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一起走,是一种幸福-------余杭区小学科学短期培训小结 [复制链接]

1#

金秋十月,桂香阵阵,小科短培班的学员们聚在了宏畔中心小学,参加为期三天关于“数据支撑下的小学科学概念建构”这一主题培训活动。本次活动时间安排紧凑,内容充实饱满,有平实专业的讲座、灵动高效的课堂、精彩纷呈的评论等,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了一次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本主题由 超级版主 丫儿 于 2016/10/27 10:39:49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一、第一天:功在课前,粮草先行

1.量表设计,循循善诱

满满的一个上午,李老师从与每位学员都切身相关的新一轮十三五学分解读开始讲起,简述了整个培训项目及其设计思路,让学员们对这次培训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同时,对此次培训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样的要求更像是对学员们的殷切希望,期望大家在培训后可以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成。

有人说,“同一件事,如果能坚持做十年,那就是专家”。那么无疑,课堂观察量表的开发,李老师就是专家,从08年的初次接触到现在的深度研究,执着的精神让人感动,正因为他的专研,才能够把量表设计的精华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在短短三天就体会到了量表的开发和使用。

从课堂观察量表的内涵、本体价值、发展性建构,到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李老师细致地诠释了量表在课堂观察上的重要意义。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量表的开发,李老师详尽的指导了我们对量表的设计,阐述了量表开发的架构、基本要素、观察点的确定原则和途径、如何尝试、如何实践改进等,随后布置了任务,手把手的指导我们来设计一张量表。[任务:1、说说我眼中的好课--特征、关键词(帮助我们确定观察点);2、选择一个观察视角;小组交流完善,形成一张能观察的量表。]在这样清晰明确的指导下,学员们的思路拓宽了,行动力爆棚,组内交流讨论激烈,成果喜人。最终,在李老师的指点下,五组确定了自己的观察点。[1、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观察;2、教师与学生情绪对比观察;3、教学各环节目标达成度的观察;4、实验数据获取的观察;5、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情况观察。]

TOP
3#

第一天的活动:




















TOP
4#

2. 数据处理,绘声绘色

下午姚国刚老师分享了《科学教学中数据的掌握和处理》方面的心得,“大数据”的开场紧跟时代步伐,让我们眼前一亮,也意识到了科学中数据处理的深远意义。“科学课需要怎样的数据?”、“怎样掌握数据?”、“怎样有效利用数据?”围绕着三个问题,既有理论的分析又有一线老师熟悉的课例,既分享经验又引发思考,时间有限,意犹未尽……





TOP
5#

二、第二天:初试量表,略有小成

有了第一天的理论引导,第二天就要投入“实战”了。

1.课前说课,亮观念

上课的两位教师沈皖萍老师和翁慧萍老师执教的是同一节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个是刚入职的新老师,一个是刚评上杭州市教坛新秀的青年教师,一个青涩,一个沉稳。沈老师谈到自己在教学设计时侧重于数据分析,也提出了课堂时间控制的困惑,希望在课后得到解决之法;翁老师讲到了自己对教材的处理,使课堂沿着瓦楞纸这条明线行进,头尾呼应,阐述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困惑。尽管还没有领略课堂,但我们已然看到了教师对课堂的预设和期待。

2.课堂之中,亮风采

两节课各有风采,总体来讲:沈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课堂教学从容淡定,实验指导细致,科学概念落实到位;翁老师的课沉稳大气,紧扣主题,重视对数据的分析,提问干脆利落。

3.课后交流,亮数据

课后,各小组就自己观察的点进行了激烈的交流讨论,并派出代表汇报观点, 总结后,对第一节沈老师的课有以下点评:

整节课的设计,环节、思路清晰。

问题设计显得不够干脆,有些地方要体现教师的价值,可恶意干脆告诉学生,不用纠结。

实验设计略不足,对步骤、怎么折纸、垫圈放的方式等的指导还不到位,导致实验过程中一些小组出现不科学的做法和不合理的数据。

瓦楞纸体验不够,学生仅仅停留在外观上的看看,没有去体验摸一摸、撕一撕;生活中的实例介绍显得太匆忙。

第二节课翁老师的课:

流程顺利,但是时间紧张,在时间安排上还要相应的做减法。

数据分析略显不足,特别是对特殊数据的分析处理还是不够到位。

课堂语言、提问干脆利落,指向性明确。

团结就是力量,各组学员群策群力,从自身观察点的记录出发,切口小、深挖掘,论证有数据,研讨有依据,在一片热烈的研讨声中一份观察报告就形成了。如下图:

一样听课,不一样的观察,更不一样的评课。这一天节奏快、时间紧,匆匆吃完中饭就投入到研讨,我们很辛苦;这一天听得牢、记得准,点评起来有话说,讨论起来有证据,我们很满足……

TOP
6#

三、第三天:再试量表,得心应手

如果说第一天的设计开发是“被逼”上路,那么第二天的尝试足够让我们见识量表的魅力,一个组的深入挖掘,五个组的全面覆盖,面面俱全,强大的功能和深刻的分析,让我们对这张量表充满了感激,它像是我们走进课堂内部的敲门砖,从以前带着个人情绪的感性看课堂到现在的利用数据定量分析课堂,更理性更直观,专业能力狠狠地往前迈了一大步。所以,第三天我们满怀期待,期待改进第二天的不足,期待有更多的发现。

1.一样的流程,不一样的体会

还是两节课,不同的是今天迎来的是两位大咖--------两位区骨干老师,对《拱形的力量》进行了同课异构,对课堂精准的定位,开放的交流,有效地掌控,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场享受,有个别学员甚至到最后感言,听得太投入,都忘记记录了。

2.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点评

课前,李老师针对五个组的观察点,对观察内容作了更加具体的指示,观察的点范围小了,方向却更加明确了,记录的工作量减少了,但是体会更深了,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去观察解析。同时工作量的减少也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去比较两位老师对课堂不同的处理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弥补前一天顾此失彼留下的遗憾。量表记录如下图:

在对比分析中,有了一下几点总结:

两节课对“为什么受压能力强?”和“怎样变得更强”这两个环节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两位老师引导都非常到位,但又各具特点。李月慧老师的提问指向性更加明确,走向更加具体,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把握;沈永连老师的提问更加宽泛,更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去主动思考。

材料准备都非常充分,李老师的卡纸,沈老师的名片纸都是经过数次乃至十数次下水实验的,长度、宽度甚至弯曲程度都是经过检验的,垫圈摆放很专业,实验指导到位。数据的获取用了三次,更加具有科学性,数据的汇报、呈现、整理都是非常到位的。

由此可见,我们的观察不仅能发现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能让以前感觉这节课上的好,好在哪里又说不出来,这种全凭感觉的评课方式有了转变,而这全靠我们手中的量表。

我想量表的“量”就是把无法计算、测量的感想具体化数据化了。

TOP
7#

四、后记,有感在后

如何在数据支撑下建构科学概念,我们有了四个定论:

1.前期准备——做好实验的指导、实验材料的准备;

2.收集数据——
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数据的获取;

3.整理数据——引导学生如何选择数据、数据的呈现方式;

4.概念建构——关注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解释。

时间如梭,匆匆而逝,我们不舍这次的离别,更期待下次的相聚。

三天的时间,因为满满的学习,深深地感悟而过的飞快。三天的回忆是短暂,然而留下的成果、感想、感悟还有我们之间的情谊却得很长很远的。

TOP
8#














































TOP
9#























TOP
1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