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杭州大江东区小学科学协作组成员学习《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 [复制链接]

11#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后感    朱依晴老师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这本书包括专家讲座、名师课堂和专家评课三部分内容,这本书凝聚了我国三位著名的小学科学教育专家老师章鼎儿、路陪琦、李子平的真实教学经验,这本书内涵三位专家数十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和多位优秀教师用心打造的示范课以及精彩点评。读完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三位专家的教学经验干货满满,几位老师的案例生动鲜明,点评深刻到位。下面,我就从专家讲座的认识、课堂和点评的认识以及自我启示三个方面来记录一下自己的读后之感。
      在章老师的《科学探究活动与课堂教学改革》讲座中,我有一下几点体会。第一,当一个科学老师,首先要自己喜欢科学课,热爱自己的职业。其次要明白一个科学老师的任务是让自己的学生也喜欢上科学,而不是只把机械的教学和浮动的分数作为任务。第二,当科学老师了,就要做真正的科学老师。上课就要上真正的科学课,实实在在地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第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科学课中。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其次,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孩子们在科学课中可以自己动手,自己发现。最后,注重交流研究,摒弃老师“一讲到底”的观点,让学生们对科学现象进行交流,进行总结。课堂的最后不是老师的宣读,而是老师和学生们的交流意见。在路培琦老师的《探究活动的体验与设计》讲座中,我有一下几点体会。第一,以探究为核心是让孩子们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来,给学生更多自由,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第二,在科学课堂上,我们要追求所有孩子的参与度,不能只是少数几个孩子参与探究,其他同学是旁观者,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伍,让更多的学生有体验,让更多的学生可表达。
      在多位老师的案例课和多位专家的点评中,我有一下几点体会。第一,我们有许多老师,上课的时候不舍得把时间给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去研究。教师应该纠正教学理念,要贯彻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容也是学习科学的方式这一理念。第二,教师面对课堂上出现的没有事先估计到的生成性问题的时候,教师不用急于跟他们进行交流,可以把这个问题抛给孩子。即能引导学生们共同思考,又能给教师留下从容思考的时间。第三,师生问答谈话中,不要把时间留给几个学生的回答上,而是留给小组讨论总结发言。这样参与度就提高了,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地思考,都可以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
      在以上对于此书各个部分的读后感总结记录之后,我还有关于这本书整体读下来的一点点启示和反省认识。首先,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学生探究与科学探究的共通点与差异点以及在教学方式、课程内容和教学精神三方面中科学探究的意义。其次,我认识到科学课堂的探索需要巨大的改革,需要认真的落实。需要我们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老师去探索科学。最后,我对走进探索的科学课怀有巨大的期望。虽然任务艰巨,问题繁多,但是我们有了经验,有了方向,一定可以上好走向探究的科学课。
      此次,读《走向探索的科学课》获益匪浅,希望以后可以不断复读,不断学习进步。
TOP
12#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读书笔记    张浩杰老师


      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科学素养指的是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的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科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启发、诱导。因为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锻炼出来的,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考,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且知识和能力是同等重要的。以本书中的案例《纸桥——形状和承受力》为例,在本堂课中,李子平老师通过在纸桥上放砝码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不增加任何其他材料,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使纸桥桥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在课堂过程中,李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实验之前准确引导学生正确的操作,然后以比赛的形式来展示各个实验小组的成果,最后将本堂课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本节课中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获取科学知识,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
      又比如路培琦老师的《植物的果实》一课中教师让同学们把自己认为是果实的放在桌上,这样可以充分暴露学生前面错误的认识,然后通过学生之间互相看一看,带来的是不是都是果实这一个环节,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按照学生的思路去引导学生学习。
因此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就更高了,教师的教学不能只照本宣科的教学,而是要学会使用教材,做到有效的教学。在科学课程中,有效教学的前提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的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他们生活的内容,让他们自己增长才干,去进行研究,用这些有益的活动去代替他们那些毫无意义的活动。
      在日常教学中,尽量让课堂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实验,教师起到创设有趣的情景引导和组织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的作用。转变师生的位置,改变灌输的教学方法。
      2.准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学会正确的记录实验数据,处理和整理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后,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
      3.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和班级的具体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合理设计分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知识。
      4.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指导学生认识和实践,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TOP
13#

