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团队姜小卫2024年网络研修专帖 [复制链接]

1#
一、学年发展目标

1.阅读专业书籍,认真撰写体会文章。
2.坚持每月研修,积极参加论坛发帖。
3.深入课堂教学,扎实开展小组实验。

4.及时总结归纳,提炼形成高质论文。


二、主要行动措施

1.阅读科学教育专著,努力提高科学素养。
2.积极参加网络研修,扎实提升业务水平。

3.及时反思课堂教学,认真撰写论文案例。

4.踊跃参与各类评比,不断促进专业成长。

分享 转发
TOP
2#

2024年,晒出起点,启航前进,期待多多回帖发帖!!
TOP
3#

上虞团队在朱老师的带领下,队伍越来越强大
TOP
4#

专贴记录,期待更多精彩!
TOP
5#

上虞团队在朱老师的带领下,队伍越来越强大
林杰 发表于 2024/1/4 8:22:57

有同感,大批新帖,看到熊熊大“火”啊!
TOP
6#

让科学课真正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

——《电磁铁》课例研享

         在科学课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可以从课堂的哪些方面促进学生深入地观察与思考?如何促进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我们在教学中仍存在着不少困惑。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闻蓉美老师的这节《电磁铁》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不少启发。

最后编辑小卫 最后编辑于 2024-01-31 09:43:53
TOP
7#

        《电磁铁》这节课的内容是想让学生了解电能、磁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现象,涉及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的转化与能量守恒两个学科核心概念和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两个跨学科概念。


最后编辑小卫 最后编辑于 2024-01-31 09:43:42
TOP
8#

        电磁铁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仍比较陌生,部分学生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形,更不知其特点。基于学生的这种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课中闻老师引领学生从磁铁的性质到电磁铁的性质,学生对“磁”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充分体现出学习、思维的进阶。

最后编辑小卫 最后编辑于 2024-01-31 09:43:16
TOP
9#

        课中,当学生看到缠绕漆包线的铁钉通电后能够像磁铁一样吸引回形针时,能更自然地与磁铁建立联系,产生“它是磁铁吗?”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学生从已知到探索未知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科学学习中观察现象、产生问题、提出推测、检测验证、解释结论的典型过程,是学生科学学习过程中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

TOP
10#

  课初,闻老师演示将漆包线缠绕到铁钉上,通电后吸起回形针,学生看后想当然认为这个装置通电后能产生磁性,具有磁铁的性质。于是,教师追问:光看这个现象,能说明这个装置通电后就有磁铁的性质吗?这样的及时追问,能让学生反思刚才的推测,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证意识其实这节课就在围绕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当学生看到吸起回形针的现象,很快得出这个装置具有磁铁性质的结论是不科学、不严谨的,它需要经历一个不断验证、不断思考的过程。

最后编辑小卫 最后编辑于 2024-01-31 09:49:2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