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培训笔记】“智慧课堂·2011西湖之春”浙江省小学科学名师教学... [复制链接]

1#

【培训笔记】“智慧课堂·2011西湖之春”浙江省小学科学名师教学展示峰会

 


时间:2011468


地点:海宁市实验小学


相关照片: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9946


目录:


1.        陈晓萍:德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简介及启示(4楼)


2.        谢晓静:食物在体内的旅行(16楼)


3.        顾云涛:各种各样的岩石(17楼)


4.        陈斌:分类和回收利用(23楼)


5.        王建军:空气的热胀冷缩(25楼)


6.        钱凛杰:电和磁(26楼)


7.        凌彬:研究我们的摆(28楼)


8.        杨春晖:传热比赛(30楼)


9.        姚伟国:设计制作小赛车(31楼)


10.    喻伯军:对本次活动的总结(32楼)


11.    短信互动(5152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2 19:15:41编辑过]

分享 转发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

  会场布置:

主席台横幅:浙江省智慧课堂·小学科学名师教学峰会


会场中横幅:创设灵动的课堂,实施和谐的教学,激发学习的兴趣,促进生命的发展。


会场内电子显示屏:


l        热烈祝贺……胜利召开。


l        以新课程、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行为,彰显课堂教学活力。


l        追求简约的课堂,寻求有效的科学探究,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


l        让课堂绽放生命的华章,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创设灵动的课堂,实施和谐的教育。


l        个体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l        为了有一个良好的会场环境,请您把手机开到振动档,会场内请勿吸烟!谢谢合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9 19:22:10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

  开幕式:

主持:陈晓萍(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副教授 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科学工作室主持导师


领导:刘力(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钱金明(浙江省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胡振学(海宁市教育局局长)、吴卫东、张建芳(嘉兴市小学科学教研员)、高吾林(校长)


刘力讲话:


l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日本地震后公国公民买盐的情况;推荐阅读《让科学流行起来》……;


l    学校是实施科学的主阵地;


l    不要忽视对科学思维的培养;(现在的科学探究中的实验,很多是按部就班的、复制式的操作,我们的科学只是在证实的基础上的进行的,忽略了证伪,不能证伪的才是科学的、要鼓励学生的一种反驳的、质疑的思想)


l    科学思维的乐趣是非常重要的


l    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


吴振学讲话


l    介绍海宁、海宁教育……


张建芳讲话


l    ……是对嘉兴科学、海宁科学的厚爱与支持


l    怎么把理念转化到课堂实践中……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

德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简介及启示


主讲:浙江省中小学学校教师培训中心  陈晓萍


l        (给与会人员的)任务单


1)老师的教学有什么特点?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的?


2)有什么发现和问题?


3)有什么启发和体会?


 


l        案例:“空气”主题的探究


布置学生“把空气带来”,课堂上进行分类,在工作站的探究活动,记录活动的情况,作业1:涂颜色(清新的空气和被污染的图上部不同的颜色);作业2:空气的知识。


出示以下照片


照片1:老师在上课之间布置学生的一次回家作业:“我们要上空气了,请把空气带来”。学生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带来的物品有:气球、画、扇子、纸风车、空瓶子、小电风扇、塑料打气筒、书(里面有关于空气的资料)


照片2:在上课的场景。老师带领学生把带来的有关空气的物品进行分类,然后分组交流。教师布置活动:“今天的课是以实验的形式让大家感悟空气。”


照片3:让学生感受空气环节:教室准备好几个实验场地与器材,提供给学生一张张的活动单,让学生自己选择做哪一个实验就到那个场地去,感受空气并把活动情况写或画下来。学生的研究有:用伞感受、用打气筒与书本感受、观察水里的气泡、手工做螺旋桨与放飞观察其下落的过程、把吹起的气球放飞……感受空气无处不有。


照片4:有创意的作业。学生作业:教师给学生一张图,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情境,认为空气新鲜的地方用蓝颜色表示,认为不新鲜的地方用黄颜色表示,这就是渗透了环境教育。作业二:有关空气的问答。他们的作业除了规定的以外,还有自己的设计。


讨论:会场教师发言


 


l        德国小学科学教育的特点


一、  强调科学性。


重视发展儿童的取向能力和行为能力,使其主动地参与生活,而不仅仅是适应生活;


重视对儿童的各种经验加以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儿童进行有意识的探索,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深化儿童对自然界和社会上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和事件已有的理解。用适当的方法,如通过假设、试验和犯错、构思和实验等,让儿童通过表面现象从实质上把握各种现象和事件。


二、  强调课程的活动性。


从活动中获得经验,从游戏活动、直觉活动发展到有意识的行为。


遵循儿童好学、好玩、好动的天性,突出教学的活动性与趣味性。非常强调儿童亲自探索自然界,以了解自然的奥秘与周围的世界。


三、  强调生活性。


现实生活是儿童获取知识、经验、理解与认识的大课堂。


客观世界的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生活的直接经验及行为交往等,对于科学课的教学及效果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此,儿童可以在事物关系上获得清晰明确的认识、观点、概念;还能创造儿童发现、探索、与他人接触及共同行动的机会。


小学科学学科包含了生物、物理、化学、气象、技术、地理、交通安全、社会学习等方面的学习领域。但它不是学科的拚凑,这些学习领域中涉及的事实都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它是一门致力于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渗透自己生活实际的一门学科(案例:森林之家)


 


l        德国小学科学课教学的主要形式


强调小组合作学习。


一方面努力促进学生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结伴作业或小组作业的可能性。


重视实践活动,融各学科知识于一体。


科学课堂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亲历时间和空间。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等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操作,寻找答案。


突出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


情境模拟法是教师以学科知识为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引发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


角色表演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拟定的主题表演某个问题情景,从而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使学生形成处理这些情景的恰当方法的技巧。


