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董丹凤2022年网络研修专帖 [复制链接]

1#
2022年上半年目标
1.三月区优质课评比,争取区二等奖。
2.四月区论文评比,争取区一等奖。
3.争取每周一次论坛更帖,并在每次网络研修活动及市区学科培训后,及时写活动体会,发帖。
4.每次上完课后,及时在教案上写反思,并在下一节平行班上课时进行调整。
5.每月观看名师课堂录像2节,进行学习,写好听课笔记和反思,在论坛发帖。
6.研读两本及以上学科专业上的书籍。
7.多关注小学科学网论坛及相关公众号上的信息和资源更新,及时学习。
分享 转发
TOP
2#

有明确的目标,加上扎实的行动,相信2022年的收获必定不会少!
TOP
3#

欢迎开贴,向着目标前进。
TOP
4#

欢迎开贴,祝你心想事成,收获多多。
TOP
5#

欢迎开帖,向着目标前进
TOP
6#

     六下《小小工程师》单元教学感想

  六下的小小工程师单元,让学生亲身经历了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塔台模型的过程。回顾这一单元的教学,学生身上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

     1.自我反思能力的提升

  在最后一课的评估改进塔台模型中,每个小组都发现了自己组存在的很多问题,比如设计图不够具体,搭建过程中没有按设计图来,底部不够重,侧面的斜杆加固不够,没有呈现上小下大的形状等等。学生意识到了设计图的重要性,切实体会到了工程的关键是设计的思想。同时也意识到在塔台模型建造中,渗透了很多工程原理,这些原理不是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2.小组内、组间合作的升华

  一开始在搭建塔台模型时,有些小组出现,成员之间各管各搭,没有统一协商的能力,导致一个学生辛苦搭的没有被其他成员采纳,产生误解情绪。在我的调节下,该生明白了要与其他成员先进行沟通后,再去搭,这样事倍功半。
当一个小组成员上台介绍自己塔台模型的优缺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后,其他小组也对该组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有些意见是非常有价值的,从而更好地完善了塔台模型的设计方案修改。

     3.对工程领域的学习兴趣大大激发

  在测试环节中,有些组发现自己组综合分数排名比较低时,激发了他们想要去改进完善塔台模型的强烈欲望,他们甚至利用中饭吃好的休息时间,主动地三四个人一起去修改模型,当完成一个坚固的模型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的是自信的笑容。

  当然这单元在上的过程中,设计和制作塔台模型都用了两课时,这还不算有些小组利用课外时间把模型制作好的。


最后编辑爬行的蜗牛 最后编辑于 2022-03-18 08:58:41
TOP
7#

我们也是用作业本测的,2本1分,5本2分,8本3分,组与组之间不比谁的承重最大。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寻找问题,关注改进,向他组学习,气氛好
TOP
8#
TOP
9#

研修助成长”  ——2022.3.15每月研修

  绍兴市上虞区余沁老师,作为一个五年的青年教师,她的学习态度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不仅在平时教学中多思多想,而且笔耕不缀。她所分享的论文扎根于实践、扎根于课堂的观点,让我深受启发。
  绍兴市上虞区戚调菊老师,用自己的少年情怀把中医药带进校园,开发出一系列丰富课程,在认,种,用中草药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了中草药的作用及功效,激发了对中国中草药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
  绍兴市上虞区郭建军老师,通过阅读各类教学专著和科学杂志,知悉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学科教学的热点问题,最权威的课标解读等,并把教学随笔,发在科学论坛里。通过每月研修后写随笔,把专家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在《比较韧性》一课中基于对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不足
——材料不够精选,操作比较麻烦,数据不够精确,对教具进行了创意改进。同时改进了实验记录单,根据不同的上课内容,开发了不同类型的记录单。
  三位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和轨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于网络学习的持之以恒,真学习、真思考、真实践。这也更加激励我,以网络研修为重要载体,不断学习,而且是真学习、真思考、真实践。

