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314151617181920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个人(团队)成长贴、微博汇总 [复制链接]

171#

 


2014225 出头天成长日记 】(出头天)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6808


 


 


 


以下是引用出头天在2014-2-17 23:14:00的发言:
 

2月17日 晴


     好久不动笔了,这可不行。今天教学粤教版五下《地球》一课在五(3)做了学生关于地球知识的前测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地球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提到对地球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有关地球的概貌、地球的形状、大小,特别感兴趣的是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对于古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多数学生都不清楚。教材安排了几个活动:活动1.地球的形状(包括网上学,是谁最早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活动2.地球有多大;活动3.海洋和陆地;活动4.地球内部有什么?结合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是下了功夫的。


      怎么来引导学生探究呢?先教活动1.地球的形状,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先出现一个驱动页当出海的船只越走越远时,慢慢地就只看到它的桅杆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接下来安排活动让学生用地球仪和小船模型做模拟实验。


按照正常的教学先创设情境出海的船只越走越远时,慢慢地就只看到它的桅杆了,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做出猜想,接下来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地球是圆的。在五(2)班教学时虽然表面生完成了任务但学生的热情并不高,什么原因呢?课后反思这堂课对学生挑战不高激不起学生的兴趣。能不能这样来引导学生探究呢?


 


 


2月18日 雨


今天学习了李晶一个讲座,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渐进分化”原则。根据将要学习的内容和与学生相关的已知内容的关系,把想学习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类。如果将要的学习内容在概括水平上高于学生原来的认知水平这时的学习就是上位学习或总括学习(比如知道兔子是胎生的吃母兔子的奶长大的,它身上长有皮毛,后来又知道猫也是胎生的体温恒定也是靠哺乳的,身上也有皮毛,知道这些以后老师再讲到其他哺乳动物最后上升到哺乳动物的概念)。上位学习其实是在归纳推理过程中进行的。如果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低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这时的学习就是下位学习。比如通过身边的一些学习老师已经给出了哺乳动物的概念,后来遇到马老师就说马是哺乳动物,学生就把原先认知结构中的内容去同化马这一概念然后扩展把马的一些生活习性跟前面学习的哺乳动物联系起来,这一学习过程就是下位学习。下位学习的机制其实就是同化,同化就要求学生的认知结构当中必须要有能够同化这些新学习材料的概念经验知识储备,这样学生要在辨别新的知识概念和原有的知识概念的异同中产生新的概念,并将概念组成更新的概念网络。如果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相关内容只是一般的背景联系,不能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相关内容构成上位学习关系或下位学习关系,这时的学习就是并列结合学习。


这三种学习方式对于我们的教学有什么启示呢?大家可以思考这个问题。首先大家可以想一想上位学习在归纳总结上升中老师所起的主导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学生在这一方面自主学习是比较差的,平常我们在教学中使用上位学习的情况很多,上位学习还是很有效的在我们国家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一直是很好的,但是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新课程提倡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和上位学习之间有吻合的地方也有还需要研究的地方。我们在考察一下下位学习,学生在生活当中得出一些最普遍最基本的观念然后拿这些观念来考虑一些新的科学知识,这时候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有比较大的探究余地。下位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习感到比较容易,容易获得成功的感受,最一般的就是并列结合学习,它容易把知识隔裂,让学生重复记啊背啊,所以在课堂设计上我们要给学生制造比较多的上位学习和下位学习的机会减少一些并列结合性学习的机会。


看来今后教学要多采取下位的学习方法。




 


2月19日 阴


开完名师工作室会议回来,领了一大堆任务虽然说累但还是挺激动的毕竟这个平台对自己专业的发展太重要了。真是幸运啊自己还没有多大的成绩却被邀请加入名师工作的团队。希望在团队的带领下自己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




  


2月20日 晴


   刚填完课题申报表总算完成一件任务。相信日后在课题研究的指引下自己的专业会发展得更好。



 


2月23日 晴


     听完朱老师的《日食与月食》更加深刻体会到什么才叫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什么叫做教学思维创新,什么才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一、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


朱老师首先利用学生以往学过的光影知识做游戏,建构与日食、月食发生类似的规律。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科学记录、小组汇报,都做的很好。


二、学习要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


朱老师接下来播放了日食的课件,请同学来解释其成因。学生这时会运用刚才总结的光影规律解释日食发生的原因。原有的知识在此完成了一次的重构。


 


 


2月25日 晴


 


 


(一)情景导入


1.猜谜语:


师: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得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同学们猜猜是什么?


