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徐思捷专帖(二、三年级) [复制链接]

1#

学年目标:

1.坚持小学科学教学论坛的学习;

2.坚持每月研修学习;

3.深入课堂教学,争取每学期上研讨课1节,在专业上有创新推进与突破;

4.积极思考教学,争取每学年撰写文章1篇;



主要措施:

1.制度推进:落实各项考评制度,完善教育教学自我框架搭建;

2.项目交流:落实项目活动交流,参加网络研讨;

3.阶段反馈:落实阶段进度反馈,进行阶段教育教学反思、项目反思;



上虞区 2022 学年共同体徐思捷专业发展研修自评得分 XX 分
(一)参加活动共得 X 分(详见 2#)
1.网络研修得 X 分(本项分数由团队统计)
2.线上活动得 X 分(本项分数由团队统计)
3.现场活动得 X 分。
(二)教学研究共得 X 分
1.撰写文章得 X 分(详见 3#)
2.上课讲座得 X 分(详见 4#)
3.技能竞赛得 X 分(详见 5#)
4.辅导学生得 X 分(详见 6#)
5.课题研究得 X 分(详见 7#)
6.课程建设得 X 分(详见 8#)
(三)团队建设共得 X 分
1.出谋划策得 X 分(详见 9#)
2.组织活动得 X 分(详见 10#)
3.项目管理得 X 分(详见 11#)
最后编辑徐思捷 最后编辑于 2022-09-11 15:56:58
分享 转发
TOP
2#

(一)参加活动共得XX分

1.网络研修得X分(本项分数由团队统计)

【得分标准】积极参与小学科学教学论坛交流研讨,主动发帖回帖,在本学学年内每累计发5帖得1分;努力提高发帖质量,每个精华帖得20分。

2.线上活动得X分(本项分数由团队统计)

【得分标准】实时参加各级各类线上网络教研活动1次得3分,积极参与互动10次以上再得3分,有录播的活动后及时补看得2分。收看浙江省省测解读。得3分,有反思再得3分。

3.现场活动得X分


【得分标准】全程参加各级各类现场教研活动1次得5分,现场参与交流互动再得5分,网络互动10次以上再得3分。有视频录像的活动后及时补看得2分。

【得分内容】
TOP
3#

(二)教学研究——1.撰写文章得XX分

【得分标准】主动思考,积极撰写,心得体会、报道撰写得10分,撰写案例、论文得20分。经区级媒体以上推送得20分,区级获奖得30分,市级获奖得40分,省级获奖得50分,发表得40分(同一篇文章不累计得分)。


【得分内容】
TOP
4#

恭喜丝丝开帖,共同努力一起成长
TOP
5#

回复 4楼蔡春芳的帖子

谢谢!继续努力
TOP
6#

(二)教学研究——2.上课讲座得XX分

【得分标准】承担开课、讲座等任务乡镇校级得10分,区级得20分,市级得30分,省级得40分。

【得分内容】
TOP
7#

(二)教学研究——3.技能竞赛得XX分

【得分标准】在各级各类赛课评比、自制教具、科技创新、专项技能比赛、项目建设、征文等活动,参与得20分,获奖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同一次比赛不累计得分)

【得分内容】
TOP
8#

(二)教学研究——4.辅导师生得X分

【得分标准】辅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等各级各类比赛,指导学生在区级获奖每人次得10分,市级获奖每人次得20分,省级获奖每人次得30分,同一项目获奖3人次及以上按团体获奖,团体获奖按3倍个人奖计,非教育系统举办最高按区级获奖计(包括模型比赛和非现场比赛项目等);辅导学生发表每篇文章得10分,同期3篇以上算专版,得30分。


【得分内容】
TOP
9#

(二)教学研究——5.课题研究得X分

【得分标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主持或者执笔的课题立项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课题结题区级得40分,市级得50分,省级得60分;课题获奖区级得50分,市级得60分,省级得70分(同一个课题结题和获奖不累计得分)。

