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杭州大江东区小学科学协作组成员学习《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 [复制链接]

1#

为了更好的理解,学习,发扬并传承经典,大江东区教研员杨君老师自行购买了《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十余本提供给我区协作组老师学习,组成员趁着寒假之际,纷纷拜读了《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这本书,读完之后都有了自己的所思所想,下面把他们汇总在一起,大家可以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2楼杨君     学习并致敬经典努力并开拓传承——读《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版》有感

3楼黄盈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后感

4楼陈亚飞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书心得
5楼诸雅红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书心得
6楼王飞燕   经典之下,教学之路——读《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有感
7楼杨明艳   读《走向探究的科学课》有感
8楼王青青   致敬经典《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书心得

9楼陈飞琴   发展学生个性,快乐享受课堂——《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读后感
10楼周婷婷  读《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有感
11楼朱依晴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后感
12楼张浩杰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读书笔记

13楼陈泽锋  读《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的点滴
14楼李婷婷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感悟
15楼赵燕娜  立德树人 一箭多雕 化虚为实——读《走向探究的科学课有感》
16楼杨佳佳  一举多得,一箭双雕的自然教学
17楼孙佳龙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后感






最后编辑陈飞琴 最后编辑于 2019-02-16 13:04:01
分享 转发
TOP
2#

学习并致敬经典   努力并开拓传承


                                                                                                ——读《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版》有感   杨君老师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了本次桂鑫基金会举办的《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版》新书发布会,各路大咖云集崇文,让我感受到了前辈们的情怀与智慧,也让我深度感受到了科学改革之路不易。为了更好的理解,学习,发扬并传承经典,我自行购买了十余本书,并提供给我区老师学习,当然我也是学习者之一,略谈一点学习体会与感触。
     一、改革不易,且行且珍惜
     这场改革起源于80年代,起源于刘默耕老先生。他提出的“一举多得,一箭双雕”,我觉得更像现在我们定位的四维目标,一节课不仅仅有知识内容,更因包涵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工程技术,这句话从现在来看,还是具有指导意义。能在将近40年前就提出这样的想法,实属不易。反过来再看看我区的科学课,是不是还停留在40年前?是不是和我上小学自然课差不多?是不是老师还守着教室门口,背完一个才能回家?如果这的是这样,希望我们的老师能真正的反思,我们到底在做什么?
      二、理解不易,且学且思考
     看完那么多20年前的案例,我终于明白了章鼎儿老师经常质问的一句话,我们的探究走到了哪一步。看了他的案例,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的课堂还远不如他20年前的科学课,他能在20年前就鼓励孩子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研究科学问题,自己去得出探究结果。能在20年前就“硬塞”给学生20分钟去完成一个长时间的探究学习过程。看完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我们的课还远远没有达到真正走向探究的科学课,探究之路不止,学习之路不歇。
      三、实践不易,且带且督促
     目前,大江东的小学科学教学进入了一个怎样的阶段,接下来该做些什么?这是值得深思的事情。大江东小学科学专职率约31%,这在杭州范围内算是非常糟糕的事情,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结局,怎么样才能有所改观,与下沙合并之后的差距有多大,未来还有很多需要我去实践。2019,兼职教师也是我培训对象,今天看见一句话,值得所以科学老师反思,对科学老师来说,分兼职和专职,对学生来说,老师都是专职的,因为科学老师是他们学习科学的全部。
2019,路在何方,希望能与大江东老师一起走出这条路!
最后编辑陈飞琴 最后编辑于 2019-02-16 12:03:09
TOP
3#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后感      黄盈老师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随意翻看了几页,发现里面的案例大多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心里不禁有些怀疑,这么久远的案例对于我们现在的教学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呢?细细翻看后,发现经典不愧为之经典,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老一辈教育专家几十年前的教育精髓在如今的课堂中依旧是教育标杆!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该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专家讲座,第二部分为教学案例与评析。在致敬经典一篇中讲述了刘默耕老师在1980年就提出“研究自然课如何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未来的‘四化’的需要”,从“为什么教”出发来考虑,他重新定位自然课的目标,提出教学要达到“知识、志趣、能力”三个方面,这也不正是我们现在教学中的三维目标么。此外刘老师对自然课的学习方式也做了新的描述:掌握事实、整理事实、发现规律、对规律做出解释,这与我们现在的科学探究目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曾在百度搜索上看过章鼎儿老师执教的《橘子的认识》一课,之前的印象只停留在章老师和蔼可亲的教授与孩子们的积极互动,整堂课轻松自如,如流畅的音乐一般。这次细细品味之下发现,章老师不仅引导孩子们从感官去感知橘子的特点,还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同时教授孩子们用科学的认识方法去认识橘子的内部结构,对孩子们进行美的熏陶,更甚至在潜移默化中让一年级的孩子们对概率、正态分布、集合等科学概念有了初步的感知。回想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上,今后还需要细细琢磨前辈们的课堂,汲取他们的精华,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TOP
4#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书心得   陈亚飞老师