读《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致敬经典》的点滴   陈泽锋老师


      一、孩子是课堂的主人
      刘默耕主任在《小学自然科学的目的和要求》讲座中提出要把握六大要点,其中第一点就是自然科学的认识主体是儿童。刘主任在点评《植物果实》这一课中,也明确指出课堂上研究的应该是学生的问题,而不是教师的问题。要按孩子的思路去教学,而不是教师的思路。我对这个观念也十分赞同,科学课应当是开放的,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但很多时候,教师是放不开的,稍有些发散,就怕收不回来,把孩子们的争论和思考打压下去了。教师所起的作用应当不断弱化,开放课堂,给学生足够的自我学习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好像教师的作用就是给学生提供了探究所需的器材,并在不能完成的时候给予提示和引导。所有的课堂都是属于学生的,学生在探究的领域里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究和解决问题,这才是科学课最需要的。
      二、结论不是课堂的结束
     章鼎儿老师在重看《弹簧》课视频的课后评析中指出:科学课的汇报内容无需进行限定,注意引发孩子更多的思考。姜允珍主任在《自然教学中怎样体现“一举多得”的目的要求》中指出,“一举多得”应当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在科学课的各个阶段,特别是汇报阶段,也要注重兴趣的培养。
     在日常的科学课中是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许多教师在得到设想的结论后就匆匆总结了。实际上汇报阶段,学生完全可以天马行空,在自我的探究领域,汇报成果,也可以汇报问题,甚至是探究中的新发现,发现与提出问题对于科学而言,比解决问题更加可贵。组别之间或学生个体之间,只要对对方汇报有疑问,就可以进行质问和交流,这样学生的收获不仅是知识、技能,更是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试想在这种理念下教育培养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有多活跃,角度有多新颖,理解合作有多深入,探究品质有多优秀。
      三、自我努力的方向
      参悟了大师们的理念,我觉得科学课堂真的应该走出40分钟完成任务的潜意识,不以40分钟是否完成任论一节课成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我们在平时往往为了赶时间而给学生明确的时间限制,比如“给你5分钟或者请在10分钟时间内完成”等,这些给学生抓紧,快速完成的提示,意味着时间到了,没有做完就等于零了,也给学生造成紧迫感。催促让课堂不再和谐,让探究趋于应付,急于寻找结果,甚至于有学生猜测教师需要的答案,而忽略了在实验过程中,真实、细致地观察和探究,不利于学生观察和探究品质的培养。解决时间问题的办法是向课前和课后延伸,课前可以让学生早准备,早预习;课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探究,师生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对有争议的内容再进行讨论。
      科学课应重视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知识的获取在这个智能时代不应成为课堂教学的唯一追求。今天的科学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创新思维,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或许在若干年后,它才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最好支撑。
TOP
14#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感悟    李婷婷老师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这本书内容包括专家讲座、名师课堂和专家评课三部分。本书凝聚了我国三位著名的科学老师(章鼎儿、路陪琦、李子平)毕生教学经验的结晶。由“三剑客”进行精彩的点评和八位优秀教师亲情打造的示范课,课例精彩、理念先进,点评引人入胜,受益颇多。
      观察活动如何向探究活动推进?本书用八节优秀的科学课授课及点评给予示范。其中,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闻蓉美老师执教的《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一课,设计和研讨部分非常精彩。在进行白醋和小苏打实验时,闻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1.观察描述白醋和小苏打。
2.观察小苏打与白醋放在一起产生的现象,达成共识,他们相遇会产生气泡。
3.强化这一认识,让学生分辨两杯无色透明的液体:一杯水和白醋;一杯水和小苏打溶液。
4.继续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老师设问,桌上的这杯液体中还有没有白醋,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不断得加入小苏打,是不是不断得产生气泡呢?老师提供三包等量的小苏打、三小瓶白醋让孩子们尽情探究,发现不断加入小苏打:气泡:多——少——基本不冒。再加白醋:气泡:多——少——基本不冒,让学生解释现象,得出化学变化的本质。
      本课例中,闻老师放手让孩子们研究的教学理念值得我学习,并不是放而不管,在关键的时候扶一把,是老师该做的事情。整堂课的设计顺着孩子们认识事物的思路,也顺着孩子认识发展的思路,往前推进到杯子里面还有白醋吗?正如章老师点评,杯子里面有白醋吗?这不是太简单了吗。放小苏打,这不是重复了吗?怎么往前走呢?活动设计的好的是把活动往前推,不是放一包,而是连续给你好几包,三包。而且三包放完了做什么?加白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记录得很具体,态度很较真,甚至看到相互间还有争辩。
      孩子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实际上就反应出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定,这些孩子的主体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了。老师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断地发表,不断地要说。这样的教学氛围就是民主,正是我期待中的科学课堂。
      本书还深刻分析学生探究与科学探究的共通点与差异点及其对科学教学带来的启示,从教学方式、课程内容和教学精神三方面论述了科学探究在科学课程中的意义,并对习题教学如何与探究实验结合的问题提出了积极建议。讲到,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任何课题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探究十分关注获得知识的过程,看重动手的主动性。学生探究与科学家探究有很多共通点,比如疑问、尝试解释、证据、交流等。但是探究时要注意让学生有机会参与,防止千篇一律,探究与接受相结合。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目标又是学习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明确规定了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科学探究包括认识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两个部分,其中过程与方法又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然而,由于教师们对科学探究的实质把握不准,理论与实践脱节,目前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低效甚至无效的科学探究。例如:科学探究没有目标导向;探究过程中学生只动手,不动脑,教师放任自流;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探究过程与探究结果把握失衡等。课堂教学之所以出现诸如此类的低效、无效探究,主要还是由于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对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设计与把握。因此,要让科学探究教学走出低效、无效的泥沼,就必须理清科学探究的本质,系统设计科学探究。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时间再读一遍本书应该又有新的领悟。
TOP
15#