案例:《蔬菜》。教师带学生步行去蔬菜农场、温室和田野等,品尝蔬菜,并把蔬菜带回家食用。教师也带了许多蔬菜在第二天上课用,开蔬菜超市进行买卖、说关于蔬菜的句子。最后的作业是:每一个人挑一颗喜欢的蔬菜回家画下来,做模型,并写认识蔬菜过程中的感受。


强调学习科学是学生亲身经历的能动过程。


课堂教学反映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变化,即运用探讨的方式方法,力求促进学生的独立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操作和判断能力。科学课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探究科学的机会的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比较多地安排一些现场参观、考察、情境模拟、小制作、科学游戏等活动。


 


l        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1.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小学科学教育实现探究目的的人力保证。教师必须对科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科学的本质、让学生从事探究实践的方法有丰富而深入的理解


2.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小学科学教育实施的教材保证。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法资源和资料,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具有个性特色。


3.        加强环境教育是小学科学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让孩子们走进自然、感受自然,比教给他们关于自然的知识要重要得多。“感觉这个世界远比知道和理解这个世界重要”。


 


l        我们的教学要体现多元的教育思想


1)         建构主义教学观


2)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组织教学


3)         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4)         科学教学中多种智能的开发


5)         科学、技术与社会


 


l        建构主义理论要点: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的学生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l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从自然现象到现实生活,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思乱想,而从他们的经验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


 


l        相异构想(奥苏伯尔):


学生在接触到新的知识时,总是试图用旧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去理解它,有时甚至会修正新知识的含义。


如果我必须将教育心理学的全部原理归结为一句话,那么我将会说: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乃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东西,肯定这一点并据此教学。——奥苏伯尔


 


l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策略上看,学生实际的认知结构与教师认为他们应该有的认知结构不相同,造成教学工作中达不到理想的结果。每个学生带着他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听课,而未能同化新的信息,或者说新的信息未能与长时记忆中原有的信息成功地建立联系,从而达到意义的理解。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学生的想法,洞察学生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l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步骤):


1)让学生暴露思想阶段。教师要据此来进行教学安排。


2)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重建阶段。A,让学生相互交流,在交流中明辨是非。B,教师告知科学家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教学新课,实验、观察等)。C,重建新的概念。


3)应用科学家的观点


4)让学生回顾自己在观念上的变化


 


l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课例:《水》):


1、同学们外星人从来没有看到过水,你们能告诉他们什么是水吗?——创设情景,暴露思想


(建议我们的教师要创设:安全的氛围、中性的体态)


2、观察一杯水:看、嗅、尝、听、摸。


 分组进行,组间交流;教师不断在规范孩子的表达。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杯状→放在什么地方就是什么地方的形状→没有固定的形状)、水是无色的(水是白色的→牛奶是白色的→水是无色的),水是无味的(清凉的)——重建新的概念


3、比较水、可乐等饮料与水的不同 ——应用科学家的观点。抽象出“液体”的概念。——应用科学家的观点


4、现在你可以再告诉外星人,对水你们有了哪些新的发现,水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回顾自己在观念上的变化


 


l        怎样上好小学科学课?—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主要包括:课程资源的利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思考方向:


1. 设计要符合新的教学理念,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有自主学习和讨论的时间,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乐趣,独立思考思维活跃而深刻;讨论交流热烈,互相启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2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探究性学习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空间。只有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教学内容能够以多种形式呈现时,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生才会学得更好。


3. 课程开发的三个要素和四个方向


三个要素:学校理念; 学生需要; 资源条件


四个方向:综合化方向;乡土化方向;多样化方向;实践化方向


 


l        怎样上好小学科学课?——合作学习模式的三个核心的因素(斯莱文)


1.小组目标:是合作学习的内在动机,它有助于形成一种精神,鼓励学生们彼此帮助


2.个体责任:要求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都要保证他们对所教概念和技能的掌握,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达成小组目标,掌握教学内容,不使一个学生落伍。


3.成功的均等机会:所有的学生,不管其能力或背景如何,他们的努力都可以得到认可。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5#

报道真快啊

走自己的路,探索新发现。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辅成小学 孙冲洋(人生需要折腾。)
TOP
6#

二剪梅的效率真高啊!赞一个!!!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7#

记得好仔细呀,学习了!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8#

梅姐就是不一样,真快!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9#

《蔬菜》的那个案例,感觉更像是我们这边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


陈老师效率好高,也很细心,对于前面的会场布置都给我们展示了,谢谢!

TOP
10#

好活动,借此学习一下吧!

TOP
11#

没机会参加,在这里学习一下。
茅盾实验小学→乌镇植材小学→羔羊中心小学   金国江  QQ:55502289
TOP
12#

学习了,感谢梅姐。
TOP
13#

级别很高的会议,没有机会参加,感谢二剪梅老师的及时报道,只能在网上学习了。
TOP
14#

非常感谢梅姐的整理

追求工作室:http://www.zhuiqiu.name
《科学播客》:http://www.kxboke.com
科学教师之家:http://www.kxboke.com/kxjszj
科学维客:http://www.kxboke.com/kxwiki
TOP
15#

不知道今天的课怎么样?期待中。
TOP
16#

好活动,学习了,感谢提供。
TOP
17#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听课记录


执教:谢晓静(温州市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


时间:201147


地点:海宁市实验小学


活动:“智慧课堂?2011西湖之春”浙江省小学科学名师教学展示峰会讲座


 


(课前谈话)


1、            今天早上你们吃饱了?


2、            吃饱了,你有什么感觉没有?


 


(上课开始)


带了温州的特产,枇杷梗,给大家吃。有目的地吃


(课件出示要求)


(学生闭上眼睛,安静感受)


随着食物进入嘴巴,你的感觉要跟着去体验,食物到了哪里了?然后猜想:它得到哪里去?


