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六期“联合成长协同体”专帖 [复制链接]

21#

10月12日,有幸参加了在金山小学举办的“杭州市第四期小学科学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暨特级教师工作站活动”,见到了很多特级专家,听到了四位老师的好课和专家分享的最新教学理念,真真是收获颇丰呀。
金山小学是个美丽且高科技满满的学校,到处都是精致布景和电子播报屏幕,为师生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在夏志明校长的介绍下,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了金山学子的优秀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杨米君老师执教的《我们来造“热气球”》一课,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放飞了热气球,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欢呼,让我感受到真正教育的意义,同时,杨老师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挂回形针的挑战环节,让模拟实验更加贴近真实生活,值得我们借鉴参考。
沈雅飞老师执教的《改变运输的车轮》一课,将项目化的理念融入到常态教学中,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利用自制的推车将书本从指定地点运送到了目的地,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目的性地分工合作,每人都有事做,真正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完善自己的认知,相信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陈彤特级教师更是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精辟实际的点评,有夸奖有建议,让我们听课的老师也学到了很多。
下午是叶祺老师带来的《影长的四季变化》,这个课我个人是上过的,知道挺难让的,叶老师用3D打印技术自制的房屋模型在这节课中进行辅助教学,真实让学生将概念知识与实际生活建构关联,在比较真实的模拟中帮助学生自主思考,锻炼数据处理,分析归纳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庞梅老师的《不简单的杠杆》创设的阿基米德撬动地球主定情境也非常的巧妙值得学习。邵锋星特级教师为两老师的点评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思考,我觉得很多方法还能通过实践记录到论文中。
徐春建老师分享的《课标中的大概念》也真正帮到我理解了大概念的含义,课标中的核心概念的确如徐老师说的那样,不算是完整的概念,更像是对所有概念的分类,让我学生在深刻认识后继续进行教研的路上有了更清晰明确的方向。

(萧山区宁围小学  李梦琼)
TOP
22#

金山小学活动学习感受
    2023年10月12号杭州第四期小学科学青年骨干教师班研修活动在金山小学进行,通过学习资料,我有几点感触:
杨米君老师的《我们来做热气球》,课堂是从猜测到材料出示到实验再到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论证之前的猜测,整节课的亮点在于学生能基于证据进行论证,此外还设置了挑战性的任务,不仅仅让气球上升,还在此基础上挑战1个回形针,2个回形针,3个回形针等挑战任务。我们来做热气球这节课是比较难处理的,如何把研讨做深做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从学生一开始就了解热气球上升跟热气球的结构上找原因,发现需要球囊和热源,那究竟是什么在起作用呢,学生会联想到空气,但空气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如何通过球囊的变化(温度、形状)来猜测空气的变化,由空气的变化再联系到原理,这是需要一定的思维量的,教师只有做好这个研讨,才能真正从做一个热气球到理解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这节课不是找结果,而是科学思维的思考。
徐老师的报告听过很多次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大概念是什么?更好的描述应该为大观念。要搞清楚概念的描述,大概念不应该单指向某个知识点,某一课,某一单元,而是涵盖很多个单元。指出大概念的四种模型:科学观念类: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生物能够适应其生存环境。科学思维类:实证和逻辑形成科学结论的关键,利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探究实践类:科学探究存在相对固定的流程和要素。态度责任类:技术和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每一次学习都值得我好好回顾。