     错过了市级的培训,错过了和“三剑客”见面的机会,幸运的是在杨老师的指引下,得到了这本经典《走向探究的科学课》,利用闲暇时间,我匆匆把此书看了一遍,更多的体会还需以后再慢慢品读此书,更多的体会还需把书中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在此只摘录了一些我认为较好的句子,和大家共享。
     整本书分2个篇章,第一个篇章是“专家讲座”,里面收录了刘沛生、刘默耕、姜允珍的专家讲座,第二个篇章是“教学案例与评析”,里面收录了李子平的《纸桥---形状与承受力》、《弹簧》,路培琦的《植物的果实》、《小天平》、《树叶与人》,章鼎儿的《昆虫》、《橘子的认识》、《昼夜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碘酒与淀粉》、《蜡烛会熄灭吗》这些大师的教学实录,虽然从时间上和我们已经相聚甚远,但是他们的理念,他们的教学设计还是堪称为为经典,是我们学习模板。
     摘抄的句子:
出自刘沛生的讲座《致敬经典》
1、教学目标的改变,不是简单地改变学习方式,而是进一步认识这门课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要把自然课由“知识性”课程变为“教育性”课程
2、对“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这两个环节,教师更要重视“整理材料”
出自刘默耕的讲座《小学自然学科的目的和要求》
1、自然学科的认识主体是儿童
2、自然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儿童主动地去认识,去实践。
3、教师的基本职能是“指导”儿童认识和实践,是“发展”儿童的兴趣爱好和能力
出自姜允珍的讲座《在自然教学中怎样体现“一举多得”的目的要求》
1、行虽微而旨趣远,出虽浅而寓意深
2、开设“一举多得”的好课
在后面的教学案例及评析中,专家的点评也让人印象深刻
1、我们有好多老师,有的时候上课,不舍得把时间给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去做、去研究,这个时间老师总是自己在那里占用着,这个不对,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特别是主要活动内容。
2、特别是课堂上出现了你事先没有估计到的生成性问题的时候,学生猛然发现或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老师不用急于跟他们进行交流,可以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你们认为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后编辑陈飞琴 最后编辑于 2019-02-16 12:06:33
TOP
5#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书心得   诸雅红老师


      读《走向探究的科学课》,不得不说这是一本不得不读的经典之作,该书讲述了小学科学从80年代开始的改革之路,看到了探究教学从无到有,逐渐形成雏形,到现在科学教育真正走上成熟的探究之路。不得不感叹伟大的前辈刘墨耕,刘沛生,姜允珍,章鼎儿,路培琦等大家的辛勤付出,开拓了崭新的科学探究之路。
      整本书展示了10堂经典课堂,每堂课的课堂实录都很清楚,并且课堂灵感出处,课堂点评都记录的非常详细,让我最佩服的还是《纸桥—形状和承受力》和《弹簧》。《纸桥—形状和承受力》一课应该就是现在小学六年级形状与结构单元的鼻祖了,让我看到了整个知识框架的来源,过程与衍生,也让我看到了刚开始的探究教学原来是这样的活泼生动,别开生面。而《弹簧》一课,从单个弹簧展开发现生活中使用的弹簧,再回归弹簧和力之间的关系,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小组讨论到动手操作,最后用坐标图来显示拉力大小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其实就是有名的胡克定律。让我佩服的是课堂深入浅出,孩子们在快乐的探究氛围中已经不知不觉掌握了重要的知识和科学方法。
      我想在前人们的大树下,科学探究之路肯定会越走越宽广的。
TOP
6#

经典之下,教学之路


                                                                                         读《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有感  王飞燕老师


      阅读了《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这本书收集的是1981年到2000年间我国小学自然课改革的经典讲座和经典课教学案例。何谓“经典”,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称之为经典;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是经典。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是经典。
      本学期我承担一、五、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当我看到李子平老师的教学实录《纸桥—形状与承受力》时,触动很深。李老师由平板桥承重力小抛出需解决的问题“不增加材料,使桥的承重力变强”,其实也就是改变形状从而提高承重力。在任务驱动下,学生纷纷动手动脑折出不同形状,再将它们放到特意设计的学具上测量纸桥承重能力。想象一下,当时课堂中的学生是多么兴致昂扬。再回想自己的教学,不禁感动惭愧。我特意翻看了教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在我的课上我先出示各种形状的钢材,追问学生:为什么要把钢材加工成这样。这里其实已经暗示学生改变形状或许可以改变抗弯曲能力,学生思考的重点就是通过怎么改变形状来证明抗弯曲能力。而经典案例中李老师并没有提出形状这个关键词,这便让孩子多了思维的含量。同样的引出要探究的问题,李老师抛出的砖要好得多。这节课是1981年的,但其中体现的理念与我们现课标中提出的体念是一致的。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课标第2页)。
      章鼎儿老师的《淀粉与碘酒》,让我最有启发。让学生提出问题时,学生讲到了手指上的碘变紫色了,米饭变紫色了,老师提出这实际上不能算问题,这是我们看到的现象。继续教学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讲到碘酒碰到米饭是紫色的,老师提出就是这是结论。关键词显现:问题、现象、结论。在平时探究实验中,学生对于这三个关键词是分不清的,怎样的称为现象,结论是什么,应该让章老师学生,虽然看是随意一提,但如果每一次实验中都说到,学生耳濡目染便会明白。至于提出问题,课标中提到,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目标。然而让学生提出问题这件事情在课堂上做到很少,有问题才证明是个思考者,将来要多问问学生。
      30多年前的教学实录,流传至今,意义深远。拜读经典从中学习到许许多多,教师精彩的设计,巧妙的问题,适时的点拨,让我深深折服。小学科学之路在于探究,愿我们在前辈们的指引下,深化课程改革,走出一条拥有自己特色的科学道路。
TOP
7#

