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1学年共同体李尔敏专帖(四五年级) [复制链接]

71#

回复 60楼李尔敏的帖子

这个组做了开口的水钟,可以保持液面不变,相当不错。
TOP
72#

五上《制作摆钟》教学反思

一、教学重难点
1.调整出一个一分钟刚好摆动60次的摆。

二、教学简要过程
1.导入:视频观看一个机械摆钟,你们知道机械摆钟的摆1分钟摆几次吗?我们来测试一下。
任务驱动:我们能不能制作一个摆,也让它1分钟摆动60次?
2.设计方案:教师引导学生预测:1分钟摆60次的摆,摆绳长度是多少厘米?如何调节?说说预测理由。
学生说先确定一个长度,如果长了就减少5厘米,以此类推,直到成功。教师提示:上节课陈雨彤组制作了一分钟摆动58次的摆,与我们今天的目标比较相近,回忆他们组的绳子长度。
3.制作与测试。有了提示以后,大家都很快锁定了起始绳子长度,有的一次成功,有的调了3次 。结论是有的组20厘米,有的21厘米,有的23厘米。讨论误差原因:数数误差,及时误差,测量误差。
4.拓展。有时间做作业本后面一页的实验,一分钟摆动50次,40次,30次的绳子长度是多少。第一个一分钟摆动50次比较好做出来,后来大家发现并没有一定规律,所以调试很慢。发现一分钟摆动30次的摆长度是100厘米左右,作业本要求估计一分钟摆动20次的摆的长度。学生估计150厘米,太长了不太好做实验,只能估计。
三、亮点与困惑
1.亮点。根据学生上节课的生成资源提供参考,使得学生快速锁定绳子长度,提高了实验效率。
2.困惑。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绳子长度应该是固定的。可是做出来有误差,也不知道怎么排除误差,哪个数据才是正确的?作业本答案是25次左右,也是不固定的。
3.不足。时间不够其实可以测20秒摆动20次的摆,但是我怕不准还是让学生测了一分钟的。
TOP
73#

回复 68楼李尔敏的帖子

可能还没有涉及到重心的问题,课本中确实只说了绳子的长短
TOP
74#

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的任务,没有引导的话还挺难的,属于让学生先自己摸索
TOP
75#

水钟这课分成了两课时,设计画图需要一节课,制作需要一节课。根据第一节课的设计图,带好材料,下节课带来 。问题:学生用吸管来泄水的话,吸管口太大,一分钟就流出很多水,如果测10分钟那需要很大的容器。用大头针搓的洞比较合适,测试的时候精确度比较高。



李尔敏 发表于 2021/10/29 18:48:59
可以上一节steam课了。
TOP
76#


TOP
77#


TOP
78#


TOP
79#


TOP
80#

四年级《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理解器官的功能是由结构决定的。
难点:理解消化道的蠕动,理解食物消化是由多个器官共同协作而完成的,建立系统和有联系的观点。
二、教学简要过程
1.导入:食物消化的第一站是口腔,当食物进入身体后,还会经历哪些器官,是按照什么样的路线进行的?
学生回答有咽喉,食道,胃,还有心脏和肺,说明学生对消化系统没有一定的认识。
2.探索:在作业本中画出自己的猜想。大多数人只会画食道,胃和小肠,并且位置也不太准确。
大屏幕出示拼图上的各个消化器官,让学生拼图。这个活动学生很喜欢,但是看图片发现胆囊的位置都不准确,可能是要求高了,这个结构可以去掉。
把自己的拼图与正确的结构进行核对,得出食物消化的正确路径(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3.研讨:师生共同交流各个器官的结构与它的功能有什么关联。
(口腔—磨碎食物—牙齿、舌头、唾液)
(食道—运输—蠕动、直)
(胃—磨的更细—肌肉发达、有消化液)
(小肠—吸收食物的营养—长)
(大肠—吸收水分)
交流食道和胃的模拟实验
总结:实际上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不止这5个器官,还有肝脏、胆囊、胰腺它们会分泌出消化液,流入胃、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
如果缺少几个器官,还能正常完成消化和吸收的任务吗?所以这个任务是由这些器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这就是一个整体——消化系统。人的任何一项生命活动都是如此。
4.拓展: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三、教学亮点与不足
亮点:在自己画消化器官之后设置有趣的拼图活动,一来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消化器官的正确形状,从而改进自己画的图,二来这个小组活动可以四人交流各自的经验知识,得出最接近正确的消化系统结构图。
不足:教学时间不够,所以食道和胃的模拟实验直接是通过学生交流的方式讲解,并没有做。
没有提到-食物经过大肠之后去了哪里?下节课要继续补充,肛门是排泄器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