【得分内容】

(1)2021年X月X日,……。得X分,详见:http:第X楼。
TOP
10#

(二)教学研究——6.课程建设得X分

【得分标准】为主参与拓展课程开发,每学年汇报进程,争取3学年有1个课程。有课程意向,提出课程体系目录得20分,完成三分之一初稿以上得40分,有完整课程稿得50分,区级获奖得60分,市级获奖得70分,省级获奖得80分。(同一课程不累计得分,在一个课程开发完成前不计其他课程思路)

【得分内容】

(1)2021年X月X日,……。得X分,详见:http:第X楼。
TOP
11#

(三)团队建设——1.出谋划策得20分

【得分标准】用心思考积极提出小学科学教学教研建议意见被采纳得10分。

【得分内容】
TOP
12#

(三)团队建设——2.组织活动得30分

【得分标准】为主承担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组织工作1次得15分,协助参与项目活动得10分。



【得分内容】
TOP
13#

祝贺思捷开帖!这里你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教学感悟、上课反思、听课心得哦!
TOP
14#

回复 13楼章俐鑫的帖子

谢谢师傅
TOP
15#

一课一思 |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地球家园有什么

一课一思1 |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地球家园有什么
【学情总结】
1、学习兴趣浓,对生活中所见所闻好奇程度高。
2、表达能力有待提升,对课堂内容的回答常蔓延到生活中与课堂相关性不高的事物上。
3、分类意识不明显,对物体思维跳跃度大,整体观尚未形成。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1、科学观念:初步树立,能知道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学生能够非常迅速回答出诸多地球上的物体。
2、科学思维:利用板书初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类,建立“生物”“非生物”、“动物”“植物”、“自然景观”“人造景观”等概念的科学定义。
3、探究实践:画图探讨方式已侧面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物种分类,学生在思考同一张地球家园图中该如何规划不同资源的区域,形成地球生态整体观。
4、责任态度:建立对地球资源的保护观念。

【反思及改进】
1、新课过程中,部分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较为丰富。会提出地球是椭圆球体的概念,教师给予肯定,并顺势进行随堂科普。
2、学生画图的条理性不同,反映出学生的思维逻辑框架不同,教师可利用生物生存需要的资源进行意识化
TOP
16#

一课一思1 |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地球家园有什么
【学情总结】
1、学习兴趣浓,对生活中所见所闻好奇程度高。
2、表达能力有待提升,对课堂内容的回答常蔓延到生活中与课堂相关性不高的事物上。
3、分类意识不明显,对物体思维跳跃度大,整体观尚未形成。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1、科学观念:初步树立,能知道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学生能够非常迅速回答出诸多地球上的物体。
2、科学思维:利用板书初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类,建立“生物”“非生物”、“动物”“植物”、“自然景观”“人造景观”等概念的科学定义。
3、探究实践:画图探讨方式已侧面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物种分类,学生在思考同一张地球家园图中该如何规划不同资源的区域,形成地球生态整体观。
4、责任态度:建立对地球资源的保护观念。

【反思及改进】
1、新课过程中,部分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较为丰富。会提出地球是椭圆球体的概念,教师给予肯定,并顺势进行随堂科普。
2、学生画图的条理性不同,反映出学生的思维逻辑框架不同,教师可利用生物生存需要的资源进行意识化
徐思捷 发表于 2022/9/23 18:41:56
本课建议在师生丰富的展示讨论上再结合图片画图,这样回更丰富!
分类意思不明显一般是还没掌握分别标准!