读《走向探究的科学课》有感    杨明艳老师


       平生第一次找人签书,还记得当我如此近距离的见到章鼎儿老师、路培琦老师和李子平老师的时候,有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的样子,像个十足的小迷妹。在拜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各位前辈的敬佩之情更甚。其中刘默耕老师,站在时代的前沿带领着科学教学从“教什么”和“怎么教”,跨进来“为什么教”的新纪元,带领了科学教学的改革,是我们科学教育界的灵魂人物。李子平老师为了上好《纸桥----形状和承受力》一课,不仅自己设计教堂的屋顶,还自学建筑设计类书籍自己设计教具,这种不断学习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路培琦老师更是从李老师的《纸桥----形状和承受力》一课得到启发,进一步完善了《植物的果实》一课,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地学习享受着探究的快乐,路老师的这种懂得学习借鉴和接受新的教学理念的能力也是值得我们新教师学习的地方。章鼎儿老师的《橘子的认识》一课,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至今还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理念,而章老师等老一辈教师们早就是如此在做了,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了我们的教学改革,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此外书中收录的课程,更是我们很好的学习范例。
TOP
8#

致敬经典《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书心得    王青青老师


      一、认识改革
      改革两字貌似一直都在耳边,但也从未真正认识改革,原来,在30多年前,刘默耕老师已开启了改革之路,探究的科学之路。对于科学课的“路数”,刘老师说“第一要掌握事实,而且要掌握大量的事实,这是要靠观察、靠调查、靠收集;第二要整理这些事实;第三要进一步整理研究这些资料,发现其中的规律性;第四要发动小孩子来创造性地对这些规律做个解释。”
      二、致敬经典
      “三剑客”的经典,在如今依旧是经典,探究的科学已经走了三十多年,如今依旧在前行,阅读经典案例,让我们想经典致敬。
      例章鼎儿老师的《昆虫》一课
      1、分类
      学生在课外找到了很多虫子,开始学生只数学生的个数,章老师一句“我看不一定是十三种,可能是十二种。”将学生由数个数变成数种类,同时给不认识的虫子进行编号。无形中,章老师在教学生一些科学探究方法,不仅限于此课。
      2、找昆虫
     虽说这课是《昆虫》,但章老师并未早早出示课题,在学生通过数脚分出一类虫子后,再引导学生观察这类虫子的共同点,原来它们都有头、胸、腹,头部长触角,胸部长三对脚,这就是昆虫。昆虫不再是老师给定义,学生辨别,而是学生自己探究,了解昆虫的特点,这样的科学课后,我想学生再也不会把蜘蛛当作昆虫了。
      3、拼昆虫
      这个环节真是让我惊叹不已,通过瓶盖摆出昆虫的身体,不仅趣味,更强化三年级学生脑中的昆虫形象,简直一绝。
      4、昆虫的孩子是不是昆虫
     “蚕宝宝是昆虫吗?”章老师根据学生刚在养殖的蚕宝宝为例,引领学生思考,昆虫的孩子是不是昆虫,帮助学生整理出完整的“昆虫”概念。
反思自己引导学生对昆虫的认识上,总是肤浅地让学生记忆身体分头、胸、腹的,头部长触角,胸部长三对脚,这就是昆虫,而并没有展开有效地探究,导致学生对昆虫的定义并不清晰,容易认错,章老师的一课给了很多感触,何谓探究的科学课。
      三、激励自我
      阅读前辈的改革之路,反思自己的科学教学,不仅汗颜,在今后的教学中,务必时刻提醒自己,避免越俎代庖,培养孩子科学探究的能力,督促其从从挫折中进行反思等才是探究性学习的价值所在。
最后编辑陈飞琴 最后编辑于 2019-02-16 12:12:04
TOP
9#