生:是太阳。


2.播放课件


师:太阳这个大火球没有了,地球会怎样呢?太阳与地球上的万物有哪些关系?


生:思考


(二)活动:太阳给地球带来了什么?


师:太阳给地球带来了什么?


生:光、热等


师:地球上的万物有哪些种类?


生:动物、植物等


师:太阳对这些物体具体发挥了哪些作用?


生:照明、能量直接作用、能量间接作用(如果没有说出要引导)


师:以太阳为中心用不同箭头表示太阳对万物所起的作用


师:太阳影响着天气吗?


生:云、雨、风等


完成以上讨论后老师把中间的太阳擦掉


师:如果没有了太阳,你们有什么发现?对地球有哪些影响?世界会怎样?


生:讨论回答


(三)阅读书本资料:能量巨大的太阳


(四)拓展了解更多有关太阳的知识。(课件继续介绍太阳。)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回答


(六)练习


1.行驶的汽车、火车跟太阳的能量有关吗?


2.有没有不依靠太阳能量而生存的生物呢?


 


教学反思


《太阳》是“地球、太阳和月球”单元的第二课。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科学探究、合作学习以及搜集资料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而太阳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事物,学生对太阳已经有所认识,只是从来没有细致地去研究过吧。


本课以“万物生长与太阳的关系”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接下来让学生在“太阳给地球带来了什么”的活动中,根据对已有知识的梳理,运用讨论、分析、推理的方式,认识太阳的重要性。在学习本课前,我先让学生搜集有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资料,这样可以使本课的学习内容更丰富。本课把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在“太阳给地球带来了什么?”的活动中,先要求学生正面列举太阳对地球万物作用的一些具体例子。在让学生交流的同时,帮助学生将有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知识逻辑深化,让学生明白太阳对万物的直接作用。另外,也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太阳的间接作用(如食物的能量转移)。最后再以“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万物会怎么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由此强化学生对太阳作用的认识。


四个班上下来,还是有点体会的。


一、要重视创设情境。我让部分学生上台扮演太阳、小草、羊、煤炭、云等万物,然后让它们分别说出和太阳的关系,让台下的同学注意听可以举手补充说明。通过角色扮演课堂的气氛明显好多了。


二、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对太阳与万物的关系基本了解,也知道没有太阳地球将会有多糟,因此教学时可以考虑学生不知道的有关太阳的一些知识,比如太阳的温度、太阳有几层、太阳黑子及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风、日冕等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同步更新在个人博客里


http://yzs8287678.blog.163.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2-25 21:59:54编辑过]
TOP
172#

 


2014年,我的教学、模型、天文、科普活动分享!(草帽呀呀)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6813


 


 


以下是引用草帽呀呀在2014-2-18 19:21:00的发言:

       记得上次写研修和反思时,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想着自己该是变懒惰了,女儿的出生也占据了自己在家空闲的时间,模型和天文占满了再学校的业余时间,再挤出时间来大篇幅的写自己的反思和教学,似乎已经所剩无几。


      看着研修板块日益更新的话题,老师们扎实的研讨和反思,作为版主,我落后了。虽然不一定能写出更精彩的话题,那就权当将自己的经历和生活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2-18 19:22:46编辑过]
TOP
173#

 


水熊老师的挤水帖:.要你选择,是实证还是逻辑?(水熊)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6925


 


 


以下是引用水熊在2014-3-6 19:22:00的发言:
 

目录:


1楼    1.我成了“老老学员”了


16楼  2.蓖麻还是苎麻——六下一单元的一处疑似错误


31楼  3.为什么不是草鞋虫


37楼  4.为什么说得比写得好?


41楼  5.由费曼的话想到的


 49楼 6.《哈利·波特》——适合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书


 52楼 7.要你选择,是实证还是逻辑?


     

TOP
174#

 


富燕飞的成长之路(富飞燕)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7021


 


 


以下是引用富燕飞在2014-3-17 9:28:00的发言:

      工作近两年,之前在论坛上也零零散散的记录着一些自己的想法,今后想通过这个成长贴一直记录下我的成长之路,同时也督促我在教学工作中多想多做,也感谢各位同行老师的支持提点。


     简要目录: 7楼 2014年3月21日参加萧山小学科学新教师课堂展示活动所感


                     12楼2014年3月25日参加萧山区新蕊骨干教师活动


                     14楼2014年4月16日浙派名师 

TOP
175#

 


蒲公英2014年工作手记(夏日蒲公英)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7028


 


 


以下是引用夏日蒲公英在2014-3-17 13:20:00的发言:
   


日志首语


                                                     


