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嘉兴区153路岩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

嘉兴区153路岩作业专贴

目录:

读后感:

1、小学科学课程学习内容的组合——读《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有感

2、也说过程性评价——读《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有感 

3、棒球原理——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4、读《科学究竟是什么》有感

5、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科学态度——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有感

实录与反思:

1、《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2让艺术与科学结合——《我们选择了什么》的课题研究课与反思 

3、在交流中体验事物的变化过程—— 四年级下册《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反思

评课与原创文章:

1、从一节科学课的提问说起——评《怎样加快溶解》;

2多元体验教学尝试——评《保护鸡蛋》;

3、原创文章:多元化评价方法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初探

研修活动:

1、参加第二次全省网络研修班现场活动,并承担研究课《哪杯水温度高》;

2、参加嘉兴区的网络研修活动(海宁);

3、参加本次杭州活动。(暂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 21:19:23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作业类别]  读后感一(2005年暑假                            

书名:《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   作者: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组织编写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题目:小学科学课程学习内容的组合  网名:路岩  学号:153

 [内容摘要]:本书论述了“什么是学习主题?”,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构建“学习主题”等内容。而我通过学校组织的学习,结合自身的学科教学,就构建学习主题下小学科学学习内容的组合谈一些不成熟的观点。

 [ 关键词 ]
  
科学课程   学习主题   内容组合

 [  正文]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都是以一定的材料(即教材)作为师生之间的媒介而得以展开的。课堂教学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并据此合理地选择、组合学习材料,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学习路径与形式,组织学生进入主动、有效的学习情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工作始终是围绕着“能够让学生学到什么”和“怎样学才是最有效的”这两个问题展开的。而对这两个问题的综合定位就是“学习主题”的构建。

具体地说:“所谓‘学习主题’的构建就是把目标设定、内容配置、过程展开和策略选择等教学要素按照某种教学理念的主线索实现有机统一的过程,也就是把某种课程理念或教育理论转换为教师自身的‘理想意图’,并通过实践检验和调整,使之发展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现实力量’的过程”。教科版的小学科学课程在编排体系上是以大框架,小单元为特点,它的单元编排都是以某一主题的探究为主。这样的编排特点,为我们进行“学习主题”的构建提供了便利。而为了更好的体现“用教材教”和“备学生”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科学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再组合。

(一 ) 学习内容的组合要具有结构化

在现代教学中,强调“结构化”的学习,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究竟什么才是“结构化”的学习?我以为:“结构化”的学习,就是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认识结构相统一的学习。实现这样的学习,教师必须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而选择一定的目标结构并按照这样的目标结构恰当地选择、组织、呈现学习内容就成为其中必要的前提之一。

一定的“学习主题”是通过一定的学习目标结构反映出来的,而目标的达成则需要以相应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因此,当我们经过分解与整合双重处理,形成了有结构的目标后,我们有必要按照结构化的原则重新组合学习内容,使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同目标结构相一致。

学习内容的组合是围绕着“学习主题”进行的,同时也使“学习主题”变得明确化、具体化起来。因此,有结构地组织和呈现学习内容,即是对“学习主题”的体现,也是构建“学习主题”的重要环节。比如在三年级纸的单元教学中,为了展示“主题构建下的学习内容的组合”的研究,我们教研组进行了这样一种尝试: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学习内容结构组合中的轮状结构组织,对本单元的教学进行全面的重组。我们选择了“纸的研究”这一单元作为切入点,运用网络、实验两种不同的课型,进行两课时的教学,以此来凸现组合有结构化的学习内容的教学理念。在我的实验课的教学中,整个教学内容就是围绕一个学习主题展开,即“造一张纸”。原来教材中为此安排了三个板块的教学:1、我来造一张纸;2、古代造纸过程;3、参观造纸厂。为了体现对学习内容有效组合,凸现活动的、探究的教学理念。我对教材的呈现方式和学习内容都做了一定的重新组合,具体表现为:

呈现方式上的组合:原来教材的呈现是先造纸,再了解古代造纸过程、现代造纸厂;把三个板块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一节课中。但我们在设计时,考虑到发挥网络的优越性,所以把了解古代造纸过程、现代造纸厂,即纸的制作这一环节的教学移到第一课时用网络教学的方式给予解决;实验活动课的重点放在让学生实践操作一个简单的造纸过程,学生自主设计方案,进行造纸,失败后总结原因,再改进设计方案,重新进行造纸。这是一个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造纸探究的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科学的获得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这样的呈现方式和内容组合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符合我们科学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的。

