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1年杨君个人微博 [复制链接]

451#

期待杨君的好消息!
做有意义的事!
TOP
452#

以下是引用湖州科学老师在2012-9-15 15:50:00的发言:

貌似看到兄弟的手了?


有手没有脸,可惜啊!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53#

 

《 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多数是来自网络的)
尊敬的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比较水的多少》。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一课。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建构基础性的科学概念、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儿童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液体的特征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它为学生继续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实验器材进行观察,通过比较、估测、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多角度的认识水的一些基本性质。课的开始首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装水多少不同的容器,提出问题。第一个探究活动是在学生对容器中水的多少有了多种猜测基础设计实验方案。第二个探究活动是在学生对容器中水的多少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重点演示量筒的发现过程。我觉得重新经历一次量筒的发现过程,这远比会使用量筒更为重要。


根据以上对本课的设计思路,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量筒的主要测量单位是:毫升;
2
、通过比较容器中水的多少,经历量筒的发现过程;
3
、在比较水的多少的探究活动中敢于提出不同见解,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容器中水的多少,经历量筒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量筒。
教学准备:两个大小不同的瓶子、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相同的杯子若干、量筒、尺子、玻璃杯、课件。
了解了教材,确定了目标,该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呢?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用开放的教法来引导学法的开放,采用探究发现法作为是本课的主要教法。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引导学生经历猜想、制定实验方案、运用各种方案进行比较、收集整理事实、思维加工得出结论的过程。


  为了更好的凸显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将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重演发现——总结拓展为教学流程进行课堂教学。
一、提出问题,观察猜测
   
现代教学论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科学探究是从问题开始。课的一开始,首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装水多少不同的瓶子,提出问题:这里有两个瓶子,请你们仔细观察,哪个瓶子里的水多,哪个瓶子里的水少?这样设计问题的目的是吸引学生对本课要研究问题的注意,从而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比较水的多少。此时,教师运用引导性的语言如: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观点吗?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根据自己原认知水平作出多种猜测,学生可能做出的假设有:水位高的瓶子中水多;瓶子粗的装水多;可能两瓶水一样多等。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为后面设计比较水的多少实验方案埋下了伏笔。
二、设计方案,实验验证
   
学生对两瓶水的多少有了一个初步的猜测的基础上,进入下一环节: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此时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进行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对实验进行设计,你们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证实你们的猜测呢?鼓励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此时不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说出道理就要鼓励。学生可能提出的设计方案:把两瓶水倒入两个相同的杯子里比;用同一个杯子画刻度比;称一称,比轻重等不同方法进行比较水的多少。使学生对水的认识从概念层面转化到应用层面。学生对方案比较,选择小组最佳简单有效,分发小组需要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有的小组选用称一称比重量的方法,学生是第一次使用托盘天平,因为学生有玩跷跷板的经历,于是直接把两个瓶子放在天平上,在学生汇报实验时,教师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同学们,直接把两个瓶子放在天平上称这样公平吗?由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把水倒在相同的杯子里称,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适时引领探究深度,重演量筒发现过程
    在学生对二瓶水的多少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顺势展开,进入下一个探究活动:适时引领探究深度,重演量筒发现过程。如果学生测出2号瓶里的水多,继续提出问题:2号瓶子里的水比1号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学生用手比划,我就追问:我们如何测出多多少精确的数据呢?学生自然提出在相同的容器中用尺子量,这样,对发明有刻度的量器产生兴趣。用尺子、玻璃杯等工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有刻度的容器,把小组数据黑板展示,学生发现:自制有刻度的容器测量不准,这时,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在学生一筹莫展的时候,引出测量水的多少的专用工具:量筒,这时,学生有了柳暗花明之感,学生先对量筒的外形进行观察,了解量筒的刻度及单位毫升后,学生急切想使用量筒,先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测量1号瓶,引起学生测量准确性的探讨:我量的是30毫升,我量的是31毫升,我量的是29毫升,在学生对测量方法引起注意时,教师通过课件辅助教学,将正确使用量筒进行引导,教学难点得到解决。学生运用量筒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活动。这样设计的意图是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短短几十分钟里,走过人类量筒发明过程,这正是科学启蒙教育的伟大意义。
四、总结拓展,综合评价
   