发展学生个性,快乐享受课堂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读后感   陈飞琴老师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临近期末,基本上没有时间好好看这本书,每次想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总会被其他事情所打断,导致自己想看却看不着,内心无比惆怅。终于学生放假啦,我可以慢慢啃啃这本书了,这本书内容包括专家讲座、教学案例与评析,凝聚了对自然教学改革起先锋作用的“三剑客”(章鼎儿、路陪琦、李子平)毕生教学经验的结晶。由“三剑客”亲情打造的示范课,课例精彩、理念先进,点评引人入胜。现如今只看了前面一部分,但已感触颇深。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过去的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学生答;起了传递灌输知识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对于灌输传递知识是很好的,但对于发展能力是消极的。因此传统教学应该来一个大改变,不要先把什么东西都告诉学生,也就是一定不要先深入细致地解释,然后搞个实验来证明,而应该给出一定的情境,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考,培养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细细品读了李子平老师的《纸桥——形状和承受力》、路陪琦老师的《植物的果实》和章鼎儿老师的《昆虫》感觉自己身临其境,虽然他们的课已过去许久,可他们的理念却是在现在乃至到未来都是值得推崇和提倡的。这三节课都体现了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愉快地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自己获得知识,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给予者。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个个都像小科学家那样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活动,都能快乐的享受课堂。特别是当学生原有的认知与现有的知识发生冲突的时候,老师不是一味的否定他们原有的认知,或者是视而不见,而能把这些冲突作为课堂的生成点,利用他们,这样学生才会心服口服的接受新知识,而且印象深刻。活动中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孩子既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每项操作,又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自由想象,无拘无束的展示自己的个性,这对教师了解学生,进一步有的放矢的教学也是大有好处的。
      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趁着寒假,继续品读后面的精华,相信还会给我更多的震撼,更多的感受。
TOP
10#

   读《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有感   周婷婷老师


      拿到《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这本书已经有一个月了,之前忙于期末复习,也没时间好好读这本书,现在放寒假了,终于可以坐下来细细品读一下这本经典书籍。
      作为新老师,这本书对我很有启发,首先,这本书中讲到,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首先,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先不说传授知识,先要把为学生树立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好老师的榜样,学生只有先学会了如何做人,才能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
      其次,回归到科学这门学科,刘默耕老师不同意小学科学课要为将来的物理化学学习打基础,他追求的是让学生“一辈子受用”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正确的思想。对于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小学的科学都是比较简单的,小学生年龄小,还未形成稳固的世界观,它在孩子的人生中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因此从小就应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带领学生更好的认识自然界,这就要求我们小学科学老师在上课中不能偷懒,忽略实验,只讲枯燥的理论知识,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尽量多做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学生们打心眼里爱上迷上科学课,也许下课以后没有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也会自己去做小实验探究,这样才能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学生自己没有亲身体验过,他就算考试前把知识点背出来了,也是不懂原理和过程,这样子是不能为国家输送有用的人才的。
      除了教学方法,对于教学知识来说,孔子曾经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它说的就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学不完的。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包罗万象,它包括地球的内三圈和外三圈,还有简单的理化、天文知识等。有人说,科学老师要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这句话虽然是开玩笑,但也不无道理。所以作为科学老师,要不停的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不能停滞不前,不然就跟不上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不得不承认,知识渊博是学生心甘情愿佩服一个老师的条件之一。
      除了以上三点,这本书还有很多课堂实例,都有值得我们效仿的好地方,总而言之,现在的小学生正是祖国的花朵,祖国未来的希望,把他们培养成祖国需要的人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努力尽到应尽的责任义务。
TOP
11#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后感    朱依晴老师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这本书包括专家讲座、名师课堂和专家评课三部分内容,这本书凝聚了我国三位著名的小学科学教育专家老师章鼎儿、路陪琦、李子平的真实教学经验,这本书内涵三位专家数十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多位优秀教师用心打造的示范课以及精彩点评。读完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三位专家的教学经验干货满满,几位老师的案例生动鲜明,点评深刻到位。下面,我就从专家讲座的认识、课堂和点评的认识以及自我启示三个方面来记录一下自己的读后之感。
      在章老师的《科学探究活动与课堂教学改革》讲座中,我有一下几点体会。第一,当一个科学老师,首先要自己喜欢科学课,热爱自己的职业。其次要明白一个科学老师的任务是让自己的学生也喜欢上科学,而不是只把机械的教学和浮动的分数作为任务。第二,当科学老师了,就要做真正的科学老师。上课就要上真正的科学课,实实在在地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第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科学课中。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其次,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孩子们在科学课中可以自己动手,自己发现。最后,注重交流研究,摒弃老师“一讲到底”的观点,让学生们对科学现象进行交流,进行总结。课堂的最后不是老师的宣读,而是老师和学生们的交流意见。在路培琦老师的《探究活动的体验与设计》讲座中,我有一下几点体会。第一,以探究为核心是让孩子们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来,给学生更多自由,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第二,在科学课堂上,我们要追求所有孩子的参与度,不能只是少数几个孩子参与探究,其他同学是旁观者,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伍,让更多的学生有体验,让更多的学生可表达。
      在多位老师的案例课和多位专家的点评中,我有一下几点体会。第一,我们有许多老师,上课的时候不舍得把时间给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去研究。教师应该纠正教学理念,要贯彻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容也是学习科学的方式这一理念。第二,教师面对课堂上出现的没有事先估计到的生成性问题的时候,教师不用急于跟他们进行交流,可以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即能引导学生们共同思考,又能给教师留下从容思考的时间。第三,师生问答谈话中,不要把时间留给几个学生的回答上,而是留给小组讨论总结发言。这样参与度就提高了,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地思考,都可以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
      在以上对于此书各个部分的读后感总结记录之后,我还有关于这本书整体读下来的一点点启示和反省认识。首先,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学生探究与科学探究的共通点与差异点以及在教学方式、课程内容和教学精神三方面中科学探究的意义。其次,我认识到科学课堂的探索需要巨大的改革,需要认真的落实。需要我们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老师去探索科学。最后,我对走进探索的科学课怀有巨大的期望。虽然任务艰巨,问题繁多,但是我们有了经验,有了方向,一定可以上好走向探究的科学课。
      此次,读《走向探索的科学课》获益匪浅,希望以后可以不断复读,不断学习进步。
TOP
12#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读书笔记    张浩杰老师


