明显。这两个实验后,应再次强调一下拱形承重的特点,也就是加强科学概念的渗透,本课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掌握“拱形为何能承受较大的压力”这个问题。可以阅读书本P32“拱形承重的秘密”这段文字加深了解。

  搭一个西瓜拱的活动,有必要稍作改动。一则,这个季节,西瓜是挺贵的,教学成本太高;二则,西瓜拱的效果也不见的最好;再则,课堂上操作存在一定难度。我的处理是:1、教学工具箱中有拱桥模型,通过用几块塑料块搭出拱桥,然后上面压重物,效果也很好。这个材料有12组,可以分组体验一下,并要求观察各塑料块承重时的变化,以进一步体会拱形承重时的特点。2、教师用冬瓜演示搭一个冬瓜拱,然后压重物,如钩码盒,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也去尝试一下。之所以选用冬瓜,是因为其即便宜易得,而且操作也方便。教师演示指导时,要特别说明冬瓜块的切法:刀口指向圆心。3、课外要求学生回家用冬瓜也搭个冬瓜拱试试,做完后冬瓜仍可烧菜吃不会浪费。

TOP
30#

《形状与结构》单元之《找拱形》教学后记:

  

本课是在上一课研究拱形承重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拱形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生活中的拱形,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拱形,演变成了更多复杂的形状,主要表现为圆顶形和球形,要使学生理解这两个形状受力的特点,教师应准备相应材料,让学生更更多的体验活动,从中亲身感受到科学的奥秘。

借助乒乓球研究圆顶形结构比较简便。将一个乒乓球对半剪开,在剪的时候,不要沿乒乓球结缝剪,按垂直于接缝的方向剪开,这样剪出来的半个乒乓球就能看到一条明显的拱形,对启发学生思维会有一定帮助。并且,剪出来的半个乒乓球的边不要有破口,不然会影响后继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半个乒乓球,摸摸它的厚度,单手按压感觉它的承重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了解到乒乓球虽然很薄,但却能承受很大的压力。演示在三个扣在桌面上的半个乒乓球壳上压重物,三十多斤重物压着都安然无恙,学生感到非常惊奇。但活动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分析圆顶形结构为何能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学生的回答大多停留于:圆顶形是由很多拱形组成的。为了更直观形象,教师可以用细纸条或铁丝制作一个演示材料,按轴心方向旋转一周就形成了一个圆顶形,圆顶形受力的主要特点是因为圆顶形的每一个拱足都紧密相连,就没有拱形的外推力,所以更牢固了。这个知识点,可以给学生打个比方:几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一圈往外退,因为手拉住了,怎么也退不开去了,这一圈就是圆顶形的边,也就是拱形的拱足了。这样,变抽象为形象,学生更好理解了。介绍球形物体,有了圆顶形的基础,用同样的方法讲解,学生理解也容易了。为了证明球形有更大的承重能力,可以在三个乒乓球上施加更大的压力,哪怕站上一个学生都不成问题,学生又一次为此而惊叹。

观察塑料瓶各部分的形状,通过观察,用手感知。学生仔细对塑料瓶各部分进行了研究,他们也从没如此专注地探究过一只塑料瓶。通过活动,了解了塑料瓶各部分的形状特点及最硬最软的部分,其中,瓶子底部要特别强调是内凹的圆顶形结构。此项活动的重点是要学生分析塑料瓶的形状设计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引导学生从超市中饮料的堆放上进行思考,明白塑料瓶的上下两面是受力点,所以要用厚的材料,要加工成圆顶形同,而瓶身不会受压,可以做的薄些,也节省了材料。

最后,本课的学习所得都应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找生活中应用拱形、圆顶形、球形的事物,从人体、其他生物等方面,借助图片、模型、实物加以说明,并能了解它的作用,也从中意识到生物进化的奇妙,形成了保护身体的独特结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