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5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谣言粉碎机 [复制链接]

71#

加洗洁精后煮玉米不会变质?



  • 来源:科技日报


[p=null, 2, left]煮玉米是一种常见的街头小吃。不少消费者认为,这种水煮食物制做方式简单,一定比炸烤类路边摊食品要干净。然而,网传一些商贩在煮玉米时放入洗洁精,这样煮出的玉米放一整天都不会变质。事情真是这样吗?[/p][p=null, 2, left]
[/p]

[p=null, 2, left]

[/p][p=null, 2, left]对此,不少专家和民间人士做了相关实验:同一根玉米被掰成两段,分别放入清水和加入洗洁精的水中煮。结果发现,加了洗洁精的玉米和没加的在口味、香味上有明显差异。[/p][p=null, 2, left]朱毅说:“煮玉米被加入洗洁精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这样做除了会产生异味,没有其他‘功效’。为了防止玉米变质、给玉米增色,非法添加防腐剂、玉米香精及玉米黄色素的情况还是存在的。”[/p][p=null, 2, left]有知情人士透露,煮玉米卖不完第二天还能接着卖不会馊的原因是,一些商家在这些煮玉米里放了玉米香精。玉米香精的配料是纯净水、食用酒精、丙二醇、食用香料。丙二醇是一种黏稠、微甜的液体,具有吸湿、润滑和抗菌的功能,和酒精一起用,可以提升抑菌效果。[/p][p=null, 2, left]“玉米香精”本身并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仅仅是摊贩为了吸引客流,保证食品鲜度而使用的添加剂,少量食用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但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GB2760—2014中丙二醇的食用范围[/p][p=null, 2, left]规定里并没有玉米。所以,用丙二醇来煮玉米就属于超范围使用,属于违法行为。[/p]
TOP
72#

烤肠原料是会致癌的仿生肉?

烤肠原料是会致癌的仿生肉?



  • 来源:科技日报

[p=null, 2, left]很多人将烤肠称为路边摊“一哥”,随处可见的烤肠是很多人的最爱。可另一边公众对烤肠安全性的质疑从未停止,不少消费者坚信烤肠使用了仿生肉,吃多会致癌。[/p][p=null, 2, left]
[/p]

[p=null, 2, left]

[/p][p=null, 2, left]售价为一两元的烤肠,会用纯肉吗?显然,那是不可能的。朱毅表示,大部分在路边出售的烤肠虽具有肉的香味,但肉含量很少,它们主要由淀粉、大豆蛋白加工而成的。这就是所谓的仿生肉,但这类肉本身并不会致癌。[/p][p=null, 2, left]专家表示,仿生肉和素食馆里的肉味素菜烹饪道理是一样的。大豆蛋白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像一些“三高”患者和有减肥需求的人群,吃这类的食品反而更有好处。而且仿生肉由于用的是大豆蛋白,其中并不含有肉,反而没有加工肉致癌的风险。[/p][p=null, 2, left]但朱毅指出:“如果用仿生肉做的烤肠加入了过量的添加剂,那么一旦长期食用就会增加肝脏负担,而且烤肠的烹饪方式——高温反复加热烤制也会致癌。此外,如果商家没有用仿生肉而是用了来源不明的肉,比如被毒死的家畜、狐狸、老鼠等非食用肉或用丢弃的烂肉、废肉、过期变质肉、病猪肉等伪劣肉制成碎肉加工肠就会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风险。”[/p]
TOP
73#

柿子和酸奶同吃会致死?

柿子和酸奶同吃会致死?



