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湖州科学老师(江南狗王)的探索足迹——2011、2012 [复制链接]

31#

以下是引用葫芦在2011-4-6 12:31:00的发言:
现在用在商业上的桃树基本上都是嫁接过来或者是插的,很少是直接用种子培育发,刚种下去的桃树,看上去就是剪过枝的,可能它那一段本身就含有花芽的,会开花也不奇怪,但一般不会当年结果,因为营养还跟不上的。

那次年是不是不会开花了呢?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32#

《花 果实 种子》这一课时内容不多,主要让学生了解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课的导入部分我出示三张图片,分别是油菜的花、果实和种子,让学生说说这3张图片的联系。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回答这样的问题并不算难,迁移到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说说花形成果实与花的哪一部分关联密切(果实有哪一部分发育而来)。学生回答时开始比较杂乱,说萼片、雄蕊、雌蕊的都有,而恰恰没有去猜是花瓣的,于是我故意问学生:怎么不猜测是花瓣呢?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


生1:我知道花瓣要凋谢的。


生2:黄瓜的花瓣是黄色的,而黄瓜是绿色的,所以我觉得黄瓜不是由黄瓜花的花瓣“变”来的。


生3:一朵花结一个果实,而一朵花的花瓣有好几片,但是它不会结好几个果实。


·······


我感觉学生的回答还是有一定的思想的,于是我顺着生3的回答,那你们觉得萼片、雄蕊会发育成果实吗?学生马上联想到他们解剖的油菜花,有4个萼片6个雄蕊,再联系到果实,自然而然将答案“锁定”在雌蕊上。


课后半部分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植物中有的果实里只有一颗种子,有的却有好几颗 ?学生的回答也很有意思:


生1:跟花粉进入子房的多少有关?


生2:跟植物的营养有关。


生3:多点种子就是繁殖下一代多一点,保险一点。


生4:子房中胚珠多,长大后种子就多一点。


······


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有时候觉面对他们的回答如何作合理的解释显得很重要,甚至有的时候感觉被孩子们“逼”着去学更多的东西,感觉也不错。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33#

今天给孩子做水蒸蛋,打开一枚鸡蛋竟然是双黄蛋,呵呵,第一次亲手拿到双黄蛋,不过在弄给小家伙吃之前我还特意查了有关资料,生怕出什么问题。


附:双黄蛋有关资料


双黄蛋是指一个蛋壳中含有两个卵黄的蛋,它通常比正常蛋要大得多。双黄蛋是由于两个卵细胞同时成熟并一起脱离滤泡被纳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各部依次被蛋白、壳膜和蛋壳等物质包裹而形成的。甚至有时还会多个卵细胞同时成熟并一起纳入输卵管,而成为多黄蛋。日本民俗将"双黄蛋"视为夫妻“百年好合”的象征,用之作为新婚或结婚纪念日的喜庆赠品。中国民俗将“双黄蛋”视为可给人们带来吉利祥和的“祥瑞食品”。2009年8月底,中国第13届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频出“双黄蛋”。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农绍庄解释,市民担心的“激素双黄蛋”情况应该不存在,如果用激素操作,成本很高。之所以超市里也有成盒的双黄蛋,主要是挑选出来的。在正常情况下,鸡鸭产双黄蛋的概率是2%~3%,但也有个别情况,比如在第一个产蛋期,也就是鸡鸭开始产蛋后的第一个月,由于激素分泌的规律性不强,卵巢上容易出现多个卵泡,产双黄蛋的比例就大大提高。还有一种情况是“下蛋时受到了惊吓”,也会出现双黄蛋。我国拥有世界上公认的善产双黄蛋的家禽品种高邮鸭,双黄蛋率也较高,市场上很多礼盒都是“高邮特产”。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34#

 

吴兴区弁南小学首届科技节方案(草案)


一、指导思想


为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展示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特长,推进创新合作校园的实施以及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举行本次科技节系列活动。


二、活动主题


智慧在创新中闪光  


三、活动时间


2011年4月18日——2011年5月13日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1、启动仪式


①举行“科技节”开幕式;


②倡导师生、家长共同参与。


2、做好布置,营造浓郁的科技氛围


①校园挂条幅。


②班级出刊以“科技节”为主题的黑板报。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活动1:纸飞机比赛。(4月18——22日)


※活动2:鸡蛋撞地球比赛。(4月25——29日)


※活动3:科学教研组教研活动。(4月25日——4月29日)


※活动4:科普知识讲座(2次)。(4月11日——29日)


※活动5:“变废为宝”小制作比赛。(4月18——5月6日)


※活动6:科幻画比赛。(4月18——5月6日)