(体验完毕,马上记录)


请把你认为食物在体内经过的地方在人体图上,画出来


(组织汇报:出示学生的记录单,并让学生讲述)


(等学生说完后)老师把刚才大家说到的词语贴出来(教师在黑板上贴词语卡片)


请大家讨论一下,都比较认同的是那几个器官?


学生汇报:


——喉咙、舌头、嘴巴、食道、胃……


 


科学家发现:我们人类的这些器官是……食物吃下去后的路线是一样的。


器官是长在身体里面的,我们看不到,今天老师吧模型带来了,认识一下。


(教师一一出示图片,随意摆放在黑板上)


——胃


——小肠


——大肠


——食道


——头(纠正:口腔)


观察这些模型,他们的样子有什么特点?请选择一个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胃)


——胃就是把吃进去的事物消磨成小粒(追问:胃的样子是什么样的?)有点像月亮


教师补充:胃可以蠕动


什么是蠕动?


——(其他学生答)软体动物的运动方式


 


(学生介绍:口腔)


——是第一个经过的。(追问:里面有什么?)里面有牙齿。


 


(学生介绍:食道)


——像一根线(教师:管子)


教师补充:长约2530厘米的管道。(教师演示:卷一个长度相当的纸管)


(出示词语:运输)


 


(介绍小肠)


——样子像一条弯弯曲曲的蛇


教师补充:……(课件出示)


问:你们长得又多高?你知道57米有多长吗?


(教师出示一段和小肠差不多长度的软管,让一个学生老师合作拉着)


说说看:有什么感想?


——感觉特别长,不可思议


——太长了,如果伸直的话就从嘴巴里喷出来了


(出示:绒毛的图片)有什么感受?


——像蚯蚓


——像……


 


(学生介绍大肠)


大肠有小肠比,有什么不同的?


——像正方形(师:大肠罗列后的样子有点像)


——食物从小肠……大肠……排出


 


(组织讨论:把提供的器官图片放在人体的轮廓图中)


(讨论后,学生到黑板上摆放。第一位学生把其中小肠和大肠的位置摆错了。第二位学生纠正)


现在,我们来说说食物经过的路线


——(学生看着黑板上的图说)


再来看看我们的第一张图,是不是还有许多漏掉的?再用一分钟直接画第二张图


(学生活动:画食物经过的器官线路图)


 


刚才咱们吃进去的食物是什么形状的?这个形状后来有没有变化


——变小了


——变成了颗粒


到底发生了那些变化?请用画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学生活动:画)


 


(展示1


——先嚼成小片,因为被牙齿磨(追问:口腔里还有什么?)唾液。(那你说说口腔有什么作用?)做得软一点


——(其他学生补充)把食物变软变小,就不会妨碍食道的内壁


我们把这个称作咀嚼功能


 


继续介绍:食道里面没什么变化(追问:为什么)


——因为运输到胃里


——(其他学生补充)很光滑


 


为什么胃里有变化?


——因为胃里有胃液


——(其他学生补充)被胃液融化


——(其他学生补充)可以帮他消化


 


(组织模拟实验)


(教师出示一袋面包片)这是面包的小碎片,没有完全弄碎,你知道为什么没有完全磨碎吗?——(……)


现在倒一点水,模拟什么?


——胃液


胃的外面有三层肌肉,老师的双手模拟第一层(教师把手放在袋子外面)。第二第三层呢?(两名学生把手贴在袋子外面)想不想体验一下?


(四人小组合作活动)


 


(汇报)


——变得像浆糊


——颜色像牛奶了(为什么?)


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胃的消化


 


食物接着要到哪里了?


——小肠


小肠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来回顾一向小肠的特点


——食物会 一点点流失(有点听不懂,什么叫流失?)


——就是吸收掉了


——磨得又细又小


这个过程叫什么


——进一步消化。


绒毛起到了什么作用?


——把水分吸走,把营养带走,不是全部吸走


 


大肠有什么作用?


——(……)


 


请把刚才食物形状变化没有完成的,补充好。


展示学生的画


说说这两张图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张不太了解时画的,第二张是了解乐以后画的:长长的食物经过嘴巴变成小碎片,经过食道进入胃后被胃液磨成小点,在小肠里吸收了部分,最后经过大肠,再排出体外


其实,小肠里面吸收了大部分营养


 


布置任务:相互合作,在自己或同学身上找一找消化器官的位置。


(学生上台指着自己说一说)


 


说说课前吃到的枇杷梗,现在可能到达哪里了?


——小肠(为什么?)小肠很长,还没到大肠


——在胃里,因为食物在胃里要呆两到三小时。


食物的消化是不是就像今天我们学的呢?课外可以探究:找找关于……的资料。


 


【陈晓萍评课】


优点:


l  三次作图,第一次暴露了学生的前概念,后两次可以展示学生的学习。


l  生物课特别强调直观手段的运用,在直观手段的运用上,这节课比较成功的是:器官贴图的运用、三层肌肉发热模拟、自身的运用。非常符合生物教学的设计。


l  在知识点的处理上,生物教学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


l  无论从教学思想还是策略上,都是到位的,立意很高。


 


不足:


l    学生暴露出来观点后,教师要基于这一方面进行调整教学设计。如:学生提到了小舌头、扁桃体,后来教师没有处理


l    学生展示的:大肠在前面小肠在后面,但教师自己交换了一下,没有处理。要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教师要思考孩子出现这个错误的原因。可能是:大小说起来比较顺,大在前小在后。平时看到的整体人体器官图,大肠是包围在小肠周围的,学生就会以为大肠在先小肠在后。


   



板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8 16:30:25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8#

  《各种各样的岩石》听课记录


执教:顾云涛(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小学)


时间:201147


地点:海宁市实验小学


活动:“智慧课堂*2011西湖之春”浙江省小学科学名师教学展示峰会讲座


 


(课前谈话)


看老师,有什么要说的?