      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科学素养指的是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的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科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启发、诱导。因为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锻炼出来的,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考,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且知识和能力是同等重要的。以本书中的案例《纸桥——形状和承受力》为例,在本堂课中,李子平老师通过在纸桥上放砝码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不增加任何其他材料,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使纸桥桥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在课堂过程中,李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实验之前准确引导学生正确的操作,然后以比赛的形式来展示各个实验小组的成果,最后将本堂课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本节课中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获取科学知识,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
      又比如路培琦老师的《植物的果实》一课中教师让同学们把自己认为是果实的放在桌上,这样可以充分暴露学生前面错误的认识,然后通过学生之间互相看一看,带来的是不是都是果实这一个环节,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按照学生的思路去引导学生学习。
因此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就更高了,教师的教学不能只照本宣科的教学,而是要学会使用教材,做到有效的教学。在科学课程中,有效教学的前提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的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他们生活的内容,让他们自己增长才干,去进行研究,用这些有益的活动去代替他们那些毫无意义的活动。
      在日常教学中,尽量让课堂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实验,教师起到创设有趣的情景引导和组织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的作用。转变师生的位置,改变灌输的教学方法。
      2.准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学会正确的记录实验数据,处理和整理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后,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
      3.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和班级的具体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合理设计分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知识。
      4.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指导学生认识和实践,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TOP
13#

读《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的点滴   陈泽锋老师


      一、孩子是课堂的主人
      刘默耕主任在《小学自然科学的目的和要求》讲座中提出要把握六大要点,其中第一点就是自然科学的认识主体是儿童。刘主任在点评《植物果实》这一课中,也明确指出课堂上研究的应该是学生的问题,而不是教师的问题。要按孩子的思路去教学,而不是教师的思路。我对这个观念也十分赞同,科学课应当是开放的,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但很多时候,教师是放不开的,稍有些发散,就怕收不回来,把孩子们的争论和思考打压下去了。教师所起的作用应当不断弱化,开放课堂,给学生足够的自我学习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好像教师的作用就是给学生提供了探究所需的器材,并在不能完成的时候给予提示和引导。所有的课堂都是属于学生的,学生在探究的领域里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究和解决问题,这才是科学课最需要的。
      二、结论不是课堂的结束
     章鼎儿老师在重看《弹簧》课视频的课后评析中指出:科学课的汇报内容无需进行限定,注意引发孩子更多的思考。姜允珍主任在《自然教学中怎样体现“一举多得”的目的要求》中指出,“一举多得”应当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在科学课的各个阶段,特别是汇报阶段,也要注重兴趣的培养。
     在日常的科学课中是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许多教师在得到设想的结论后就匆匆总结了。实际上汇报阶段,学生完全可以天马行空,在自我的探究领域,汇报成果,也可以汇报问题,甚至是探究中的新发现,发现与提出问题对于科学而言,比解决问题更加可贵。组别之间或学生个体之间,只要对对方汇报有疑问,就可以进行质问和交流,这样学生的收获不仅是知识、技能,更是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试想在这种理念下教育培养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有多活跃,角度有多新颖,理解合作有多深入,探究品质有多优秀。
      三、自我努力的方向
      参悟了大师们的理念,我觉得科学课堂真的应该走出40分钟完成任务的潜意识,不以40分钟是否完成任论一节课成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我们在平时往往为了赶时间而给学生明确的时间限制,比如“给你5分钟或者请在10分钟时间内完成”等,这些给学生抓紧,快速完成的提示,意味着时间到了,没有做完就等于零了,也给学生造成紧迫感。催促让课堂不再和谐,让探究趋于应付,急于寻找结果,甚至于有学生猜测教师需要的答案,而忽略了在实验过程中,真实、细致地观察和探究,不利于学生观察和探究品质的培养。解决时间问题的办法是向课前和课后延伸,课前可以让学生早准备,早预习;课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探究,师生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对有争议的内容再进行讨论。
      科学课应重视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知识的获取在这个智能时代不应成为课堂教学的唯一追求。今天的科学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创新思维,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或许在若干年后,它才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最好支撑。
TOP
14#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感悟    李婷婷老师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这本书内容包括专家讲座、名师课堂和专家评课三部分。本书凝聚了我国三位著名的科学老师(章鼎儿、路陪琦、李子平)毕生教学经验的结晶。由“三剑客”进行精彩的点评和八位优秀教师亲情打造的示范课,课例精彩、理念先进,点评引人入胜,受益颇多。
      观察活动如何向探究活动推进?本书用八节优秀的科学课授课及点评给予示范。其中,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闻蓉美老师执教的《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一课,设计和研讨部分非常精彩。在进行白醋和小苏打实验时,闻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1.观察描述白醋和小苏打。
2.观察小苏打与白醋放在一起产生的现象,达成共识,他们相遇会产生气泡。
3.强化这一认识,让学生分辨两杯无色透明的液体:一杯水和白醋;一杯水和小苏打溶液。
4.继续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老师设问,桌上的这杯液体中还有没有白醋,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不断得加入小苏打,是不是不断得产生气泡呢?老师提供三包等量的小苏打、三小瓶白醋让孩子们尽情探究,发现不断加入小苏打:气泡:多——少——基本不冒。再加白醋:气泡:多——少——基本不冒,让学生解释现象,得出化学变化的本质。
      本课例中,闻老师放手让孩子们研究的教学理念值得我学习,并不是放而不管,在关键的时候扶一把,是老师该做的事情。整堂课的设计顺着孩子们认识事物的思路,也顺着孩子认识发展的思路,往前推进到杯子里面还有白醋吗?正如章老师点评,杯子里面有白醋吗?这不是太简单了吗。放小苏打,这不是重复了吗?怎么往前走呢?活动设计的好的是把活动往前推,不是放一包,而是连续给你好几包,三包。而且三包放完了做什么?加白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记录得很具体,态度很较真,甚至看到相互间还有争辩。
      孩子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实际上就反应出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定,这些孩子的主体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了。老师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断地发表,不断地要说。这样的教学氛围就是民主,正是我期待中的科学课堂。
      本书还深刻分析学生探究与科学探究的共通点与差异点及其对科学教学带来的启示,从教学方式、课程内容和教学精神三方面论述了科学探究在科学课程中的意义,并对习题教学如何与探究实验结合的问题提出了积极建议。讲到,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任何课题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探究十分关注获得知识的过程,看重动手的主动性。学生探究与科学家探究有很多共通点,比如疑问、尝试解释、证据、交流等。但是探究时要注意让学生有机会参与,防止千篇一律,探究与接受相结合。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目标又是学习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明确规定了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科学探究包括认识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两个部分,其中过程与方法又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然而,由于教师们对科学探究的实质把握不准,理论与实践脱节,目前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低效甚至无效的科学探究。例如:科学探究没有目标导向;探究过程中学生只动手,不动脑,教师放任自流;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探究过程与探究结果把握失衡等。课堂教学之所以出现诸如此类的低效、无效探究,主要还是由于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对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设计与把握。因此,要让科学探究教学走出低效、无效的泥沼,就必须理清科学探究的本质,系统设计科学探究。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时间再读一遍本书应该又有新的领悟。
TOP
15#