(二)、  学习内容的组合要具有生成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学习内容的结构化和生活化问题,还需要强调学习内容本身所具有的生成力问题。所谓具有生成力的学习内容,是指隐含有导向发现的魅力,具有进一步刺激、诱发探究活动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只有学习内容具有生成力,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中不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就是说,课堂设计的学习内容不应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一个个“圈套”,课堂教学也不是学生对教师预设的标准答案的顺应和认同。富有生成力的学习内容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不断延续和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立足教材、把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组合学习内容。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究”的报告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的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比如,我在第一次执教苏教版的“摆的研究”时对于教材的理解过于简单了,课堂上没有给学生留出生成的空间。学生在猜测引起摆的快慢的可能因素与摩擦力有关时,我一时没有及时的捕捉学生的新信息,导致学生的思维都按照我课前的预设进行。看起来这样的课堂效果非常的好,但是却有悖于我们科学课的基本理念。所以在随后的教学中,对学习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组合。以学生的生活情景“荡秋千”的形式呈现并展开教学,对于学生的猜测不做任何的“硬塞”,在这个重要的学习内容上只形成“弹性化”的方案,给学生留足自主自由思维的空间。学生在猜测引起摆的快慢的可能因素之后,选择自己小组感兴趣的探究问题进行分组研究。由于这样的探究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基础上,所以学生在不断建构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探究中不断解决问题和发现新问题,并产生进一步研究的动力。因此,在这节课的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合上,不仅主题明确,而且是具有生成力的。在这节课上,每个班的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来参与学习,使得7个平行班的教学不尽相同,呈现出课堂教学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

总之,随着小学科学课程的不断实施,学习内容的组合将被更多的人认同和运用。相信“学习主题”构建下的小学科学学习内容的组合也将会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更大的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 21:11:02编辑过]

TOP
3#

读后感二

书名《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            作者:张红霞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题目:也说过程性评价     网名:路岩        学号:15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评价也不断地得到改进。过去重视的结果性评价,正不断被过程性评价所取代。而事实上,在教学的第一线的很多老师确实有这样的感觉,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是非常的有限的,而且每一节课的活动内容是很丰富的,活动的节奏也是很快的。这样在短短40分钟里不仅要完成教学内容,而且要完成教学评价,并且最好对每个学生都进行评价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阅读了本书第九章第三节“过程性评价的技术”以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首先,过程性评价是以改进教学,促进学习为根本目的的评价。其次,评价的方法有许多种,每一种不同的评价都有自己的一般技术。而我的理解是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评价。各种不同的教学评价在教学中不是孤立的,可以有选择的综合使用。甚至,我感觉只要是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符合自己教学实际,哪怕是一种新的尝试未必不是一种好的过程性评价方法。事实上,在我进行科学教学的3年时间里,在教学评价上正进行不断地尝试。

 

TOP
4#

读后感三

书名《静悄悄的革命》              作者:
            
(日)佐藤学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题目:棒球原理        网名:路岩       学号:153  

   读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就其中的主体性,谈谈自己的观点。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每一个教师在着力追求的;然而静下来反思我们的课堂,何其不也存在一种“主体性假象”的问题呢?即我们一直所说的——棒球原理。去年的四月份,区里组织了一次中小学科学教师教研课互动的活动。呈现出小学科学课堂“闹哄哄”——发言过剩;中学科学课堂“静悄悄”——拒绝发言。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此类现象愈加明显。然这一切现象与欧美国家的小学生小声发言,初、高中学生活泼地、明确地发表意见,表现自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要迅速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是易事,但我一直认为教育应该追求“本色”。在我们的小学阶段,教师应当摆脱那种在授课中只想达到快乐目的而迁就学生的想法。我们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为此,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中,建议对于孩子们困惑的,感兴趣的问题,更多地给予他们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孩子们想好了再说,或许这样,更能提升每一个孩子的思维。

