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好,学好
——记第八届全国自制教具评比有感
萧山区义蓬三小:杨君
很荣幸,我的教具《热传导演示仪》有机会参加第八届全国自制教具评比。第八届(天煌杯)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定于8月13日至1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
8月13日,抱着极大的希望与期待,我带着它们上路了。
到了参展会场,这是我教具的一席之地。教具放下没过多久,就有浙江小学科学论坛里的老师来观看我的教具,与我交流了几句。其实我蛮佩服这位老师的,我估计这位老师不一定有作品来参加比赛,可能是跟着他们的团队甚至可能完全是自费来到这里学习的,那需要多少的毅力和勇气。顺便有空,去四周看看别的教具,心里一阵嘀咕,全国教具那么多,我这件能上一等奖吗,我这件教具没有别人那样精致和奢华,甚至看起来有点落魄,放在那边,一点都不起眼。参展完成,没什么任务,就回到宾馆休息了。
8月14日,我来到了会场,想去看看自己的教具,哪知道现场已经封得严严实实,所有人员不得进入,只有到比赛任务才能去拿自己的教具,所以在会场也是白忙乎,还不如回宾馆。于是,整整一个下午都在宾馆度过。
8月15日,一大早我就醒来了,虽然前两天没什么紧张的,可到了比赛的那天,确实有点情绪上来了。到了会场,大概才8点多一点,因为我的教具在上午评比的中间时段,以为要在外面等个把小时才能进去,哪知道没过五分钟就点名了,可以进去拿作品,并且可以调试。在这个作品其实还有那么一点点瑕疵,就是热在金属条上传导的时候,两边传导的速度不一样,因为金属条一段是固定的,所以长一些,在实验的时候发现长一段的传热要慢一些。怎么办呢?当时就问组委会借了一个铁架台,把金属条两端剪成一样,这样热传导的速度才相同,然后两边都用铁架台固定。比赛之前,终于调试完成。大概比赛进行得很顺利,大概8点40分,就轮到我们在比赛室门口等。没过多久,就轮到我们比赛了。我把教具的材料先介绍给评委,然后就演示了。刚刚演示,有一个评委就惊奇,这个不用液体的,是固体的?那时候就开始有点惊喜了,至少有评委已经被我雷到了。演示差不多完了,评委问,这个怎么想到的,哪里由得买的等等一些无关教具本身的问题,我就更加开心了。最后等我们开始整理材料准备出来的时候听到了一句更开心的话——这个教具好,这个应该没问题。当是我就很兴奋,很有感觉,一等奖应该八九不离十了。比赛完成,因为16日没有什么任务,于是就回家了。
8月16日,正好没比赛任务,也正好公需科目考试,于是去萧山考试了。
8月17日,我觉得比赛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应该是学习任务,为下一届做好准备。于是一大早,我就赶到会场,准备去参观各省的优秀作品。一直以为比赛的结果要在17日晚上公布,当我看见别人的作品居然已经写上了奖次,我兴冲冲的跑到自己的教具门口,终于终于,一等奖写在我的教具的参展牌上。但奇怪的是,当时就没有比赛那天兴奋,觉得一等奖好像就是应该拿的感觉。很多人来看我的教具,于是我只能守着自己的教具,介绍自己教具的一些材料,很多初中高中老师也对我这个材料很感兴趣。上午本来还想去别的省学习的,很多人来询问,所以一直没走开,只能让别人去拍点照片,回来再慢慢学习。下午,应该是比较空的,但可惜的是,很多作者可能外出活动了,所以有些只能自己看,看懂多少算多少,顺便买了一本第七届全国自制获奖项目汇编,慢慢学习吧。
8月18日,这应该是最轻松的一天,很多记者都来拍照和采访,我那件教具材料很新颖,所以很多报道都写到这个教具,感觉蛮好蛮好。
本次比赛,“四新”成为本次比赛的主流,即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新工艺,这可能也是接下来制作教具的一种思路,希望大家也能从这些方面考虑,也能做出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