第三阶段:评比总结,闭幕式


1. 表彰各类比赛的优胜者,所有比赛分个人与班级团体设奖。


2. 科技节小结。


五、活动要求


1.各班要根据学校科技节活动方案,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2.要提高对本次科技节活动的认识,把它作为“创新合作校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坚持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既耍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得到发展,又要注重活动项目的质量,确保本次科技节顺利进行。


3、体现特色、突出个性。各班在组织科技活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实效,做到以班为本,以生为本,注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广大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营造班级的个性特色。


4、做到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准备充分、宣传到位、发动有力,体现协作精神。各班要根据活动计划,认真准备,积极参与,确保本次科技节圆满成功。


吴兴区弁南小学


2011年4月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35#

科技节活动内容很丰富。预祝一切顺利!期待分享你们的收获。
TOP
36#

根据科技节的方案,由于我校是首次举行科技节,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可能对整个科技节活动的流程了解的不够,其次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科学专职教师偏少,因此在科技节正式开幕前面向各班召集了组织宣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参与科技节的准备座谈会,通过座谈会了解学生方面乐于参与的一些活动,并通过简单的纸飞机比赛的培训,为全校科技节的到来营造了氛围。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37#

时值蚕豆上市的季节,我在《种子的萌发》这一课时用新鲜的蚕豆代替了需要浸泡的蚕豆种子,个人感觉这样的替代是不是存有一定的问题?课堂上我对一些常见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做了一些说明,本堂课多了一个环节是观察蚕豆果实在被包裹着的果皮中的状态(蚕豆角),由于下发的蚕豆成熟程度不一致,有的小组拨开的蚕豆比较大,有的小组分到的蚕豆则较小,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到蚕豆在豆角中的生长情况。第二环节在解剖蚕豆种子的过程中,学生将蚕豆种子分类出现一些分歧,主要变现为三类,第一 :分为种皮与胚两部分;第二:分为种皮与两片子叶三部分;第三:分为种皮,子叶与“芽”三部分。其实学生的归类比较合理的,课堂中我没有否定他们的结论,只是引导他们对结论做进一步的整合,接下来的环节开展均较为顺利。这堂课的前期布置让学生做种子萌发的实验,根据统计85%的学生种子萌发实验比较顺利,剩余15%的学生种子没有发芽,我课后让他们寻找为什么没有发芽的原因,后来我思索着在探索种子为什么没有发芽的原因是不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5 8:25:06编辑过]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38#

《动物的卵》一课教学内容在时间上感觉还是安排的比较紧凑,整堂课以“种子的萌发”为基础,对照植物的种子,引出动物的卵,首届基本解决动物“卵”的意义,通过图片让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卵,然后再重点观察鸡蛋。整个环节下来感觉学生还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几节课下来给我一个最大的感觉便是学生汇报的有效程度,这个问题作为科学教师也是有很大的责任的。比如学生在观察一枚鸡蛋的时候,课堂中我还是给了一定观察步骤的提示,然学生在实际观察的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强,出现最多的问题是:看到哪是哪、观察得不到位等,当然这是跟学生的年龄特征相联系的,在课堂中出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细节,有的小组和小组之间会去比较他们所观察鸡蛋的不同,比如蛋黄的颜色、蛋黄所占的比例、有的小组还发现他们组观察的蛋黄有一个“圈”,非常有意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6 7:51:20编辑过]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39#

终于在期待和有些没底的状态下迎来《食物中的营养》一课,上个月省优质课几位教师的课堂情境依稀还在眼前,尽管课前还是做了不少的准备,我试图将这几堂课进行有机的整合再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毕竟这堂课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在课前心情比较忐忑,今天两个班上下来,感觉效果不是很好,更能体会到自己去参展教师各方面存在的差距。然内心想的最多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对学生实验的指导,如何做好既简单又有效?


2、学生回答问题的整体性不强,总是比较片面。怎么指导?


3、整堂课教师的语言显得偏多,怎么办?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40#

以下是引用湖州科学老师在2011-5-9 21:52:00的发言:

然内心想的最多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对学生实验的指导,如何做好既简单又有效?


2、学生回答问题的整体性不强,总是比较片面。怎么指导?


3、整堂课教师的语言显得偏多,怎么办?



 


有思考就有摸索,有摸索就有进步。

TOP
41#

《岩石和矿物》这个单元在恍惚中已经过半,两个原因造成我的恍惚其一是这段时间在赶进度,甚至到了要向其他学科老师“讨课”的境地;其二是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其实这个单元学生是挺喜欢的,然而受到岩石标本等其他条件的限制,学生的观察不是很到位,很多时候作为一个科学老师,学生缺少必要的实验器材,而课又不能不上,每当这个时候自己的内心还是挺触动的,今天在《观察描述矿物》这一课,我还是找到了石英、云母等一些矿物标本,学生亲眼观看到了实物,亲手摸过了标本,其实这堂课的效果感觉要好得多!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42#

足迹很深刻呦!

