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们的清明艾包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今年的清明节,学校开设了项目化学习,我们科学组围绕“艾”草开展了一到六年级的项目化学习,其中五年级开设的是制作一个清明艾包。跟五年级的中医药课程相接轨。对于中草药的了解我并不熟悉,所以戚调菊老师,我们上虞区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中的草药“专家”进行了咨询。一句“清明艾草正当时”,点醒了我,戚老师说此艾草非彼艾草。通过查资料,淘宝咨询、网上百科等方式,终于明白清明的艾草是五月艾,适合做清明团,端午的艾草是蕲艾,适合做艾包、艾疚等,药用性比较高。
本主题由 生态维护者 我予我乐 于 2022/4/11 9:52:4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课前,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认知,和他们开展了聊天,有90%的同学认为艾包里的艾就是我们做清明团的艾(认为是五月艾成熟后的艾),10%的同学认为不是,应该是端午节插门上的艾,但不清楚那是什么艾。为此,我便将此作为课的一部分,将科学探究和中医药相结合,开设了一趟《我们的清明艾包一课》
TOP
3#

课的第一部分为聚焦艾草《识艾,辨艾》提供给学生两种艾草,一种是五月艾,一种便是蕲艾。通过看、闻、摸、揉搓等方式对两种艾草进行比较,发现不同,同时思考:哪种艾草才是我们制作艾包需要的艾,为什么?





TOP
4#

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蕲艾的叶子更宽大,植株更粗壮,茎和叶子都布满了白色的绒毛,且气味浓郁。五月艾的叶子小,像鸡爪,叶子背面布满绒毛,但茎上没有绒毛,且茎非常细,气味不太浓郁。揉搓后发现蕲艾的汁水比五月艾的汁水多,且气味更浓郁。学生在探究后发现蕲艾更适合做艾包。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五月艾和蕲艾,通过百度百科视频进行讲解,清晰且全面。
1.png (, 下载次数:0)

(2022/4/10 20:16:18 上传)

1.png

TOP
5#

第二环节《知药效,做艾包》在同学们了解了艾后,我们便开始制作一款防蚊除湿的艾包。为了让他们体验中医药学,在介绍了几种艾包中所需要的中草药后,便让学生识别草药,称称草药,做做艾包。

2.png (, 下载次数:0)

(2022/4/10 20:26:17 上传)

2.png

3.png (, 下载次数:0)

(2022/4/10 20:26:17 上传)

3.png

TOP
6#

第三环节 拓展《创意艾包,温润清明》为了凸显清明传统节日,于是便让学生设计一款具有清明特色的艾包。学生们都挺给力的,设计制作的艾包都挺不错。但遗憾的是买来的艾包上有一个荷花logo,在清明这个节气里是不适应的。如有下次有更多的时间,能让学生自己设计艾包外包装,通过设计,选材料,缝制,装饰等方法来做一个清明特色艾包。(因为在课堂上,跟学生交流时,学生说可以做一个艾饺形状的艾包,可以做一个青团形艾包……)遗憾时间不够充足。
1.png (, 下载次数:0)

(2022/4/10 21:17:38 上传)

1.png

2.png (, 下载次数:0)

(2022/4/10 21:17:38 上传)

2.png

TOP
7#

一波三折的《我们的清明艾包》1.为了让学生通过这堂课所得更多,想了很多方案和设计。如果仅仅是做艾包,了解几种中草药,然后塞进艾包袋里,似乎意义不太大。而且自己对中草药了解得不够深,怕误导学生。幸好是戚老师的一句“此艾非彼艾”,通过认识、比较两种不同的艾,制作创意艾包等,将科学探究与中医药结合起来,将传统节日与学习结合起来,将生活与课程结合起来,让课变得更有意义一些。
2.对于中草药的知识需要补一补,原来艾分艾草和艾蒿。
3.疫情原因,购买的材料到不了,到处借,到处寻,姑妈派上了大用场。
4.为了更好地了解蕲艾和五月艾,百度百科,还跟淘宝种植户聊起了天,给自己上了一堂课。
5.遗憾选择的艾包袋有荷花logo,虽然和学生加以说明,但遗憾还在。

6.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将动手制作特色清明艾包也放进去(不过有劳技的感觉)。
TOP
8#

回复 1楼乖乖兔的帖子

原来艾草还有区别啊,我们好像五月艾比较多一点。
挪威森林 发表于 2022/4/10 21:58:19
是的,五月艾就是我们说的鸡爪艾,野生为主,蕲艾人工种植居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