    犹豫了很久,反复打字、删除,再打字,再删除。最后留下的是这样平淡无奇,却是最真实,最能反应自己现状的话语。


    重建日志,意味着又是新一轮的开始。换成2012年,我应该是一鼓作气,劈哩啪啦一番字,斗志昂扬建贴明志,我要将网络研修成长进行到底。2014年,我却在这个槛儿犯了难。话说,建贴容易,守贴难。我内心十分佩服那些能将贴子如实、如期记录的人。(请您对号入座,对,我的确赞扬的是你。)


    原本3月1日开属于2014年的贴,可由于过度的踌躇犹豫,让自己停下继续敲打键盘的手指。时间就是那么公平、公正,不在原地等着你。你稍微一个迟疑,它就顺势溜走,等你醒悟,你却看不见它高调离去时,扬起的尘土。


    重返论坛,接连几页,都找不到属于自己曾经的主题帖和回帖,为了不掉队,不让惰性打到自己,我选择跟上大家,继续往前走。


    仔细翻阅各个板块的帖子,看到的是很多的观点碰撞、新的疑问和解决方案。也许是春天到了,论坛里也跟着春天的脚步,更显盎然了。


    从今日起,不做一个为自己忙而找借口,不能来记录的人;从今日起,做一个耐心做好自己的记录,回帖的学友;从今日起,做一个有计划的、有组织的组长;从今日起,做一个不烦不躁,不抱怨生活,不抱怨工作,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做一个温暖的大盆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TOP
176#

 


小静随记(静以思)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7056


 


 


以下是引用静以思在2014-3-21 21:42:00的发言:

今年年初,加入了浙江小学科学网这个大家庭,感受到了团队的温暖和老师们热爱科学的那种激情,感觉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前进真好!浏览着许多老师的记录帖,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和经验。呵呵,也悄悄地将一些专家们的记录帖纳入了自己的囊中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收藏着关注着,有空的时候浏览浏览,看着真好!小静心里也痒痒的,所以怀着惶恐和憧憬,为自己开个记录帖,一是作为自己平时的点滴记录,二是希望各位老师给于我批评和指导,帮助我健康成长。在我小学科学教育成长的道路上,有科学网真好!

TOP
177#

 


桂馨科学课马咏梅老师活动记录专贴(松竹梅兰)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7096


 


 


以下是引用松竹梅兰在2014-3-25 21:34:00的发言:

3月24日,今天是我在杭州景苑的第一天,我早早起床跟着同宿舍的小吴老师到食堂吃早餐,要了稀饭、炒面、小米糕,这小米糕使我们兴山鲜见的,淡淡的黄色,散发着氤氲的诱人热气,激起了我的食欲,尝了一口,微微的小米馨香,入口软糯,味道淡甜。


上午姜海庆校长、李霞老师、科学组两位新秀陈凤凰、管笛为我召开了会议,安排了三年级四班、六班给我,一周四节课;下周开始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始教学研究,还会请章鼎儿老师过来指导;四月十六、十七参加浙派科学课名师展演活动;和凤凰老师一起完成四年级知识细目表;参加开发区教研活动。其他的诸如学校社团、教师书法、瑜伽、周一例会等活动都可以参加。


科学组两位小姑娘对我是热情周到,我在中午前很快就完成了工作交接。当姜校长得知我们临时科学组办公室没有网线,很快把他209的办公室让给了我们。下午我就读教材和教师用书,落实实验材料,阅读他人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以及PPT,思考取舍,为周二的两节课做好准备,晚饭后我在安静的办公室开始动笔备课,十点钟基本完成。


下午四点半参加了教师例会,印象深刻的是值周教师一周反馈,充分利用照片留存的一些瞬间现象用事实说话,肯定优秀激励不足。在一个就是姜校长的讲座,我是冠之于“心灵鸡汤”,觉得还是很相符的。它分为尊严篇、评价篇,前一篇主要谈到青年人做人做事要修炼道和能,有了足够的素养、学识和能力自然会被认可、被尊重。评价篇里面有我初次见到的理念和方式,对每一门学科都重视兴趣、态度,而后才是学科的具体要求。这样的话才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有创造精神有学习热情的人,而不是考试机器。

TOP
178#

 


 


桂馨科学课吴翠萍老师活动记录专贴 (湖北凌波仙子)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7098


 


 


 


以下是引用湖北凌波仙子在2014-3-26 9:18:00的发言:

桂馨科学教师交流计划学习日记


                                                    


                                  2014322       星期六       天气


 


今天,我和同行的何老师风尘仆仆赶到了杭州。我们到达指定的酒店时,桂馨项目的王彬老师和管美艳老师已经早早在那儿等候我们了。虽然之前和他们都通过电话,我还是十分惊讶他们俩竟如此地年轻,更没想到年纪轻轻的他们办事竟如此老练成熟,细致而周到。看他们做起事来有条有理,为我们这些参加学习的老师方方面面想得都很全面。一股敬意在心中油然而生:感谢桂馨基金会给我们提供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感谢王彬老师和美艳老师为我们学习的辛勤付出!