TOP
43#

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前行
做有意义的事!
TOP
44#

     今天下午就要考试了,花了两节课的时间复习,其中感觉孩子们遗忘了一些东西,当然这是很正常的,归结下原因我在想很多责任还是在我身上,小学科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一个学习下来整个过程的积累显得出奇重要,尤其有很多实验,只要学生动手去操作,他们便会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而纵观我课堂的某些个实验,似乎有点为了试验而实验的味道,一定程度上学生成了“被实验”的对象,因此反思我们现在的课堂似乎也有许多不理性的因素,这些原因可能会来自很多方面,比如说现在有很多课在学生实验之前,有一个所谓的实验“温馨提醒”,这温馨的提醒简直就是实验的步骤,很多时候在想这个实验步骤一定要出示吗(尤其是高段学生)?一个班这么多学生他们的实验步骤、方法为什么都要一样?就不允许孩子们有个性化的实验操作吗?因此我们的“探究实验”变成了“搭积木比赛”。


   我始终不会刻意去关注孩子们的分数,但是孩子们却很关注他们自己的分数!加油,孩子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7 8:13:48编辑过]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45#

 

吴兴区弁南小学603班  施寅政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听到人们用“公鸡下蛋、母鸡打鸣”来比喻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偏偏我家的母鸡却学会了打鸣。


    我家的那只会打鸣的母鸡从前十分的健壮,卧在地上就像个皮球,都快能滚了呢。可是后来却慢慢的廋了下来,也不太爱出来了,最后连蛋都不下了。一天清晨,突然听到鸡窝里传来一阵鸡鸣。我就奇怪了,我家没有公鸡,谁家的公鸡一早就来我家了啊?我忙跑出去一看,可不得了了,打鸣的正是我家的大母鸡。


母鸡会打鸣,这无疑招来了左邻右舍的议论。有人说:“这只母鸡成精了,只有请和尚作法才能避免它伤人。”也有人说:“连母鸡都打鸣了,有大的灾难要来了。”等等,众说纷纭,搞的我们家人心惶惶。我相信科学,从不相信迷信,但是又不知道是啥原因。


为了揭开这个谜题,爸爸把鸡给杀了,我和爸爸对它进行了解剖。发现它和别的母鸡并没有什么不同啊,后来还是爸爸发现了这只母鸡的卵巢旁生了一个花生粒大小的瘤。对于这个瘤,我查找了一些书籍,也在网上查找了资料,结果发现这瘤是个睾丸细胞。资料上说,这种瘤会分泌出一种雄性激素,它能使鸡冠变红变大,羽毛变的漂亮,便渐渐能啼了。


母鸡打鸣虽然在我们生活中难得见到,但是绝非鬼神之说,也不是灾难的预报。通过这件事情,我更加的相信科学,热爱科学了。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46#

暑假开始了,连续的高温,似乎没有想象中那样的轻松,这样的感觉论坛上包括我的同事们都存在,现将自己假期的一些工作整理如下:


1、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报名,协助校长对教师报名进行审核。(7月16日前)


2、学校体艺2+1、校本培训课时认定申报书材料上交教育局。(7月15日前)


3、教师专业知识考试。(8月17日上午9:00)


4、参与省农远工程教学设计、教案编制。(7月底《桥的形状与结构》、8月中旬《用纸造一座“桥”》、8月底《食物 链和食物网》)


5、参加2011年暑期浙江小学科学网络管理团队会议(8月8日、9日长兴实验二小)


6、创建校学生“科技乐园QQ群”,完成科技论文小专题培训。


7、辅导学生科普征文一篇。(主题:探梦天宫 放飞理想 2000字以内参加区评比 8月底


9、组织开展环保实践活动。(主题:低碳 环保 节能 完成实践报告的各类资料整理参加区评比(8月25日前))


10、参与市未成年人科技教育论文撰写。(主题:创新与素质教育 9月15日上交)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47#

任务很多,很忙碌,想必也很充实。年轻的时候该有梦想,该去奋斗。祝愿你一路前行,一路欢歌!
TOP
48#

以下是引用紫色鸢尾在2011-7-9 13:39:00的发言:
任务很多,很忙碌,想必也很充实。年轻的时候该有梦想,该去奋斗。祝愿你一路前行,一路欢歌!