TOP
5#

读后感四

书名《科学究竟是什么》           作者:张红霞

正确理解科学探究——读《科学究竟是什么》有感;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科学课程中强调科学探究。因为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探究也是人生的乐趣之一,它能给我们的孩子在科学学习中带来乐趣。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这些年中,听了不少课,也有许多的想法。有些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正确理解科学探究,还是有一定差距。误区一:认为课堂上,只要让孩子们动手就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必须要动手。所以很多的课就是走上了一个模式,教师提供学生一定的材料,学生就开始热闹的动起来了。15分钟、20分钟以后,达到老师的预期目标了吗?未必!科学教学要以孩子们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动手”是为了弥补经验的缺失或不足。动手是一种探究,但是动脑也是一种探究。误区二:一节探究活动课一定要覆盖所有的教学过程和环节。其实不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是需要的这样的。学生是否需要安排探究,视内容而定的。有一次,听课,认识温度计后,教学温度的读法和写法,教师也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让我觉得比较纳闷。温度的读写,学生今天是新学习的,对于绝大多孩子来说,他可能很少遇到这样的事情,你让他们探究些什么呢?温度的读法和写法难道还有更多的需要探究的地方吗?所以,没有思考的,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都是学生探究,未必是一件可喜的事情。误区三:把探究看作是唯一可行的科学教学法。把科学探究看作是一种时髦,只要课堂上运用了科学探究,就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简单、有经验基础的知识,讲解教学是可行的,而有些抽象的,像宇宙知识,可以借助于模拟游戏来实现。

因此,在教学中,分析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科学学习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 1:32:17编辑过]

TOP
6#

读后感五

书名《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作者:喻伯军

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科学态度——读《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有感

科学态度作为我们小学科学教育的三维目标的重要培养内容,正逐渐得到老师们的重视。由于科学态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任何准确的理解科学态度的内涵?科学态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学习目标,是面对实际问题,能够遵循事物本身,能实事求是,这就是一种科学态度。但是因为科学态度是无法显性化的表现出来的,也就意味着我们无法把科学态度的要求制定的非常具体。由于小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又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如何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方面面,润物细无声的使学生的科学态度得到培养值得思考。在现实的教学中,有许多的孩子追求实验数量的多,甚至有些孩子会揣磨老师的心理,给出一些夸大其辞的结果,也可能根本就不是实验结果的一些数据。为此,教师在课堂上随机的动态生成,显得格外重要。

 

TOP
7#

教学实录与反思一

 

 [作业类别]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2005年暑假
            
                           

课名:《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教科版四年级上册

执教者:沈国萍     网名:路岩
                     
学号:153

执教时间:2004.9    活动:校教研课

 教学设计总意图

1、  学情分析

“溶解”现象对于我们每一个学生来说,都不会感到陌生。在学生的头脑里,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在他们的生活经验里,放在水中的物质看不见了,就是溶化了;看得见的,就是不溶化。可以说,他们能理解溶解现象,但是对于什么是真正的溶解,还是比较肤浅的。另外,学生经过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具备了进行事物的观察、单一比较、简单归纳等小组探究能力。

2、  内容的选择与组合及其分析

本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能对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教材分为三个部分:食盐在水里溶解了;面粉在水里溶解了吗?观察高锰酸钾和砂糖的溶解。通过三个板块的教学活动,整理知识,概括出溶解的特征。根据我校开展的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实验的研究,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了解的基础上,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一定的整合。

【教学目标

1)、 初步感知溶解,能对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

2)、
            
能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被溶解。

3)、
            
能观察比较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根据物质在水中的变化结果归纳出溶解的特征。

4)、
            
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和简单的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1、  出示事先准备的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问:是什么饮料呢?想尝尝味道吗?

2、  说说,你品尝到了什么味道呢?你认为它们可能分别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3、  你看见杯中的盐和糖了吗?

4、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糖、盐等物质在水中会有哪些变化。

评析:溶解现象的认识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不会感到陌生的。有很多的孩子甚至做过溶解的实验。生活情境的引入,很好的唤起孩子心中已有的经验,为本课学习提供了认识上的储备。

(二)、观察沙、食盐、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1、取一小勺食盐、沙、面粉,分别放入盛水的塑料杯,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2、用筷子轻轻搅拌后,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观察比较搅拌成的三杯混合物。

  食盐在水中有什么变化?

  沙在水中有什么变化?

  面粉在水中有什么变化?