立德树人 一箭多雕 化虚为实

                                                                              ——读《走向探究的科学课有感》   赵燕娜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培养的人应该是“拥护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注意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不是某个学科或者某些活动的任务,而是“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刘默耕老师的自然课改革走的就是这个路子。他追求的是让学生“一辈子受用”的东西,他把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这个路数的哲学基础。刘老师认为知识不是干巴巴的区记忆,拿来简单地储存的“条条”,而是在储存的过程中进行加工过,找出事物的现象或变化的规律,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也就是刘老所说的“一件多雕”。这就要求我们小科课堂有真正的实际意义的探究活动。

      而在我们现实的小学科学课堂中“虚探”多于“实探”,要真正做到“实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一、创设合适的实践探究环境

      创建适宜的学习环境是维持科学课堂探究的一个必备条件,要想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得到科学素养的整体发展,必须为他们营造出一个非常特别的课堂探究环境。1、学生在一个适当的、有充足材料支持的环境中进行探究活动;2、学生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科学实践探究;3、学生在鼓励交流和各种组织建构下进行探究活动。

      二、提出恰当的科学探究问题

      没有明确的科学问题就是没有目标,而没有目标的探究始终停留在感性知识阶段,而不能上升到理性——形成概念。科学探究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基础。根据观察和可以得到的信息,提出要探究的问题,这是探究式科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步。要求儿童独立的提出问题,经常会遇到困难,这是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形成探究的问题。

      三、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论证

      “科学论证”,是重要的科学活动,其内涵是利用证据建立科学的理由以支持科学观点。“科学论证”是科学实践探究的八个类型(提出问题和明确需要解决的难题,建立和使用模型,设计和实施调查研究,分析和解释数据,利用数学和计算思维,建构解释和设计解决方案,基于证据进行论证,获取、评估和交流信息)中的其中一个。由于小学科学实践探究活动的结果通常以科学概念的形式所呈现,因此,“科学论证”实际上就是互动讨论、为科学知识辩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科学概念的有效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和发展。基于证据的“科学论证”是科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科学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落实“科学论证”于科学实践活动中,深入有效地开展“科学论证”,才能让学生在论证过程中,在观点碰撞中,在思维的纵横交错、循环往复中获得准确深刻的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体现科学本质。