最后编辑爬行的蜗牛 最后编辑于 2022-03-15 21:07:14
TOP
10#

参加网络研修后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值得我们学习。
TOP
11#

回复 6楼爬行的蜗牛的帖子

结构合理,设计美观,为学生老师点赞
TOP
12#

定海区小学科学“新教材项目化学习”线上培训体会

  316日,定海区开展了小学科学第20教研之春暨新教材项目化学习的线上培训活动。本次培训从专家报告、课例展示和教材分析三个方面予以引领。首先,定海区小学科学教研员林宏华为我们作了《在任务驱动中让学习真正发生》的专题讲座,在他的报告中,“驱动性任务“基于课标”、“持续探究”、“深入学习”、“物化成果”、“指向核心大概念和本质问题”、“包容性”、“真实问题解决”等一系列关键词,让我对项目化学习的特征、作用及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钱荭老师和虞思晗老师分别带来了《用浮的材料造船》和《建造塔台》两节项目化学习观摩课,两节课从“确定设计需求、设计、制作、测试、评价展示、改进”等环节让学生体验了项目化学习的全程。在一节课中,要把这些环节有机呈现,是需要教师很强的把控能力的。尤其是评价展示环节,如何让学生有效开展互动交流,激发生生间的质疑,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性学习,是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与长期培养的,而非一节课一蹴而就的。这个环节也是我认为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丁红霞老师和王燕萍老师从基于项目化学习对新编五下、六下教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两位老师从寻找核心知识,把握单元核心概念;设计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完成项目兴趣;设计认知策略,提升学生思维;选择学习实践,培养综合能力;展示学习成果,分享研究过程;设计覆盖全程的评价表,促进学生积极投入等6个维度,对项目化学习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深入剖析。

  俞博、沈佳丹和戴娜三位老师则结合自己的实践为大家阐述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实施、评价。

  疫情期间,这次的线上培训,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让我们在新学期开学不久,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对我们的教学实践起到了引领指导作用。

最后编辑爬行的蜗牛 最后编辑于 2022-03-20 20:02:41
TOP
13#

在stem的教学中,学生是最感兴趣的,往往那些最调皮的孩子都会很认真。
TOP
14#

回复 13楼洪松老师的帖子

确实这样,感同身受
TOP
15#

四下的《电路》单元中,第8课《模拟安装照明电路》以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目标任务是利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照明灯和阅读灯。学生电路图的设计是一大难点,我在巡视小组设计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画成了串联电路,把所有元件全部串在一起,而不符合任务要求。另外,模拟安装电路时,部分小组不能根据并联电路图,进行组装。不知道别的老师在上这节课时,是否也有这样的问题。
TOP
16#

从串联到并联,学生有一个过度的过程
TOP
17#


《校园植物大搜索》课后反思
  六下2.1《校园植物大搜索》,一开始以为这节课还挺难上的,觉的学生可能会开展不起来,落实不到位。但是当我把校园有绿植的划分好区域,给每组分好区域,并给学生相应的观察工具,发现学生的调查积极性非常高,与课堂内的学习不同,这次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在大自然中去发现原来不同的植物,外形特征有这么多不同。统计出的数量结果也是让我大为惊艳,甚至有些是我平时都没有留意过一些不知名的植物。最后在汇报交流中,我发现,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校园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他们去真正零距离仔细观察校园植物,激发了对校园的热爱之情。虽然动物不多,但也发现了一些常见的小动物。


IMG_20220403_214054.jpg (, 下载次数:0)

(2022/4/10 15:49:21 上传)

IMG_20220403_214054.jpg

最后编辑爬行的蜗牛 最后编辑于 2022-04-10 15:49:21
TOP
18#

  《种植凤仙花》课后反思
  四下2.2《种植凤仙花》一课,教材探索环节安排了三个活动,分别是播种凤仙花,做一个蚕豆种植杯,制定凤仙花的观察记录计划表。两节平行班上下来,都是严重超时,超了大概有7、8分钟。原因反思如下:1.实验材料没有事先分好组,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上来拿一下花盆、小铲子、种子等应该是很快的。但结果很打脸,学生一样一样拿的动作很慢,尤其是泥土,要每组一张报纸上分别放一堆泥土,让生直接拿走会节省很多时间。2.洒水工具用的不好,我给的是按压式的喷壶,个别小组把桌面都弄湿了,浪费了整理时间,应用矿泉水瓶扎几个小孔。3.播种凤仙花和做种植杯这两个环节,因为涉及到泥土、铲子,洒水壶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实验材料,学生兴趣非常浓,但是也容易忘记时间,而且收拾桌面也需要时间。导致这两个环节时间有点拖的太长,应该给学生设置倒计时,或者活动前设置个播种小能手,激励学生种的既好又快。

最后编辑爬行的蜗牛 最后编辑于 2022-04-10 15:48:21
TOP
19#

  《相貌各异的我们》课后反思
  六下的《相貌各异的我们》一课中,教材安排了调查五个相貌特征,先进行组内同学观察比较,然后在全班进行汇总。学生对于全班的相貌特征统计非常好奇,虽然在统计时花了不少时间,导入到相应软件,但是当结果出来时,全班非常的惊讶,就像是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这个班共29人,大拇指向外弯曲只有一个同学不能做到。舌头向内弯曲也只有一个同学不能做到。发际线V形的只有5个人。这些发现让学生在平时更加关注相貌特征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最后编辑爬行的蜗牛 最后编辑于 2022-04-10 15:47:36
TOP
20#

