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6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火柴盒的花花世界——每周一花 [复制链接]

301#

栽培技术


         常春藤栽培管理简单粗放,但需栽植在土壤湿润、空气流通之处。移植可在初秋或晚春进行、定植后需加以修剪,促进分枝。南方多地栽于园林的蔽荫处,令其自然匍匐在地面上或者假山上。北方多盆栽,盆栽可绑扎各种支架,牵引整形,夏季在荫棚下养护,冬季放入温室越冬,室内要保持空气的湿度,不可过于干燥,但盆土不宜过湿。



  用种子、扦插和压条繁殖。种子繁殖:果熟时采收,堆放后熟,浸水搓揉,鬼神种洗净阴干,即可播种,也可拦湿砂贮藏,翌年春播各,播后覆土1cm,盖草保湿保湿。幼苗出土搭棚遮荫,第2年春季移栽或定苗后培育大苗。撬插繁殖:在生长季节用带气根的嫩枝插最易成活,插后搭塑料薄膜拱棚封闭,并遮荫,保持空间温度80%-90%,但床土不宜太湿,以免插条腐烂,约30d左右即可生根。压条繁殖:在春、秋二季进行,用波状压条法,埋土部位环割后,极易生根。



  田间管理春明后幼苗带土球移截,定植后适当短剪主蔓,促使分枝。生长季节结合浇水主季人粪尿肥1-2次,并设支柱,引其向上攀援生长。



  常春藤经扦插繁殖为主。一年四季,除了冬季严寒与夏季酷暑外,只要温度适宜随时可以扦插。扦插的枝条多选用年幼的,老枝虽然也可扦插,但发根较差。一般剪取长约10厘米的1-2年生枝条作插条,插在粗砂、蛭石为基质的苗床或直接插于具有疏松培养土有盆中。大叶的加拿利常春藤在扦插前,枝条必需先浸在水中,然后再取出扦插。扦插后置于较高空气湿度和稍阴的环境中,保持基质潮湿。在温度15-20℃左右时,约经两周左右可生根。母株的走茎发根后也可剪下种植。有时将母株走茎埋压于沙土中,露出叶片,每节都可发生不定根,待节间生根后,可分段剪下种植。

TOP
302#

主要病害: 
  
 病害主要有藻叶斑病、炭疽病、细菌叶腐病、叶斑病、根腐病、疫病等。虫害以卷叶虫螟、介壳虫和红蜘蛛的危害较为严重。
  防治方法:一是深秋或早春清除枯枝落叶并及时剪除病枝、病叶并烧毁;二是发病前喷洒65%代森锌600倍液保护;三是合理施肥与浇水,注意通风透光;四是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锈病:除可采用上述1-3项方法外,发病后喷洒97%敌锈钠250-300倍液(加0.1%洗衣粉),或25%粉锈宁1500-2500倍液。
TOP
303#

环保作用


             常春藤能有效抵制尼古丁中的致癌物质。通过叶片上的微小气孔,常春藤能吸收有害物质,并将之转化为无害的糖分与氨基酸。常春藤最美丽之处在于它长长的枝叶,只要将枝叶进行巧妙放置,就能带给人一场“视觉盛宴”。色彩丰富的常春藤尤其喜欢在阳光下展示它的颜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3 9:13:20编辑过]

TOP
304#

花语


       常春藤- 结合的爱,忠实,友谊,情感



  常春藤在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并且象征忠诚的意义。在希腊神话中,常春藤代表酒神∶迪奥尼索司(Dionysus),有着欢乐与活力的象征意义。它同时也象征著不


朽与永恒的青春。



  常春藤---友谊,结婚,永不分离



  常春藤是一种十分美好的常绿藤本植物,预示春天长驻,因此有一个美好的名字"长春藤",深得人们的喜爱。送友人长春藤表示友谊之树长青。如果朋友结婚,送新娘的花束中也少不了长春藤美丽的身影。祝愿"新婚幸福,百头偕老。"



  常春藤(4/8诞生花)



  花语:感化(Influence)



  英国在十六世纪采用忽布花以前,都是用常春藤来酿啤酒,因为把它混在麦子里,会使麦子化成啤酒。所以,常春藤的花语就是-感化。



  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具有了不起的感化力,能够影响其他人,或许你适合当个政治家或企业家吧?对恋人也有莫大的影响力,能把对方潜移默化成自己喜欢的类型。

