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比较不同的土壤》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1#

【设计思路】

   “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本课的设计体现明暗两条设计思路,明线渗透核心素养,暗线构建核心概念。

   明线思路是体验发现不同→观察哪里不同→分析为什么不同→实验验证不同的层层深入的探究活动,将思维升推升维,由于本课是典型的探究实验课,为了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好奇心,通过“搓泥球”的游戏导入,对土壤的不同形成感性认识,“哪里不同”,观察成为了探究的第一步,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探究“为什么不同”,找到本质原因——结构不同,再由结构推理性质,通过模型的类比将抽象的土壤性质具象化,对推理得出的土壤特性实验验证,自主设计、进行对比实验,将分析、推理的科学思维探究实践能力相结合,为学生建构关于土壤的较为完整的科学观念,最后联系性质与用途进行拓展,渗透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态度责任

   本课设计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作为暗线思路,结构与功能观核心概念的融入,也达成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知的双向构建。

最后编辑专属 最后编辑于 2023-03-26 21:29:34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金亚军 于 2023/3/27 19:53:26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教学过程】

一、搓泥球游戏导入

材料准备:课件,装土3袋(沙质土标记为1号,黏土标记为2号,壤土标记为3号)、装水的100ml烧杯1个、滴管1个、浅盘1个、湿毛巾1块。

提问:为什么有的能搓成功,有的不能搓成功?(土壤不同)

揭示课题:比较不同的土壤。

TOP
3#

关注学生思维发展,期待老师后续的教学设计分享。
TOP
4#

二、比较三种不同的土壤

1.多种感官比较三种土壤。

材料准备:土壤杯3个、放大镜1个、我的土壤观察记录(一)1张、湿毛巾1块

提问: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三种土壤的不同?(眼看、鼻闻、手摸)

教师引导:看什么?(颗粒大小)土壤里大的颗粒叫沙粒,小的颗粒叫黏粒,可以观察每种土壤里沙粒、黏粒的多少比较不同。怎么看?(放大镜)怎么闻?(扇闻)摸什么?(粗糙、细腻)

学生观察比较三种土壤的外部特征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汇报交流。

小结: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三种土壤的特点。

最后编辑专属 最后编辑于 2023-03-26 21:37:56
TOP
5#

研讨:

1)1号和3号沙粒都多,黏粒都少,哪个沙粒更多?(1号)所以1号土壤的实际构成是这样的比例,2号、3号……【板贴:3张比例图】


2)回顾搓泥球,2号和3号谁更容易搓成球?(2号)说明什么性比较好?(黏性)根据沙粒和黏粒的比例图,为什么黏性好?(黏粒多)其实土壤的结构也决定了它的性质,由于黏粒较多,所以土壤的黏性比较好。

TOP
6#

2.模型构建比较黏粒和沙粒

材料准备:沙粒类比模型、黏粒类比模型

提问:黏粒多让土壤更有黏性,沙粒多的结构对土壤有没有好处?

教师引导:出示类比模型,如果把全部沙粒放大5000倍放一起,黏粒放大5000倍放一起,用大颗粒的石子模拟沙粒,小颗粒的石子模拟黏粒。

观察一下,沙粒之间和黏粒之间有什么不同?(空隙)空隙大有什么好处?(渗水、透气强、保水弱)

追问:真的是这样嘛?这只是我们的猜测,如果要证实它,我们要怎么样?(做实验)

TOP
7#

3.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材料准备:装好土的土壤杯3个、小勺1个、倒水杯1个、过滤杯1只、滤纸1张、接水杯1只、我的土壤观察记录(二)1张

1)设计渗水性对比实验

提问:比较哪个性质最容易验证我们的猜想?(渗水性)

追问:如何设计实验比较土壤的渗水性?老师给你们这些实验器材,谁来试一试?

2)微课视频展示比较土壤渗水性的操作。

3)学生实验观察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情况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4汇报交流

5研讨: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渗水性最好的是?(1号土壤)其次是?最差的是?1号土壤渗水性最好,那它的保水性透气性是不是也能判断出来了呢?