——帅……


刚才大家是看,了解了老师。那么观察,还可以用那些方法?


——听


——摸


——用鼻子闻


你们觉得用这些方法可以观察老师吗?摸,可以摸老师皮肤光滑不光滑;闻,可以闻闻老师有没有用香水、有没有洗澡、身上有没有臭味。


 


(上课铃响)


今天那这节课,我们也要用观察,看看桌上,要观察什么?


——岩石


(板书:岩石)


请同学们像刚才观察老师那样,选择一块岩石观察。(记录者注:给学生共7块岩石)


出示课件:


观察描述活动(一)提示:


请随意选择一块岩石进行观察,看一看、摸一摸,做好交流的准备:你手中的岩石特征有什么显著的特征


 


(活动后第一个学生汇报)


——亮晶晶,有点光泽。(是几号岩石?——3号)


——我观察的也是3号,它是石英,敲在桌子上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追问:你用什么观察的?)耳朵。我闻闻看,没有味道的。(纠正:味道是尝出来的)哦,是气味。


——我观察4号,也很光滑。用手摸出来的


——6号,很粗糙(师:这也是手感)


如果给你们更多的时间,提供更多的工具?能不能发现更多?你需要什么工具?


——显微镜


——放大镜


(教师出示准备的工具:放大镜、铁钉、刻刀)


(出示课件提示,让学生自己安静阅读课件内容)


(课件出示记录表,教师解释“眼睛”“手”“放大镜”图标后面需要记录相关的内容。)


师:请大家继续选择刚才那块岩石做记录


09:2709:35学生观察活动)


说说你观察的是哪一块岩石,他有什么显著的特征。把你的观察到的慢慢读出来,让下面的同学猜一猜,猜对的人越多就说明你的观察越仔细,等会有奖励


——我观察的岩石:颜色种类很多,有光泽,好像有多种岩石组成(教师纠正:有颗粒,很明显)摸上去凹凸不平(师:很粗糙)摸上去有点痛(很沉)用铁钉敲击声音很清脆,用塑料刀切一下会留下白色的条纹(这说明了什么?)(另一个学生补充:这块岩石不是很坚硬)没有气味


大家听出来时几号?举手指表示


(每个学生举手指:1号或2号)


(汇报的学生宣布正确答案:1号)


为什么大家会猜两个答案呢?是不是它有某个特点没有说清楚?你看出什么区别了吗?


——外形不一样


——1号比较长,2号比较扁(师:这还是在说形状)


——2号石头的颜色好像要少一些(师:其中一块有黄色的,另一块没有。)


(奖品:1.2亿年前的火山岩)


 


(第二个学生汇报)


——颜色很多,黑白相间。有光泽。石头像火龙果的肉。粗糙。用放大镜看有颗粒。用力击打能击打出来,不用力的话击打不出来。(师:偏向于?硬。


(其他学生举手:2号。教师发奖品)


 


(第三个学生汇报)


——颗粒亮晶晶的。大部分是白色,带一点灰色,灰色不是一粒粒的石头。不是很大。有味。总的感觉光滑。手划过去有点痛,用塑料刀划过几乎没痕迹,比较硬的。声音比较清脆


(其他学生举手:3号。发奖品)


 


黑板上的岩石,有没有相同的特征?


——123号岩石都有光泽。上面都有颗粒


——12号,都很粗糙


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共同点,能不能根据这些共同点给岩石分类?


(看教师出示的课件)


岩石分类活动提示:根据这些岩石某一方面的特征的相似性给岩石分类、思考。


09:48 09:53 学生分类活动)


(组织汇报)你们是怎么分的?根据岩石分类


——按光滑度分类,4号最光滑,分一类。……比较光滑、……比较粗糙、1号最粗糙


——按岩石类:……深红色的一类、……、颜色很杂分一类


——按光泽分类:1234有光泽分一类;567很粗糙(那么我要问你:你分类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第一种是光泽,第二种是粗糙)


师:你们觉得这样的多个标准分类对吗?我们一次分类一般要根据一个标准的。


你们有没有分好后,有岩石不能分进去的?


——3号比较白、……有条纹……


老师这里还有一块岩石,请组长领取:这岩石可以把它分类到哪个地方去?


——685号分为一类,因为颜色相似。……


关于这块岩石,还有没有别的分法?


其实这块岩石可以单独分类。其实这块不是岩石,是砖。


砖是怎么形成的?


——混凝土混出来的(是:泥土,烧制)


注意不要把砖当做岩石收集


 


(请同学介绍自己收集的岩石)


学生介绍1:浮石(教师出示水槽,演示:浮石浮在水面上)


老师去这位同学说的东山那里也找到了浮石(出示一块更大的浮石)


学生介绍2:磁铁能吸上去的石头


 


(出示课件:各种各样的岩石。)


大家课后可以去做一做这样的收集。“岩石为什么会是各种各样的”带着这个问题研究


 


陈晓萍评课(优点)


l  整节课听课来虽然似乎很平淡,但是学生在真正的学习,是一堂探究的课。


l  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上,教师做足了文章。在对学生思维的广度上,对各种各样的岩石的了解。在深度上,是对岩石的细致观察。


l  教学策略上,观察方法的指导从课前谈话开始,泛泛地观察到用工具的观察,贯穿了整节课。(课前谈话从观察老师开始,贴近学生,又为教学所用)


l  语言平稳干净,有科学特色。(如:课件上出示提示后,只是让自己看看,明白了就好了,不用再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8 16:31:47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19#

梅姐和虔诚使者两位老师都是快枪手,记录的功夫了得啊!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0#

梅姐整理的真具体啊,看了之后有一种在现场看课的感觉哦。谢谢啦

TOP
21#

我觉得我记得听课笔记有点零碎,现在看了二剪梅老师的整理,觉得似乎自己又听了一遍。谢谢。明天喻老师要来了,期待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8 11:55:49编辑过]

走自己的路,探索新发现。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辅成小学 孙冲洋(人生需要折腾。)
TOP
22#

专家到场,级别高涨。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报道及时,记录详细。


学习了!谢谢分享!

