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当下活着的姿态 [复制链接]

1#

当下活着的姿态

 

前天晚上、昨天晚上,我在看许锡良教授发在博客上的“在华南师大国家级教师培训上的演讲实录”,2个半小时的演讲内容,很多内容引起我的共鸣,我也记了好几面的笔记,作为校本培训的自学内容。刚巧,昨晚也听了我们进修学校主任关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教育考察的启示》的报告。她将自己在德国学习的十多天的所见所闻所思与我们分享。她向我们介绍德国教育的体系、教育模式、教育方式,与我们中国教育相比,我明白为什么德国的产品这么精良。德国的教育从幼儿开始就是动手自由学习一直到中学开始分流,不管是那种学校毕业,他们都要有两年的职业教育。而他们的职业教育的课堂,相当于真实的工厂的演练。德国小镇整洁优美的环境,热情大方的居民,简单朴素的生活,严谨、讲究规则的作风,无不冲击我们的视线。是什么让德国人这样有礼、有德,这样自由地生活呢?教育。反观我们中国的教育,从幼儿开始,孩子们就被关在教室里,一直到大学毕业,基本上以书本知识传授为主,我们的孩子缺少的是动手能力,缺少接触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能力。中国千年的重书本轻劳动的思想毒害一代代人,中国缺少熟练的制造工人,中国缺少有自己思想的创新人才。因为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在做摧残人性的工作,孩子的灵性被一点点地磨光了。我们都知道应试教育的弊病,但是我们在具有惯性的列车上不自觉地做着摧残孩子心灵的事,也看着自己的孩子被残害却又无可奈何。


《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许教授就是以这样一个题目吸引我的,他觉得有“思想”的老师就是生命意识得到唤醒的老师。我也有同感,我的生命意识是被谁唤醒的?记得叶曼说自己在四十岁的时候开始对“生死”产生疑惑,而后一直在追寻直到遇到严华瑾老师,她才有了心灵的归宿,在研究佛法的过程中她觉悟了,她以自己的觉悟为世人开示。大家还能在她创办的“文贤书院”网中听到96岁的她给大家讲道。许教授也说自己40岁是重生年。我也是在40岁开始被朋友引到书海,是《先知》、《金刚经》、《追寻》、《巨人的心里磨难》、《瓦尔登湖》、《季羡林文集》、《周国平文集》、《于丹<论语><庄子>心得》等书籍,是古今中外思想、文学的巨人在引领我,还有我2004年转行任教的科学学科,一起唤醒我对于生命意识的认识的感悟。


作为教师,我也曾只看两本书:教材和教参,我也曾把孩子们束缚在教室里,加班加点让他们认字计算,我也一直为自己的勤奋和奉献而骄傲,也因为我的勤奋和奉献得到学校老师、孩子、家长的认可。可是现在,我对老师们无视学生的生命,无视自己的生命在做着摧残自己和孩子生命的工作后,心急呀。我无力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我无力让老师们撇开分数给孩子们以自由的空间。但是,我是老师,我只能用自身的行动来让老师们体悟。


 


尼采说,推动世界的两种力量,一是对金钱的热爱,二是对知识的热爱。金钱于人,能保证衣食住行无忧即可,多了也是累赘。知识的追求就是精神的追求。“作为老师,我们的快乐来自哪里,一是对学生成长的期待,二是对思想和知识的追求。”“做老师的,每天读书,每天思想,每天都有一点新意,每天都有那么一两个问题能够与学生交流和探讨,乐此不疲,职业生涯也就其乐融融。”许教授的话和很有道理。


昨天我上了四节课,每个班学生都让我感到无比喜悦。


 


昨天的课只是对前面所学三课的总结和延伸,《运动和力》学生在实验室组装小车,利用重力、皮筋的弹力、气球的反冲力让小车开动。这节课让学生看视频、图片,梳理所学知识。一边观看,一边给予补充说明。


车的演变历史,从埃及建金字塔时人们用圆木运巨石,到人用装有轮子的车推东西,到利用畜力(马牛驴),再利用蒸汽机、火力、电力等做动力让小车运动起来。日本干线的火车头型(海豚头似的流线型减少摩擦),说到仿生学(仿蝙蝠的雷达,仿树干的圆形建筑等,让学生知道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学生说到鸡蛋的形状,说是最牢固的结构。)。


让学生看图片了解弹力的运动不仅仅是皮筋,比如奥运会的运动项目撑杆跳(源自动物借助树枝的弹性进行树木间的跳跃)、射箭都属于弹力的运用。中国古代的弓弩图,说到弓弩的发明者诸葛亮,说到草船借箭。让学生了解战争工具的演变:古代打仗用矛和盾,后来发明了弓箭就可以躲在暗处射杀敌人,再后来的枪炮,导弹等。


出示火箭炮、导弹发射图片,开始复习反冲力,展示航天飞机、火箭、喷气式飞机、烟花喷射的图片,说到人类的智慧发展,说到现在进行的美日韩军演,俄朝中与之对抗,世界政治的格局。学生为美国的霸道而愤愤不平,他们也担心发生战争会怎样。因为伊拉克战争带给百姓的灾难与他们说起过。我让他们放心,因为有人民解放军保护着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海陆空也不是吃素的,我们能让航天飞机上天,也有能力打掉美国的航母。我让孩子们记得我们国家在奥运会展现给世人的一个字“和”,我们以和为贵,以构建和谐国家、和谐世界为己任。


