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课例研享】“深度挖掘,高效使用”——浅谈刘林老师《地球表面...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今天我围绕刘林老师《地球表面的地形》1课,讲2大优点,谈3个困惑。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酸牛奶 于 2024/7/18 11:16:06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聚焦一节课

为什么讲这节课?因为是全国一等奖的课,虽然是10多年前的课。这节课属于老教材,单元起始课,主要分为“我们看到过的地形”和“观察地形图”两大板块。


TOP
3#

分享二大优点

上课一开始,刘老师直接在大屏幕投出新课的课题,然后问学生。

师:今天学习哪一课?你打算怎样去学习这节课?用什么方法?

生:查资料;合作;建立模型;已有生物去研究

师:出示地球仪,也可以借助工具来研究。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使学生迅速进入主题,节省教学时间,同时渗透学习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可能缺乏强烈的感染力,不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不当的话,会趋于平淡,发生导而不入的情况,效果不佳。


TOP
4#

深度挖掘,高效使用

刘老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度解读,在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以巧妙的情境和核心的问题带领学生与教材“对话”。比如,看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看刘老师是怎么利用资源的?


TOP
5#

1.世界地形图的使用

出示时机:刘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发现海洋面积大,约占70%,陆地面积小,约占30%。然后出示世界地形图,发现更加清楚,海洋的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抓住变化: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我们知道,陆地面积在逐渐的——生1:变小。

刘老师追问:你从哪里了解到的?

生1:查资料。

生2:马尔代夫,每年下沉。

生3:减少,与3500万年前的地图和1700万年以前的地图相比,陆地面积在减少。

我们整个单元其实都是指向地形的变化。

渗透思想:我们的陆地和海洋面积在不断变化,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

丰富认知:回忆外出旅游看到的地形地貌和观看地球地形地貌视频,对地球表面的地形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TOP
6#

2.中国地形图的使用

解读地图: 师:出示中国地形图:这个与家里挂着的地图有什么不同?

生:凹凸不平

生:颜色鲜艳

师:颜色代表什么意义呢?

生:大陆和海洋

生:土壤的颜色,海洋深浅

师:会不会与今天讲到的地形有关呢?

生:有关,草原有草,绿色

西高东低: 生:中国地形图上地形有高有低

师:哪边更高?这边是什么地形?越往东边呢?东边以什么地形为主?

老师追问,指向明确。

家乡的地形:在观察中国地形图的时候,特意增加了观察记录家乡(江苏)的地形特点。

典型地形:先用手摸各种地形,并发现地形高低、形态的不同;接着图文结合提炼典型地形的特点;又制作典型地形模型。

更多地形:欣赏更多地形图片,发现地形复杂,同时感受到美。


TOP
7#

述说三个困惑


1. 教学重点

现有教材与老教材比较,注意力集中在地形地貌的特征上的同时,讨论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那么哪个是教学重点?


TOP
8#

2.观察顺序

教材和教参中提到是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那么,我们能不能从局部到整体的观察顺序进行教学?

比如按“家乡——中国(浙江)——地球”的观察顺序进行教学。


TOP
9#

3.组织形式

是否可以开放些,比如画廊漫步形式,在教室周围设置几个观察点,分别为:查资料(图文和视频)、观察模型、小组交流,找电脑、书籍资料、制造地形模型,原因预测。


TOP
10#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感谢大家的收看。


TOP
11#

感谢分享
TOP
12#

先收藏,好好阅读
TOP
13#

会思考 会学习
TOP
14#

好的课例,过了很多年照样值得学习和借鉴,谢谢沈老师分享。
TOP
15#

好的课例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其优点,借鉴其方法,谢谢分享。
TOP
16#

新旧教材视角,也能挖掘出很多教学理念
TOP
17#

感谢分享
TOP
18#

感谢分享,学习了
TOP
19#

感谢分享!学习了!
TOP
20#

好的课例需要不断地学习,借鉴其方法,谢谢分享
TOP
21#

感谢分享,学到了
TOP
22#

感谢分享,学习啦
TOP
23#

谢谢分享!
TOP
24#

2.观察顺序教材和教参中提到是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那么,我们能不能从局部到整体的观察顺序进行教学?
沈银彬 发表于 2024/7/13 11:49:04
但是事实上,孩子对世界地形和中国地形比家乡的地形要熟悉得多,毕竟在书籍或者资料上,前两者的资料更为丰富,孩子们接触得也更多一些~~
TOP
25#

经典的课值得我们反复学习观摩
TOP
26#

不断的思考,探索更好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TOP
27#

这样的课例解读很有意义,一下子就抓住了这堂课的精髓!
TOP
28#

学习旧教材的优点, 感谢沈老师分享
TOP
29#

新旧教材的对比学习,从经典课例中学习教学理念
TOP
30#

感谢分享,值得学习借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