TOP
23#

及时,准确。

TOP
24#

  《分类和回收利用》听课记录


执教:陈斌(杭州市学军小学)


时间:201147


地点:海宁市实验小学


活动:“智慧课堂*2011西湖之春”浙江省小学科学名师教学展示峰会讲座


(课前谈话)


把带来的废弃物放在地上,桌面上只剩下易拉罐和两张报纸、两个量杯。


看四张“春意盎然”的照片说说春游的事情。(学生说春游感受)春游时有没有吃东西?


看四张“人群散去”留有大量垃圾的照片。有什么感受?


——看了很不舒服


——垃圾占据整草地了


——春游是快乐的,但春游过后的草坪在哭泣


——美丽的草坪被破坏,以后就看不到这样的美丽了。


老师比较厌烦这样的事情。


 


(上课铃响)


(出示一袋垃圾)这是一个同学春游后的废弃物,平时你会怎样处理?


——扔进垃圾桶


——先放塑料袋,在放垃圾桶


——先随身带着,找到垃圾桶后放


——有些垃圾可以去卖。


选择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里的举手?(基本都举手)


 


出示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这和我们平时的垃圾桶有什么不同?见过吗?


——小区那里


——可回收、不可回收


如果把你的垃圾投进这两个垃圾桶,你会怎么投?


——分类后放。


前面我们只是说了要投垃圾桶,没有说到分类。


——可以把纸制品等归为可回收垃圾,把……归为不可回收垃圾


 


指名一学生上台一件件取出垃圾(桌布、香蕉皮、餐巾纸、铁架子、薯片袋、报纸、牛奶盒、易拉罐、电池、鸡翅骨头、玻璃瓶、塑料水瓶、塑料袋)


(该学生演示:按自己的想法吧这些垃圾投进两个垃圾桶,教师出示卡片摆放)


可回收:塑料袋、矿泉水瓶、牛奶盒、桌布、报纸、餐巾纸、铁夹子、香蕉、薯片袋、报纸


不可回收:电池、鸡翅骨头、


 


有没有什么想法?要不要调整?讨论一下


——电池应该放在另外,因为有化学物品。


——可以放在其他垃圾里面(其他垃圾是什么意思?)


——再设一个其他垃圾的垃圾桐


教师出示电池的相关资料。


有没有见过废电池回收箱?


——在机场见过


校园里有没有?建议单独放一个。


像电池这样的需要单独处理的垃圾还有没有?


——医学用具


教师出示资料:有毒有害的垃圾,必须经过特殊处理有效回收利用。


电池有没有回收的价值?(出示课件,学生看资料)有什么发现?


——其实废电池里也有一些可以回收利用的


 


铁夹子是可以回收的垃圾吗?


——还可以多次使用的。(教师从垃圾筒里取回来放入口袋)


——桌布也可以再次回收利用。


——玻璃瓶也可以从可回收垃圾桶里拿出


 


牛奶盒的回收价值在哪里?(看资料:回收1吨盒子,再生纸浆0.7吨、再生塑料0.15吨、再生铝箔0.05吨、少砍伐*棵树……)


你有什么感受?


——牛奶盒是可以回收的


(出示视频:上海世博会的低碳环保资料,主要介绍用废牛奶盒再生报纸等)


 


餐巾纸是不是也可以回收?


——(无人回答)


有没有比较过餐巾纸和普通报纸的区别?餐巾纸回收的成本比较高,可以放在不可回收的那类


 


易拉罐的价值在哪里?值不值得回收?


今天带来的垃圾中有易拉罐的,你从哪里获得了易拉罐?


——买饮料,喝了以后的


——家里的垃圾筒里的


——仓库里的,本来要卖的。


你准备怎么处理?


——给外公,因为他喜欢存着,卖掉


——扔进垃圾桶


有没有这样的垃圾筒?


——学校里有的


(出示文字资料:丢弃一个铝罐等于浪费半个铝罐石油,约0.15千克


(学生活动:每人倒一倒半罐“石油”有多少,全班的收集在一起)


 


香蕉是不是没有一点价值的?


——可以称为肥料


出示课件:堆肥


你们学校的那个地方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处理?


——食堂


——中午吃的水果


 


再看这一包废弃物,(出示课件:如果1人只产生1包废弃物,六451人产生的废弃物约1张桌子体积,六年级302人产生的废弃物约占6张桌子的体积。全校1725人产生的废弃物约占34张桌子的体积。)


 


(学生活动:用废旧报纸自制的夹子,夹取自己组上的垃圾,进行分类。)


(然后把其中几个小组的交到讲台上的两个垃圾桶内?)


 


发现的问题讨论:修正带怎么处理?


——拆开来,重新分类


 


假如我是一位回收垃圾的环卫工人,我需要塑料瓶(学生从讲台上垃圾桶里内费力地找出来)这样的过程是否很麻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可以多分几类


——收好废品后自动分类,再送垃圾场


——可以把垃圾桶分成几格


可不可以从我们的角度出发,先把垃圾分类袋装,再统一投掷。


(全班分类收集:指名一些同学到全班同学那里收取垃圾,每个同学收集一种垃圾,袋装)


 


陈晓萍评课


优点


l       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


l       以学生的生活实际(春游)为主线,进行教学。


l       本节课要处理:垃圾的分类、为什么要做垃圾分类(分类的意义),后者应该怎么教学?这是情感探究价值观的目标,一定要做到的体验。该课出现的两张春游前后的照片的运用非常到位,学生的感受深刻。


 


评课:不足


l       在策略方面:视频、资料用了很多,但是“意义”比“方法”更重要,本节课的教学策略上,“方法”方面更突出些,而真正的“意义”在于污染环境,这个方面可以放大,切入点可以放在电池的处理上,不是它的可利用上,因为拆掉了外面的部分,危害更大。德国的垃圾处理方法:8类。厨房垃圾份有机和无机两类、纸类、玻璃按颜色分三类、衣服、家具、


 


短信评课:


l        期待我们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上理想化地探讨回收利用垃圾的问题,政府部门能真正吧垃圾回收处理问题落到实处?


l        所有垃圾,老师都是直接用手拿,这给学生是怎么样的启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8 16:35:26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5#

学校走不开,在网上学习一下!