这一款教学反思模式出自哪里?学情总结和反思改进侧重点虽然不同,但有重合部分!
TOP
17#

一课一思1 |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地球家园有什么
1 学情分析
      新二年级学生学习科学兴趣浓,他们对于地球家园的事物是很熟悉的,能够说出很多身边的事物及自己的所见所闻过的事物,也很善于用图画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们喜欢表达,控制力稍差,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交流和展示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不打断汇报,控制交流时间,不重复交流,并且在交流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类,提升科学思维,并通过交流意识到地球上各类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2 教学目标
2.1科学观念
     通过研讨画图活动,知道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认识到地球是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生活离不开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资源。
2.2科学思维
     用比较的方法,能对地球家园里的物体初步分类;以研讨的方式,能建立对地球家园各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
2.3探究实践
     在交流探索中,能用画图的方式地球家园图上标注自己认识的物体,尝试推测地球家园各事物之间的联系。
2.4态度责任
     在研讨交流中,尊重同学观点,乐于合作分享,增进对地球家园事物的关注和热爱。
3 教学重难点
* 地球家园有什么及其之间的关系
3.1重点
     了解并整理地球家园中的各种具体物体。
3.2难点
     初步建立对地球家园各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4 教学思路
4.1问题引入
     展示地球在宇宙中的图片,提问:关于地球我们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地球全貌,简要了解学生对于地球的认识,揭示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4.2探索研讨
     画图并展示,讨论具体举出地球家园中的事物并进行分类。
4.3整理小结
     构建地球系统的模型,厘清地球家园中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增进队地球家园事物的关注与热爱,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4深入拓展
     带上活动记录,去田野、绿地、树林或山坡上继续寻找。以学校绿地为例进行观察活动。
5 教学亮点
5.1构建地球事物框架
5.2初步建立事物的联系观。进行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概念的科普。
6 教学反思及改进
6.1意识化分类概念构建
     面对学生“地球家园上有什么”的回答,教师书写板书/字条粘贴时有意识进行分类分区,并构建“生物”“生命体”等概念使之具体化;概括学生回答进行地球圈层的解释与科普。
6.2课堂上视频的选择
     视频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直观性强,视频可选用配有文字的讲解片段,提高课堂效率。
6.3画图环节
     学生除了已讲解的动植物、河流等已知知识,还会将太阳、月亮、火箭、行星、飞船等对象展现在图上,注意其相对位置正确性且注意区分“地球家园上”“地球家园外”;个别学生画图清晰完整,且有短线、文字标注,可作为分享样本。
     画图环节存在随意乱涂乱写的现象,呈现出学生对世界事物认知架构不明确,逻辑性不够强的问题。
6.4课堂展示图片的选择
     课堂引入中地球处于宇宙中的图片,观察较为仔细的同学容易发现图中有一个小小的球体为月亮;展示太阳照片时,学生也观察到了其中的太阳黑子,图片可选择具有一定拓展性的。
6.5提问“缺少其中一样可以吗?”
     可引导学生生活多方面完善对事物的认知,同时构建起“事物之间时相互联系的”的观点,个别学生回答出“食物网、食物链”,可进行简要科普。
TOP
18#

  可引导学生生活多方面完善对事物的认知,同时构建起“事物之间时相互联系的”的观点,个别学生回答出“食物网、食物链”,可进行简要科普
徐思捷 发表于 2022/11/25 9:31:21
二年级的学生能知道食物链食物网是很不容易的,很多同学连植物和动物都难以区分,第一次上二年级的课,感觉很难上
TOP
19#

思捷有所思,整理一下发在帖子里会有更多的反馈和收获哦!
TOP
20#

回复 19楼章俐鑫的帖子

好滴!谢谢师父
TOP
21#

回复 18楼上虞百官小学傅滨飞的帖子

是的,个别学生自己科学读物的阅读量较大,有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等概念的印象,甚至了解过界门纲目科属种进行物种分类;许多同学动植物的概念尚未建立,但没主动提出问题,到第二节课要填写土壤中的动植物时才暴露出来,才询问老师什么是动植物;总体来说,二年级小朋友对手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比较容易理解。
TOP
22#