课到此时,进入第四部分:总结拓展,综合评价。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与想法,让学生说一说本课的收获,评价自己的表现。同是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比较液体的方法很多,在生活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如:我们家里没有量筒我们如何测量液体的多少?平时喝的饮料是多少毫升?等实际运用的问题。引起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品质的形成。
纵观本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谓一波三折,学生顺利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测得2号瓶水多,教师提出问题:2号瓶子里的水比1号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引发学生制作刻度容器,可自制容器测量不准;提供测量容器:量筒,激起学生准确测量容器的需求,指导正确使用量筒。任务的驱动让学生的探究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通过本课教学我相信会到达较好的教学效果。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54#

 

“轻负高质”实施之我见(本人原创)


      “轻负担高质量”是教育的永恒追求,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先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才有可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我紧紧围绕“为高质而轻负,以轻负促高质”的理念,扎实地落实在教育教学中,努力践行“轻负高质”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减负增效”教学管理工作机制,为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而进行不懈的努力。


      减负,即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减负简单的理解为较少作业,减少辅导,减少学习实践,这样的认识是粗浅层次的,甚至是错误的,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但不是不要教学质量。通过减轻过重的负担,推进甚至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我觉得科学的课堂要追求快乐教学,即教学愉快地较,学生快乐地学。想实现快乐的教学就需要我们要提高教学素养,更新和学习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设计和上课器材,认真备课,才能实现真正的减负增效,实现有效做功。


      首先,我说说如何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和教学素养。科学的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这需要我们长期的思考和分析。我还清晰得记得当日本大地震,发生了海啸,引起了核污染事件。当时杭州发生了抢盐的事件,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最离谱的是我们学校的很多老师也参与了这一行列,我觉得这是可悲的。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一个会思考会分析的人是不会进入进入抢盐的行列中,可惜的是当时大多数的人都在这一行列的,这才是最可悲的。我在想,如果这一事件传到日本,日本人会消掉大牙的。所以,足见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提高科学素养需要我们平时多看,多学,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再回到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也是一样,应注重科学观念的培养。要使学生从小培养规律意识和理性精神。不仅要了解科学技术的词汇和概念,更要了解科学家的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知识对于社会的影响。


      第二,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我一直在思路,如何使得我的课堂有独特的地方。我最后总结为四个字——理念先行。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让你的课堂有不一样的地方。在这方面,我主要从三步走。A、走出去学习。最近三年,我抓住了一切出去学习的机会,参加了大大小小的各类教研活动,大的有全国的优质课比赛,小的有片的教研活动,我觉得凡是一堂成功的课,必定有一个有形或者无形的理念在指导。B、看一些书籍。都说书籍是最好的朋友。我最近看了一本老外写的,韦钰院士翻译的<科学的教育原则和大概念>,像这些书籍都是走在最前沿的教育思想,从大概念到小概念,对我们的课堂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当你的理念先进了,也就是你课堂的指导思想先进,才能使你的课堂有不一样的东西出现。C、课堂实践。我觉得一节有先进理念的课一定能使得学生学得轻松,学的快乐。比如《比较水的多少》这节课,我觉得从这节课光学会比较水的多少或者学会使用量筒知识最浅层次的内容,让学生重新感受和经历量筒的发现过程,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童趣的,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