TOP
26#

  《空气的热胀冷缩》听课记录


执教:王建军(绍兴县杨汛桥紫薇小学)


时间:201147


地点:海宁市实验小学


活动:“智慧课堂*2011西湖之春”浙江省小学科学名师教学展示峰会讲座


 


(课前谈话)


今天上午,我们上了哪些课?


——数学、体育、美术。


是在哪里上的?


——教室内、室外、美术教室


为什么体育课要到室外上?


——要活动


有哪些活动?


——跳远、跑步


有很多活动在教室里面不行,要到室外去上。不同的活动,需要的场地不一样。


 


(上课铃响)


(教师出示一个装有红墨水和玻璃管的装置)这个装置在哪一节课中用的?


——液体的热胀冷缩


你是怎么获得热胀冷缩知识的


——把这个烧瓶放在热水中,会……;放在冰块上,会……。


水灾受热情况下体积会膨胀,水在受冷的情况向体积会收缩。如果把水倒掉(教师演示),里面还有东西吗?


——没有


——有空气


你认为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有的。(其他学生无发言)


看来我们的底气不足,因为我们没有做过实验。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实验?(学生:想)空气是看不到的,设计实验时要注意这几个问题:


课件出示:1.准备借助哪些物体能使我们“观察”到瓶口有空气跑进跑出。2.准备用什么方法让瓶内的空气受热和受冷。(3)猜测可能产生的现象。


先自己静静思考1分钟,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先安静思考,后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


——用气球皮套在瓶口,放热水中看……、放在冷水中看……


——在瓶口塞一个塞子,放热水上,看能否弹出来


——瓶子里放一些彩色的烟雾


——把烧杯放在吹风机上受热,放在冰箱里受冷


我们先试一种。每一桌上有个水槽,有点蓝色的是冷水,空水槽上可以倒热水。


(课件出示学生的活动记录单:让学生在空烧瓶上画图气球、画想象中的空气变化)


(领取分组活动材料:套有气球的锥形烧瓶、试管夹、记录单)


1335小组活动)


13:37教师提醒:做好第一个实验的同学,把气球皮拿掉,可以做第二个实验,这是需要同学们思考的)


(学生继续活动:夹住空烧瓶放入热水或冷水中)


13:43活动结束)


展示学生第一个实验的记录(图):


——放入热水中气球膨胀了,放入冷水中时气球瘪下去了。(追问:说明了什么?)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展示学生的第二个实验记录(图):


——放在热水中,瓶中的空气就会跑出来,受冷之后,瓶口是没有热气的。(教师纠正:热气是水雾,不是瓶中跑出来的)


——颗粒吸收热量后,加快了速度,就膨胀了。受冷后,减慢了速度,就收缩了(师:这个比较复杂)


——我们的想象:空气受热后微粒会胀大,受冷后会缩小(还有其他的空气来补充)


 


科学家发现:空气的微粒在受冷和受热的过程中,大小没有改变,在受热后,微粒间距离增大,就像我们的体育课,要到室外去上。受冷后,微粒间的距离缩小,就像我们的语文、数学课,可以在教室里安静地去上。


 


空气受热膨胀后会有一个推力,看这个瓶中有一个鸡蛋,怎样利用空气的微粒把它推出来?


——放入冷水中,让鸡蛋收缩(教室演示,不行)


——把瓶子加热。(把瓶口加热是下节课的内容)


——把瓶子放入热水中,让空气受热


鸡蛋放哪里?必须要堵在瓶口。(教师演示:瓶子在冰水中冷一下,再倒热水,鸡蛋出来了)


想不想亲自试试?就试试怎样让鸡蛋进入瓶中?


(学生思考后领材料)


(分组活动:瓶子“吞”蛋)


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实验,每个小组都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谁能来比较一下:水的热胀冷缩和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不一样?


——水的热胀冷缩,水会变化的(看得到的),空气的热胀冷缩是看不见的


 


(教师演示:喷泉)


我们看到了空气的热胀冷缩比水的热胀冷缩要明显


 


为什么乒乓球瘪了放在热水中一会儿要鼓起来?为什么酒精灯用邓茂盖灭要盖两次(出示课件)


(两名学生解释)


教师布置课外尝试的活动


 


教师演示:电路中的金属片刚开始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用打火机加热后能够使小灯泡发光。下节课我们要学习《金属的热胀冷缩》


 


钱金明点评:


给我的启示:


1.整堂课让学生亲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做实验解决问题,并且突出了实验设计这一环节,尝试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解决热胀冷缩的性质。


2.本节课置于整个单元之中,从复习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提出空气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是处于整个单元之中的。


3.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思维的培养。例如:实验设计前,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独立思考为小组交流做了准备,小组交流为全班交流做了准备。


个人建议:


1.实验的过程中要学生记录,画气球的图,是很直观的。第二张图画微粒,比较抽象。建议在解释热胀冷缩现象的时候,这种深入到内部的这种情况,能否放上一种更直观的类似于书上提示的那种游戏,放个脚手架。可以从课前谈话的体育课、语数课切入,会更到位一些。


2.在实验前,能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因为学生做实验,每个组是有时间差的。小学的概念得出都是从现象出发的。


3.最后一个“瓶吞鸡蛋”的活动,学生感兴趣,还有没有更有价值的活动?