  • 来源:科技日报


[p=null, 2, left]每逢时令季节,总会有那么一拨应季的谣言候着,西瓜、黄瓜、柚子、杨梅等果蔬都已经“躺枪”,现在轮到柿子了。最近柿子上市,柿子和酸奶同吃会致死的传言又出现了。[/p][p=null, 2, left]
[/p]

[p=null, 2, left]

[/p][p=null, 2, left]“柿子和酸奶同吃会致死是谣传,两者一起吃并不会形成毒素,这点大家可以放心。”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公众需要注意的是,柿子虽然香甜美味,但一次食用过多会造成消化不良。[/p][p=null, 2, left]朱毅解释说,柿子中含有鞣酸、柿胶酚和果胶,不成熟的柿子和柿子皮的鞣酸含量尤其高。柿子中的鞣酸与胃酸作用可以生成凝块,而且可以和其他食物碎块聚积成俗称柿石的大植物纤维团,柿石会造成胃不舒服,甚至梗阻。[/p][p=null, 2, left]因此,“人们食用柿子时要注意做到‘三不’,不成熟的不要吃,柿子皮不要吃,不要空腹吃”。朱毅提醒,越涩的柿子鞣酸含量越高,因此胃肠功能较弱的人,尽量不要吃有涩味的柿子。[/p]


TOP
74#

身份证上贴创可贴防消磁?



  • 来源:科技日报

[p=null, 2, left]最近,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被《身份证上一定要贴张创可贴,现在知道还不晚》的文章刷屏?该文宣称,把创可贴中间的药棉对着二代身份证芯片所在位置贴住,身份证和手机放在一起就不会消磁了。[/p][p=null, 2, left]
[/p]

[p=null, 2, left]看到这一生活小妙招,让人为之一振,真是脑洞限制了人类的想象力。但当记者向原猎豹安全专家李铁军求证时,他却笑着说:“这个说法的前提就不存在,身份证卡片没有磁性,何来消磁一说?”[/p][p=null, 2, left]资料显示,如今使用的二代身份证是“非接触式IC卡”的芯片结构,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封装在一个标准的PVC卡片内,芯片及天线无任何外露部分。简而言之,身份证是靠电磁波工作,跟磁场并没有什么关系。[/p][p=null, 2, left]现实生活中,确实会出现“身份证一直读不出来”的现象,这又是什么情况?李铁军解释说,如果出现身份证失效、无法读取的状况,要么是卡片内的天线(线圈)脱焊或出现其他物理损坏,要么就是卡中的芯片可能损坏,直接去办理新身份证就好。[/p][p=null, 2, left]警方提醒广大公众,身份证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经公安部实验,身份证不怕水,也可抵御正常高温。但是,使用和存放时需注意不要用力扭曲、重压或者放置在过高温度下,以防芯片受损。[/p]
TOP
75#

植物听得懂人类的赞美?



  • 来源:科普时报


[p=null, 2, left]流言:两盆同样的植物,同样的环境条件,一盆对它赞美,另一盆对它辱骂,30天后,受到赞美的植物枝繁叶茂,而那个被骂的植物枯萎了。[/p]

[p=null, 2, left]真相:这是2018年4月国外开始流传的一则视频。根据众多报道溯源可以发现,这是一家瑞典公司的营销宣传视频,以支持该公司的“拒绝欺凌”的活动。[/p][p=null, 2, left]著名的探索频道曾做过一个关于环境声音和植物生长关系的实验。无论是否对植物说话,无论用哪种语言哪种方言骂植物,植物都听不懂。[/p]
TOP
76#

非原厂手机充电头里暗藏“黑客芯片”?



  • 来源:科普时报

[p=null, 2, left] 流言:手机自动运行订万元酒店套房,因为非原厂充电头里暗藏“黑客芯片”,能够“遥控手机”。[/p]

[p=null, 2, left]   真相:所谓的“黑客芯片”不符合逻辑,而手机出现自动滑屏的现象并不罕见,这是因为充电线电容损坏,或充电头滤波失效引起的。许多小厂生产的廉价充电头往往并未加入电容,在充电过程中,输出的直流中就夹杂着不少电磁波,这些电磁波轻者造成触屏失灵,严重的就会出现 “自动翻页”“自动打开APP”等情况。[/p]
TOP
77#

穿秋裤会丧失抗寒基因?