      第三、让学生爱上科学,甚至爱死科学。学生只有喜欢这门课,爱上这门课,才会对这门课赶兴趣。而我们小学科学正是容易让学生喜欢而爱上的课程。我曾经做过一项小范围的调查,学生最喜欢上的是电脑课,排名第二的就是科学课。我们的科学课之所以能排第二,是因为科学课是玩中学,学中玩,边玩边学。学生的天性是喜欢玩的,一堂边学边玩的课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刚刚我和五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做绿豆发芽实验。这些实验在我们看来没有什么乐趣的事情,但是当学生第一眼看见绿豆发芽的时候,那个尖叫声可以震动整个教学大楼。发芽以后,我每天中午允许学生进实验室去观察和浇水,然后很多同学回家也在做这个实验(学校是4人一组做一个实验)。有的同学每天观察绿豆怎么生长了,茎怎么变色了,当他们发现绿豆死的时候会觉得很惋惜,有很多同学自己去写成观察日记。这个过程当中,只有第一天是我指导下进行的,后面都是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句话叫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上绿豆,爱上绿豆发芽,也就渐渐爱上你的科学。这样的学习过程一定是轻松快乐而且高效的。


而且我对实验室的管理也属于半开放式。学生什么时候有空,就可以带着钥匙自己去实验室玩,所有器材只要哪里拿哪里放就可以了。我觉得实验室是学校的,应该允许学生进出学习。我记得去年毕业有个学生,他语文作业从来不做,数学作业偶尔做做,但是我每次布置的科学任务,他都能认真得完成。他做的沉浮子是他们班做得做好的一个,而且每次考试都能给你考出一个好成绩。


      第四、我对期末复习阶段的处理。每年期末都是老师忙得累死,学生做得累死,学校一片死气层层的感觉。我觉得题目应该可以少一些再少一些,大量的练习和考试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感。所以精选精练才能使期末复习最有效得提高。比如三年级的动物单元上完以后有这么一题——观察动物完以后,我们把它们怎么处理,有三个选项,A弄死,B做成标本,C、放还大自然。应该当时观察的都是蜗牛、蚯蚓,我们选择肯定是放还自然。但这样的题目出现在期末考试复习就到,我觉得就应该删除,不同的动物,我们对他们的选择应该是不一样的。比如观察完了蚊子,我们就是杀死处理的,观察完蝴蝶,做标本多好。所以我们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做,删除无用的题目,无效课余作业。


      以上就是我对 “轻负高质”一点想法和思考,谢谢大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9-15 23:58:54编辑过]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55#

胸有大志,信手捻来,便是一篇好文章!佩服!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amp;amp;amp;Id=12396
TOP
456#

长长的帖子,留下的是作者缜密的心思,深深地思考。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457#

忙碌的节奏暂时结束,终于可以安静几天了。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58#

    杨君很有自己的见解,好好地认真地拜读了!
TOP
459#

实际在做,心有理念,就会有成品出炉!祝贺成果!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460#

杨君老师对小学科学执着追求,是我们的优秀代表,预祝取得好成绩!

TOP
461#

后天网上省网开会主持,好好准备一下!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62#

高速免费了,高速公路成了低速公路,高速费变成了油费,高速也成为了事故高发地段。今天我看到追尾事故的车停在高速公路的起码20多辆,追尾的车子起码50辆,中国的高速公路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出现的需要,需要改,真的需要改!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63#

10月2到4日我们游览了龙游石窟、江西的三清山还有玉山的江郎山,连续两天爬山累晕。
萧山区义蓬第一小学 杜志刚
TOP
464#

哈哈
TOP
465#

以下是引用杜志刚在2012-10-6 20:34:00的发言:
10月2到4日我们游览了龙游石窟、江西的三清山还有玉山的江郎山,连续两天爬山累晕。

不多,我去安徽屯溪,徽州,三门,天台,今年国庆忙得勒!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66#

传点照片留作纪念吧!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67#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68#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69#

有图有真相,杨君也是带着家人跑了好多地方啊!细心的爸爸,我看见了哈!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470#

明天去绍兴参加特级教师工作室活动,非常期待。很少有这次那么期待活动,期待的很多!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71#