5、  交流: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不同变化。

评析:用观察、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三者在水中的不同变化,容易让学生获得一个更为感性的认识。但是,在这里的设计中,学生会因为面粉的特点而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造成已有生活经验和新认知之间的冲突,为下面的教学作一个铺垫。

    (三)、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1、回忆黄豆与沙的分离方法,说说你有什么方法来分离面粉和水、食盐和水、沙和水的混合物。引导用简单的方法——利用餐巾纸来进行过滤。

2、观察、比较过滤后的液体,过滤后的餐巾纸。

3、比较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更像沙还是更像食盐?

4、小结溶解的特征:像食盐一样在水里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没有沉淀,这样的现象我们就叫溶解。

评析:通过运用生活中最简单的方法,来进行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以此获得溶解特征最基本的认识。

(四)、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

1、在一杯水中放入一小粒高锰酸钾,观察它在水中的变化。

2、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3、用筷子轻轻搅拌高锰酸钾,观察它在水中的变化。

4、问: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

5、有什么证据来说明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完善溶解特征:在水中均匀分布。

6、  想象:根据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来想象砂糖在水中的变化过程。

评析:通过观察、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沙、食盐、面粉在水中的不同变化后,学生初步得出了溶解的一些特征,但是并不是到此为止了。而是运用高锰酸钾这样有颜色的物质在水中的变化,来不断丰富溶解的特征。

(五)、整理我们的观察研究结果:

1、  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

 

食盐

面粉

高锰酸钾

砂糖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溶解还是不溶解

 

 

 

 

 

学生分组根据实验的结果,简单整理小组的观察、比较的结果。

2、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呢?

3、你能告诉大家怎样才是物质的溶解呢?

小结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

评析: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比较,获得了不同的认识。如果就此作罢,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只是停留在非常肤浅的表面的,是不可能获得更深层次的东西的,所以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归纳,为学生的后续的科学研究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片段赏析】

教学片段一:观察沙、食盐、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1、取一小勺食盐、沙、面粉,分别放入盛水的塑料杯,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2、用筷子轻轻搅拌后,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观察比较搅拌成的三杯混合物。

4、交流: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不同变化。

生:食盐沉在杯底,搅拌一下,食盐看不见了;

师:食盐哪里去了?

生:食盐看不见了,因为它溶解在水里了;

生:沙沉在杯底,搅拌一下,都聚在杯底的中间,沙还看得见,所以它不溶解;

生:面粉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搅拌一下,有泡泡的,面粉看不见了,溶解在水里了;

生:面粉放在水中,搅拌一下,水变成白色了,面粉看不见了,溶解在水里了;

生:我们小组的面粉还能看得见;(学生边说边举起杯子,指着杯底的沉淀物。于是许多小组也纷纷举起他们的杯子,发现也是这样的。)

师:那么你们觉得面粉在水中有什么变化?

生:有一点溶解了,有一点不溶解。

生:……………………

教学片段二: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1、师:食盐和沙,我们没有什么意见;对于面粉我们小组有争议,那么到底是看得见?还是看不见呢?我们想一个方法来证明。

2、回忆黄豆与沙的分离方法,说说你有什么方法来分离面粉和水、食盐和水、沙和水的混合物。引导用简单的方法。

生:用很细的网;

师:你们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生:太阳晒;

师:好主意!你感兴趣可以试一试;

生:用火烧;

生:可以进行过滤;

师简单演示过滤实验后,引导用简单的生活方法进行过滤实验。

3、观察、比较过滤后的液体,过滤后的餐巾纸。

4、比较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更像沙还是更像食盐?

5、小结溶解的特征:像食盐一样在水里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没有沉淀,这样的现象我们就叫溶解。

教学实践反思

(一)、合并教学板块,有利于学生质疑。

教学设计时把“食盐在水里溶解了”,“面粉在水里溶解了吗?”两个板块的教学活动进行合并。在教学导入以后,直接进入观察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溶解”现象对于我们每一个学生来说,都不会感到陌生。在学生的头脑里,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在他们的生活经验里,放在水中的物质看不见了,就是溶化了;看得见的,就是不溶化。而把面粉在水中的变化也放在这个阶段进行观察,学生中往往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论。一种结论是溶化了,因为水的颜色变化了;另一种结论是不溶化,因为杯底还有面粉。搅拌以后,学生通过三种混合物的比较,对于面粉究竟是溶解还是不溶解,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疑问。通过与第一个班级的对比教学,我感到这样的设计,学生都能不费任何周折就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改进过滤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

