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学科学网网络研修课听课记录(1)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杨淑琴
时间:2015年4月15日19:30-21:00
网络平台:浙江小学科学网总群
主讲:袁优红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东海小学) 邮箱:yyhdh2002@163.com
主讲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分享与交流
研修课件下载地址:www.zjxxkx.com/bbs/index.asp
教学座右铭:上学生喜欢的科学课,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理论——指导者具体教学实践活动。
一、如何上好科学课
1.活动。教学过程即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自主建构。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动手动脑。
3.科学概念。事实——具体概念——核心概念。
二、了解学生
四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具有一定学习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会进行基本的观察,提问,假设。寻找证据,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科学思维基本以形象思维为主。
三、四年级下册教学内容
1.电
2.新的生命
3.食物
4.岩石和矿物
四、第一单元《电》
如何突破单元重难点?
1.核心概念——用电路来引领,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组织学生用点,电路的概念分析灯泡亮与不亮。
整个单元将遵循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脉络进行学习研究,体现科学课以科学家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来进行学习。
2.解答每一课的疑难问题。
1.为什么第一单元安排静电内容?静电——电路有什么关系?
反映了人类对电不断探索,对电的研究是从静电开始的。
静电——认识电的本质:电荷。是学习其他电知识的基础。
对电的认识,从孩子熟悉可见的静电开始,符合认知规律。
2.摩擦后带电的两个气球相互作用不明显。
摩擦工具可用吹风机吹,保持干燥。
不用金属杆挂气球,而用木杆,避免电荷转移。
3.学生通常只关注灯泡点亮现象,不会思考其中原因,电路理解分析有困难。
这是课堂感性有余,理性不足的表现。建议用电,电路的概念统领活动。点亮小灯泡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在灯泡能量的各种情况中找到,归纳或说出形成电路使小灯泡发亮的共同特征,从而理解简单电路再到理解电工作的原理。
4.引发讨论问题:“电流在灯泡中是怎样流动的”放在点亮小灯泡前面还是后面。
(在这里,袁老师对书本上的思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尝试用一根导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亮起来,再用多种方法使小灯泡发亮。实验完毕后再分析电路,从而分析电流在小灯泡中的流动。
5.串联与并联难以理解,判断两种连接方式中那种小灯泡亮。
让孩子亲自尝试串,并联,点亮灯泡。另外除了灯泡的串并联,还有电池的串并联,建议两个难点分散。
如何判断串,并联中灯泡明暗?
从分析电路图入手,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6.大地和人体,铅笔芯是不是导体?怎么检测?
铅笔芯是特殊的导体,课堂上学生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检测时,灯泡不亮。可用两个电路检测器检测,小灯泡会亮。另外,还可以用万用表来检测,万用表指针会动。
(这个地方我认为有些东西学生必须要明白:导体,即容易导电的物体。曾经我在长沙市教师实验创新大赛上有一位老师利用发光二极管检测铅笔芯,二极管发亮。(二极管对电流有强化作用,不产生电,仅仅是强化。)但当时评委专家就提出了异议: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不行的。任何物体,其实都是可以导电的,只是电流大小不同而已。我们所说的导体,指的是容易导电的物体。这里最好是学生要清楚这个概念。)
7讲述完《电》的内容后,袁老师还留给我们一个共同探讨的问题:教材中为什么电池要串联与并联?生活中电池一般都是串联的。教材意图难以理解。(我的个人想法是:教材当中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学生对于电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虽然这种方式生活中少用,但是它也是可行并确实存在,可以用到的。这对于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理解建构都颇有意义。)
3.教学建议
材料准备到位,保证材料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开设家庭实验室为科学课助力。可完成科学课中没有或者不够体验深刻的实验;提前体验活动,准备实验材料,开展拓展活动,定期组织主题研究活动。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核心概念:植物的繁殖、新生命的延续。以观察研究植物的生殖器官为载体。
困难:
1.生物学专业知识匮乏、
2.材料准备难。受季节,生长期制约。
3.自然状态下下和人工培育的有区别,易产生误解。
课堂疑难解决:
1.学生解剖花朵容易出错
可进行两次解剖或者家庭实验室解剖。
2.例:油菜花开了一课中,教材中的记录单记录模式太单一。(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提出问题“生命从哪里开始”有人说种子,有人说花。因此,教师要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作为单元起始课,这样的教学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指向“新生命”这一核心概念,产生新的研究问题。
3.如何解决需求材料和爱护花草树木教育之间的矛盾?(学生课后乱采花,或者准备材料乱采花)
怎样准备花:规定量,(静儿不少)、为花做标签、或教师准备共同观察。
4.,观察雄,雌蕊。有些花柱头上的柱头粘液不明显
百合花、桔子花,文旦花就明显。准备明显的。
5,由于345年级都有种子发芽实验,该如何定位?
