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陈婷之成长的足迹 [复制链接]

11#

                                       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    天气:晴

                                 奏 响 美 丽 的 乐 章

题记: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自勉于2011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创造者、探索者。”那么,就让我们学会倾听花开的声音,走近孩子,亲近孩子,因为: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我愿做阳光,给他们以温暖;我愿做雨露,给他们以滋润;我愿做土壤,给他们以勃勃生机。
三尺讲台凝聚着我的梦想,任前方荆棘丛生我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我要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着理想的彼岸前行。当我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不断地努力,不懈地摇桨,三尺讲台的美丽乐章终将奏响。

    这是一个崭新的黎明,我带着一群天真的孩子,更背负着一个崭新的梦!在这个青翠的起跑线上,我和孩子们一同于黎明时分起飞!愿我们都能飞得更高更远!
TOP
12#

                                                 2月21日    星期一    天气:晴
                                        
                                          第 一 次 作 业

    今天是正式上课的第一天,有三节课,不算多,可是到傍晚的时候,还是感觉嗓子又哑又痛,看来放了一个寒假,这嗓子也养娇贵了(*^__^*) 。需要好好调整一下。

    这个学期因为区里不抽测,我也轻松很多,和其他老师商量了一下,他们都把原先那个大实验室让给我(30个班级,只有2个实验室,还是明显不够啊),于是上课第一天,我和学生们都通知好,以后上课都到大的实验室里上课了,他们显然很兴奋。早早地为学生准备好了实验材料,学生也比较配合,第一天上课纪律都较好,因为实验室比教室大了很多,担心后面的孩子听不到我的声音,于是我尽量地把声音放大点,于是就导致了前面说的那种状况。

    第一次的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都是很认真的,就连几个比较调皮的孩子,也写得很认真,甚至出现错别字也不像以前一样,涂成一个墨团,我表扬了几个,发现他们一个比一个认真了。真是开心,看来谁都喜欢听好话,就算六年级的孩子也一样,课中也发现了几个写字姿势不正确的孩子(以前我是不太去关心这些的,但是何老师的一篇文章引起我的反思,他真的是一位时时刻刻想着为学生将来负责的好老师),于是一个个纠正,这时往往能收获到孩子一个笑脸,我想他们心里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了吧,或许这样提醒一次两次,效果甚微,但我会一直做下去,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一定可以改变一点。

    作业本交上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开始改作业了,六年级的作业相对来说比较好一点,绝大部分都是字迹认真,正确率100%,偶尔几个也是因为写了错别字。

    但三年级的作业就出现问题了,按照教学计划,今天的课上的是《温度与温度计》,最重要也最难的一点是,学生学会看温度计上的刻度,0以上的温度,学生没问题的,但零下的温度,学生就不太弄得明白了,到底是(—7℃)还是(—13℃),学生弄糊涂了,特别是还有一题,没有出现0刻度的,学生就更是错误百出,看来这一部分的教学,我需要再给他们补补课,而后面的班级上这课需要进行调整了。

    调整方案:为每个孩子准备一个温度计,让学生数一数,自己找一找,上面的刻度有什么规律,提示:以0作为分界点,0以上的刻度,有什么规律,0以下的刻度有什么规律。

    通过孩子们的观察、发现,我们总结出了这样的方法:1、读温度计上的读数时,先找0刻度,没有0刻度的,先确定0刻度在所画温度计刻度的上面还是下面。2、根据0刻度的位置,确定是零上的温度,还是零下的温度。3、零以上的温度,从零开始往上数,越往上度数越大;零以下的温度,零开始往下读,越往下度数越大。

    这些方法是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总结的,所以使用起来比较熟练,我又画了一些温度,让学生读数,经过多次训练,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读数的方法。
TOP
13#

                                               2月22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一 些 事 , 纠 结

    今天是正式上课的第二天,有四节课。(304、604、601、305)

    因为昨天602班和604班上过课,来不及整理了,又为了等下601班上课方便点(不用搬进搬出),所以我就把六年级上课的实验材料让学生整理到学生实验桌的一角。没想到给304班的孩子上课时,他们对放在一边的放大镜很感兴趣,虽然我事先有强调过,但还是有几个孩子管不住自己的手,偷偷地去玩一玩,其实我倒是很喜欢这些孩子,喜欢玩,说明他们对这些都是很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课堂上玩其他的东西,这又影响了课堂学习的效果。该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

    方法一:就是把所有与他们课堂无关的材料收进去,也就是说每节课结束的时候,都要整理好桌面。到他们上课时,他们的实验材料有序呈现,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材料因素的干扰,提高课堂实效。

    但问题是:

    一:课堂40分钟时间不够。他们教室到实验室相距较远,虽然强调过在课前就要排好队到实验室,但有很多因素影响,往往到实验室已经浪费了好几分钟,而平时课堂上,学生的实验纪律也有待加强,实验速度不快,即使做完实验了,他们还要再玩一会儿,而课后还要整理实验材料,然后回教室,时间明显很赶。

    改进策略:课前强抓排队纪律,尽量不迟到;课中训练实验常规,高效不拖拉;课后安排实验助手,帮忙整理材料。

    二:课程安排不合理。几个年级的课互相穿插,实验材料拿进拿出,教师重复作业太多,让人疲惫。

    改进策略:与教导处联系,希望教导处能考虑到科学学科的特殊性(每节课,教师需要准备大量的实验材料,而且每个年级每节课实验材料不同),将同一个年级的几节课安排在一块,比如说我现在教的六个班级,星期一下午:六年级三节课,星期二下午:三年级三节课,星期三下午:六年级三节课,星期四下午:三年级三节课,星期五下午:六年级三节课,这样准备一次材料可以用三节课,可以节省了很多时间和力气。当然,学校的课程安排与学校里每个老师息息相关,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也只有多谅解他们,然后多从自己身上想办法了。

    今天,还发生了一件小事:第一、二组的最后面两桌,少了两面放大镜,去整理材料的时候,发现只剩下一个空盒子,这群孩子真是调皮呢!今天还得去了解了解下,拿回来,估计昨天玩了一天,他们也应该尽兴了吧。看来有必要再和同学们强调一下,实验材料可以问老师借,但是偷偷带回去可不好。
TOP
14#

                                            2月23日    星期三    天气:晴

                                      这 帮 孩 子 !

    今天还是四节课,嗓子在金嗓子和热开水的时常滋润下,终于有所好转。上午六年级的两节课,隔着个大课间活动,所以课前、课后的整理工作都很宽裕,特意叫了几个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孩子一起帮忙整理,刚开始他们都很拘谨,整理实验材料的时候也很小心翼翼,一句话都不说,我也没开口,等他们整理好了,才说:你们整理得很整齐,我很满意,你们愿意以后每节课都留一下帮老师一起整理吗?他们还是没说话,红着脸,点点头。我说谢谢你们,你们先回去吧!叫他们几个留下,纯粹是一时的想法,不过,接下来我有新的计划了。

    今天六年级上课的内容是《放大镜下的晶体》,为孩子们准备了食盐、白糖、味精、碱面和放大镜让孩子们观察,学生们边观察边画图,我一边巡视,发现有些孩子画的不太像,看到我走过去了,就立刻把本子盖起来不给我看了,还央求我:老师不要看了,很难看的。这群小鬼头,我故意板起脸,把本子打开。他们才慢吞吞地打开了本子,果然不太像,于是我又要求他们观察得再仔细点,看清楚它们的形状,结果发现孩子们口头表达会的,可是到画的时候又不像了,有孩子在那儿抱怨,老师我美术天赋很差的,为什么老是让我画图呢?我只好让他们在不太像的图画旁边,再附上文字说明。
反思: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也是科学素养之一,但因为以前不曾好好培养,再加上有天赋因素影响,以至于到六年级,他们还不曾掌握这一素养。在以后的科学课堂中,要多训练这一能力,而且要从低段抓起,取消记录员这一职务,小组四个人,每个人都要自己记录,培养每个人用图画记录的科学素养。

    在巡视的时候,还发现有些小组的白糖特别少,经询问才知道,很多调皮的孩子在偷吃,旁边的小组还调笑说:你们组太贪吃了,我们组才吃了一点点,你们组都被吃完了。甚至还有孩子在问我,老师你这些白糖哪里买的,怎么特别甜?我不禁又好气又好笑。

    反思:虽然平时经常强调做实验的材料,没有事先说明绝对不能食用,还是发现了上述的现象,问题出在哪呢?

    我想他们是在知道这种材料是白糖,无毒无害,当然味道还可以(食盐、味精和碱面就不太会有人去吃)的情况下才动嘴的,说明他们在潜意识当中是记得我提醒过的,尝味道,必须要安全和卫生。

    我猜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天性,课堂上的材料他们都很感兴趣,对材料的喜爱导致了他们尝的兴趣很高(平时家里也有白糖,没有哪个孩子抱着白糖罐单吃白糖的)。原因二:是因为一个班级的氛围,有一个人起了头,尝了,然后说真甜,于是其他人纷纷仿效,孩子的跟风现象是很严重的,于是带动了一批人。