教材上采用标准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本节课的教学安排从教学密度来说,已经容量很大了。再在这节课上进行过滤装置的教学,显然时间是不够的。而且这样标准的过滤装置对于过滤的要求也相当的高,对于初学的学生来说,过滤的效果会受到影响。配套材料中也配备了一个简易的过滤器,但是在课前的准备中,发现这样的简易过滤器在使用中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学生已有分离固体物质的基础上,引出生活中简易的过滤方法。通过课前准备时教师的尝试,发现用餐巾纸进行过滤的效果非常好,而且能节省时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残留在纸巾上的物体也非常的清晰,便于学生的理解。

(三)、重视知识的整理,有利于溶解特征的形成。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于不同物质的溶解特征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但是就什么是“溶解”?学生还是仅仅停留在对物质的现象的认识上,还是没有达到概念的高度上。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到此为止的话,对于学生来说,那么前面所有的活动就失去了其意义。我们的科学探究也只是停留在走过场的形式上,而没有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养。因此,在设计时尽管教学时间相当的紧张,但是还是不能因为紧张而省略了最为关键的一环。知识的整理在这样的课上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教下来,发现通过整理,学生形成的概念比较清晰。

教材本身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我们一直在教学中思考怎样“用教材”。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比较易于接受,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在思考学生已有知识的链接,怎样来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资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TOP
8#

教学实录与反思二

让艺术与科学结合——《我们选择了什么》的课题研究课与反思 

一、研究背景:

《我们选择了什么》是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四年级下册“电”单元的最后一课。它是在学生了解了什么是电路、怎样检测我们的电路、学会运用串联、并联接亮我们的小电灯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节综合性的课程。也可以说,它是一节具有科学性的制作课。鉴于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结合小学科学艺术课程的开发与美育化实施的课题研究,就科技工艺这一板块进行研究。

二、教学片断:

片断一:设计一个房间的照明电路。

1、出示一个纸盒做的模型房间,用我们学过的电路知识,像工程师那样为这个纸盒房间设计照明电路。

2、小组讨论:怎样设计?

      要解决哪几个实际问题?

      采用怎样的电路安装?

3、交流汇报:全班交流各组的设计方案。

1)评说别人的设计方案。

2)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

4、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修正我们小组的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设计体现了学生科学知识的再现和生活的运用。没有这样的“房间”这个情境,对于学生来说设计一个电路,都是不在话下。但是,有了一个生活的场景,无形中对于学生来说增加了许多的困难。他们必须解决很多的实际操作的问题,尽可能的设计出比较完美的方案。因此,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留出足够的时间,同时为学生的设计提供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学会不断的改进我们的设计,使小组的设计达到最优化,为后续的安装做好必要的准备。

片断二:美化我们的房间:

1、我们小组经过设计、安装,都已经使我们的房间亮了起来,你们觉得还需要做些什么?(进行美工)

2、说说你们小组的设计。

3、小组利用一些材料,进行必要的美化。

设计意图:如果说设计我们的房间的电路图,是科学本身创造的美,那么对于我们的作品的美工就是艺术的美。而一种工艺物品,只有让艺术与科学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超越它本身意义以外的价值。

片断三:学生成果展示

1、  学生作品展示,小组之间进行评议。

2、  对自己的作品还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学生进行创造的基础上,感受美!感受生活实际中,经过他们自己的手,运用小组的智慧创造的美,这种体验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成就感的,也从多个侧面让学生感受科技和艺术结合的美。

三、教学反思:

有不少专家认为,未来的竞争表面上看来是科技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而提高人才素质主要是人文和科学素养的共同作用,成功进行综合艺术教育势必对人才素质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中,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更为紧密。

如果说科学家体验到的主要是科学创造本身的美和科学理论蕴涵的美,那么不专门从事科学活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是感受到物化形态的科学设施和科学产品的美。科学艺术课程的开发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科学的美,培养他们的科学鉴赏能力,产生创作的欲望,进行科学艺术的再创造。在科学与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艺术与科学的沟通是必然之势,相信艺术与科学在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而我们这节课所进行的科技工艺制作的尝试,就是运用科学艺术的制作在创作中表现美。整个课堂的教学以“多元体验教学”理论为基石,以小学科学艺术课程美育化实施为手段,发展学生以美育为重要价值取向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艺术教育育人”的目的。

由于小学科学艺术课程的教学研究,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化的审美教育。所以学生都在科学工艺制作中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美、领会美、表现美。