6)小结三种土壤的性质。

TOP
8#

2.模型构建比较黏粒和沙粒。材料准备:沙粒类比模型、黏粒类比模型。[size
专属 发表于 2023/3/26 21:48:55
把细小的物质放大,可以更加清楚看到物质之间的不同。
TOP
9#

这节课我也上过录像课,你准备的真好,导入也很吸引人。
TOP
10#

三、梳理研讨,总结反思

材料准备:花生种子

1.回顾三种土壤的特点。

2.出示花生种子,微课视频展示种植条件

提问: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性质因此适合不同植物的生长,那你们知道你们手中的花生种子适合种植在几号土壤嘛?(3号)

研讨:我们就把1号这种黏性差,保水性差,但是渗水、透气性好的土壤称为沙质土,除此之外,还有黏质土和壤土,你们能揭秘它们分别是几号土壤嘛?(黏质土2号、壤土3号)。


TOP
11#

四、拓展延伸,解决问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植物书签4份。

小结:由于土壤的构成决定了土壤的性质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用途,适宜于不同植物的种植生长

提问:分发植物书签,你们能根据不同植物习性,判断这些植物适合种植在哪种土里嘛?写在书签背后,请最快的3个小组上来贴。

学生汇报交流(西瓜、红薯、花生——沙质土,水稻、荷花——黏质土,凤仙花——壤土

延伸:看来同学们对不同土壤的用途非常了解了,给自己掌声,希望课后同学们能拿着老师给的花生种子,找到适合它的土壤,播种下去。

最后编辑专属 最后编辑于 2023-03-26 22:48:19
TOP
12#

板书设计

TOP
13#

【教学方法

以探究式实验教学为主,辅之以前概念转变教学、模型建构法(类比模型)、多媒体教学。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沙粒类比模型、黏粒类比模型、花生种子

学生:

活动一(搓泥球)——分装土3(沙质土标记为1号,黏土标记为2号,壤土标记为3号)装水的100ml烧杯1滴管1个1湿毛巾1块

活动二(比较土壤的外部特征)——土壤杯3个放大镜1个我的土壤观察记录1张湿毛巾1块

活动三(比较土壤的渗水性实验)——装好土的土壤杯3个、小勺1个倒水1过滤杯1只滤纸1张、接水1我的土壤观察记录二)1张。

活动四(用途)——植物书签4份。

TOP
14#

这节课我也上过录像课,你准备的真好,导入也很吸引人。
挪威森林 发表于 2023/3/26 22:17:18
这不是一个新思路吗,有点颠覆教材本来的教学流程
TOP
15#

教材是一种思路,教师可以再创造。本节课的设计也挺好的。
TOP
16#

通过实验操作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TOP
17#

把黏粒和沙粒放大5000倍的两个样品展示特别好,很直观。
TOP
18#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的有兴趣,思考层层深入。
TOP
19#

通过建构模型的方法,把细小的物质放大,可以更加清楚看到物质之间的不同。
TOP
20#

这个渗水装置可以拍几张细节图吗?效果如何?渗水时候会不会需要比较久的时间。
TOP
21#

引入调动了学生兴趣,整个设计连贯而又具有新意
TOP
22#

设计环节学习了
TOP
23#

搓泥球真好玩,教学活动设计很好。
TOP
24#

搓泥球这个内容很重要,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对土壤的特征了解很容易了。
TOP
25#

用教材教,应该是课改的核心任务,赞!
TOP
26#

这样的设计有理也有趣,真好。
TOP
27#

沙粒模型与黏粒模型非常的形象,将细微处放大了。
TOP
28#

搓泥游戏和模型模拟非常棒,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土壤的一些特性
TOP
29#

”类比模型,如果把全部沙粒放大5000倍放一起,黏粒放大5000倍放一起,用大颗粒的石子模拟沙粒,小颗粒的石子模拟黏粒。”这个设计很惊艳,更直观感受沙土之间的不同之处。
TOP
30#

探究层层递进,结构清晰,类比模型,新思路,学习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