    于是我在他们整理好材料以后,问道:“刚才的白糖好吃吗?”他们笑嘻嘻地说:“好吃。很甜。”我笑着说:“是啊,怪不得把老鼠也引来了,我今天去取白糖的时候,还赶走了一只小老鼠。”有几个反应快的孩子马上变了脸色:“老师,这个白糖老鼠吃过了吗?”我很无辜地说:“我不知道呢,就放在实验室里的,好像还是去年放进去的吧,可能老鼠也关顾过吧。”于是有几个孩子做干呕状。我看差不多了才说:“骗你们的啦!今天的材料我是从食堂里现取的,是很干净的。但是做实验的材料不可能每次都是安全、卫生的,有时候也会用以前用剩下的材料,所以哪怕看上去很卫生很安全的材料都是不能食用的,像今天这个实验,我本来也可以用仪器室里的白糖,那样你们今天就会有很多人食用了老鼠尝过的白糖了。所以下次千万不要再随意去尝了。”看孩子们慎重地点点头,看起来刚才被我吓得不轻。没办法,做老师,有时候还是要下点狠药,这帮孩子才会买你的帐呢。

TOP
15#

兰若曦老师最后记录的,让孩子不能随便尝实验用品,很有意思,感觉和孩子们很有亲和力,学习了!
TOP
16#

坚持每天记录,反思,进步会很快的。加油哦!
TOP
17#

看了很久看完了,恩。写得很真实,很有意思,以后一定及时来看,加油!
TOP
18#

                                                思——在路上

                 ——中美“广角”工作站“岩石与矿物”专题研讨(二)活动随记

                            萧山区党湾镇第二小学    陈 婷

    6月15日,中美“广角”工作站“岩石与矿物”第二次专题研讨活动在新塘小学举行。此次活动除了工作站的八名学员和顾云涛站长外,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了浙江省师训中心陈晓萍教授、德国班贝克大学科学教学法教师Reinhold.link和区教研室学科教研员何树德老师。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陆祝林和罗海军两位学员上了两节研讨课,之后是交流研讨环节。陈晓萍教授结合了她与Reinhold.link教授的意见,对两节课作了精彩点评,从整体的教学设计到具体的教学方法的落实,都对我们的课堂进行了细致地指导,很多言语都让我们有茅塞顿开之感,让我们受益匪浅。

    而在听两节研讨课时,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首先,从教材上看,这两堂课的教材都是选自美国翻译过来的教材,这就给我们的学员增加了一些难度,同时也创造了一些可发挥的空间。我们的两位学员都设计得非常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给我们听课者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次,就每堂课而言:

    第一堂课是陆祝林老师执教的《矿物的特征》

    教学的重点是用所学的方法开展对矿物的观察和描述。整堂课学生沉浸在静静地观察和发现的喜悦中,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是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的角色,给他们以帮助,给他们以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找到了观察方法,而且也有了许多的发现,是一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只是,本人认为如果有几个细节稍做改动,效果会更好。

    第一处:在第一个探究活动时。

教师出示了观察注意事项,整整一个屏幕的字,让学生看了一遍就翻过去了,我觉得这样不是很妥当,因为学生可能在看的时候,只是大致地看了一遍,还不是很理解,更不用说牢记了。

    所以我认为:一方面可以将这四步内容的文字进行精减,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字少一点,学生看得快一点,也更容易理解和牢记。另一方面,可以将这张PPT留在屏幕上,让学生在活动时可随时再看,明确任务。这里也可以将放大镜、刻刀等观察工具有序呈现给他们。

    第二处:是在第二个学习活动中。

    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几种矿物的特征卡,卡片比较精美。

    我的想法是:不用卡片,直接打印在纸上,每人一张,自己阅读,一边阅读一边对照矿物,将你认为比较重要或比较特别的矿物信息划出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是培养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我想这样真正把这些矿物特征卡用起来了,学生就不会出现弄错矿物的结果了。而在课堂中,虽然展示了好几组的结果,却有几组都有错误,教师也并没有多做引导,我觉得这样的交流不是很有效。这时,我认为可以再准备四张PPT,每张上有一种矿物的图片,有文字介绍,或者让一个学生读文字介绍,让其他学生根据特征来找找是几号矿物。
    
    第三处:是通过课件认识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

    但是课件出示的文字资料很少,也很乏味。这一环节,我不知道陆老师想要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

    我的想法:是否可用一、两个小故事来介绍,比如说李四光的可贵的科学探索精神的故事。书本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李四光和他的女儿玩捉迷藏,结果女儿藏好了,等了半天,李四光还是没有去找她,女儿只好自己走出来去找父亲,结果李四光却在河边研究起了石头,早就把女儿和捉迷藏的事儿忘在一边了。通过这样有趣的故事或者也可以出示他的一些研究成果,总之能引起学生兴趣或能产生震撼的东西,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教育和榜样激励的作用。