从七个班级的学生制作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我们的孩子对于科学与艺术的领悟能力,以及他们自己对美的一种诠释。从制作作品的成效来看,也达到了引导更多的学生养成艺术志趣,并不断追求艺术创新与享受的境界。作品的展示也受到了教科室老师的好评和肯定。但是,就我个人的实际操作感觉,个别小组的制作还是不尽如人意的,更无从谈艺术的美。所以向这一部分同学的课程实施可能更多的应该以兴趣入手,逐步提高他们的创作欲望和动手能力,以期逐渐地达到科学的、艺术的、生活化的审美教育。

 

TOP
9#

教学实录与反思三

在交流中体验事物的变化过程
            
——
            
四年级下册《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反思

一、设计理念: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课从大的板块来说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比较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之间的异同;第二部分是从玉米粒变为玉米花的观察活动。前者是学生对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之间静态的观察、比较,重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多种观察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后者是学生对生的食物变为熟的食物的动态观察活动,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玉米粒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客观的描述。

食物从生到熟的变化,不管是静态的观察活动,还是动态的观察活动,只要学生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许多不同点,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为此本课的活动设计定位就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多种观察方法进行观察,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准确、客观地进行变化过程的描述。

二、教学片断及简要描述:

片断一: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的异同。

1、  教师提供生、熟马铃薯,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它们的异同。

2、  指导观察方法:

讨论:你们小组准备采用哪些方法进行观察、比较?

生:看;

师:看什么?——看看马铃薯的外形、颜色等;

生:摸摸马铃薯的软硬;

生:我们可以尝尝马铃薯的味道吗?

师:可以,生的马铃薯嚼一下即可;

师:还有其他的观察方法吗?

生:把马铃薯切开,观察里面的变化;

生:可以剥皮比较;

3、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比较,把观察到的结果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

描述:在观察方法的指导上由于一段时间的尝试,可以说这样的课堂观察活动是毫不费力的就可以达成。但是学生的表述往往是不到位的,比如说:第一个学生说用“看”,就没有下文了,其实这样的观察方法,我们科学中是不提倡的,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在这里一定要及时的追问,这样后面的学生交流就能事半功倍。可以这样说,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基本运用了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比较,还是达到了设计的意图的。

片断二、实验:从玉米粒到玉米花

1、出示一颗生玉米粒,请你预测一下:玉米粒从生到熟会有哪些变化?

2、说说玉米变熟的方法,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讲出多种办法。

3、操作指导:

1)、放在水中煮。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装置(简要示范),练习使用酒精灯,强调注意安全。

2)、置于火上烤。用试管夹夹住小铁勺,手拿试管夹,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

4、实验要求:注意安全;随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纸上,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

5、分组选择实验,并操作。教师加强实验巡视,关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问题。

6、汇报:将观察到的现象尽量用语言描述出来。

描述:这一个实验重点是选择在实验室可行的环境中进行操作,对实验的动态过程能运用自己的语言或者图画客观的表达出来。为了提高活动的效率,保证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实验活动,把水煮玉米粒与烤玉米粒放在一起进行观察。

三、我的思考:

科学课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课,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科学课可以玩有趣的实验,问希奇古怪的问题。对于科学实验来说,学生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孩子们的熟悉由于受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所以非常有限。所以实验观察活动中,让孩子对其进行对比性的观察也决不陌生。而有的时候我们往往安排很多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忽略操作以后学生的交流汇报。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更侧重于孩子们对事物本身变化的观察,对事物变化过程的一种体验。

如果说比较生、熟马铃薯的异同,孩子们是喜欢的,那么从玉米粒变为玉米花的动态的观察活动,孩子们更是喜欢的,甚或可以说是兴奋的。在这个实验活动最初,孩子们还没有多大感觉,但是随后就完全不同了。火烤玉米粒的学生发现,勺中的玉米粒会慢慢胀大,变得圆溜溜,表面油亮,并透出阵阵香气,偶尔不小心会烤焦,一两分钟后,玉米粒“噗”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这一变化过程完全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会感到惊讶,会感到兴奋。孩子们体验到了事物的那种从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如果说仅仅是体验的话,还是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期望的是孩子能运用自己的语言对科学观察进行准确、客观的描述。为此,在实验结束以后,关注学生的描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将观察到的现象尽量用语言描述出来。这其实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流中体验事物的变化过程,更有助于孩子们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的培养

 

 

