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土壤中有什么》一课的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1#
上好一堂科学课,有时候我觉得比其他学科难!因为它其实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且器材的准备也很费时,若想优化,更得投入很大的精力。有时连着上两个班级的课,常常连前面班级用过的器材都来不及收。若上午第三节课,要想完成学生的陪餐任务就得先放一放器材的收拾,等饭后再进行。于是钻研教材、准备器材我往往采取拿来主义,可为我所用的优秀资料,我都参考着用,这样既省时,且这些资料是其他老师多次研究后的结晶,质量非常高!今天我把这一节课的准备、改进作一呈现,为后来上课的老师作一个借鉴!万一用得上这是我最欣慰看到的!我觉得我们的小学科学团队太伟大了,提供很多免费的资料,我觉得这对科学这一门学科大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我先参看了温州鹿城小学张汉老师上的公开课录像,他上得真棒学生的素质也超强大
1教学目标 评论
科学概念:
1.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腐殖质、无机盐、水和空气等。
2.土壤和生物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观察方法寻找土壤的成分。
2.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所有的结论应该都是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
2.认识到土壤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2学情分析 评论
1.教学背景:
土壤对于学生来说司空见惯,但是他们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土壤从哪里来,更不会想到它来源于岩石。学生对土壤中到底有什么这个问题,一般只停留在活的生物体层面,不知道土壤也是混合物,对组成成分了解不详。这就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前概念的水平。
2.教材简析:
本单元设计《土壤中有什么》一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验证土壤来源于岩石的风化物及生物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下面的学习作些铺垫。比如认识土壤的侵蚀和沉积,以及减少土壤被侵蚀的意义等。教材第一部分“寻找土壤的成分”分三步进行,观察新鲜的土壤、观察干燥并弄碎的土壤、土壤沉积实验。让学生明白土壤中有肉眼看得见的物质,也有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教材第二部分“土壤和生命”通过一幅图生动地描述了土壤与生命的关系。
3.教学策略
基于学生前概念,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将本课重点落在探究土壤的成分上,通过以下几种策略帮助学生寻找土壤成分:一是方法迁移,由扶到放,事前提供由盐、沙子、铁粉、面粉混合而成的混合物,让学生思考怎么找出这四种物质,让学生学会依据物质的特性去寻找成分,二是实验前方法的交流,让学生猜测土壤的成分,再依据这些成分思考寻找的方法,全班方法进行交流,寻找更多的方法;三是实验中方法的提示,当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探究完后,让它选择教师提供的另外的方法来寻找更多的证据,达到同一成分方法多样性或是寻找难以发现的成分。这样学生寻找土壤成分的观察路径为:区分土壤成分与非成分(前提)--观察(颗粒)--水分(手捏、蒸发)、空气(浸泡)――小石子、沙子(过滤、清洗)--粘士(水变色)――腐殖质(漂浮、推测)――矿物质(溶解、蒸发分离)。
3重点难点 评论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发现土壤中不易观察到的腐殖质、无机盐成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迁移导入 评论
1.教师活动:出示四种物质(盐、沙子、面粉、铁粉)混合的物体,如何找到这四种成分。
归纳梳理找出四种物质的方法。
学生活动:思考四种物质的特性,考虑分离方法。学生交流,找出四种成分的方法,学会更多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在混合物中找出成分,需要依据物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
活动2【活动】二、寻找土壤成分 评论
1.教师活动:土壤也是一种混合物,它里面有什么?
学生活动:回顾曾经在土壤中见过哪些东西?
2.教师活动:明确土壤成分与土壤中非成分。
学生活动:土壤成分是土壤本身的物质,不是掉在里面的其他物质
3.教师活动:土壤的成分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土壤的主要成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土壤也是一种混合物,也是由许多种物质组成的,只有猜测它的成分,才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找出成分。)
4.教师活动:运用什么实验方法找出土壤的成分?
学生活动:依据猜测的成分特性,联系前面的方法,思考、讨论交流找出土壤成分的方法
5.教师活动:明确要求,所有的结论要基于实验的现象(证据)。
学生实验:运用各种方法寻找土壤的成分
6.教师提供帮助:提供一些学生没有想到的方法帮助学生寻找土壤的成分。
学生整理:整理实验材料,梳理实验记录。
7.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将发现有条理与同伴进行交流
学生交流:将自己的发现进行展示,与同伴交流补充。
8.教师梳理:依据学生的实验结论,将土壤的成分一一板书。
学生建构概念:梳理出土壤的成分概念。
(设计意图:选择适当的方法是学生的难点,将寻找面粉、盐、沙子和铁粉组成的混合物成分的方法可以迁移到寻找土壤成分来,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方法,进行思维碰撞,产生更多的方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也会生成新的问题,教师适时提供提示卡,提供一些方法供学生借鉴。)
活动3【活动】三、土壤与生命 评论
1.教师提供情景:土壤是最有价值的资源,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交流:自己对土壤的认识
2.教师提供资料:展示土壤与生命的关系。
学生阅读:土壤与生命的关系资料。
3.教师活动:出示《土壤妈妈》诗歌。
学生欣赏:高士其的《土壤妈妈》诗歌。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阅读资料,欣赏诗歌,了解、知道土壤与生命的关系,升华学生对土壤的情感。)
本主题由 管理员 金亚军 于 2019/11/25 19:15:20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我加了自己的一些理念

完全照搬张老师的既不可能,也说不过去我想到:科学研究需要有温度而不是冷冰冰的,如果不是这样,我们通常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研究就会走向造福人类的反面。我觉得“温度决定研究的高度”!
本课的第二部分“土壤和生命”它虽不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土壤司空见惯,对于学生甚至常人来说都不一定真正认识它的价值和伟大!所以我在本课的开头和结尾分别通过观看《土壤中的动植物》[出示PPT]看一看教科书P54页的图,想一想生物和土壤之间的关系读一读P6566的《我们的土壤妈妈》。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对土壤的感情以及研究的热情!让科学研究的温度始终贯穿课堂始末!
TOP
3#

集思广益,才能更趋完善!