短短的十分钟时间,我跟孩子们交流的内容是那样的广泛,这是我备课所没想到的,孩子们的兴趣盎然,积极参与交流,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与同学分享,这一个平台给了学生老师一个展示的机会,也给了学生榜样作用,让学生收获多多。为什么我能趁机与孩子们说到关于军事、科学、政治、时事、文学、社会、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呢,这得益于我爱看书,我对时事的关注。我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希望他们也是关心时事的读书人。


 


看完视频和图片,问学生我们已经用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小车动起来,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让小车动起来。在学生的互相启发和我的鼓励下,学生想到了:利用风力(用嘴吹、加大力、加风帆等)、磁力(吸力、斥力)、人力(拉、推)、弹力(皮筋卷、弹簧弹)、电力(加马达风扇)、重力(斜坡让小车下滑)、水力(流水)。


这一过程是令人兴奋的,孩子们的思维不断被打开,他们也被自己和同学的想法所激动。我觉得教师的职责不是死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如苏格拉底所说的要“不断地唤醒生命,让他们回忆起蕴藏在生命深处的思想知识和智慧。”


当我板书了这些力的名称后,在后面点上省略号,大括号一括,这些都统称“力”。说到力,我们要感谢一个人:牛顿。听过牛顿定律吗?(学生说到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到中学我们会学到牛顿三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为了纪念牛顿,人们把“牛顿”作为力的单位,简称牛。我们平常用到的重量单位是什么?(克、千克、吨)那一牛到底多少克力呢,我们用什么工具来测量力?学生看书自学。书本介绍弹簧秤,一牛约等于100克力,还介绍了弹簧秤的使用方法。(这是第四课的内容,先让学生有所了解,下节课学生就可以去实验室亲自用测力计去测各种力的大小。先让学生有欲望,才可以让学生自觉主动去学习。


 


回想昨天的课,我依然被孩子们的热情所感染,正如教授所说“应对非人性化越要用人性化的办法,轻松、活泼、快乐才能够真正学得好。”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我能做的是让自己的课堂不再成为摧残儿童的场所,而是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好奇心,给他们动手的机会,思考的机会。我坚信“做中学”获得的体验是深刻的,学习是试悟、顿悟的过程,“书上得来总觉浅,要知此事需躬行”。我以自身的体会来教育学生,就拿修弹簧秤的事来说吧,这个单元还没开始上,我去实验室,看到弹簧秤七零八落地散在一边,没有一个是可用的,我真发愁没工具怎么让学生学。想过去买,或者去兄弟学校借用。备课时对弹簧秤的构造有了认识,就动手拆了圆筒重新装上。指针掉了用双面胶固定,坏了重新做一个指针。我经常让学生从身边找替代物,这次我自己也这么做了。修好的弹簧秤整齐地排列着,心中满是自豪和快乐,我还把这个过程与学生分享,让他们知道动手是多么快乐的事。


 


昨天的最后一节课,2老师请假,我去代课,学生说什么也要上科学课。我让他们把课堂中想到的用其他力让小车开动的方法变成现实,孩子们在课堂里就忙开了。他们做好后进行比赛,输的同学又去修改,一节课孩子们就在课堂里不断地动手,分享。几个人在一块想办法,有成果了马上与我分享,我则展示给大家看,他们得到启发后又进行改装。几个缺零件的同学利用身边的东西替代,瓶盖做车轮,用直尺做三轮车,还自制弹力小车。


想起我的课堂,多么像老师所介绍的德国小学的课堂。是的,这才是人性化教育,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来自自身的探究过程,他们的思维是在实际动手中被不断开发的。学生喜欢我的课,喜欢我这个老师,这不正说明学生对这种教学的认同吗? 


“素质教育”的理念是正确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正确的,我们的决策者看到了教育存在的问题想到了对策,但是被那些不懂教育,只知道把学生的分数与自己业绩挂钩的执行者念歪了经,把老师和学生引回到摧残人性的“科举”模式中去。我们应该清楚,“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记忆力与背诵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了。生命的体验与感悟,以及创造力是机器所不能够替代的。”“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有问题意识,然后要知道到哪里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资料,找到之后如何利用它。有围绕问题寻找与利用资料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授说“拥有充足的睡眠,良好的营养,和平宁静的心境,饱满的精神状态,健康的身体,以自身的榜样引领学生过一种健康的生活。”是的,我也要这样做,让周围的人从我的生活方式中得到启悟,尽我所能让我周围的一切因我的改变而改变,能改变多少就改变多少,这就是我当下活着的姿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2 21:40:38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运动和力这个单元前三课如果不规定孩子们用什么力,比如第一课用重力、然后是弹力、反冲力,就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让小车动起来,然后再来控制某些实验的条件,这应该是个不错的建议,学生可能更能感受到车子发展的过程,以及各种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