TOP
305#

常春藤图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3 9:16:56编辑过]

TOP
306#

二十九周:喜林芋

TOP
307#

基本资料

  【学名】:Philodendron andreanum
  【别名】:绿宝石,喜树蕉
  【科属】:天南星科,喜林芋属
TOP
308#

详细介绍

  原产于哥伦比亚,在我国南方地区栽培广泛。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要求腐殖质丰富。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条件。这一属的植物,常栽培的还有琴叶喜林芋、掌叶喜木芋、蛙叶喜林芋、绒叶喜林芋等,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喜林芋原产美洲热带雨林中,喜高温高湿和较荫蔽的环境,对光照要求不高,室 内较暗处和春秋阳光下都能较好地生长。它不耐寒冷,冬季越冬温度宜在10℃以上,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中。喜林芋性较强健,掌握好温度和湿度两大因素就不难养好。
  盆栽可用腐叶土2份和锯末或马粪使用。根据它具有气生根和蔓生的习性,常栽培成图腾柱的形式。栽培这种形式的做法是:先选1米左右的木棍,在其周围裹上棕皮或小苔,并用铅丝扎紧,然后栽入适宜的盆中作为立柱。在立柱的周围栽上3-4株小苗,稍加绑缚,经常向立柱喷水让其气生根扎入棕皮中,顺柱向上生长,苗长出后要及时绑扎并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喜好加经编排调度,使茎蔓分布合理美观。
  此花草在气温25-32℃,相宜湿度在80%以上时生长最快,所以6-9月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且每天要喷水1-2次,以增大湿度。但这段时间要避免阳光曝晒,适当给予明亮的散射光较好。在生长期内,可根据它的长势,或10天或半月左右施一次饼肥水或化肥。冬季要减少浇水,保持盆土稍湿润,但水不能太冷,若能用微温水擦去其叶面灰尘,则更能使叶面光亮青翠。
  在室内或阳台上,因空气湿度较小,有条件的可制作一个大沙盘,使沙保持潮湿,将盆栽的喜木芋半埋入沙中,就可改善空气湿度小的缺陷,更有利于其生长。
  此花草的繁殖,一般都采用扦插法。只要在生长季取茎蔓1-2节带一张叶片(有气生根的可连根),插入砂床,就很容易生根成活,对较老的植株,由于下部叶片脱落,影响观赏,可采用短截的方法,促进腋芽萌发,截下的茎还可用来扦插。
TOP
309#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质藤本植物。茎有气生根,能够攀缘上升叶片肥厚,有长柄,叶片长圆状箭形,有的长达1米,绿色有光泽,并带有黄晕。花单性,佛焰苞肉质,黄色或红色,向穗花序略短于佛焰苞,直立生长。



  喜林芋攀缘生长,株形美观,四季青翠,是布置家居厅堂、居室及布置会场等的优美盆栽观叶植物。温暖地区可以放在室外露地栽培,种在棚架、围墙等周围作为绿化材料。此外,也可以作为瓶插或盆景装饰材料。



  常见的栽培品种有:



  羽叶喜树蕉(P.bipinnotifidum),又称裂叶蔓绿绒。



  立叶喜林芋(P.cannifolium).

TOP
310#

生态特性


            喜高温高湿和较荫蔽的环境,对光照要求不高,室内较暗处和春秋阳光下都能较好地生长。它不耐寒冷,冬季越冬温度宜在10℃以上,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中。喜林芋性较强健,掌握好温度和湿度两大因素就不难养好。



  盆栽可用腐叶土2份和锯末或马粪使用。根据它具有气生根和蔓生的习性,常栽培成图腾柱的形式。栽培这种形式的做法是:先选1米左右的木棍,在其周围裹上棕皮或小苔,并用铅


丝扎紧,然后栽入适宜的盆中作为立柱。在立柱的周围栽上3-4株小苗,稍加绑缚,经常向立柱喷水让其气生根扎入棕皮中,顺柱向上生长,苗长出后要及时绑扎并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喜好加经编排调度,使茎蔓分布合理美观。



  此花草在气温25-32℃,相宜湿度在80%以上时生长最快,所以6-9月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且每天要喷水1-2次,以增大湿度。但这段时间要避免阳光曝晒,适当给予明亮的散射光较好。在生长期内,可根据它的长势,或10天或半月左右施一次饼肥水或化肥。冬季要减少浇水,保持盆土稍湿润,但水不能太冷,若能用微温水擦去其叶面灰尘,则更能使叶面光亮青翠。