根据上述想法,尝试了课堂教学,并分别请了学校的徐校长、董教导、徐老师听课指导。他们都给我提了有益的建议:1.可以以PPT作为上课流程的提示,省去记忆教案的麻烦;2.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一种"神秘" 的感觉;3.指导学生的目标要明确……徐校长还提供了他收集的优秀教案及上课视频,徐老师还建议每个环节的注意点。晚上,把暂定方案发我们的教研员朱老师,请他提提修改的意见。他既是这方面的专家,这课他已把它上成了经典。他指出:一节课不要承载太多的东西,这节课的核心问题是土壤中有什么?可以用四个方法:看(初看,放大镜看);摸(感受粗细);浸(搅);烧(液体、土块)同时进行;要上成探究寻证课,围绕问题,作出假设(猜想),制定计划,搜集证据,整理发布。后来百官小学的樊少飞老师提出了板书采用贴的方式,既节省时间,又可根据需要移动;我以前的学生郑伶俐老师,建议把探究的方法另换一行板书,作一总结。设计有了这么多老师的指点,越来越完善了,更让我感受到了上虞科学团队的温情!尤其是我们的教研员朱老师,在百忙之中,凌晨还在回复我的提问,真的让我感动不已!
TOP
4#

关于《土壤中有什么》一课的教学我的设计

191122土壤中有什么教学设计(王坚栋) (1).rar (, 下载次数:153)
TOP
5#

《土壤中有什么》执教后的体会

《土壤中有什么》执教后的体会


《土壤中有什么》一课承载的内容有点多:首先,要重点探究土壤的成分;其次,要指导儿童了解土壤和生物的生存、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再次,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验证土壤来源于岩石的风化物及生物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下面的学习作些铺垫。比如认识土壤的侵蚀和沉积,以及减少土壤被侵蚀的意义等。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的探究方式也颇多,有用感官探究,借用工具探究,用实验探究。

我觉得上好这堂课,实验材料的准备充分很重要!譬如先呈现给学生用感官探究的土壤需要用干土壤和湿土壤,以便学生对比发现土壤的成分之一:水。当倒入水中探究成分时的土壤需要大块的土壤,这样放下去气泡连续上来,实验现象明显;还有实验开展的安排很重要!这次上课感官探究后的土壤收上,在做沉积实验时又重新发下,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搅拌棒采用奖励的方式发放可防止学生先用;沉积实验探究,让学生挖一勺土摸一摸,由于课堂上沉积的时间不够现象不明显,我觉得由老师提供沉积时间长的土,让学生挖、摸可能会更好;土壤溶液的蒸发实验结果展示,采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更好些。课堂上启发学生很重要!学生一时想不到,教师要多方面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上好一节课其实比其它学科更难!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师考虑准备的内容更多,为了上这节课光器材就塞了一后备厢。“千锤百炼也不厌”要上好科学课我想大概就要这样吧!


TOP
6#

感谢各位老师

       上这节课我准备了五天(当然五天中的日常工作还是照常),这是我准备时间最短的一节课,主要得益于科学团队的资料共享,以及各位老师的指导。 但我想是不是能用更短的时间来上一堂课,因为日常工作中是不会有这么一个时间让我研究一节课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想探究如何依托课本、作业本及科学团队的共享资料能更快地设计出一堂课。若能这样,我想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就真正上去了!       这次华镇小学的朱校长、高校长、章主任、章主任及门卫俞师傅都提供了热情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这么多的器材也搬得累死。

在这里一并向他们表示谢意!谢谢让我默默参考了的各位老师教学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有遗憾,也是真实的体现,我愿继续努力向没有遗憾靠得更近!
TOP
7#

上好一堂科学课,有时候我觉得比其他学科难!因为它其实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且器材的准备也很费时,若想优化,更得投入很大的精力。有时连着上两个班级的课,常常连前面班级用过的器材都来不及收。若上午第三节课,要想完成学生的陪餐任务就得先放一放器材的收拾,等饭后再进行。于是钻研教材、准备器材我往往采取拿来主义,可为我所用的优秀资料,我都参考着用,这样既省时,且这些资料是其他老师多次研究后的结晶,质量非常高!今
王充小学  王坚栋 发表于 2019/11/23 22:20:55
王老师的教具准备的很充分!
TOP
8#

根据上述想法,尝试了课堂教学,并分别请了学校的徐校长、董教导、徐老师听课指导。他们都给我提了有益的建议:1.可以以PPT作为上课流程的提示,省去记忆教案的麻烦;2.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一种"神秘" 的感觉;3.指导学生的目标要明确……徐校长还提供了他收集的优秀教案及上课视频,徐老师还建议每个环节的注意点。晚上,把暂定方案发我们的教研员朱老师,请他提提修改的意见。他既是
王充小学  王坚栋 发表于 2019/11/24 15:38:24
一堂公开课的展示背后,都有好多人的默默帮助与支持,科学团队给人很温暖很亲切!
TOP
9#

王老师对科学教学的那份感情和付出,领人倾佩
TOP
10#

王老师真的认真,下次来镇小向你请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