立德树人 一箭多雕 化虚为实

                                                                              ——读《走向探究的科学课有感》   赵燕娜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培养的人应该是“拥护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注意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不是某个学科或者某些活动的任务,而是“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刘默耕老师的自然课改革走的就是这个路子。他追求的是让学生“一辈子受用”的东西,他把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这个路数的哲学基础。刘老师认为知识不是干巴巴的区记忆,拿来简单地储存的“条条”,而是在储存的过程中进行加工过,找出事物的现象或变化的规律,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也就是刘老所说的“一件多雕”。这就要求我们小科课堂有真正的实际意义的探究活动。

      而在我们现实的小学科学课堂中“虚探”多于“实探”,要真正做到“实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一、创设合适的实践探究环境

      创建适宜的学习环境是维持科学课堂探究的一个必备条件,要想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得到科学素养的整体发展,必须为他们营造出一个非常特别的课堂探究环境。1、学生在一个适当的、有充足材料支持的环境中进行探究活动;2、学生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科学实践探究;3、学生在鼓励交流和各种组织建构下进行探究活动。

      二、提出恰当的科学探究问题

      没有明确的科学问题就是没有目标,而没有目标的探究始终停留在感性知识阶段,而不能上升到理性——形成概念。科学探究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基础。根据观察和可以得到的信息,提出要探究的问题,这是探究式科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步。要求儿童独立的提出问题,经常会遇到困难,这是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形成探究的问题。

      三、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论证

      “科学论证”,是重要的科学活动,其内涵是利用证据建立科学的理由以支持科学观点。“科学论证”是科学实践探究的八个类型(提出问题和明确需要解决的难题,建立和使用模型,设计和实施调查研究,分析和解释数据,利用数学和计算思维,建构解释和设计解决方案,基于证据进行论证,获取、评估和交流信息)中的其中一个。由于小学科学实践探究活动的结果通常以科学概念的形式所呈现,因此,“科学论证”实际上就是互动讨论、为科学知识辩护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科学概念的有效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和发展。基于证据的“科学论证”是科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科学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落实“科学论证”于科学实践活动中,深入有效地开展“科学论证”,才能让学生在论证过程中,在观点碰撞中,在思维的纵横交错、循环往复中获得准确深刻的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体现科学本质。

      四、对探究过程进行适当引导

      科学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干预越少越好,导致很多科学课堂教学教师根本没法掌握,乱成一窝粥,学生只觉得好玩,没有学到什么知识,效率很差。上述这些引导语和提问,不是表达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应多向学生引导和提问,而是告诉我们引导和提问要科学,通过精练的引导和提问使学生科学地去探究,在探究中即重现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也提高探究技能和养成科学的探究习惯。

      此外,教师在为学生的探究做好准备指导的基础上,在不同的探究阶段有不同的期望。要明确不是所有强调动手的活动都是探究,也不是所有的探究活动都要强调亲自动手。重视我们一直薄弱的研讨、记录、表达环节。课堂讨论的内容要反映探究的过程“你们猜,这里面是什么?”“你怎么知道是这样的?”“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谁还有别的发现吗?”鼓励学生用多种记录方法(气泡图、统计表、文字、数据、概念图、简笔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质疑他人的想法,这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挑战的科学精神,也是科学探究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