     《种子长出了根》课后反思

  四下1.3《种子长出了根》一课中,首先要弄清楚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先长什么,后长什么?对于上节课制作的蚕豆种植杯,效果非常明显,除了一个小组因为水浇的太多导致种子没有萌发,其他小组都长出了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种子萌发先长出的是根。然后通过观察不同方向放置的蚕豆种子,又发现不管种子朝什么方向,根都是向下生长。由此让学生推测,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学生猜测有1.起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作用;2.起支撑作用。于是,我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搜集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证据。学生基本上想出了大致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思考几个关键性问题:1.红墨水起什么作用?2.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说明根确实有吸收水分的作用。3.为什么要在水面上滴植物油?而对于根的支撑固定作用,我让学生通过举例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作为证据?学生举例了大树等。

  总体来说,这节课由于我材料准备的比较充分,整节课上下来,还比较顺畅,但是拓展部分的内容,稍微有点超时了,需要把前面的环节再精简一下。

    
最后编辑爬行的蜗牛 最后编辑于 2022-04-10 15:46:23
TOP
21#

回复 20楼爬行的蜗牛的帖子

蚕豆种植杯真的很好,亲眼观察,纠正了学生认为先发芽又长根的错误观念。
TOP
22#

回复 21楼陆国萍的帖子

现象非常明细
TOP
23#

    这周迎来了区优质课比赛,这次我抽到的课题是五下第四单元第5课《热在水中的传递》。这次的比赛给我们两天的准备时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锻炼和积累。过程是痛苦的,结果是难忘的。比完后,我还沉浸在其中,脑海中不断回放正式上课时的情景,总结得失如下:1.材料的成功,是上好科学课的前提。2.有效研讨,构建核心概念。3.建立猜想,实验验证。
TOP
24#

    本月15日的每月研修是丁言君老师的优秀课例展示和自我阐述课的设计意图,以及专家对本节课的高站位的点评。《运动的小车》课前通过出示一个神奇的小风扇,既是激趣,又是作为能量的引入,还有控场作用,效果非常棒!丁老师就像是一个魔法师,打破了学生原先对电风扇驱动方式的固定思维,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从学的角度看,1.遵循概念进阶的基本规律,强调体验和具象化的认知,不涉及能量的具体形式,名称,不做过度挖掘。关于用的方面:1.实验结论对生活的启发,如过马路时开车时慢一点。2.带着知识去理解规则,高空抛物,系安全带,戴头盔。丁老师认为知识的迁移,科学素养的生长,学以致用不一定要物化的作品,这一点我也非常赞同,课的类型不同,学习的内容不同,最后的成果形式可以是多元化的。学和用的结合用了限速牌,引发思维冲突,一共用了三次思维冲突。也是这节课的一个线索或者是主线的贯穿。
最后编辑爬行的蜗牛 最后编辑于 2022-04-17 22:08:07
TOP
25#

六下《八大行星》一课中运用了建模思想,让学生通过纸袋来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以格子数来表示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最后的制作出来的成品就具有非常震撼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建模的意义。
最后编辑爬行的蜗牛 最后编辑于 2022-04-28 10:08:24
TOP
26#

六下《认识星座》一课中,虽然天上的星星遥不可及,但是教材安排了通过建立北斗七星的星座模型的方法让学生来认识星座。两个班上完发现,制作这样的模型非常耗时。慢的小组还没做完就已经下课了,个别快的小组也就刚好画画完四个侧面的投影图像。交流研讨都没有时间进行,只能放到下节课去进行了。时间非常的匆忙,不知道其他老师上到这节课时是否也这样?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TOP
27#

    5月7日,定海区研修社成员来到沥港小学,进行了“重构学习方式,赋能学生成长”的教研活动。聆听了戴筱筱老师的《不同温度的物体相互接触》和戴娜老师的《让资源再生》以及沈梦薇老师的《动物的繁殖》。并对这三节课进行了研讨。大家讨论了第一节课中的实验材料可以如何优化,让实验数据更具说服力。从项目化角度点评了后面两节课的设计,每个成员都对项目化发表了自己的感想。教研员林宏华老师总结时,鼓励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大胆尝试运用项目化方式进行教学,只要去做,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是一个进步。
    下午我们还聆听了林宏华老师带来的关于项目化的讲座。从项目化的定义出发,结合实例对项目化几个特征进行了阐述,让我对项目化学习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最后编辑爬行的蜗牛 最后编辑于 2022-05-08 20:26:32
TOP
28#

回复 17楼爬行的蜗牛的帖子

做好准备,上起课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TOP
29#

回复 20楼爬行的蜗牛的帖子

带着疑问去实验,效果更好。
TOP
30#

对的,项目化学习先做起来,做中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