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小工程师》单元中设计图的要求如何?如何指导?欢迎大家来一... [复制链接]

1#

最近孩子们在学习《小小工程师》,在刚刚结束的《1.3建造塔台》和《1.4设计塔台模型》两课中,都需要孩子们绘制塔台的设计图。1.4设计塔台模型是对上一节课1.3建造塔台中标书的具体化。设计是工程的核心,如何让指导学生绘制设计图?小学六年级设计图的绘图要求如何?老师对于学生设计图的完成标准要求又是如何的?上完后,我的疑惑、问题更多了~~~~






以上7位同学的两节课的设计图改进选自我任教的其中一个班级里面。7位学生的设计都比较规范用心,但从设计图的改进中仍然可以发现:

学生12:设计图有基于标书的具体化改进,但存在各个部位没有完全展开绘图的情况。

学生6:推翻了标书中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再设计。

学生3457:比较好,设计图是基于标书的具体化改进,然而在比例尺寸设定标注上值得商榷。

【存在问题】

1.学生比例尺的标注和转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设计图上的尺寸标注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大小是否合理?

3.脑海中的立体想法,用平面设计图如何展示?(学生4的想法很好,设计中考虑了足球教练的舒适性等问题,在图纸中采用涂黑替代。)

【课程标准 要求】

2022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5~6年级高段13.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②利用示意图、影像、文字或实物等多种方式,阐明自己的创意,初步认识设计方案中影像因素间的关系;③基于有说服力的论证,认同或质疑某些设计方案,并初步判断其可行性和合理性。课表中并没有“设计图”的内容要求。

关于比例尺我查找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6年级“2.图形的位置与运动”内容要求(3)了解比例尺,能力用方格纸按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第三学段5~6年级“2.图形的位置与运动”学业要求:认识比例尺,能说出比例尺的意义,在实际情境中会按给定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能在方格纸上按给定比例画出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形成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

【我的思考】

1. 设计图的纸张应该提供“方格纸”,与数学学科的要求相统一,便于学生迁移;

2. 设计塔台模型这节课中,设计图的绘制15~20分钟是远远不够,学生想要画出好的设计稿,只能留到课下,设计图画的越精细,越有利于第五节课制作塔台模型。因为要培养学生按照图纸设计的能力和习惯。

3. 如果上课时间充裕,可再增加设计时间,这也符合新课标13.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4. 学生的设计所需要的模型材料不仅限于吸管等,可以考虑单元结束以后复盘设计图、模型制作等

最后编辑海豚阁 最后编辑于 2023-02-21 11:07:31
分享 转发
TOP
2#

学生完成的很好呢,让学生设计、体验就可以
TOP
3#

我觉得对六年级的孩子画的设计图只要能让别人看懂,理解就可以了
TOP
4#

回复 3楼王子殿夏的帖子

我也在想,按照每个环节一个课时的时间,更注重孩子的设计想法、理念;现阶段是否就不追求设计图的规范画法了
TOP
5#

回复 3楼王子殿夏的帖子

我想第五课得再问问学生,定性的绘图设计,在制作的过程中是否会有物化模型大小的纠结?因为要按图建模。新教材第一次教,问题多多
TOP
6#

我们对学生的设计要求,还不能太高。能画出三视图已经很好了,数字标上去,比例不做要求。
TOP
7#

这么精细的设计图,说明学生很用心的在设计
TOP
8#

五年级下册《船的研究》单元有出现方格纸
TOP
9#

比例尺难度可能稍微增加了,学生对零件的绘制一般都比较的随意的
TOP
10#

部分学生加上了文字和尺寸的标注,学生已经做的很好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