                                               萧山区夹灶小学  罗海军
TOP
23#

新研修·新启航
——10月12日杭州市小学科学骨干班研修活动体会
10月12日,杭州市小学科学第四期骨干班研修活动在金山小学举行,非常有幸能参加此次研修活动。研训内容非常丰富,由来自萧山区和余杭区的4位科学老师带来了4节高质量的课堂展示、有2位特级老师——陈彤特级和邵锋星特级作有效有深度且有高度的课堂点评,最后还有杭州市教研员徐春建特级教师作深入浅出的观点报告,精彩纷呈,也让我受益良多。
无论是杨米君老师执教的《我们来做“热气球”》,还是沈雅飞老师执教的《改变运输的车轮》,亦或是叶祺老师执教的《影长的四季变化》,又或是庞梅老师执教的《不简单的杠杆》,4节高质量的好课都指向科学教学要做“思维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科学探究”,链接学生的真实生活,形成科学观念、习得科学技能,学以致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思维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科学探究”,关键在于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如学习单、板书、学习资料等)、创新制作高效学习的教具、组织有深度有广度有效度的交流研讨等等,每一环都至关重要。
陈特和邵特的课堂点评也是非常的精妙。陈特以《指向大概念的科学课堂教学》为主题对《我们来做“热气球”》和《改变运输的车轮》两课做了精准点评,他认为评价一节好课关键看学生的素养发展度,即思维四度,“广度”、“长度”、“深度”、“高度”,教学活动的展开要顺着儿童的思维发展不断推进。邵特针对《影长的四季变化》、《不简单的杠杆》两课,提出科学课要展开“思维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科学探究活动”,不断学习专家、大咖的新思想、新理论,不断充实提升自己!
最后徐特针对“大概念”做了细致深入的解读,让我明白“大概念是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念或论题,是从具体中概括的抽象,是具体与抽象的协同思想”。它可以来源于《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可以来源于大概念相关论著及部分专家结论,还可以来源于日常的科学教学实践。小学科学“大概念”有4种类型:科学观念类、科学思维类、探究实践类和态度责任类。当然对于“大概念”的理解仅仅只通过徐特的一次报告是不可能彻底领悟的,还需在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教研过程种不断去深挖、深研、深学习。
本次研修活动虽然画上了句号,但对于“大概念”的学习才刚踏上研修之路,努力学习吧!

萧山区闻堰小学  裴玲燕
TOP
24#

学习感悟
                沈菲
今天在靖江二小参加了空港片的小学科学教研活动,听了高老师《我们来做热气球》和《斜面》这两个课,两位老师的精彩呈现结合任特的点评,也让我对教学有了深度的理解。
在评课中要关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深度。在《斜面》这一课中,刚开始听得时候觉得徐老师用钩码做重物来拉物体,我觉得不是很好,因为我自己在这一课的上课过程中,发现斜面上拉钩码并不合适,有点难测量出拉力,因为钩码容易滚动,直到最后,徐老师呈现了在斜面上从上而下使物体落下的过程中,结合钩码的不同的摆放方式,以提升学生对斜面作用的科学思维,等到这一刻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味道。后来听了任特对于斜面作用的介绍,发现自己对于课标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在《我们来做热气球》这一课中,高老师详细的记录单,引导学生对热气球上升原因的思考,学生在实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当然,任特的点评时,提到课堂聚焦要迅速,很快把问题聚焦,这样以提升课堂效率。
  在讲座中,任特也提到了常态课以及精品课的各自优点,其中有一个例子,深深的触动到了我,他讲到了一位语文老师,具体上课的题目我忘记了,但是他说这节课,那时候他上了99次!一位资深的教师,一节课上了99次!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打磨,相信那时经典中的经典!
  学无止境,一路向前!


(萧山区赭山小学  沈菲)
TOP
25#

今天有幸参加了杭州市骨干研修班活动,精彩的课堂和深度的讲座给我带来了许多启发。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课堂是沈老师的《改变运输的车轮》和叶老师的《影长的四季变化》。沈老师的这节课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讲其实不难,于是沈老师将这节课变成了一节工程课,带学生完整的经历了一个“明确任务→设计→制作→测试评价→改进”工程流程,从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运输。沈老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工具供学生选择,在明确评价标准后,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制作。并进行测试评价和改进。最后沈老师的拓展是对未来车轮的一个预测,在了解车轮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基于现实展开想象,发散思维,制造无限可能。叶老师的《影长的四季变化》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启发,尤其是教具方面,这节课的教具我也设计过,但是与叶老师的教具相比,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教具材料不够轻便,手电筒的固定方法比较复杂,另外角度的读取也没有那么清晰,叶老师的教具都解决的这些问题,值得我学习。另外在课程的设计方面,我认为叶老师的课充分的体现了“思维”,一个“买房子“的实际问题贯穿于整节课,以楼房模型为研究切入口,每一个问题都是精心设计过的,能够让学生跳一跳,就想出答案。在整个课堂过程中,叶老师扮演了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并没有过多的讲解知识点,反而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思考、观察、记录、数据分析、图表等,不断地反复得出这个结论,既达成了课堂目标,也让学生记住、理解并运用在了实际生活中。

