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上了《导体与绝缘体》一课,课堂中有几个问题还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这堂课我设计的环节主要是设疑——学生对身边常见器材导电性的猜测——实验验证——总结交流这么几个环节。
环节一:教师用电路检测器分别检测铁钉与木块,铁钉能使小灯泡发光,木块则不能,问学生原因。
学生的回答基本到位,于是课堂中比较顺利地进入第二个环节。
(课前我让每个实验组自备以下器材):回形针、卡片纸、小木块、橡皮筋、钥匙、硬币、玻璃、铁丝、塑料、海绵、布、笔、文具盒、水。部分小组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了其他一些器材。
实验前,各小组分别进行预测,为了防止课堂意外太多,学生预测结束之后我安排了一个全班预测结果的汇总环节。(我不知道这个预测汇总环节需不需要)
在预测到文具盒的时候意见发生了分歧,原因是文具盒的材料不同,有的是用塑料做的、有的是用金属做的。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各小组在实验中去寻找答案。
在环节三经过实验各小组大部分的预测比较准确,在检验铁丝的时候有一个小组的检测结果是“不导电”,这样的结论找到全班其他学生的“围攻”,然这个小组的同学似乎显得很委屈,因为他们的实验结果确实如此,于是我让这个小组把这个实验在事物展示台上进行演示,全班同学诧异,(一根较长的生锈铁丝),而铁与铁锈是六年级《物质的变化》中学生通过实验对比铁锈是不同于铁的一种新物质,面对学生们的疑问,我便对这个原因作了大体的讲解(讲的学生不是很理解)。
在探究水的导电性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结论水是不导电的,然而在纠正学生的不正确观点的时候,我没有这样的实验设备,因此这样的纠正显得很不“给力”,在人体是不是导体这个知识点上,我遗漏了,下节课需要补上这个知识点,突然有点想念长兴李老师在2010年省年会中<导体与绝缘体>那一课中用到的“电流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