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关科学课的遐想 [复制链接]

1#

我现在才大四,虽然是科学教育专业的,但从来没有上过一天关于科学教育的课,关于教材的分析,怎么去教学生,都是没有的。甚至现在家里的几本科学教材也是自己在网上买的,但在接触了桂馨后,是真的很想当一名科学老师。所以自己在不断地摸索中,其中难免会走很多弯路,现在我想自己做一些教学设计,资料是从论坛里下载的,我根据自己的想法重新修改了一遍,也不知道错误在哪里,这个论坛里有很多优秀的老师,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帮忙指点一下迷津。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2#

科学课的定位

每次看教材或者上课,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课本上的知识太过简单和片面。而且很多你小学初中学的内容,到了高中大学,却发现学到的内容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当然我们都明白科学的内容太过庞大和复杂,限于儿童的生长条件的制约,我们必须将这些知识进行一定的删减与修改。但当我们读了20几年的书,一毕业猛地感觉到什么都不记得了,什么能力也没有培养出来。除了在考试之前的临时抱佛脚,考试之时的斗智斗勇,考试后的瞒天过海。

很久之前看过一本书,说是人一生必须养成的习惯和性格。简单的说几种:自信,诚信,不要给自己设坎,富有创造力等等,这些也明确的列入了我们的教学大纲内。

举几个例子,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都会有早读,我们老师也大致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记忆有一定的期限,必须要不断的重复记忆”。但这些都没有列入我们的训练范围,所以等到一毕业,所有以前学过的知识好像从脑海里一下子删除了一样,没有留下半点痕迹。反而是以前自己自学的一些内容倒是一直都记得。

所以我认为无论学什么内容,知识的全面性不是最重要的,对知识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不可取的,老师真正让学生掌握的是能力,是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终身学习的这样一种习惯。

有时候我们总说这个人是天才,那个人是蠢才,其实大多数时候只是看他有没有一个好习惯而已,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个人的智商情商不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认为老师更应该养成这样一个观念,教学过程中,以培养能力为主,知识为辅。

而科学课尤其如此,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待任何事都保持一个科学的态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上科学课,而不是简单的给学生看基本科学书籍。事实上,科普书上的内容远远比教材丰富。


TOP
3#

第一章第二节

我看到的大树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① 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 形成正确的科学素养——研究事物的步骤。有目的的观察——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真正的观察记录——总结思考;

③ 学会用各种感官和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④ 用简单的词语和其他更加直观的方法(如表格,树形图等)记录观察的结果。

2.情感态度目标

① 懂得从图片上和粗略的观察所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在亲自仔细观察事物后,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在自然和生活中的观察能力;

②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③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自己动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运用各种方式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数据汇总和分类。

三、教学难点

团队之间的合作,最后结果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准备观察所用的测量工具(皮尺、放大镜、直尺、铅笔、观察盘、剪刀、镊子),记录册,扩音器与哨子。

五、教学过程

l 出示课件(梧桐或樟树(校园常见树)的照片)[5min]

1.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一棵什么树呢?

2.请大家仔细地看图,并结合平时观察,你能发现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

3.自由发言,老师板书:要求学生仔细倾听,认真思考,大胆说出新的发现;

l 与学生交流[10min]

1.激发兴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观察过一棵大树呢?想不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呢?

2.在真正去之前,大家思考一下,你想看到一些什么?又能真正看到什么呢?

3.在这里,老师建议大家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的观察大树的,并且用我们上节课学到的一些工具来观察并记录你们的观察结果。

4.现在请同学们看到我们的练习册,请思考上面的内容,想想等会大家应该怎么得出我们练习册上的答案,以及还有一些什么内容可以修改的。

5.请同学们带好记录册和工具箱,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在操场内找到一棵大树,并以此进行观察和记录。

6.现在由队长进行组织,大家悄悄的走到楼下,不要说话,也不能奔跑打扰到其他班级上课,到达操场后,成员先用5min左右的时间商量你们的观察计划,然后在分工合作,做好你们的观察记录,切记不要大声喧哗,同时也不要在操场上玩耍,有问题先自己思考,每个队有一次像我求救的机会。

7.由队长带队,组员跟随,给大家25分钟的时间,观察完后,把记录表交给我才能下课。

l 观察真正的大树

1.由学生自行观察,老师负责巡视,引导和掌控大局。

2.等每个小朋友做完后,根据他们的完成情况进行简略评价。

l 修改与后续任务的布置

1.下课后用空余时间批改作业,并进行成果统计和课后反思。

2.在上完所有课后将作业发下去让他们再重新自行思考和改正。

七、教学成果与反思

1.课堂上学生总体的表现情况

2.学生的数据完成情况

3.后续改进计划

① 根据同学们的反应对内容增减,修改。

② 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不合理处记录下来,思考原因,并想出改进方案。

第一章第二节 我看到的大树.docx (, 下载次数:110)

我看到的大树-学习记录册.docx (, 下载次数:98)

(2017/8/10 8:46:27 上传)

最后编辑馨梦卢佳懿 最后编辑于 2017-08-10 08:46:27
TOP
4#

1.激发兴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观察过一棵大树呢?想不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呢?

