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教师成长记录专帖 [复制链接]

61#

回复 60楼虞思晗的帖子

对其中的一些观点,很赞同,学习虞老师提炼反思的能力
TOP
62#

回复 54楼虞思晗的帖子

针对虞老师的第三点,我上周正好深有体会。是二年级的课,小朋友觉得桌子的支撑架是磁铁,因为能把他手上的磁铁吸住,针对这个错误认知我就在我的课堂中临时加入展开了讨论和实验。
TOP
63#

《建造塔台》教学反思
1.课堂40分钟时间不够时灵活缩短前面的铺垫时间,可以选择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出示本节课的活动要求;
2.在学生设计前可提供试教班级的设计稿,让学生有个参照,缩短设计的思考时间;
3.活动环节催促学生时可利用技巧,如表扬速度快的小组、设立最快速设计奖项,代替口头上的催促;
4.注重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TOP
64#

培训非常有意义,对自己今后的教学也有很大帮助!

通过研修培训活动,我有幸聆听了贾老师对科学课中科学思维的理解。知道了常见的科学思维方法有:比较与分类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思维方法、类比、转换与外推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思维方法、模型化思维方法等。讲座中,贾老师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为例,还详细地讲了这些科学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培训过后,我再次翻看教材,发现这些科学思维方法其实都渗透在我们的课本当中。例如,在《光与影》这一课中,学生通过
虞思晗 发表于 2020/11/22 17:22:42
TOP
65#

反思很实在,学习了
TOP
66#

回复 63楼虞思晗的帖子

虞老师的反思很深刻,很有启发性,学习了
TOP
67#

《人是如何学习的》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持:
一、使学生对任务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不管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兴趣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以产生良好的课题效果。
二、简化和明确任务,减少解决问题的步骤,提高活动效率
三、激发学生的动机和确定活动方向,维持对目标的追求
科学课有很多需要课后观察的任务,如观测天气、观察凤仙花、观察蚕等。教师要想办法促使他们自觉、积极地观察,可以应用小组比赛的模式。
四、控制好解决问题所遇到的挫折与风险
科学探究是个复杂的过程,实验成功与否受很多因素制约。遇到学生实验失败时,教师的做法、引导比较重要。
TOP
68#

听课心得:
1.适当改进教具。如《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一课中,对烧杯、试管加盖或用毛巾包裹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2.当有几组实验数据比较“特殊”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大部分数据得出结论,再分析“特殊数据”产生的原因(如实验操作、实验仪器等);
3.进行项目化学习时,评价表是必要的。如《让资源再生》一课中,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纸的评价标准(如纸的厚度、纸的大小等);
4.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适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加入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元素,兴趣能更好地驱动学生完成整个活动。
TOP
69#

回复 68楼虞思晗的帖子

反思很到位,学习!
TOP
70#

反思很好,常太课里有意识地运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