多谢鼓励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49#


狗王足迹第2季:


本学年担任五年级教学!听大伙说五年级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我也是第一次担任五年级教学!希望能将自己的点滴记录下来,更希望得到大伙的指导和建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5 14:50:10编辑过]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50#

狗王的足迹很深啦,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51#

看到论坛上很多五年级的老师关于种子发芽实验的一些讨论,我看过之后收获颇多,我则先开始《光》的教学,孩子们在学习《光》这个单元的同时也做了“种子发芽”的实验,主要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实验,并进行及时的观察和记录。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52#

《阳光下的影子》一课我将学生带到操场,在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实验前,我没有向他们说过多的实验注意点和要求,只是让学生准备实验器材和记录单,在实验的过程中有的小组开始随意移动铅笔、还有的小组只画出影子的一部分等,针对这样的现场,我提出“你们的实验存在问题吗?”,孩子们观察的同事也进行了互相的讨论,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了本实验的一些注意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53#

把《光》这个单元调到前面来上是正确的,不然到后面阳光不好就没有办法上那单元了,我们重庆的阴天特别需要把这个单元提前的。
TOP
54#

<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教材中的实验我没有让学生分小组完成,我只做了演示实验,原因是受外界环境(自然光)的影响,实验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其次过于仓促去准备实验器材。而我曾经在《科学课》杂志中看到如图的改进实验装置,我想这个实验器材准备起来比较方便,通过在瓶中放置一些粉笔灰制造有灰的环境,光线通过瓶就能看到明显的路径,而且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几乎是不存在任何的困难,学生通过“红外线”电筒透过可乐瓶,光的传播路线还是能较为明显地观察到。针对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小学,科学实验器材相对比较缺乏,因此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自备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器材可是现阶段我校科学教学解决器材缺乏的实际做法。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55#

上图这个实验瓶中装什么粉末还是有讲究的,我试了很多,想粉笔灰、面粉、米粉、石灰等,感觉还是石灰的效果比较好一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56#

   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短短时间经历教师节,中秋节。记忆中这两个节日挨得这么近似乎很少,今天是我国第二十七个教师节,也是我的第十一个教师节,昨天在学校受到了不少孩子们的小礼物,今天一大早收到几个已经读大学、高中学生的祝福短信,一句问候着实令我感动。

   有时候会感慨时间过得快,而有的时候则是在反思自己平常的一堂堂课是否真的做到认真去准备了,这个学年我担任五年级的教学,《光》这个单元我已经上完了三节课,但是总体给我的感觉是缺了什么——是自己的业务能力?课前的充分准备?还是其他等等的原因,首先拿《光和影》一课来说,教材中的3个实验我在第一个班中让学生分组做了,但是由于各小组的手电筒不一致导致效果不一样,而且三个实验都去做的话课堂任务很紧,还有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影子记录下来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这节课下来自我感觉挺差的。怎么办呢?马上就要开始另一个班的教学,我临时舍弃了三个实验中最为复杂的一个实验——实验一,将这个实验改为让学生预测,然而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学生的预测竟然全部正确!我在想是不是我忽视了孩子们的前概念?是不是有的实验让学生去做反而成了累赘?回答当然是不一定,但是一点可以肯定的自己对学生前概念的摸底了解做的很不到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简单回忆下自己的工作,真的很有意义。


 


    今年的教师节即将过去,谢谢所有的孩子们!也把祝福送给每一位老师!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57#

中秋回乡下,去后院子采些蔬菜,前段时间种的丝瓜长势甚好,而其中有一条丝瓜特别长,于是便摘下!摘下后有些后悔,由于这条丝瓜还不是特别成熟,估计它还能长得更长!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58#

《光的反射》反思:


       关于光的反射,涉及到的内容和概念比较多,但是针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许多所谓的概念老师说了还不如不说!今天阳光丰富,我课前让学生做了很多孩子都爱玩的游戏,用一面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教室的墙上。本以为这是一个挺简单的游戏和实验,课前我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动手实验中去了解“反射”的含义,而学生研究的重点似乎在镜子与阳光的角度问题。当然不一定要将这问题研究透。有了实验的基础,在课堂中学生对“反射”这一概念的理解便更加的形象。


     教材中有三个实验:A光直射到书本,B光通过镜子的反射到书本,C光通过两次反射照到小球。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自备的手电筒成了最大的问题,有的小组预设得比较好,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始终得不到预设的结论,于是开始怀疑方法是不是正确,而有的小组比较顺利,有的小组则采用一些“旁门左道”的方法,实验的结果还是比较理想。


    然而为我留下一个疑问:这三个实验安排看似层次的递进,但这样安排是否合理?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59#

上图两次反射啊,教材上的实验被学生拓展了,厉害。
TOP
60#

上周五上,教《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材安排了两个实验,第一是物体颜色与吸热,其次是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尽管对学生学具袋中的器材有点不敢恭维,然而实验的结果依旧让我大跌眼镜。首先学生手中的小温度计原始温度不一致,有的甚至相差十来度,于是我首先在实验前收集好温度计,排除一些“不正常”的温度计,实验开始后,一个班有两个小组的结论是白纸温度升的最高,于是得到了一个截然相反的结论,实验后进课堂我还要将他们的结论纠正过来,有的学生面色有点“茫然”,似乎是我明明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得到的结论,怎么会错呢?呵呵,学具不给力,伤不起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6 8:04:06编辑过]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