2.在真正去之前,大家思考一下,你想看到一些什么?又能真正看到什么呢?

3.在这里,老师建议大家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的观察大树的,并且用我们上节课学到的一些工具来观察并记录你们的观察结果。

4.现在请同学们看到我们的练习册,请思考上面的内容,想想等会大家应该怎么得出我们练习册上的答案,以及还有一些什么内容可以修改的。

5.请同学们带好记录册和工具箱,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在操场内找到一棵大树,并以此进行观察和记录。

6.现在由队长进行组织,大家悄悄的走到楼下,不要说话,也不能奔跑打扰到其他班级上课,到达操场后,成员先用5min左右的时间商量你们的观察计划,然后在分工合作,做好你们的观察记录,切记不要大声喧哗,同时也不要在操场上玩耍,有问题先自己思考,每个队有一次像我求救的机会。

7.由队长带队,组员跟随,给大家25分钟的时间,观察完后,把记录表交给我才能下课。


这一部分和学生实际情况脱节,对3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有一定难度。一年级要求太多等于没有要求,说实话我看了一遍也没有全部记住
TOP
5#

科学课的定位

每次看教材或者上课,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课本上的知识太过简单和片面。而且很多你小学初中学的内容,到了高中大学,却发现学到的内容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当然我们都明白科学的内容太过庞大和复杂,限于儿童的生长条件的制约,我们必须
馨梦卢佳懿 发表于 2017/8/10 8:20:13


同意你的观点,明白自己教什么,要给学生什么。
TOP
6#

预设与远方之间隔着一条河,那就是实践。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唯有用心实践,且行且珍惜,抓住每一个实践的机会,实践、反思、拓展、积累、再实践……基于实践的教学活动就会妙趣横生、意味浓郁。
做一个实践者、思考者、热心者,教育可以在每一位老师的课堂上绽放光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楼主共勉!
TOP
7#

回复 4楼周王庙师的帖子

谢谢老师的指点,我会思考改进方案的。
TOP
8#

回复 6楼金亚军的帖子

就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实践,所以想自己先做一个计划,我之前有去兼职和支教过,最大的感受就是,当你准备得越充分时,所遇到的问题才会越少,小朋友的思考方式有时和我们成年人完全不同,可能我们考虑到了A,B,C,最后到了真正课堂上的时候,他们给出的回答确实E。这只是我暂时的一个设想,后续的资料的补充才是真正的重头戏。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不急不徐,但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TOP
9#

第一章第三节

草类的认知(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① 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方法来观察小草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② 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

③ 用多种方法记录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培养实验观察并记录意识;

④ 能够分清楚树与草的差别,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2.情感态度目标

① 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② 养成爱护花草,人人有责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找到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总结出陆生植物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看懂并学会维恩图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不要引申过多,主要围绕着小草与大树之间的形态特征来进行比较。

四、教学准备

1.常见的小草用在课堂内(能够在校园或当地常见的植物,至少三种以上,全根挖出至观察盆内。统一观察的植物,每一组发同样的三种);

2.将平时自己收集的各类花草养在实验室,随时供学生观察和研究;

3.小树苗(如樟树等能找到的树,尽量缩小树苗与小草之间在大小之间的差异,不要观察树只观察局部,而观察小草却会观察整体)

五、教学过程

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叶,根,茎或干。其生长过程中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生长的年限,茎的质地不同(一个草茎质,一个木茎质)。

1.直接观察小草(全根挖出至观察盆内)(10min)

① 怎么观察小草?(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借助一些工具如放大镜,尺子观察与测量)

② 按什么顺序观察?怎么记录?(从整体到局部)

2.直接观察树苗(找到一个刚长大不久的树苗,全根挖出至观察盆内,如小樟树。)(10min)

① 由于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大树之间的共同点,所以在观察树苗这一块,要让同学们将上一节课的记录纸拿出来进行共同比较。

② 让学生掌握事物的一个变化过程,即大树和小草的长大之间的区别。

3.总结出小草和大树之间的共同点。(10min)

提示与感想:

1.由于大自然中植物类型过多,很多植物很容易打破我们的日常认知,就比如说树和小草并不是一个专有词汇,百度百科都没有相关介绍。按照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植物分为藻类,苔藓,地衣,种子和蕨类植物。而我们常见的植物主要是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其中蕨类植物就是没有种子和花的,而且有一些植物含毒,所以不建议让学生自己去找植物。

2.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的植物有很大的区别,像樟树和枫树在南方(尤其是在湖南)这边比较常见,到了广州广西一带,各种热带果树,榕树有比较多一点,但到了北方,可能杨树和槐树,松树更多一些。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材只能是给我们做一个内容和方法上的参考,更多的需要老师自己就地取材,大自然就是最宝贵的实验室啊!

草类认知.docx (, 下载次数:101)
练习观察记录册.docx (, 下载次数:119)

TOP
10#

能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非常好!赞一个!

以学定教,一些教学方法都要从学生出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