TOP
10#

评课一

从一节科学课的提问说起——评《怎样加快溶解》

执教者:嘉兴市**路小学  老师

评课者:南湖国际实验学校  沈国萍

背景:

《怎样加快溶解》是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中的第二课。学生在了解了《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明确了溶解的特征以后,想办法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速度。本节课是由嘉兴市文昌路小学周军老师执教,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来自秀城区城南中心小学。秀城区二十多位科学老师参与了本节课的教研活动。

描述:

本点评因为是针对“课堂提问”进行分析,所以语言的描述将忠实于真实的课堂教学的记录。

(一)、谈话引入:

师:平时在家里,你有没有泡过糖水、咖啡呢?你是怎样泡的呢?

生:先倒开水,再放糖,用筷子搅一搅。

师:过了一会儿,糖就怎样?

生:溶解

师:你为什么要搅拌呢?

生:搅拌的话可以溶解得快一点。

师:你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加快溶解呢?

生:加热水。

学生没有其他方法了,这老师出示一块很大的冰糖,问:砂糖容易溶解还是冰糖容易溶解?

生:砂糖小,容易溶解。

师:用切碎的方法。

(二)、验证实验:

1、  学生分小组讨论用三种方法怎样来验证加快溶解。

2、  交流方法;

生:两块肥皂、两个杯子、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

师:设计这个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轻一点(我不解,什么轻一点?教师是否在这里有一个追问?);水温要一样(这样的说法缺少科学的范围,应该什么样的前提下,水温要一样。教师在这里要引导,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肥皂要一样大小。

师:水的多少要不要考虑?

生:要。

师:一个杯子大一点,一个杯子小一点,可以吗?

生:不行。

师:两个一样大的杯子。(对于这样的提问,我表示质疑?)

师:切碎怎么做?

生:…………

生:要同时放。

3、  小组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验。

我的想法与建议:

1、  提问的目标指向性值得讨论。

在这节课中,第一、二两个板块的教学时,师生之间的问答占据了主要的地位。通过对课堂的观察,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师生之间的问答。在这样的设计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就课堂教师的提问而言,出现了提问的目标指向性不够明确。教师过多的提问在研究的外围进行,没有把问题提到点子上,所以出现了学生的回答也有许多非本质的东西。很多的问题对于今天的实验设计、验证实验没有多大的意义,学生也只能对于这样的问题做出简单的“是与不是”、“要与不要”、“行与不行”等回答。我认为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老师自己的思路一定要清晰。我这样的设计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提问?我需要提一个怎样的问题?怎样的问题才是符合四年级学生能够回答和理解的?我这样的提问究竟是为了达到怎样的目标?为了避免这样无所谓的提问,我觉得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有必要考虑周到,考虑深刻!

2、  科学问答的语言的精确性。

在这节课中还有多处提问,我并不认同,表示质疑。比如:(师:一个杯子大一点,一个杯子小一点,可以吗?生:不行。师:两个一样大的杯子。)在这里老师的本意是要让学生明白,做这个实验的时候要两个杯子的水一样多。教师在设计时就是采用两个一样大小的杯子。其实两个大小不同的杯子有何不可呢?杯子的大小并不代表水量一样多少。因为一样大小的两个杯子倒入同样多的水,不借助任何的工具的话,这也只是一个估计值,不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根据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运用量杯进行水的精确比较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让学生借助量杯量取一样数量的水,而不必采用一样大小的两个杯子。所以这样的提问在我看来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我们在要求科学提问要讲究科学性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的科学性。我们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习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就应该从小处着眼,关注学生方方面面的科学性。像这节课中,老师在提到“设计这个实验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水温要一样”。面对这样的回答,老师没有给予引导,其实是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的。这个学生的回答本身就不够严密。如果就单个实验方法而言,在进行“搅拌、切碎”等实验时是完全可以这样要求和操作的。因为水温就是这几个实验进行操作时应该需要控制的变量。但是,如果在进行“热水和冷水”比较实验时,这样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水温都控制到一样了,那么还进行什么验证实验呢?既然学生提到这样的注意点,我认为老师就应该抓住这个点进行必要的展开,让学生在更明确实验操作时需要控制的量。

综观这节课存在的问题,使我更多的感受到今后自己的课堂上应该更多的关注科学问答时语言的精确性,让我们的孩子,在每时每刻都来感悟我们的科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4 11:05:42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