  在室内或阳台上,因空气湿度较小,有条件的可制作一个大沙盘,使沙保持潮湿,将盆栽的喜木芋半埋入沙中,就可改善空气湿度小的缺陷,更有利于其生长。



  此花草的繁殖,一般都采用扦插法。只要在生长季取茎蔓1-2节带一张叶片(有气生根的可连根),插入砂床,就很容易生根成活,对较老的植株,由于下部叶片脱落,影响观赏,可采用短截的方法,促进腋芽萌发,截下的茎还可用来扦插,一举二得。

TOP
311#

常见品种


            喜林芋又分为以下几种:



  1.绿宝石喜林芋



  绿宝石喜林芋又称长心叶蔓绿绒、绿宝石,为天南星科喜林芋属多年生常绿藤本观叶植物。 它为蔓性种,茎粗壮,节上有气根。叶长心形,长 25—35厘米、宽12—18厘米,无端突尖,基部深心形,绿色,全缘,有光泽。嫩梢和叶鞘均为绿色。



  绿宝石喜林芋等大多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攀援生长在树干和岩石上。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生长适温为20—28℃,越冬温度为5℃。 绿宝石喜林芋多用扦插繁殖,在高温季节很易生根。一般于4—8月间切取茎部3—4节,摘去下部叶,将插条插了腐叶土和河沙掺半的基质中,保持基质和空气湿润。经2—3周即可生根上盆。



  绿宝石喜林芋盆栽基质以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壤土为佳,一般可用腐叶土1份、园土1份、泥炭土1份和少量河沙及基肥配制而成。种植时可在盆中立柱,在四周种3—5株小苗,让其攀附生长。它喜高温多湿环境,须保持盆土湿润,尤其在夏季不能缺水,而且还要经常向叶面喷水;但要避免盆土积水,否则叶片容易发黄。一般春夏季每天浇水一次,秋季可3—5天浇一次;冬季则应减少浇水量,但不能使盆土完全干燥。生长季要经常注意追肥,一般每月施肥1—2次;秋末及冬季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应停止施肥。它喜明亮的光线,忌强烈日光照射,一般生长季需遮光50%一60%;但它亦可忍耐阴暗室内环境,不过长时间光线太弱易引起徒长,节问变长,生长细弱,不利于观赏。



  绿宝石喜林芋叶片宽大浓绿,攀附栽培可形成一绿色圆校,株形规整雄厚,富有热带气派。它耐阴性强,极适合室内装饰栽培。常以大中型种植培养,摆设于厅堂、会议室、办公室等处,极为壮观。



  2.红宝石喜林芋



  红宝石喜林芋:又称红宝石,叶片和茎呈暗红色。 叶柄、叶片背面和幼嫩的新生部分常为暗红色。



  3.琴叶喜林芋



  琴叶喜林芋:义称裂叶喜林芋,叶呈提琴形,5裂,基部裂片宽,呈耳状,中间细,先端长椭圆形,色浓绿,有光泽。



  4.心叶喜林芋



  心叶喜林芋:又称锐心攀援喜林芋、圆叶喜林芋,茎叶绿色,叶心形。

TOP
312#

种类和种植


                常见栽培的喜林芋属植物有绿宝石喜林芋,幼时新梢为红色,叶柄紫红色,


叶浓绿色带有深红紫色晕,边缘为透明的玫瑰红色;绿宝石喜林芋,茎、叶柄、嫩梢以及叶鞘均为绿色,叶片无紫红色晕;琴叶喜林芋,叶形似小提琴,基裂外张,中裂片狭窄端钝圆,深橄榄色。这三种均属攀缘植物。另外还有短茎直立的‘红苹果’、‘绿苹果’等新品种。



  短茎品种可进行分株繁殖,在苗茎基部萌生的分蘖发生不定根时,将其切离另行栽植。攀缘品种可进行扦插繁殖,截下苗龄长、失去观赏价值的顶梢作插穗。随后加大水肥,催使侧芽依次萌发,当侧芽长度达到10厘米左右时,连同茎节剪下扦插。注意不可将长茎截成短段,不带芽扦插。扦插基质用草炭土与河沙、蛭石等松散材料配制。场地要求高温高湿,用薄膜封闭并张网遮阴,保持温度30℃以上、相对湿度90%以上约两周,即可育成新苗上盆定植。