  • 来源:科技日报


一直以来,网上都流传着一个“故事”: 上世纪50年代,苏联著名遗传学家李森科向斯大林建议:“假如一个国家的公民穿了60年秋裤,就再也不可能脱下它了。” 因为秋裤可以弱化腿部的“抗寒基因”。

而所谓的“抗寒基因”,是遗传学家在西伯利亚土著身上发现的一组基因,这些基因不需要经过肌肉运动或大脑调节干预,就能帮助人体把储存的脂肪直接转化为能量。这个经久不衰的“传说”是否真的有科学道理呢?

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樊新荣表示,从基因的角度讲,虽说环境可以影响基因,但由外在环境条件导致的生物性状改变是很难遗传的。因此不穿秋裤只是个体抗寒能力的训练,从整体来说,不会导致基因的改变和遗传。

湖北省中医院老年病科学科主任医师谭子虎说,不同地域的人耐寒能力本就不同。而且,耐寒能力可以通过锻炼提高,如游冬泳等。每个人的皮肤对冷热的敏感程度不同,皮肤对冷不敏感的人抗寒能力也相对较强。

因此,为了保住所谓的抗寒基因,冷也不穿秋裤的行为是不明智的。樊新荣指出,尤其是人过中年,产热能力降低,若不及时穿上秋裤,经年累月就会造成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痛等。

TOP
78#

冬天骨头会变脆?



  • 来源:科技日报


这些年,各地医院门诊显示,一到冬天,骨折尤其是中老年骨折患者就会增加。因此网络上流传起这样的谣言:人的骨骼矿物质密度在冬季呈减低的季节性变化,部分骨头会变得极其脆弱,也就是常说的“一到冬天骨头就变脆”。

对此,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樊新荣认为,天冷时出门少加上运动少,受太阳光照射时间短,这确实会影响钙、磷的正常吸收和骨化作用,导致体内钙质流失较大,但不一定会导致人体的骨骼在冬天变脆。

谭子虎说,骨头变脆是一个长时间渐变的过程。冬天骨折多可能与冬季地面变得坚硬,且与人们衣服穿得比较厚、行动笨拙,在冰雪天容易滑倒有关,中老年人尤其如此。

TOP
79#

电热毯有辐射会致癌?



  • 来源:科技日报


天气越来越冷了,出门在外靠秋裤,晚上睡觉就只能靠电热毯了。但是,关于电热毯“有辐射会致癌”的说法,却在朋友圈里广泛流传。

[p=24, 2, left]“现在的科学实验还没有证据证明电热毯辐射与癌症具有相关性。”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樊新荣说,生活中,任何电器只要插上电就有电磁辐射,大到空调、电视,小到吹风机、手机,但普通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都在300赫兹以下,属于极低频的非电离辐射,并不会损伤DNA和细胞,更不要说致癌。[/p]

尽管如此,樊新荣建议,电热毯辐射虽不至致癌,但孕妇、老人、婴幼儿等群体要慎用。另外过敏性体质人群使用电热毯可能会引发皮炎、呼吸道疾病,所以也要谨慎使用。

TOP
80#

喝酒能驱寒?



  • 来源:百度


[p=24, 2, left]谣言:喝酒驱寒这种说法从古流传至今。我们经常听到“当你感觉冷的时候,喝一杯烈酒可以快速取暖”的说法。今年年初,天气寒冷,这种说法又一次在朋友圈流行起来。
[/p][p=24, 2, left]
[/p]

[p=24, 2, left]

[/p][p=24, 2, left]真相: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刘皈阳表示,酒后身体发热只是假象。人在喝酒后确实会有全身发热的感觉,因为喝酒后,酒精刺激身体表面的毛细血管,使血管扩张变粗,血液循环加快,血液集中在皮肤的毛细血管里,使人感觉皮肤很温暖,甚至会脸发烫,造成了喝酒可以抵御寒冷的假象。但感到温暖的只是皮肤表皮,这种喝酒暖身的现象只是暂时性的。本质上,喝酒后人体热量的消耗也会相应增加,热量通过皮肤散发,其实是消耗了体内更多的热量。因散热速度加快而消耗的热量,比酒精供给的热量还要多。当热量产生的速度跟不上散失的速度时,体温便会下降,人就会感觉冷。所以喝酒不仅不能暖身,起不到御寒的作用,还容易使人感冒。[/p]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