      真正实现的有效“科学实践探究”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真正实现“科学探究”的课堂。让我们以“立德树人”为科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化虚为实,为形成真正具备科学探究实践过程和现实意义的科学课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2]周燕娜.完整的探究 [C].2017.3

[3]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走向探究的科学课[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11

[4]喻伯军.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 [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8

最后编辑陈飞琴 最后编辑于 2019-02-16 13:06:00
TOP
16#

一举多得,一箭双雕的自然课教学    杨佳佳老师


      一、自然课教学——从喜欢科学开始
      刘默耕老师重新定位自然课的目标。原来自然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教给儿童一些浅近的自然科学知识”,改革的自然课改为“指导儿童认识自然界”。刘老师把这个改变作为自然课改革的突破口。教学目标的改变,就刘老师看来并不是简单的改变学习方式,而是要进一步认识这门课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他认为这个改变更深刻的意义是把自然课由“知识性”课程变为“教育学”课程。
      为了实现这个理念,他提出自然课教学要做到“一举多得,一箭双雕”在书中给科学老师们提的第一个要求是:喜欢科学;第一个工作目标是:让学生喜欢科学课!他解释说:“要让学生学了什么,他就对什么感兴趣,他就爱上它了,就迷上它了,课后虽然没有布置作业,他也很高兴的去搞起来,这就把学扩大到日常生活里去,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事情了”。刘老师认为教学不应该仅仅是“智育”的手段,而应该是为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服务。
      自然课程经历40年的持续发展,从早年的常识、自然常识、自然等被称为"副课"、“休闲课”、“玩耍课”的一门课程,逐渐演变为小学一门重要课程,开始进军核心课程。在科学这块新的领域,未来的发展空间是不可估量的,这是我们每个科学老师的契机,也让我们对未来科学之路充满信心。
      二、对教学改革的新认识
      教改:一个让一线老师“望而生畏”的字眼;一个无数教学专家反复强调却让很多老师无动于衷的字眼。
      记得之前在上教改课时,想法或多或少应该和这些老师一样,不是不想改,是一番比较之下没有看到教改的优越性,看到的是改革是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凌乱,过程更折腾。好比“饿——吃饭”这个过程被生硬的加入“为什么会饿”、“为什么饭能解决饥饿问题?”、“饭是怎么被消化的”、“我们来研究饭的组成”……没有参与改革的实践,没有优越的改革指导与实例,教改多数是把原本水到渠成的过程复杂化——这是教改给我的最初的印象。
      而在本书中,刘默耕老师告诉我的是自然课教学改革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自然教学不是单纯的智育,而是要全面体现德、智、体诸方面的要求。就自然课中的德、智、体的关系来说,智育既有它本身的要求,又是德育、体育、美育的载体。自然课中的德育,主要是让儿童逐步认识反映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其辩证发展的典型事例,为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积累有代表性的事实根据,并且不断培养儿童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但这些都不是外加的枯燥说教,而是如“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引导孩子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熏陶他们,感染他们。
      曾看过姜允珍老师在书中写到:孝感地区实验小学学生王凯暑假到北京房山区亲戚家玩。他看到那儿的塔山山形奇异,回来写了一篇考察报告。他说:“这些山从北到南,山坡上是一层一层的波纹。远远望去,像带子一样环绕着山坡,一圈一圈的;像上山的台阶,一层一层的;像电影院的座位,一级一级的。”为了考察这些波纹的成因,他和他的小伙伴们钻山洞,敲石头刨根究底。他们发现,这儿的石头多半是沙石,石头里有水草、贝壳的花纹,山洞里到处都是贝壳的化石,这里没有河、没有湖,也没有大海,哪来的这些贝壳呢?王凯写到:“我脑子里忽然出现了一个念头:这塔山一带多像海岸,那绿色的庄稼多像海水。这台阶一定是古代海水长期拍打海岸形成的。要是山洪冲刷成的,那波纹就应该是从山上直伸而下的,而这波纹是由山脚下一圈圈绕上来的,并且每一级都像是长期磨成的,边上光而且有些圆,这是大海海浪冲击而成的,这是古海湾的海岸边!那贝壳是涨潮时冲上来的,潮水退了,它们就永远留在这山洞里了,留在这山上了。”
      这一篇报道考察报告有理有据、有条有理,文笔简练、语言生动,获得科技小论文比赛的一等奖。它充分说明了新的自然课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对儿童良好教育效果。在自然课上,通过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孩子们受到自然美和科学美的熏陶和感染。为他们打下美学的和道德的基础,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而这正是科学发现和艺术创造的基础
      三、自然课一举多得,一箭双雕的新理解
      每节课都有一个或多个教学目标,在我的认知里似乎所有老师都认可这个观点:一节课上完后,如果目标没有达到,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这让经验欠缺、新上任的老师倍感压力,如果说快下课了,提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掉,或者就在总结结论的刹那出现新的问题,或者实验结果与预设的结果截然相反时......我们该如何镇定自若的处理?是立即给予学生直接的纠正、否定,还是任之由之成为本节课的未解之谜?如果你是任课老师你如何抉择?
      如果是之前,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告诉学生你们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尽管实验操作、记录都没有错。至于学生会不会因此而备受打击,认为认真探究实验的都是不值得等等,已无暇顾及,因为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让我不敢掉以轻心。
      而在这书中,李子平老师在执教《纸桥——形状和承受力》这个课例时的观点让我重新对科学课堂的教学价值进行思考。我们要教会孩子的到底是什么?现在的知识、规律、方法都能适用于未来?如果不是,那么课堂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是就该重新定位了。不是完成知识、定理、教材任务的教学便是成功了。就像姜允珍老师点评说的:“每节课都会有结果,都可以形成一个有价值的结果,而学生自己研究获得的结果是真正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结果,不要怕有问题,我们还有下节课!”“科学课的探究活动,就应该是开始于一个问题的探究而结束于更多问题的提出,而不是越探究问题越少了,到最后没了问题。”
      科学之路还很漫长,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积累、不断的探索,希望我们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以我很喜欢的一句话致自己的科学之旅——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TOP
17#