  在室内摆放,高温时节应避强光直射,低温时节应移到明亮处接受柔和阳光,不可过于荫蔽,使茎叶细弱暗淡失色。生长季节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并向棕柱上淋水增加湿度,每月追施一次稀薄肥水。入冬停肥控水,防避冷风直吹。每年春季翻盆换土。

TOP
313#

繁殖方法


           绿宝石喜林芋多用扦插繁殖,在高温季节很易生根。一般于4—8月间切取茎部3—4节,摘去下部叶,将插条插于腐叶土和河沙掺半的基质中,在20至25℃的条件下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置于半阴处,极易生根,经2—3周即可生根上盆。若大量繁殖,可用芽插法。

TOP
314#

栽培管理


            喜温暖,潮湿的环境,虽喜光,但怕阳光直射,耐阴。生长季节可经常浇水,向叶子喷水,每两周施一次液体氮肥。生长适温为20—28℃,越冬温度应在15℃以上。每年春天换盆一次,盆土要求肥


沃,含腐殖质丰富,且排水良好,否则会因盆中积水而使叶子发黄。



  喜林芋盆栽基质以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壤土为佳,一般可用腐叶土1份、园土1份、泥炭土1份和少量河沙及基肥配制而成。种植时可在盆中立柱,在四周种3—5株小苗,让其攀附生长。它喜高温多湿环境,须保持盆土湿润,尤其在夏季不能缺水,而且还要经常向叶面喷水;但要避免盆土积水,否则叶片容易发黄。一般夏季每春天浇水一次,秋季可3—5天浇一次;冬季则应减少浇水量,但不能使盆土完全干燥。生长季要经常注意追肥,一般每月施肥1—2次;秋末及冬季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应停止施肥。它喜明亮的光线,忌强烈日光照射,一般生长季需遮光50%一60%;但它亦可忍耐阴暗室内环境,不过长时间光线太弱易引起徒长,节问变长,生长细弱,不利于观赏。

TOP
315#

黄叶的原因


              ①在土栽情况下,由于烂根而发生黄叶。无土栽培也会由于土传染了病害,使植株带菌产生烂根而引起黄叶。


②气候条件不适宜。若冬季室温低于10℃以下,长时间低温会产生烂根和黄叶。



  ③空气湿度不适宜。如果花盆靠近暖气、火炉或空调,空气过于干燥也会使叶发黄,甚至枯死。



  ④光照不足。虽然红宝石喜林芋不喜欢强光,但是长时间摆放在较暗的地方也会发生叶黄。



  ⑤长时间通风不良,环境缺氧造成叶黄。



  ⑥冬季保温不当,植株受冷风吹过,或夏季防暑降温不当,高温时间过长,也会造成叶片急性失水而干尖、黄叶。



  ⑦施肥不当。一是无土盆栽,浇营养液浓度过高造成叶黄;二是营养液PH值过高,也会严重缺铁而造成黄叶。因此,发生黄叶后,应具体分析发生原因,而采取相应措施。

TOP
316#

保鲜方法


            ①适宜温度。红宝石喜林芋生长最适温度为20~39℃,不能低于15℃,如长期低于10℃,叶片就会枯黄,根系腐烂。因此,冬季室温必须保持在15℃以上。


②适量水分。红宝石喜林芋喜较高的空气湿度,故在夏季或干旱季节,每天需向叶片喷洒2~3次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平时需保持盆土湿润。冬季浇水要见干就浇,但以偏干为好。



  ③适度光照。因其耐阴性较强,可常年放室内光线明亮处,如长期放在过于阴暗的房间,新叶会变小,节间伸长,影响观赏。冬季应将其放在朝南窗前,多接受光照。春秋两季如将其移至室外遮荫处养护一段时间,再搬回室内,长势会更加旺盛,色彩更加艳丽。



  ④适量养分。生长旺季每2周需施1次稀薄饼肥水,冬季结合浇水约2~3周施1次极稀薄饼肥水或复合化肥,这样冬春季节植株仍能继续生长,并能保持叶色艳美。

TOP
317#

病虫害


        病害有炭疽病、细菌叶腐病、灰霉病、叶斑病、根腐病及南美凋萎病。虫害常见的有粉蚧、螨、介壳虫和蓟马等。



  