晚上,远安的熊老师和彭老师还有浙江丽水的陈老师也赶到了。吃过晚餐,大家围坐在一起,不约而同地聊起了小学科学教学这个话题。陈老师侃侃而谈,向我们介绍他在教学中一些成功的经验以及对小学科学教学评价的一些心得。聊天中,我才得知,眼前这位陈老师就是我在《科学课》杂志上所了解的在网络研修中做得比较早、贡献特别多的“不睡觉的兔”。在后来的接触中,我惊讶地发现,许多老师都和我一样,大家都知道在小学科学教师群中有个“不睡觉的兔”非常活跃,但是却没机会见过陈老师本人。这一次,许多老师一见陈老师都会说同一句话:“啊!原来你就是‘不睡觉的兔’!太感谢你了,你提供的那些素材对我的教学太有帮助了!”其实,在陈老师的身上折射出许多优秀的小学科学教师一个共同的特点:勤于探究,勇于奉献,乐于分享。


聊天中,陈老师说起了他在教学《月相》这一课时的成功做法:提前一个月引导学生观察月相,并画图做好记录。听到陈老师这么说,我心中不禁暗喜:因为我去年教学这一课时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我却没有陈老师做得那么深入细致。陈老师不仅引导学生观察月相,他自己也坚持每天观察,并且还用相机拍下来。他告诉我们,特别是下半月,月亮出现在天空中的时间会比较晚,学生可能不会观察到,那么这时候老师用相机拍下来就可以给学生提供准确的资料。陈老师说:“今天晚上十一点多,我还要观察月相。”听到陈老师这句话,我不禁想到:出门参加活动在外,这么辛苦,陈老师还不忘观察月相。原来,优秀的科学教师就是这样用心地在做科学。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TOP
179#

 


桂馨科学课彭思军老师活动记录专贴(湖北安远彭思军)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7106


 


 


 


以下是引用湖北远安彭思军在2014-3-26 16:45:00的发言:
 

浙江之行所做所见所闻所思之点滴记载


 


接到通知是314号,说是要到浙江省杭州市参加科学老师东西部交流活动,具体时间和地点还不知道,其实早就知道可能会有这一天的,没想到真的通知我了,感到好大的压力,听说要每周上三节听五节课就紧张,但没办法,命令必须执行,赶紧按桂馨基金会的要求填写资格表,还要教案、课堂实录各三篇。天哪,一天的时间,哪儿完得成,都是三百到五百字的,有的还要两千字的报告,我又不会打字的,急人,最后还是想办法按时交了,又说不合格,返工,真想不来了,后来想想,难得有这么一次机会,还是再争取争取吧,于是又有了后来的机会,终于接到出发的通知:323日上午9点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举行启动仪式,只好322日出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21 22:10:41编辑过]

TOP
180#

 


桂馨科学课熊礼华老师活动记录专贴(熊礼华)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7139


 


 


 


 


以下是引用熊礼华在2014-3-30 16:18:00的发言:

桂馨教育基金会赴浙江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日记)


 


2014.3.23            杭州江干区东城小学


 

      春风送暖,晴暖花开!三月二十三上午九时,2014桂馨科学课项目东西部科学教师交流计划(第四期)启动仪式暨研讨会在杭州市东城小学顺利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科学课泰斗----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浙江小学科学研究会喻伯军会长、杭州师范大学来文教授、浙派名师刘晋斌、李霞、张根兵、陈彤、楼曙光、姜海庆、林建锋、邵锋星、闻蓉美、陈建秋等人及相关人员。桂馨教育基金会的王彬老师主持并介绍了交流计划,喻伯军会长、刘晋斌校长、泰斗章鼎儿对我们六位来自湖北宜昌的乡村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我们六位受训教师先后表态,一定抓住这次学习机会,开拓视野,以每一天为限,安排好学习和生活,听20多节课,上20多节课,参加驻点学校的各项活动,让自己的科学素养在每一个科学活动中培养、发展成长起来,撰写一篇科学学科教学研究论文,准备一节研究汇报课,读一本小学科学教育专著,完成交流学习结束个人总结。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