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第一次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是去年下半学期,正好是按教学进度教学的,是在自己的班上上。.第二次上这课是这个学期前不久,学生已经初步学了一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是在自己教学的班,这个班的科学老师是兼职的,据了解,她的侧重点应该是数学教学上的。
第一次上这课,是由于我们当地的教研员汤老师在QQ群里和我们聊天的时候,说什么时候来听节我的科学课,我一口就答应了,我真地很想有个人来帮我指导一下,我说我要稍微准备一下,那时担心的就是实验材料的准备。第二次上这课,是由于学校里组织的比武课,因为一直在做教学能手,创新大赛等等的准备,所以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准备这次的比武课。所以想拿起这节再讲一下,但是学生不是自己班级的,而且,我也想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有所长进。
两次都没有记详案,因为我上课一般都只会记几个重要的流程,有时根据课堂情况我会有所变动,这样可能语言话语上不会那么十分到位。我一直想,(不过我下次一定要试一下)买个录音笔来录音,看看我的课堂语言是不是罗嗦?教学设计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致都是情境导入新课,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然后通过三组探究活动来探讨这个问题,第一组活动,通过拨皮筋和弹尺子体验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第二组活动,通过借助其他物体的振动,我们发现物体发声时在振动;第三组活动通过感受物体发声时,不发声时的声带是什么样的?怎样让发声碰铃的尾音立刻停止?物体发声时振动,停止振动,声音也停止了。也就是经历了一个"体验_验证_反证"的过程,最后小结回顾,拓展延伸。
后来一次我去中学借音叉的时,我才知道,原来初中也有这节,而且教学流程也差不多,肯定初中的要求达到的知识层面比我们小学要深吧?当时没有时间和初中老师交流,不过,就拿音叉来说吧,最起码初中有条件要求每个学生都做一遍,而我们学校连一个音叉都没有,借了一个只能用来做演示.拨皮筋和弹尺子,感受声带的振动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做,而碰铃只有一个,也是演示,连观察鼓面上绿豆的跳动也变成了演示.因为实验的桌子是两排两排的连在一起,而且桌子三向都是高出很多,所以学生不能围在一起,小组实验也只能排成一排,很不方便.由于这些原因,演示时间多些,所以这节课看起来活动挺多的,勉强也是能在一节课上完的.
第二次上这课拖堂了.比较一下,有几处多花了时间:第一,这节课的导入部分多花了一些时间.因为这个班我是第一次给他们上课,学生也是第一次来实验室上课,在导入时,我播放一段录音,测测学生能听出几种声音,分别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学生听了一遍,可是回答的时候,12种声音没有学生能一次说出5个以上的,这时,我突然有了冲动,我想就算是牺牲时间,我也要让学生体会到记录的好处.我对学生说:老师现在要再播放一遍,如果你们拿出笔来,简单地记录一下,看你们能不能一口气说出好多个.播第二次后,全班同学最少能说出10 种声音,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记一记,效率真提高了不少!这在之后的探究活动中的记录,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所以,在这里我多花点时间,是值得的!第二.课件的加入,占用了很多时间,课件的使用对这节课有帮助,例如,什么是振动,发声的音叉引起水面的振动,因为是在投影仪上演示,现象太快了,这时再出现课件加深一下是有必要的......再说,课件和投影仪本身几次的转换也耽误了些时间;第三,因为这次学生先前因为他们上过这课,他们之前已经留下一些不全面的认识,所以也走了一些弯路。第一次则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第一次上这节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也给我留下很深的教训。第一次因为是我们市教研员来听课,而且,我不仅没有把教案记熟,也没有好好试教,只能算一节提前做了一点准备的随堂课,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把握,所以压力肯定是有的,继而把这种紧张情绪带给了学生。课前,很长时间交代学生,上课发言要积极啊,声音要大啊,记录要快啊,不要把凳子弄得砰砰响.......惟恐学生不知道。后来,我才知道,我这样做是很不明智的,结果上课的时候,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是放得开的,有些学生要不就是大气不出,有的学生比平时还不听讲,可能是我唠叨过头了!
第二节课的优点是我觉得我时刻都在关注学生,有学生几次说出了我没有预设的活动,我是非常尊重他们的看法。例如,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本来我设计的是把敲击的音叉靠近乒乓球,可是有学生说道老师,还可以把它靠近水面试一试,因为怕溅出的水花打湿了投影仪,所以当时设计的时候就想不用水,但是竟然学生想看,所以我还是选择了满足学生。使碰铃不拖音,学生也有各种办法,我也让学生试一试......加入的一个实验也很有趣,在一个废旧的扬声器上接一个接口,插在录音机上,随着音乐的播放,可以看到扬声器上的泡沫在跳动,如果下次能做个“小人”粘在上面,将会更有意思!
关于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两次有明显的不同.我在想:是不是跟导课提拱的情境有关.第一次导课时有一环节,我让学生用周围的物体制造声音,而猜想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认为声音是由于物体碰撞\敲打.磨擦等产生的,而第二次导课时,我是让学生听一段录音,有飞机起飞的声音,有青蛙叫的声音,小孩哭的声音等等,在进行猜想时,学生说的是,蜜蜂发出嗡嗡的声音是由于翅膀振动的声音,青蛙是气囊发出的声音,人是声带发出的声音......我在想:学生的思维是不是在受近期情境的影响?是一种由A推出B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