喜林芋为天南星科喜林芋属的蔓生植物,其叶形奇特多变,气生根纤细密集,姿态婆娑,而且很耐阴,放置在室内,令人仿佛有进入热带雨林之感受。是目前很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较大型的观叶植物。栽培最广泛的有两有名的品种。一种是红宝石喜林芋,它的叶片戟形,暗绿色,有紫红光泽,长20-30厘米,宽10-18厘米;新梢为红色,叶柄紫红,嫩叶的叶鞘为玫瑰红色茎枝粗壮,节上有气生根。另一种为绿宝石喜林芋,形态与前一种相似,但茎和叶柄、嫩梢、叶梢皆为绿色。这一属的植物,常栽培的还有琴叶喜林芋、掌叶喜木芋、蛙叶喜林芋、绒叶喜林芋等,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喜林芋原产美洲热带雨林中,喜高温高湿和较荫蔽的环境,对光照要求不高,室内较暗处和春秋阳光下都能较好地生长。它不耐寒冷,冬季越冬温度宜在10℃以上,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中。喜林芋性较强健,掌握好温度和湿度两大因素就不难养好。



  盆栽可用腐叶土2份和锯末或马粪使用。根据它具有气生根和蔓生的习性,常栽培成图腾柱的形式。栽培这种形式的做法是:先选1米左右的木棍,在其周围裹上棕皮或小苔,并用铅丝扎紧,然后栽入适宜的盆中作为立柱。在立柱的周围栽上3-4株小苗,稍加绑缚,经常向立柱喷水让其气生根扎入棕皮中,顺柱向上生长,苗长出后要及时绑扎并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喜好加经编排调度,使茎蔓分布合理美观。



  此花草在气温25-32℃,相宜湿度在80%以上时生长最快,所以6-9月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且每天要喷水1-2次,以增大湿度。但这段时间要避免阳光曝晒,适当给予明亮的散射光较好。在生长期内,可根据它的长势,或10天或半月左右施一次饼肥水或化肥。冬季要减少浇水,保持盆土稍湿润,但水不能太冷,若能用微温水擦去其叶面灰尘,则更能使叶面光亮青翠。



  在室内或阳台上,因空气湿度较小,有条件的可制作一个大沙盘,使沙保持潮湿,将盆栽的喜木芋半埋入沙中,就可改善空气湿度小的缺陷,更有利于其生长。



  此花草的繁殖,一般都采用扦插法。只要在生长季取茎蔓1-2节带一张叶片(有气生根的可连根),插入砂床,就很容易生根成活,对较老的植株,由于下部叶片脱落,影响观赏,可采用短截的方法,促进腋芽萌发,截下的茎还可用来扦插,一举二得。    

TOP
318#

喜林芋图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0 15:29:12编辑过]

TOP
319#

第三十周:肾蕨
TOP
320#

简介


         肾蕨是目前中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观赏蕨类。它栽培窬容易、生长健壮,粗放管理就能达到很好的观赏装饰效果。它株形直立丛生,复叶深裂奇特,叶色浓绿且四季常青,形态自然潇洒,广泛地应用于客厅、办公室和卧室的美化布置,尤其用作吊盆式栽培更是别有情趣,可用来填补室内空间。 在窗边和明亮的房间内可长久地栽培观赏。肾蕨的许多栽培种因其观赏性优良都得到人们认可,其中由高大肾蕨变异而来的波斯顿肾蕨极适于盆栽及垂吊栽培,是室内装饰极理想的材料,流行于世界各地。它叶片较大、叶色淡绿且具光泽,叶片展开后下垂,十分优雅,丰满的株形富有生气和美感。

TOP
321#

物种信息


            种 名:肾蕨 拉丁名:Nephrolepiscordifolia(L.)Presl



  别 名:蜈蚣草、圆羊齿、篦子草、石黄皮



  科 名:肾蕨科



  属 名:肾蕨属



  原产地:热带和亚热带

TOP
322#

生物学特性


              常地生和附生于溪边林下的石缝中和树干上。喜欢温暖潮润和半阴的地方



  