 


徐月明评课:


1.      实验的设计是一个亮点。


2.      问题:热胀冷缩到底是什么?有学生说里面放点烟,烟出来了就是受热膨胀,这不是,是扩散。


3.      本节课超时了,后面的金属的热胀冷缩不出现也可以的。


 


短信互动:


既然让学生自主设计,尽量按他们的思路去探究,应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更能体现科学就在身边,科学并不是遥远的理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8 16:39:43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7#

  《电和磁》听课记录


执教:钱凛杰(桐乡市实验教育集团)


时间:201147


地点:海宁市实验小学


活动:“智慧课堂*2011西湖之春”浙江省小学科学名师教学展示峰会讲座


 


(课前谈话)


老师第一次来这里上课,搞不清楚方向,这里的哪个是南方?


——那一边


——这一边


到底是哪一边?


——我认为还是用指南针来验证一下。


(演示:用指南针帮助辨认方向)


第一位学生说得对,给他一点掌声


指南针能指示南北方向,里面肯定有科学道理。


——因为地球本身有磁场


——指南针上有磁铁


 


(上课铃响)


(出示电池、灯座、开关)谁能够用导线把它们连起来,使小灯泡亮起来。


(教师指名一学生上讲台操作,其他学生在小组内操作。学生的操作材料课前已放在桌内)


 


这位同学连得对吗?


(教师演示:按下开关,小灯泡却是能亮)


(教师边演示边说)这说明:干电池里的电从正极出发……流回到负极。


你刚才还有其他发现吗?(学生无回答,再演示一次)


——当小灯泡亮的时候,指南针的指针动了一下


想不想也来试试,每组领取指南针试试


(小组活动)


问:成功了吗?


——行了


请数数,指南针动了几格.


(教师画表格统计,每组一名学生上黑板记录)
































组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偏转格数


 


 


 


 


 


 


 


 


 


 


 


 


 


刚才我们有12个小组的指针都发生了偏转,是什么让磁针偏转的呢?


——磁力(追问:有磁铁吗?)


——指南针里面的指针是磁铁。通电了会发生偏转。因为磁铁有可能也能导电


你的意思是,电通到了磁针上?(演示)看看有没有?


——没有


——这个铜丝也有可能被吸住


以前我们的实验:磁铁能不能吸铜?


——不能


——可能是通电后,电流产生磁场,然后小磁针偏转了。


小磁针是磁铁,除了铁以外,什么也能使它发生偏转?


——磁铁(学生演示)


(教师板书:电和磁)


电流通电后,可能产生了磁。200多年前的丹麦科学家奥斯特也在偶然中看到这个现象,也进行了许多猜测,并且通过三个月的研究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理,找到了了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跟我们的发现一样,电流可以产生磁。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我们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科学家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研究室,自己表扬一下。


 


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偏转的格数不一样,最多的5格,最少的1


为什么会这样呢?


——电力的不同


为什么电力的大小能使它偏转不一样呢?


——电流大的话,产生的磁场大,电流小,产生的磁场小,


 


你有什么方法让小磁针的偏转格数多一些?


(小组讨论)


想到办法以后,可以小组内先尝试一下自己的设想


(学生领取材料后分组尝试活动:14:42开始,14:50结束)


(组织汇报)已经发现小磁针偏转数增大的举手


(小组展示1: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操作)


——本来偏转2格,现在偏转了5格。我们的方法是:电流更强一些(用两节干电池)。


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


——电流增加(教师板书在表格内,并写上现在的数据)


(统计,下面还有5组用这种方法)


 


(小组展示2


——把开关的次数增多,使用惯性让小磁针偏转多一些


取个名字


——惯性


(统计,下面还有1个组。在表格下面增加板书)


 


(小组展示3


——让线路变短


你们拿掉了小灯泡和开关,以前叫什么?


——短路


(演示)取个名字


——短路


(教师板书)


 


(教师小结)我们已经找到了3个办法,还有吗?


——把指南针靠近电池一些


其他小组同意吗?


 


我们再来试一试这几种办法


(小组活动:验证全班同学的研究成果。14:57开始,15:05结束)


15:03学生陆续到黑板上板书自己小组的最大偏转格数。


 










































































组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偏转格数


 


 


 


 


 


 


 


 


 


 


 


 


电流增加


 


 


 


 


 


 


 


 


 


 


 


 


惯性


 


 


 


 


 


 


 


 


 


 


 


 


短路


 


 


 


 


 


 


 


 


 


 


 


 


 


 


 


 


 


 


 


 


 


 


 


老师发现了有一个组的新方法(演示:线圈绕在指南针上)为什么这个方法能使指南针偏转格数最多


……


我们其他组照他们的方法再试试


15:06,学生继续活动。15:07结束)


取个名字吧


——缠绕法。第4组,本来偏转了3格,现在差不多转了一圈了。


——第3组,本来3格,现在偏转了160


 


我们今天找到了4种办法,哪种办法能使它偏转最大?


——缠绕。


 


 


 


短信评课:


l        老师引导学生对磁针偏转的现象提出解释,学生已有经验暴露得很充分!


l        在分组实验之前,教师有演示,学生有了独立思考,体验很有效。


l        让学生多做实验,再来归纳,得出正确的方法,得体。


 


钱金明评课


给我的启示:


这是一节单元的打头课。要了解学生对这个单元的知识和技能,培育对整个研究的兴趣,渗透一些方法。


1.激发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中,自然地进入了新课。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2.后半节课表开放。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体现。


3.围绕着科学概念的建立,教师从实验现象出发,步步深入。


 


建议:


1.能否从“是谁让小磁针发生偏转”这个问题放在后面,先问:“有哪些情况会让小磁针发生偏转?”这样可能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在探究小磁针偏转最大角度的活动中,线圈的方法学生不容易想到,可以让学生从材料上思考:除了增加电池还有什么方法?可能会想到导线粗一些、增加几根导线,最后转化到线圈。