(萧山区城东小学  孙萌)
TOP
26#

10月12日,杭州市第四期小学科学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暨特级教师工作站活动在金山小学举行,满满的一天活动给我们带来了四节精彩的课堂展示。
金山小学的杨米君老师执教三年级《我们来做“热气球”》一课,杨老师先出示热气球图片,让学生猜想热气球上升下降的原因,再到设计制作一个热气球,学生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了解空气受热后膨胀变轻,从而带动了热气球升空, 空气冷却变重后热气球又会降下来。
南翔小学的沈雅飞老师执教六年级《改变运输的车轮》一课,沈老师通过情境引入:要将重物从 A 搬运到 B,你有什么既轻松又便捷的方法帮助他们?然后提出任务: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辆带轮子的运输工具。通过出示材料,小组讨论完成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制作运输工具,全班完成运输工具的集体测评,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迭代改进。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完整的项目式学习过程,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舟枕小学的叶祺老师执教《影长的四季变化》一课,本课从实际问题出发,主要定位于让学生认识到四季交替中影长会有规律变化这一自然现象,学生以认识这些四季变化中的自然现象为主,而拓展部分的太阳仰角变化,则对学生认识影长的四季变化有一定的帮助。
余杭区古墩路小学庞梅老师执教《不简单的杠杆》一课,庞老师以阿基米德的名言引入,通过搭建模型、测试模型,知道撬棍的使用方法,形成杠杆可以省力的观念,而后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多种杠杆工具,知道杠杆工具的更多作用(扩大力的作用范围, 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
邵老师和陈老师还对四节课进行了点评,徐春建老师从大概念的角度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解读,让我们受益良多。

(萧山区党山小学  陆丽芬)
TOP
27#

杭州市第四期骨干研修班活动
(2023.10.12 金山小学)
    有幸参加了这场杭州市第四期骨干研修班活动,观摩了四节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课堂展示;聆听了三位小科大咖的观点报告。
1.课堂观摩
杨米君老师执教《我们来做热气球》一课。杨老师先带同学们了解热气球的结构,引导学生思考用这些材料怎么来做,要注意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杨老师没有一味地灌输,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一点一点梳理出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样的交流会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保证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从而确保了实验的有效性。同时,杨老师在常规实验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带不同数量回形针的挑战任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但是,我觉得,研讨环节还不够充分,学生对于热气球是由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理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沈雅飞老师执教《改变运输的车轮》一课,沈老师设置了轻松将重物从A点搬运至B点的任务情境,在学生明晰探究任务后,给予了充分的活动时间。后面通过测试评价环节,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轮子的作用,分析自己组可改进之处。但是评价标准我觉得有点笼统,可以再细化一些,方便学生更准确地打星。
叶祺老师《影长的四季变化》这节课,创设了一个很有趣但也很联系生活的情境——买房,用项目化的理念来引导学生学习。我觉得有两个地方特别值得我学习:一个是教具准备,不论是楼房模型还是做模拟实验的仪器,叶老师都精心准备,不仅减少了学生做实验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也让学生能够更加联系实际分析出最合适的小区。记录表中的折线图也是一个亮点,学生从点连成的折线上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影长的变化,更利于学生总结出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
庞梅老师执教《不简单的杠杆》一课,通过模拟阿基米德撬动地球实验,引导学生研究杠杆的原理及其作用。在研究记录单的引导下,学生亲身体会工具的使用,从而认识工具的结构,体会到工具的作用。
    2.专家讲座
徐春建老师的讲座每次都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次,徐特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大概念”的概念。我才发现,我原来对这个一直存在误区。大概念不是知识点的概括,而是要涵盖多个单元学习的,超越主题和事实的观念和思想。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用大概念将课标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


萧山信息港小学 楼倚春
TOP
28#

指向大概念的科学教学
《我们来做热气球》金山小学 杨米君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杨老师减少了教师的课堂干预,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实现走向“学”的思维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起点来源于自主提出问题,学生的合作源于真正的实践需求,而比源自于老师的需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是学生经过思考再提出,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在不断培养会提问、会思考的科学品质。
《改变运输的车轮》南翔小学 沈雅飞
沈老师设计的课堂通过既贴近生活又引人入胜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车轮在运输中的作用。学生从提出测试指标,到设计测试内容,再到实验测试,深刻感受到车轮为运输带来的好处,顺其自然地渗透科学概念,为学生带来了印象深刻的一课。
《影长的四季变化》 余杭区舟枕小学 叶祺
叶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项目化学习理论,重视知识的应用。从购房需求进行情景导入,使科学与生活发生联系,通过真实问题入手,学生寻求解决方案,过程中融入本课的探究,每个活动自然延伸、层次递进。同时,借助楼房模型,完成购房指南,指向了大概念:科学模型有助于理解事物的特点、结构及变化规律。
《不简单的杠杆》 余杭区古墩路小学 庞梅
庞老师模拟重现了阿基米德撬地球的场景,帮助学生认识杠杆类工具,并验证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后续的观察体验:羊角撬、开瓶器、镊子——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不同应用:增大力的作用效果、扩展力的作用范围、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萧山区市心小学 戚喜乐)
TOP
29#