环境:生长一般适温3~9月为16~24℃,9月至翌年3月为13~16℃。冬季温度不低于8℃,但短时间能耐0℃低温。也能忍耐30℃以上高温。肾蕨喜湿润土壤和较高的空气湿度。春、秋季需充足浇水,保持盆土不干,但浇水不宜太多,否则叶片易枯黄脱落。夏季除浇水外,每天还需喷水数次,特别悬挂栽培需空气湿度更大些,否则空气干燥,羽状小叶易发生卷边、焦枯现象。肾蕨喜明亮的散射光,但也能耐较低的光照,切忌阳光直射。规模性栽培应设遮阳网,以50%~60%遮光率为合适。

TOP
323#

形态特征与品种


                   肾蕨为中型地生或附生蕨,株高一般30-60厘米。地下具根状茎,包括短而直立的茎、匍匐匐茎和球形块茎三种。直立直立茎的主轴向四周伸长形成匍匐茎,从匍匐茎的短枝上又形成许多块茎,小叶便从块茎上长出,形成小苗。肾蕨没有真正的根系,只有从主轴和根状茎上长出的不定根。地部(即从根茎上长的叶)呈簇生披针形,叶长30-70厘米、宽3-5厘米,一回羽状复叶,羽片40-80对。初生的小复叶呈抱拳状,具有银白色的茸毛,展开后茸毛消失,成熟的叶片革质光滑。羽状复叶主脉明显而居中,侧脉对称地伸向两侧。孢子囊群生于小叶片各级侧脉的上侧小脉顶端,囊群肾形。 常见品种:有达菲(Duffii)、普卢莫萨(Plumosa)。



  同属观赏种有:碎叶肾蕨(N.Exaltata),又叫高大肾蕨,其栽培品种有亚特兰大(Atlanta)、科迪塔斯(Corditas)、小琳达(LittleLinda)、马里萨(Marisa)、梅菲斯(MempHis)、波士顿肾蕨(Bostoniensis)、密叶波士顿肾蕨(BostoniensisCompacta)、皱叶肾蕨(FluffyRuffles)、迷你皱叶肾蕨(MiniRuffle)、佛罗里达皱叶(FloridaRuffle)。还有尖叶肾蕨(N.Acuminata)和长叶肾蕨(N.Biserrata)。 

TOP
324#

繁殖方法


          常用分株、孢子和组培繁殖。


1、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全年均可进行,以5~6月为好。此时气温稳定,



  


将母株轻轻剥开,分开匍匐枝,每10厘米盆栽2~3丛匍匐枝。15厘米吊盆用3~5丛匍匐枝。栽后放半阴处,并浇水保持潮湿。当根茎上萌发出新叶时,再放遮阳网下养护。肾蕨


2、孢子繁殖


  孢子繁殖:选择腐叶土或泥炭土加砖屑为播种基质,装入播种容器,将收集的肾蕨成熟孢子,均匀撒入播种盆内,喷雾保持土面湿润,播后50~60天长出孢子体。 3、组培繁殖:常用顶生匍匐茎、根状茎尖、气生根和孢子等作外植体。在母株新发生的匍匐茎(3~5厘米)上切取0.7厘米匍匐茎尖,用75%酒精中浸30秒,再转入0.1%氯化汞中表面灭菌6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再接种。培养基为MS培养基加6-苄氨基腺嘌呤2毫克/升、萘乙酸0.5毫克/升,茎尖接种后20天左右顶端膨大,逐渐产生一团GGB(即绿色球状物),把GGB切成1毫克左右,接种到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上,经60天培养产生丛生苗。将丛生苗分植,可获得完整的试管苗。

TOP
325#

分株繁殖详述


                分株时间:最好是在早春(二、三月份)土壤解冻后进行。



  分株方法:把母株从花盆内取出,抖掉多余的盆土,把盘结在一起的根系尽可能地分开,用锋利的小刀把它剖开成两株或两株以上,分出来的每一株都要带有相当的根系,并对其叶片进行适当地修剪,以利于成活。



  装盆消毒:把分割下来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钟后取出凉干,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后马上用百菌清灌根。



  分株后的管理:分株装盆后灌根或浇一次透水。由于它的根系受到



  


很大的损伤,吸水能力极弱,大约需要3~4周才能恢复萌发新根,因此,在分株后的3~4周内要节制浇水,以免烂根,但它的叶片的蒸腾没有受到影响,为了维持叶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给叶面喷雾1~3次(温度高多喷,温度低少喷或不喷)。这段时间也不要浇肥。分株后,还要注意太阳光过强,要放在遮荫棚内养护。