回复 17楼徐思捷的帖子

部分学生已有地球为立体球体的概念,试图表达地球透视结构与地壳圈层。
TOP
23#

这小朋友作画水平好高,看得出科学知识也非常丰富
TOP
24#

第一次来跟帖,大家一起加油
TOP
25#

回复 [url=http://lt.zjxxkx.com/login.aspx?reurl=http://lt.zjxxkx.com/postreply.aspx?topicid=62144&forumpage=1&postid=552587&postlayer=17&poster=%25e5%25be%2590%25e6%2580%259d%25e6%258
徐思捷 发表于 2022/11/25 14:16:57
这位小朋友学习到的知识还真不少,画的也很认真
TOP
26#

回复 [url=http://lt.zjxxkx.com/login.aspx?reurl=http://lt.zjxxkx.com/postreply.aspx?topicid=62144&forumpage=1&postid=552587&postlayer=17&poster=%25e5%25be%2590%25e6%2580%259d%25e6%258
徐思捷 发表于 2022/11/25 14:16:57
这小朋友真不错,还画了化石
TOP
27#

回复 22楼徐思捷的帖子

这幅画画的好细致
TOP
28#

一课一思2 |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1 教学分析

  学生对于土壤熟悉,但对土壤中的动植物细致观察的活动经历不多。学生好奇心重,喜欢“玩”泥土,但缺乏“玩”的探索方法。

2 教学目标

2.1科学观念

  通过校园土壤中的动植物观察记录活动,知道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着许多植物和动物,初步理解动植物与土壤之间的联系。

2.2科学思维

  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区分生活在土壤中的动植物种类,有序地统计每一种类别动植物的数量。

2.3探究实践

  在实地观察中,能开展细致、全面、有顺序地观察并及时记录发现,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交流对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的发现。

2.4态度责任

  在观察交流活动中,乐于合作分享,增进对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的关注和热爱,并懂得保护生它们。

3 教学重难点

  观察记录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和植物。

  能开展细致、全面、有顺序地观察并及时记录发现。

4 教学思路

  身边常见的土壤引入,介绍土壤结构、生活在土壤中的动植物,阐明土壤与生活在其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强调土壤的重要性。划定活动区域,讲解观察要点,外出活动观察。

5 教学亮点

  讲解土壤结构,深化认识。

6 教学反思及改进

  二年级学生注意力分散,易受干扰,对于外出活动过于兴奋。教师需要多次明确活动内容,落实观察要求,指导记录方法等,对于学生观察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探讨。

  结合作业本,学生对于原本生活在土壤中的动植物长时间离开土壤后发生的变化,部分学生没有此方面的生活经验,可课后开展短周期实践进行实验探究。并由此强调土壤对生活在其中的动植物的重要性。

  土壤样方的选取宜选择同时有木本、草本植物以及林下生物丰富的区域。

TOP
29#

二年级学生还是倾向于用图画来表示,同时关于生物离开土壤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一问题,只有部分同学具有准确的生活经验,这对于教师后续借助这些现象强调土壤对于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的重要性会有一些阻碍。
TOP
30#

一课一思3 |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1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是比较熟悉的,但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掌握起来具有一定难度。

2 教学目标

2.1科学观念

    能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解太阳的光和热对植物的生长、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

2.2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知道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规律,并能根据太阳的位置分析辨别方向。

2.3探究实践

    借助一定的工具或方法,能设计并开展实地观察活动,初步会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辨认方向。

2.4态度责任

    对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辨识方向感兴趣,乐于表达和分享观察结果。

3 教学重难点

    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识方向。

4 教学思路

    通过太阳每日规律引入,讲解各个方位与太阳运动规律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践判断方位,学生上台演示。拓展太阳对动植物以及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5 教学亮点

    学生自主活动进行太阳运动规律的模拟。

6 教学反思及改进

     改装风向标模拟太阳、人在各方位的相对位置。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