 


徐月明评课:


1.      思维、活动很清晰。


2.      “怎样小磁针偏转角度更大的活动”,要排除“惯性”的这一个。因为是观察每一次的偏转角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8 15:54:04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8#

有没有传热比赛的记录,我想看看杨春晖用了什么教具!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29#

  《研究我们的摆》听课记录


执教:凌彬(宁波市翰香小学)


时间:201147


地点:海宁市实验小学


活动:“智慧课堂*2011西湖之春”浙江省小学科学名师教学展示峰会讲座


 


(课前活动)


(练习计时员的工作技能:计时10秒。方法:教师发令“开始”,每组一名学生掐秒表,10秒到的时候说“停”。说出每人掐出的确切时间。都在10秒左右)


问:为什么大家喊停的时间都不一致?(再练习)


 


(出示课件)考考大家:他是谁?


——伽利略


——傅科


2009年时国际天文年,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纪念他,首次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宇宙。意大利人。(课件出示景点:比萨大教堂)这个跟他有关的


——比萨斜塔。有个铁球同时落地。


传说有这样一个实验。


还有一盏灯,叫伽利略吊灯,和他有关。有一天发现灯在动,观察发现灯摆的很奇怪。你猜怎么样?


——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上课)


伽利略做了一个类似于这样的装置,有两部分组成,叫做摆。(出示课件,学生读:摆绳、摆锤)


数一数:老师的这个摆10秒内摆了几次。


(教师演示,每组的计时员计时,其他学生一起数数)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数一数自己组的摆每1秒钟内摆动了几次)


(组织汇报,教师根据每组学生的回答输入电脑统计)


——第一次6次,第二次7次,第三次8


——1098(第一组)


——879


——788


——777


——76.57


——677


我们来抽查几个数据,是不是误差比较小


 


教师用第一组的摆演示。第123组的计时员帮助计时。11次(他们刚开始的是1098次),都不一样。怎样正确呢?


——多数几次


(再演示:11次。)


能确定是11次了吗?


——不能。再来一次


(再演示:11次。)


三次都是11次,为什么你们刚开始是8910呢?说明我们小组要……再来做三次,检验你们前面的数据是否正确


(学生活动:连续测试3次)


——第一组汇报:101111


——第二组:111111


——第三组:111111


——第四组:999


——第五组:898


——第六组:……


——第七组888


——第八组888


——第九组777


——第十一组777


——第十二组766.5


为什么和前面的变化这么大


——因为……


为什么你们的数据不同?


——因为角度不同


——我们组合别的组绳的长短不同


——我们的秒表又一次没掐准


同一个摆,在形同的时间里,摆动有规律吗?你们的摆再摆10秒呢?再摆十秒呢?(教师演示,6次)


——  一样


——  不一定,如果摆的高度不一样的话,会不同


再次演示:摆动6


有什么规律?


——……


(板书:同一个摆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有意见吗?


——没有


那我有意见,……组的数据怎么不一样?


——因为绳子长短不同


你们绳子变了吗?


——没有


那是为什么?


——时间不太准(也就是误差)


——没意见。因为我前面的掐表有点不同


我以前的学生有意见,说是最好写成“相近”


 


如果一直摆,每个10秒的摆动次数会相同吗?


——会越来越慢(教师板书,学生这样认为的举手)


有没有意见?


——应该是越来越快(教师板书,学生这样认为的举手)


 


小组商量一下,预测你的摆20秒摆几次?你的摆30秒摆几次?就是根据第一个10秒,来预测后面的摆动次数


(组织汇报,教师统计,输入电脑)


2个组,既不快也不慢;有些组越来愉快,有些组越来越慢,怎么办?


——做实验


等会只汇报其中一个数据


(学生活动,结束后统计输入电脑)


 


和预测比较一下,有什么话要说?小组商量一下:有什么发现?


——(第四组回答)预测会越来越快,其实是比较慢的。


看第一组的数据:10秒是11次、20秒是22次、30秒是33次,说明什么?


看第二组的数据:10秒是11次、20秒是22次、30秒是33次,说明什么?


——(第九组回答)我们本来认为摆会越来越慢,现在看来是基本不变的。


 


这个问号可以去掉了吗?


——可以


留一个小小的问号,因为伽利略研究这个问题研究了……(时间)。伽利略研究出来的就是我们刚才一位同学研究出来的:摆的等时性。


 


这个摆,持续地摆动,过了一段时间后再来测试10秒,会是几次?


——6次。


肯定吗?


——肯定


(记录者注:这里是否还需要过一会儿再测试10秒钟,再次验证加深印象)


 


(让各组把摆——挂有垫片的线挂在黑板上,横着挂一排,会很明显看到摆线的长短情况)你有什么发现?


——摆绳长次数少,摆绳短次数多


——摆锤的重量与速度无关(做摆锤的垫片数量不同)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你同意吗?我们还要收集更多的证据


 


钱金明点评


启示:


对这样比较单一的课怎样保持40分钟的兴趣?


1.实验,老师的演示到学生的实验,有很多细化工作。比如:秒表的使用。


2.在探究活动中有层次性。


3.最后,让学生把摆挂在黑板上,很巧妙,很直观。


建议:


1. 学生的实验前,带着问题去思考,为后一个活动做服务,活动的结构性。



  1. 如何强化对数据的分析。我们的目的是从数据得出科学概念。“这些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不要很快把结论拿出来。要经历一个知识的形成过程。

徐月明评课:


有结构的材料的提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8 15:55:37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0#

以下是引用杨君在2011-4-8 15:32:00的发言:

有没有传热比赛的记录,我想看看杨春晖用了什么教具!


自制的铜铁铝丝组合套件、蜡烛环、火柴都提供了,学生自行选择的,郭杰老师那里可能有照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