  上盆: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或者草炭+珍珠岩+陶粒=2份+2份+1份;菜园土+炉渣=3份+1份;草炭+炉渣+陶粒=2份+2份+1份;锯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



  湿度管理: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60~75%。



  温度管理:最适生长温度为18℃~30℃,忌寒冷霜冻,越冬温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在冬季气温降到4℃以下进入休眠状态,如果环境温度接近0℃时,会因冻伤而死亡。



  在夏季:



  1、加强空气对流,以使其体内的温度能散发出去;



  2、放在半荫处,或给它遮荫50%;



  3、给它适当喷雾,每天2~3次。



  在冬季:



  1、搬到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养护;



  2、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来越冬,但要每隔两天就要在中



  


午温度较高时把薄膜揭开让它透气;



  光照管理:怕强光直射,需要放在半荫处养护,或者给它遮荫70%。放在室内的养护的,尽量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并每隔一、二个月移到室外半荫处或遮荫养护一个月,以让其积累养分,恢复长势。 肥水管理:对肥水要求多,但最怕乱施肥、施浓肥和偏施氮、磷、钾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的施肥(水)原则:



  春、夏、秋三季:这三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花宝”——清水——“花宝”——“花宝”——清水的顺序循环(最起码每周要保证两次“花宝”),间隔周期大约为:室外养护的1~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放在室内养护的2~6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夏季在早晨或傍晚温度低时浇灌,还要经常给植株喷雾。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7~10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8 15:41:09编辑过]

TOP
326#

栽培管理


         盆栽肾蕨宜用疏松、肥沃,透气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常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培养土或粗沙的混合基质。盆底多垫碎瓦片和碎砖,有利于排水、透气。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又可用”卉友”20-20-20通用肥或20-8-20四季用高硝酸钾肥。同时,生长期要随时摘除枯叶



  


和黄叶,保持叶片清新翠绿。吊钵栽培时要多喷水,多根外追肥和修剪调整株态,并注意通风。



  病虫害防治:室内栽培时,如通风不好,易遭受蚜虫和红蜘蛛危害,可用肥皂水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在浇水过多或空气湿度过大时,肾蕨易发生生理性叶枯病,注意盆土不宜太湿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 产后处理:肾蕨盆栽可点缀书桌、茶几、窗台和阳台。也可吊盆悬挂于客室和书房。在园林中可作阴性地被植物或布置在墙角、假山和水池边。其叶片可作切花、插瓶的陪衬材料。近年来,欧美将肾蕨加工成干叶并染色,成为新型的室内装饰材料。若以石斛为主材,配上肾蕨、棕竹、蓬莱松,简洁明快,充满时代气息。如用非洲菊为主花,壁插,配以肾蕨、棕竹,有较强的视觉装饰效果。

TOP
327#

药用功效


              【药名】肾蕨



  【拉丁名】药材RhizomaNephrolepisCordifoliae、原植物Nephrolepiscordifolia(L.)Presl



  【别名】圆羊齿(《广州植物志》)、夭鹅抱蛋(《广西



  


药植图志》)、凤凰草、圆蕨(《南宁市药物志》)、蜈蚣蕨、水槟榔、冰果草(《贵州民间药物》)、篦子草、梳篦草(《四川中药志》)、飞天蜈蚣、金鸡孵蛋、神仙对坐草(《泉州本草》)、蜈蚣草、石上丸、石黄皮(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凤凰蕨(《广西中草药》)、何汗蕨、蛇蛋参(《云南中草药》)、金鸡尾(《福建中草药》)【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西南、华南、海南岛、台湾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可采。



  【来源】为肾蕨科植物肾蕨的叶或全草。



  【功效】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主治】治黄疸,淋浊,小便涩痛,痢疾,疝气,乳痈,瘰疬,烫伤,刀伤。



  【性味归经】苦辛,平。①《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苦,无毒。”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淡辛,无毒。”③《泉州本草》:“味甘辛,性平而涩,无毒。”《泉州本草》:“入肝、肾、胃、小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块茎(马骝卵)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考证】出自《广西药植志》。

TOP
328#

肾蕨图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8 15:43:34编辑过]

TOP
329#

肾蕨图片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8 15:44:44编辑过]

TOP
330#

三十一周:落地生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