《走向探究的科学课》读后感    孙佳龙老师


      在一次协作组会议上,我得到了一本我们教研员杨老师赠予的书《走向探索的科学课》,我花了一段时间阅读了此书,感受到了前一辈教育家前沿的教育思想,以及大胆的课程创新。
     书中【致敬经典】片段中对于“打基础”的思想让我耳目一新。刘默耕先生认为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并不是为中学打基础,而是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怎么做人,怎么看待世界,怎么去处理问题,以及处理问题时的态度,即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通过阅读书中“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我觉得这个理论非常的先进。非“灌输”的方式教学。而是通过一个贴合实际的场景化而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学习,并最终完成概念或者知识的形成。
    《新课标》在对课程目标的解释中提到要让学生了解与认知水平相关的科学知识。这个观点和书中【小学自然大纲、教材的几个问题】片段中对于传统教材的改变十分类似。强调不能把课文内容全部都端出来,只能给予一些知道。在此片段中对教学方法的讲诉,我甚至感受到了一些建构主义的思想。其中强调了教学场景化,先提出一个问题引出学生的迷思概念,根据这个问题进行诱导启发,直到清楚为止。我感叹原来我们现在自认为的先进教学方法也不过是前一辈教学家走过的路而已!
      我这学期任教的六年级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二两课【抵抗弯曲】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与书中的教材案例《纸桥——形状和承受力》很像。先看了教学实录之后,我当时还不以为意。总体上和我上课的差不多嘛!我也是先让学生去研究一字横梁的抗弯曲能力,然后再对比拱形的抗弯曲能力,第二课探索更多形状的抵抗弯曲的能力。不过当我看了专家点评才恍然大悟,在当时还是站本宣科“填鸭”教书的模式下,能有这种让学生主动的,自主的,快乐的学习是一件多么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当时是闻所未闻的。而我现在的教学也只不够对着PPT的思路完成教学而已,虽然有一句谚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是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对教材没有深入研究,体会到了前一辈教育家对教学过程的创新。
      期末任务繁多时间紧迫,我是粗略阅读此书,对书中所表达的理念还没有完全获知与理解,我将在寒假时间再次温习并致敬经典。
最后编辑陈飞琴 最后编辑于 2019-02-16 13:01:47
TOP
18#

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再欣赏他人的感悟,感觉自己又重新看了一遍书

最后编辑陈飞琴 最后编辑于 2019-02-16 13:04:37
TOP
19#

不错,各有所悟
TOP
20#

各有所悟,共同学习,携手共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