      四、对探究过程进行适当引导

      科学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干预越少越好,导致很多科学课堂教学教师根本没法掌握,乱成一窝粥,学生只觉得好玩,没有学到什么知识,效率很差。上述这些引导语和提问,不是表达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应多向学生引导和提问,而是告诉我们引导和提问要科学,通过精练的引导和提问使学生科学地去探究,在探究中即重现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也提高探究技能和养成科学的探究习惯。

      此外,教师在为学生的探究做好准备指导的基础上,在不同的探究阶段有不同的期望。要明确不是所有强调动手的活动都是探究,也不是所有的探究活动都要强调亲自动手。重视我们一直薄弱的研讨、记录、表达环节。课堂讨论的内容要反映探究的过程“你们猜,这里面是什么?”“你怎么知道是这样的?”“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谁还有别的发现吗?”鼓励学生用多种记录方法(气泡图、统计表、文字、数据、概念图、简笔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质疑他人的想法,这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挑战的科学精神,也是科学探究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

      真正实现的有效“科学实践探究”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真正实现“科学探究”的课堂。让我们以“立德树人”为科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化虚为实,为形成真正具备科学探究实践过程和现实意义的科学课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2]周燕娜.完整的探究 [C].2017.3

[3]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走向探究的科学课[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11

[4]喻伯军.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 [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8

最后编辑陈飞琴 最后编辑于 2019-02-16 13:06:00
TOP
16#

一举多得,一箭双雕的自然课教学    杨佳佳老师


      一、自然课教学——从喜欢科学开始
      刘默耕老师重新定位自然课的目标。原来自然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教给儿童一些浅近的自然科学知识”,改革的自然课改为“指导儿童认识自然界”。刘老师把这个改变作为自然课改革的突破口。教学目标的改变,就刘老师看来并不是简单的改变学习方式,而是要进一步认识这门课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他认为这个改变更深刻的意义是把自然课由“知识性”课程变为“教育学”课程。
      为了实现这个理念,他提出自然课教学要做到“一举多得,一箭双雕”在书中给科学老师们提的第一个要求是:喜欢科学;第一个工作目标是:让学生喜欢科学课!他解释说:“要让学生学了什么,他就对什么感兴趣,他就爱上它了,就迷上它了,课后虽然没有布置作业,他也很高兴的去搞起来,这就把学扩大到日常生活里去,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事情了”。刘老师认为教学不应该仅仅是“智育”的手段,而应该是为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服务。
      自然课程经历40年的持续发展,从早年的常识、自然常识、自然等被称为"副课"、“休闲课”、“玩耍课”的一门课程,逐渐演变为小学一门重要课程,开始进军核心课程。在科学这块新的领域,未来的发展空间是不可估量的,这是我们每个科学老师的契机,也让我们对未来科学之路充满信心。
      二、对教学改革的新认识
      教改:一个让一线老师“望而生畏”的字眼;一个无数教学专家反复强调却让很多老师无动于衷的字眼。
      记得之前在上教改课时,想法或多或少应该和这些老师一样,不是不想改,是一番比较之下没有看到教改的优越性,看到的是改革是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凌乱,过程更折腾。好比“饿——吃饭”这个过程被生硬的加入“为什么会饿”、“为什么饭能解决饥饿问题?”、“饭是怎么被消化的”、“我们来研究饭的组成”……没有参与改革的实践,没有优越的改革指导与实例,教改多数是把原本水到渠成的过程复杂化——这是教改给我的最初的印象。
      而在本书中,刘默耕老师告诉我的是自然课教学改革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自然教学不是单纯的智育,而是要全面体现德、智、体诸方面的要求。就自然课中的德、智、体的关系来说,智育既有它本身的要求,又是德育、体育、美育的载体。自然课中的德育,主要是让儿童逐步认识反映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其辩证发展的典型事例,为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积累有代表性的事实根据,并且不断培养儿童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但这些都不是外加的枯燥说教,而是如“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引导孩子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熏陶他们,感染他们。
      曾看过姜允珍老师在书中写到:孝感地区实验小学学生王凯暑假到北京房山区亲戚家玩。他看到那儿的塔山山形奇异,回来写了一篇考察报告。他说:“这些山从北到南,山坡上是一层一层的波纹。远远望去,像带子一样环绕着山坡,一圈一圈的;像上山的台阶,一层一层的;像电影院的座位,一级一级的。”为了考察这些波纹的成因,他和他的小伙伴们钻山洞,敲石头刨根究底。他们发现,这儿的石头多半是沙石,石头里有水草、贝壳的花纹,山洞里到处都是贝壳的化石,这里没有河、没有湖,也没有大海,哪来的这些贝壳呢?王凯写到:“我脑子里忽然出现了一个念头:这塔山一带多像海岸,那绿色的庄稼多像海水。这台阶一定是古代海水长期拍打海岸形成的。要是山洪冲刷成的,那波纹就应该是从山上直伸而下的,而这波纹是由山脚下一圈圈绕上来的,并且每一级都像是长期磨成的,边上光而且有些圆,这是大海海浪冲击而成的,这是古海湾的海岸边!那贝壳是涨潮时冲上来的,潮水退了,它们就永远留在这山洞里了,留在这山上了。”
      这一篇报道考察报告有理有据、有条有理,文笔简练、语言生动,获得科技小论文比赛的一等奖。它充分说明了新的自然课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对儿童良好教育效果。在自然课上,通过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孩子们受到自然美和科学美的熏陶和感染。为他们打下美学的和道德的基础,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而这正是科学发现和艺术创造的基础
      三、自然课一举多得,一箭双雕的新理解
      每节课都有一个或多个教学目标,在我的认知里似乎所有老师都认可这个观点:一节课上完后,如果目标没有达到,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这让经验欠缺、新上任的老师倍感压力,如果说快下课了,提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掉,或者就在总结结论的刹那出现新的问题,或者实验结果与预设的结果截然相反时......我们该如何镇定自若的处理?是立即给予学生直接的纠正、否定,还是任之由之成为本节课的未解之谜?如果你是任课老师你如何抉择?
      如果是之前,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告诉学生你们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尽管实验操作、记录都没有错。至于学生会不会因此而备受打击,认为认真探究实验的都是不值得等等,已无暇顾及,因为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让我不敢掉以轻心。
      而在这书中,李子平老师在执教《纸桥——形状和承受力》这个课例时的观点让我重新对科学课堂的教学价值进行思考。我们要教会孩子的到底是什么?现在的知识、规律、方法都能适用于未来?如果不是,那么课堂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是就该重新定位了。不是完成知识、定理、教材任务的教学便是成功了。就像姜允珍老师点评说的:“每节课都会有结果,都可以形成一个有价值的结果,而学生自己研究获得的结果是真正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结果,不要怕有问题,我们还有下节课!”“科学课的探究活动,就应该是开始于一个问题的探究而结束于更多问题的提出,而不是越探究问题越少了,到最后没了问题。”
      科学之路还很漫长,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积累、不断的探索,希望我们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以我很喜欢的一句话致自己的科学之旅——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TOP
17#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后感    孙佳龙老师