    第四处:是课的结尾。

    我认为:可以再给学生播放一些矿物的图片,有一些矿物非常漂亮。让学生在体验矿石之美的同时,激发学生课后进一步研究矿物的兴趣,真正走进丰富的矿石世界。

    第二堂课是罗海军执教的《给矿物(鞋子)分类》

    这堂课选用的研究材料是20双鞋子。我觉得这个创意非常好,鞋子是孩子们身边常见、而且天天都在使用的物品,孩子们对它非常熟悉,用它来代替矿物学习分类方法也比较简单。但我认为:这堂课的内容太少了点,可以再增加给几种矿物分类这一内容,让学生的探究活动由易到难,呈现一个梯度。

    本堂课,我也有几点想法:

    第一处:是导入部分。

    老师请了五位同学上台,给他们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我觉得这个创意特别好,学生积极性很高,也很有趣。只是其中有一个男生特别胖,按胖瘦分类的时候,我看到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儿,表情十分尴尬。我想:在平时因为这个原因,他肯定也受到过别人的嘲笑,所以在公开课这种大的场合,我们更应该给这些特殊的孩子以人文关怀。我想可以换个个子特别高的同学,这样会好一点。还可以选择长、短头发的女生,按头发长短来分。

    第二处:是让学生对别的小组的分类结果进行评价。

    这种互评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在学习中建立一种新的伙伴激励的机制。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十分有意义的。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发现有部分同学都不曾看过记录单,就画上了五角星或者是×,我问了几名学生,他们说是因为字写得太丑了,对记录的内容没有看,我说主要是评价他们的分类方法是否合理,他们才认真看了一下。但是等我走开了,他们马上又赶着去看下一张记录单了。

    针对这些问题,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班级中记录单太多,两人一个小组,一个班级贴了20多张记录单,学生阅读的时间不能保证,他们为了早点完成“任务”,只能走马观花了。

    我的想法:每个小组人数多一点(4~5人),记录单少一点,参与小组讨论的人多一点,更有利于他们思维的碰撞。也更利于学生细细地阅读和认真的评价。

    2、记录单是他们随意张贴的,造成有几个角落特别拥挤,后面的人看不到记录单,有人在排队,浪费了时间,有人干脆就不看了,而有些角落没人张贴。

    我的想法:将教室两边的墙壁进行划分,哪几个组贴哪儿,把活动场地分分匀一点。

    3、评价的意见是写在记录单最下面的,所以有些记录单上有很多五角星,又有很多×,却不知道他们是针对哪一种分类方法的。

    我的想法:我觉得评价的指向性应该更明确一点,对每一种分类方法进行具体的评价,于是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原记录单是这样的:
                          鞋子的分类    
                                      第(    )组  
1、我们是按照(      )特征来分类的,可以分成(                      )。
2、我们是按照(      )特征来分类的,可以分成(                      )。
3、我们是按照(      )特征来分类的,可以分成(                      )。
4、我们是按照(      )特征来分类的,可以分成(                      )。
。。。。。。。
说明: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方法上面画上勾。
我设计的记录单:
                              鞋 子 的 分 类
                                        第(    )组  
           分类结果                         我们的评价(打☆,或×)
1、我们是按照(      )特征来分类的,
可以分成(                      )。    

2、我们是按照(      )特征来分类的,
可以分成(                      )。    

3、我们是按照(      )特征来分类的,
可以分成(                      )。    

4、我们是按照(      )特征来分类的,
可以分成(                      )。    

字迹端正、记录单整洁    

    4、学生在看记录单的时候,看到的都是一大堆的数字(鞋子编号),因为鞋子太多了,学生肯定不能将编号和鞋子对上号的。

    我的想法:将鞋子和它的编号拍成一张张照片,(鞋子数量可以再少一些),出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对照屏幕,再去看分类表。这样更形象。

    最后,我想说,我们平时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精彩发言,将学生交流到的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及时留在黑板上。好的板书应该是一节微型课,可以体现你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和主要的框架。便于学生在课结束的时候可以整理、回顾。


    作为工作站的学员之一,我们无疑是幸运的,有一直关心和帮助我们的张博士、何老师、顾站长,还有许多对我们无私帮助地导师:李家旭、戴主任、陈教授、link教授……说一句感谢,无以回报他们的厚爱,唯有将这份感动埋藏在心,以他们为榜样,以他们为动力,更努力、更认真地教、学,以待来年,提及他们,也能自豪地说,我们曾是这些导师们的“高”徒!~
TOP
19#

反思很及时,也很详细,学习了!
TOP
20#

你的分析很到位,很中肯,学习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