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天:初试量表,略有小成
有了第一天的理论引导,第二天就要投入“实战”了。
1.课前说课,亮观念
上课的两位教师沈皖萍老师和翁慧萍老师执教的是同一节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个是刚入职的新老师,一个是刚评上杭州市教坛新秀的青年教师,一个青涩,一个沉稳。沈老师谈到自己在教学设计时侧重于数据分析,也提出了课堂时间控制的困惑,希望在课后得到解决之法;翁老师讲到了自己对教材的处理,使课堂沿着瓦楞纸这条明线行进,头尾呼应,阐述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困惑。尽管还没有领略课堂,但我们已然看到了教师对课堂的预设和期待。
2.课堂之中,亮风采
两节课各有风采,总体来讲:沈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课堂教学从容淡定,实验指导细致,科学概念落实到位;翁老师的课沉稳大气,紧扣主题,重视对数据的分析,提问干脆利落。
3.课后交流,亮数据
课后,各小组就自己观察的点进行了激烈的交流讨论,并派出代表汇报观点, 总结后,对第一节沈老师的课有以下点评:
①整节课的设计,环节、思路清晰。
②问题设计显得不够干脆,有些地方要体现教师的价值,可恶意干脆告诉学生,不用纠结。
③实验设计略不足,对步骤、怎么折纸、垫圈放的方式等的指导还不到位,导致实验过程中一些小组出现不科学的做法和不合理的数据。
④瓦楞纸体验不够,学生仅仅停留在外观上的看看,没有去体验摸一摸、撕一撕;生活中的实例介绍显得太匆忙。
第二节课翁老师的课:
①流程顺利,但是时间紧张,在时间安排上还要相应的做减法。
②数据分析略显不足,特别是对特殊数据的分析处理还是不够到位。
③课堂语言、提问干脆利落,指向性明确。
团结就是力量,各组学员群策群力,从自身观察点的记录出发,切口小、深挖掘,论证有数据,研讨有依据,在一片热烈的研讨声中一份观察报告就形成了。如下图:
一样的听课,不一样的观察,更不一样的评课。这一天节奏快、时间紧,匆匆吃完中饭就投入到研讨,我们很辛苦;这一天听得牢、记得准,点评起来有话说,讨论起来有证据,我们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