  慢慢回忆,细细品味


       参加了浙江省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感受很多,随便写点,留作纪念吧。
       感受一:义蓬到柯桥真的很近。
      16日,我们义蓬片的小群体正好4人,出发了。听说喻头要上课,有点兴奋,有点激动。因为怕房间爆满,我们早上8点就出发了。我们这里到柯桥真的很近,从义蓬出发到柯桥,大概40分钟就到了。
      感受二:柯桥是个好地方 
      柯桥,因轻纺城而有名,它是全亚洲最大的轻纺市场。但我看见的并非因轻纺,而是柯桥的湖的水。我们住的宾馆——轻纺城大酒店,从房间往下望去,一条长长的河流经过。顿时,我就觉得可惜,可惜我鱼竿没带,在那边钓鱼觉得是另一番享受。出了酒店,左拐不到500米,就是瓜渚公园,那个湖泊。反正在那边看到的,到处都是湖水,难怪那边称为水乡。那水,干净清澈。
      感受三:轻纺城小学发展惊人
      我们参加活动的主办学校,据说从2005年还只有500人,目前已经发展至2000多人,这样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足见这是一所成功的学校,值得钦佩!
      感受四:四堂课四种精彩。
     第一堂,轻纺城小学的王燕老师,这节课其实是非常难上的,要把杆秤和杠杆联系起来,对学生来说本来就是比较困难的。而学生能通过做不同量程的杆秤,进一步感知支点、阻力点和用力点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把课堂引入到了生活。第二堂钱金明老师执教的《种类繁多的动物》,我觉得钱老师不愧为特级教师,有大师风范。离开小学课堂20多年,还能把课堂把握得如此井井有条,值得佩服。还让学生自己去板书,把板书整理到位,值得借鉴。其实,这节课还是有材料的,比如一些模型和贴纸等等。我的理解,简约的课堂,不是越少的材料,更应该是有结构的材料。第三节,诸暨市教研员祝海丽的课。这节课最大的思考是学生的提问。新课标指出,让学生研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我想,如果没有材料,没有教师引导,学生的提问是泛泛而谈,甚至是无效的,会严重干扰我们的课堂。所以我想,让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也应该是学生观察了老师给出的某一现象,再来提问,这样的提问或许更为有效。第四节,喻头的《公平秤的秘密》。这节课始终以解密为线索,把整节课贯穿起来,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喻头的课,确实值得细细品味,慢慢琢磨。四节课上完了,精彩和思考还在继续中。
      感受五:头痛
      本来晚上还要一个座谈会的,原本想去听听。可惜的是那天实在头痛厉害,没去成。
       感受六:惊喜
       喻头早就说起,给我们管理员发证书,没想到这次真的发到手了,还是满惊喜的。
       乘空,随便写点体会和感受,收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18 10:16:38编辑过]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72#

灰灰,体会好多,这次绍兴之行的确很好,课堂精彩啊!
遇见未知的自己
TOP
473#

看到你们那一张张熟悉的脸。想着大家见面时的感觉!郁闷啊!不过还好有一张管理员聘书让我心里舒服一些了!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amp;amp;amp;Id=12396
TOP
474#

灰灰好文采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475#

吼吼,这一聘有4年哦

TOP
476#

以下是引用我予我乐在2012-10-18 14:26:00的发言:

吼吼,这一聘有4年哦


不干活,随时收回,嘻嘻!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77#

兄弟,来踩一下,呵呵,这次培训我的室友是萧山汇宇小学的沈同志,说了你的很多成长经历,让我佩服!
TOP
478#

以下是引用流星在2012-10-19 7:52:00的发言:
兄弟,来踩一下,呵呵,这次培训我的室友是萧山汇宇小学的沈同志,说了你的很多成长经历,让我佩服!

呵呵,沈洋说的,其实成长完全要靠自己!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79#

以下是引用杨君在2012-10-19 7:54:00的发言:

呵呵,沈洋说的,其实成长完全要靠自己!


哈哈,是的!非常赞同你的观点,你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向你学习!在逆境中,顽强的成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19 8:04:18编辑过]

TOP
480#

祝贺杨君!付出与收获都让人感受颇多!细细品味你的品味。。。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