      在一次协作组会议上,我得到了一本我们教研员杨老师赠予的书《走向探索的科学课》,我花了一段时间阅读了此书,感受到了前一辈教育家前沿的教育思想,以及大胆的课程创新。
     书中【致敬经典】片段中对于“打基础”的思想让我耳目一新。刘默耕先生认为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并不是为中学打基础,而是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怎么做人,怎么看待世界,怎么去处理问题,以及处理问题时的态度,即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通过阅读书中“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我觉得这个理论非常的先进。非“灌输”的方式教学。而是通过一个贴合实际的场景化而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学习,并最终完成概念或者知识的形成。
    《新课标》在对课程目标的解释中提到要让学生了解与认知水平相关的科学知识。这个观点和书中【小学自然大纲、教材的几个问题】片段中对于传统教材的改变十分类似。强调不能把课文内容全部都端出来,只能给予一些知道。在此片段中对教学方法的讲诉,我甚至感受到了一些建构主义的思想。其中强调了教学场景化,先提出一个问题引出学生的迷思概念,根据这个问题进行诱导启发,直到清楚为止。我感叹原来我们现在自认为的先进教学方法也不过是前一辈教学家走过的路而已!
      我这学期任教的六年级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二两课【抵抗弯曲】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与书中的教材案例《纸桥——形状和承受力》很像。先看了教学实录之后,我当时还不以为意。总体上和我上课的差不多嘛!我也是先让学生去研究一字横梁的抗弯曲能力,然后再对比拱形的抗弯曲能力,第二课探索更多形状的抵抗弯曲的能力。不过当我看了专家点评才恍然大悟,在当时还是站本宣科“填鸭”教书的模式下,能有这种让学生主动的,自主的,快乐的学习是一件多么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当时是闻所未闻的。而我现在的教学也只不够对着PPT的思路完成教学而已,虽然有一句谚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是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对教材没有深入研究,体会到了前一辈教育家对教学过程的创新。
      期末任务繁多时间紧迫,我是粗略阅读此书,对书中所表达的理念还没有完全获知与理解,我将在寒假时间再次温习并致敬经典。
最后编辑陈飞琴 最后编辑于 2019-02-16 13:01:47
TOP
18#

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再欣赏他人的感悟,感觉自己又重新看了一遍书

最后编辑陈飞琴 最后编辑于 2019-02-16 13:04:37
TOP
19#

不错,各有所悟
TOP
20#

各有所悟,共同学习,携手共进!
TOP
21#

感谢陈老师的整理和发布,辛苦了。
TOP
22#

为大江东点赞!
TOP
23#

学习啊,经典值得阅读,大家的心得可以这样来交流。
TOP
24#

为大江东的网络研修点赞
TOP
25#

系统研读,提升理念,丰富体验,真好!为大江东阅读专著活动大大点赞!
TOP
26#

为大江东阅读专著活动点赞!
TOP
27#

回复 7楼陈飞琴的帖子

真羡慕能够找这些大师签名啊
TOP
28#

回复 9楼陈飞琴的帖子

理念真的很先进,我作为新教师还需多学习
TOP
29#

向你们学习!
TOP
30#

向大家学习!一起进步,共同提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