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下科学教后记 [复制链接]

1#

五下科学教后记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后记

由于本单元的内容是由三下教材移过来的,这一届学生已经学习过部分内容,本课教学活动主要有:观察物体的沉浮、观察同一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过程中发现两个问题:

一、关于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

教参提示:像塑料块这样,只要物体有一小部分接近或露出水面,都属于浮的情况(回避“悬浮”)。但是实际上,这样的标准还是漏掉了一部分“悬浮”现象的描述,比如:教材第一页照片中悬浮的那个红色物体,它既没有接近水面,也没有沉在水底,按以上的判断标准,则要描述为“沉”了,但这是不对的。

所以我认为描述物体沉浮的标准可以这样说:“只要物体在水中没有碰到水底,都属于浮的情况”。

二、关于材料(胡萝卜)的处理

在没有上课前,同事就说用胡萝卜做实验很难证明同一材料构成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不变,因为他用的胡萝卜放入水中后,是一头沉一头浮的。另外,由于他在切胡萝卜时由于用了横切的方法,结果一块(尾部这块)是沉的、一块(头部这块)是浮的了。

通过课前多次试验,我们发现很多胡萝卜放入水中是沉的,于是我们进行了材料的改进,同组的田老师去选到了能浮的胡萝卜上课,颜老师在课前把原来准备好的胡萝卜晒了一段时间后再做实验,我则把胡萝卜改成了苹果做实验。总算都得达到了相应的实验效果。

另外看网上的讨论,知道用白萝卜做实验的效果也很好。由此想到教材第三页中选取的胡萝卜材料不够合适,因为材料本身的质地(密度)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有关系的,而一个胡萝卜内部各部分的质地并不一致,很容易造成实验中走弯路的现象。

分享 转发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

分析得很有道理!
TOP
3#

是啊。我们也碰到了这样的问题。编教材的估计也是想当然,没有试过,苦了我们老师!

玩得痛快,学得扎实——桐乡市乌镇植材小学:书香、童趣、智慧
金国江  QQ:55502289
TOP
4#

你们开学这么早啊,我们还没开学呢

TOP
5#

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后记

1.关于“橡皮泥”的提供

这是本课的第一个活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我按照教科书第7页的图示,准备把一块橡皮泥的做成4种形状,然后放入水中观察沉浮,当时我的理解是把这块橡皮泥做好一种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后捞起;再做成另一种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后再捞起;再做成另一种形状……,但实际上,这块橡皮泥第一次放入水中捞起来后,要很难再做成其他形状了,浸水后的橡皮泥滑得根本无从下手,而且在捞起来的过程中,一部分橡皮泥会“溶解”在水中,橡皮泥的重量也就改变了。上课时,我把这个活动改成了先称出4块同样重量的橡皮泥(用台秤),做成不同形状后分别放入4杯水中观察其沉浮状况,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放入水中后的沉浮情况,并发现它们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后面“测排开的水量”的分组活动中我则是在讲台上放了4把台秤,学生用台秤的帮忙比较了多个相同重量、不同形状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关于 “量杯”和“烧杯”的失误

本课的第三个活动是: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教材中这样描述:“取一个量杯,在量杯中倒入200毫升水……”通过比较橡皮泥放入水的前后水面刻度不来计算出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我在仪器室内只找到了常用的250毫升烧杯(有刻度)做实验,对于书本上为什么设计用“量杯”而不是“烧杯”没有多加考虑,再加上像教科书第8页图中这样的量杯,仪器室内并没有存放,有得也只是几个三年级配套材料中比较小的量杯。这样的准备工作,导致在读数的过程中又出现了问题,主要是烧杯上刻度之间的间隔比较大(25毫升),放入烧杯中的橡皮泥一般都是小块的,水面上升不够明显,学生得到的数据误差实在太大。巡视过程中发现:全班只有两个小组的数据有些规律,其他小组记录的数据都无法解释橡皮泥能够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关于记录表的疑问

课本上设计的记录表第一项是测量“实心团”排开的水量,第二项是测量“沉的形状” 排开的水量,然后是“浮的形状①”、“浮的形状②”、 “浮的形状③” 排开的水量。对于这个记录表的设计有一处不解:其中的第二项 “沉的形状”和第一项 “实心团”之间不同的难以区别:到底是测量哪一种形状算是“沉的形状”?“实心团”不也是“沉的形状”吗?

  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张记录表更好。

附:记录表——橡皮泥排开水量

橡皮泥的形状

量杯里的水量(毫升)

放入后水面刻度

排开的水量

沉浮状况

实心团

200

 

 

 

沉的形状

200

 

 

 

浮的形状

200

 

 

 

浮的形状②

200

 

 

 

浮的形状③

20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5 22:41:11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6#

这么多思考,值得借鉴。有没有一种能任意改变形状却不会受水的影响的东西呢?
TOP
7#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部分讨论摘录:

szjjg:用胡萝卜的效果确实不怎么好。即使想办法对它进行加工,我觉得也不可取。我也认为,我们用其它合适的材料代替的办法更好些。因为,不管是刻意还是很自然地对胡萝卜做改进,其为了达成实验效果的出发点非常好。而实质上,增加了学生认识的困难。

     对于简单的科学道理,我们还是应该通过认真选取比较典型的实验材料,用比较典型的实验现象来帮助学生清晰地形成正确的认识为好。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8#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部分讨论摘录:

kexuejieti:我看了这个记录表还有一个疑惑的地方,最后一栏的“沉浮状况”还需要吗?前面不是直接都指出是沉的形状和浮的形状了?不知道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Mdsyxx:现在的橡皮泥质量也变差了!唉!想我们读小学的时候的橡皮泥是不“溶”与水的。现在我们的实验室还有少量这样的橡皮泥,我们用这个效果不错!以后要珍藏了。
   

支点:提前制作出省得上课再占用时间,至于“实心团”不也是“沉的形状”吗?教材的意思应该是除“实心团”外的“沉的形状”,这样理解对不对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6 14:04:59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9#

以下是引用二剪梅在2008-2-25 22:18:24的发言:

……

量杯比烧杯要容易识别水量,但是按照一般实验室的配给,供不应求。我们有量杯,可是塑料量杯容易变形,且不很透明。

向你学习橡皮泥的用法!


[此贴子已经被二剪梅于2008-2-29 12:38:27编辑过]

TOP
10#

以下是引用分贝在2008-2-26 10:06:39的发言:
有没有一种能任意改变形状却不会受水的影响的东西呢?

听说有一种工业橡皮泥效果比较好,但是我没有见过,网上查得资料:高级彩色泥土无毒、环保 、可循环使用,主要用于工艺品、五金、塑胶开模、学生雕塑,久置不变质。 1.高级彩色泥土,用手温即可揉形。 2.两片胶合可像普通橡皮泥一样揉合。3.模型做好后不会变硬,方便修改和循环再用。4.用于空调、通信防水堵塞电线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9 12:38:47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