三年级:观察生长过程,知道植物生长由种子开始。
四年级:探究种子里有什么,为什么会生根发芽,长成新植物,观察活动与新生命主体紧密相关。
五年级:研究种子发芽与环境的关系。
各年级指向与目标不同。
6.《动物的卵,动物的繁殖活动》
学生接触自然少:利用图片、书籍、视频丰富学生的直观认识。提供动物的卵实物或图片。
可以买孵化器孵蛋,种蛋,养蝌蚪,亲身感受。动物卵的观察可以与与植物种子各部分相联系。如:鸡蛋各部分相当于植物种子的哪个部分?指向“新的生命”主题。
(附:鸡蛋孵化:6天,强光下卵内现电网状血丝。10天,口部发育。17天基本发育完全。21天出壳。出壳时,可在蛋壳上戳个洞,方便幼崽出来。)
第三单元《食物》
核心概念: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了解食物,知道食物种类,所含营养成分及科学饮食方法。
最终目标:主动分析食物,激发健康饮食的实质行动,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
三点建议:掌握食物的特点、营养等信息,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冲突,构建对食物的正确认识。(如:学生认为糖类就是甜的东西。)
引导学生把学到的食物信息自觉地与自己所吃的食物连接起来,科学分析饮食情况。(如:由于饮食不当造成疾病。)
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吧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渗透其中,学以致用。(如:转基因,添加剂,保质期如何对待。)
1.食物宝塔的均和营养如何参考。
2.宝塔的各层面积和应占比重,面积,位置。
3.除了书上实验,还可以在生熟马铃薯上滴碘酒。现象:说明了什么?
4.生鸡肉加热时可以每分钟拿出一块进行观察。
5.对比:哪一块面包上美军生长得快:对比实验:有水常温,无水常温,有水低温,低温,等等。
6.每个年级的对比实验的目标要求都是不同的。四年级重在理解操作方法,照着做对比实验。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可采用分组对比竞赛的方法。
(本单元讲的相对多,因此需想办法提升学生兴趣。)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
为什么最难教?:
1、老师的专业知识少
2、岩石的认识和鉴别专业性强,难度大
3,学生接触少,已有经验少。
目标定位:带领学生像地质学家一样认识岩石,学习掌握像地质学家一样认识岩石与矿物,像地质学家一样掌握认识岩石与矿物的技能。激发研究兴趣。
教学建议:不要过多纠结于岩石与矿物的名称。通过观察与描述,对照岩石矿物特征表再进行鉴定。书籍推荐《岩石与矿物》
3.把岩石与矿物的理解放到地球研究的范畴中去。指向大概念。
4.地球的构造和它的大气圈以及其中发生的过程,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状况和气候。要认识岩石之后,推测产生的环境和条件。把岩石与矿物单元真正变成地球与宇宙的内容,放大视野。
准确把握每一节课的目标。本单元要与学生共学习,共成长。
(例:第一课目标定位:交给学生观察,描述岩石的典型名词。使学生对岩石特性有更多了解,提高观察能力。但希望通过本课学生能对岩石形成初步鉴别判断。否则学无所用,打击兴趣。另)观察岩石要用新鲜的断面。)
五、疑难解答
1、孵化时,学生对鸡蛋产生感情,影响解剖怎么办?
解剖确实残忍,我当时解剖的是孵化过程中突然没了生命迹象的鸡蛋。
2、电路实验时如何引导做红绿灯?
课堂上很难完成,没在课堂上做,带到家庭实验室。有些难度大的实验制作不一定每位学生都必须完成,可以完成部分,也是给那些对科学有兴趣,天分的同学一个更好的平台。同时,他们也可以“先富带后富”。
3、灯泡有两个连接点,但旋转式灯泡周围也能导电,怎么办?
有待研究。(觉得得跟学生讲清楚。)(热心网友:我们实验用的小灯泡就是螺旋式的,关键是让学生看懂课本中的灯泡结构示意图,从灯丝两端引出的两根金属丝,一端接着金属圈,另一端接着中心点。学生看懂了这个结构,问题就解决了。)
4、在您的教学中,家庭实验室好像起了很大作用。
5、家庭实验室服务于教学。比如,孩子会在家庭实验室点亮多个小灯泡,发展课外项目,让好的孩子得到一定发展等等。在点亮小灯泡后可以交流:亮与不亮有哪些不同?亮起来的是那部分?观察灯丝“电流怎么流”,画出电流流动路径。
(附:解释串联并联亮度不同的原因:导线是水,串联是一杯水两人喝,并联是两杯水一任喝。简单易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1 21:07:3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