指向大概念的科学课堂教学(10.12)
活动的第一节课是杨米君老师的《我们来做热气球》,课堂的基本思路是从猜测到材料出示到实验再到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论证之前的猜测,整节课的亮点在于学生能基于证据进行论证,此外还设置了挑战性的任务,不仅仅让气球上升,还在此基础上挑战1个回形针,2个回形针,3个回形针等挑战任务。活动的第二节课是沈雅飞老师的《改变运输的车轮》,整节课将工程实践课的各个要素进行了呈现,从一个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出发做任务驱动到各种材料的呈现(图片+实物)的形式到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到现场学生测试最后到评价,当然课堂从过去到现在,再从现在延伸到未来的时间线也很值得学习。
活动第二大板块,陈彤特级进行课堂点评,陈特指出四点:一、基于核心素养(珍珠)确定教学目标 二、围绕核心概念(线)组织教学内容 三、以学生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需要关注设计的广度、长度、高度和深度 四、以探究实践为主要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下午场因参加区“两区创建”会议未能参加,深感遗憾!回家后与邵老师进行了一番交流,从中也能感受到其中干货满满。
下午的第一节课是《影长的四季变化》从24节气出发聚焦到生活中实际的问题:购买房子:有花园、每天一楼正午有阳光。然后出示了3套房,通过演示+问题的方式对一些学生容易误解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说明(比如被光遮住的房子不行、国庆去看的不行,每天中午去看不行等等)然后学生进行实验,整节课借用了项目化学习的思想。第二节课是《不简单的杠杆》从阿基米德的名言出发,让学生尝试撬动地球,以学习单作为支架让学生自己探究实验得出结论。最后引向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杠杆
邵特的讲座说明了自主、合作、探究存在的问题:停留在对过程和步骤的认识层面、关注探究的外在形式,忽视精神实质,庸俗化的互动,程序化的合作肤浅化的探究,应当探究与思维并行,复杂的学习情境。徐特的讲座简述了大概念。他借助影长的四季变化一课,说明了其大概念是:科学模型有助于理解事物的特点,结构和变化规律。还包括四季的成因、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观察鱼,各种各样的运动,从真实世界到实物模型到抽象到认知模型,这就是一个建模的过程。他还指出大概念的四种模型:科学观念类: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生物能够适应其生存环境。科学思维类:实证和逻辑形成科学结论的关键,利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探究实践类:科学探究存在相对固定的流程和要素。态度责任类:技术和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萧山区红垦学校    方佳伟)
TOP
30#

“杭州第四期小学科学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活动反思
10.12 金山小学
    2023年10月12号,有幸旁听了杭州第四期小学科学青年骨干教师班研修活动,主题主要为“大概念”有以下几点感触
1.四节课的感受
杨米君老师执教《我们来做“热气球”》与庞梅老师执教《不简单的杠杆》,这两例课都是由认识一个工具来出发,认识工具的结构与作用,其中“热气球”一课很容易在同学们的眼中看到变化,由一般到兴奋,孩子们的脸上的表情与情绪是最能体现其学习状态的,认识了深度学习的状态应该是开心的,主动的,具有目的性的。另一课“不简单的杠杆”,从阿基米德出发,以撬棍为例,让孩子们意识到生活中的科学工具十分常见,通过亲身体会工具的使用来认识工具的结构决定了他的作用。
沈雅飞老师执教《改变运输的车轮》与叶祺老师《影长的四季变化》,这两例课都进行了情境创设,并通过以一个任务来进行开展,项目化的教学更容易让孩子学会如何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沈老师的课任务清晰明了,搬运货物到指定地点,制作小车。叶祺老师的课任务紧贴生活,切合实际,孩子们通过解决一楼阳光的照射问题来学习影长的规律变化。
2.徐春建老师报告:《课标中的大概念》
徐老师的报告总是让人能够思考问题,大概念是什么?更好的描述应该为大观念。要搞清楚概念的描述,大概念不应该单指向某个知识点,某一课,某一单元,而是涵盖很多个单元。个人理解为更倾向于普遍规律与作用。也提到核心素养与市级教学中多维的教学目标有所脱节。应以某些“大概念”,以此来更好的过渡,为我们一线小科老师指明了一条有价值、可研究的路线。要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做好总结。作为小科老师,更应该需要抱有科学的眼光来对待科学教学,以科学探究的方式来研究科学教学,在“教中学,学中教”。

(萧山区瓜沥三小   吴旭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