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浙江省“百人千场”小学科学名师送教活动(舟山)图文报道 [复制链接]

1#

[原创]浙江省“百人千场”小学科学名师送教活动(舟山)图文报道

 


浙江省“百人千场”小学科学名师送教活动(舟山)图文报道


 


111213日今明两天,浙江省“百人千场”小学科学名师送教活动在舟山市定海小学举行。


上午,开班的时间从原定的800推后到815开始。徐月明教授介绍说:“因为开班式上发方的领导和专家说的话都很短,所以我们开班的时间很宽裕了,可以推迟开始。”徐教授一句话就点明了“这是一次高效的活动”。随后,简短而隆重的开班式上,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魏建刚主任、省教研室教研员特级教师喻伯军、浙江外国语学院徐月明教授、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陈晓萍副教授、舟山市定海区师训中心董良岳主任分别作了扼要简明的发言。上午845活动正式开始。


二楼:开班式照片;主席台领导、专家介绍。


三楼:本次活动安排表。


四至七楼:四位上课教师亮相。


八至十一楼:精彩课堂掠影。


十二至二十一楼:评课活动花絮。


(新增)三十二楼至五十三楼:五场小报告的图文(含喻伯军老师的主题报告:《当爱好遭遇研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13 21:39:28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主席台领导、专家从左往右分别是:


舟山市定海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董良岳


省教研室教研员特级教师喻伯军


浙江外国语学院徐月明教授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魏建刚主任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陈晓萍副教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12 21:16:59编辑过]

TOP
3#

 

本次活动安排表。


























































时间


内容


上课人/点评人


主持人


1112


 


开班典礼


 


 


上午


830——1130


课一:五年级《工具与机械》第一课时


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 李家绪


徐月明


课二:六年级《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杨春晖


说课与点评


喻伯军、陈晓萍、徐月明


下午


1330——1700


课一:三年级《空气占据空间吗》


杭州胜利小学  苏林冲


徐月明


课二:五年级《运动与摩擦力》


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 吴斌杰


说课与点评


喻伯军、陈晓萍、徐月明


1113


上午


830——1130


主题报告:


浙江省教研室   喻伯军


徐月明


小报告:怎样做一个真正的科学教师


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 李家绪


下午


1330——1700


小报告:沿着学生思维的箭头设计活动


海宁市实验小学姚伟国


徐月明


小报告:合理指导学生探究活动


温州瓯海潘桥小学谢晓静


小报告:向简约、有效地小学科学课堂推进


舟山市定海小学袁优红


 

TOP
4#

 

课一:《使用工作》 


执教: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  李家绪 


简介:小学高级教师、全国科学教育分会优秀教师


 


TOP
5#

课二:《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执教: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杨春晖


简介:小学高级教师、获浙江省“春蚕奖”


 


TOP
6#

课三:《空气占据空间吗》 


执教:杭州胜利小学  苏林冲


简介: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市学科带头人


 


TOP
7#

课四:《运动与摩擦力》 


执教: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 吴斌杰


简介:小学高级教师、省教改之星、嘉兴市学科带头人


 


 


TOP
8#

 

八至十一楼:精彩课堂掠影


四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非常精彩,精彩的课堂掠影照片听课的老师们也都拍了很多,可以满满地贴上好几页贴子。我就抓几个课堂上的细节吧。


掠影一:你看这个孩子,课堂上问问题还真是问对人了。哈!在《原来是相互关联的》这一堂课上,他总是转过身去向喻老师问问题:松树长在哪里?香蕉是不是长在热带?……应该是喻老师离他最近最方便,而且回答问题也亲切极了,当然成了他的首选了,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12 21:26:23编辑过]

TOP
9#

 

掠影二:上午李家绪和杨春晖两位老师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其中他们两个的共同点是教(学)具都准备得非常充分。上图,看看他们准备的教(学)具吧。


李家绪执教《使用工具》一课的教(学)具


 


 




TOP
10#

 

杨春晖执教《原来是相互关联的》一课的教(学)具


 


 




TOP
11#

 

掠影三:苏林冲老师执教《空气占据空间》一课非常精彩。一堂典型的实验教学课,苏老师上出了自己的新意,给我们所有舟山听课的老师带来一种美妙的享受。苏老师课上的一个小环节也引发了老师们一场有意思的讨论:学生实验时吹同一根吸管,卫生问题怎么解决?(见下图)


苏老师在课前还有一个小插曲:苏老师课前问学生一个问题,今天是堂什么课?你猜学生会怎么回答?学生的回答有:这是一堂实验课;这是一堂公开课;这是一堂有老师听课的课;这是一堂要表现好的课……哈,真是童言无忌。


 



TOP
12#

 

十二至二十一楼:评课活动花絮。


今天的评课活动也是亮点中的亮点。评课活动继续由徐月明教授主持。评课活动的首先环节,徐教授请听课的老师先针对上课教师的课提一提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对课的好的方面尽量少说,你觉得不好的地方或你认为可以换种上法的想法多说。评课的形式非常开放。


 


 


TOP
13#

 

徐教授的主持很谦和,他的主持能一下子拉近各位专家与在座教师的距离,主持还充满风趣与幽默。


 


 


TOP
14#

 

当徐教授请第一位听课的教师谈谈问题时,没想到这位老师还是唯一一位来自嵊泗海岛的老师。从嵊泗岛到舟山本岛要坐两个多小时的快艇,再转车才能到达定海,很不容易哦。


 


 


TOP
15#

 

徐老师主持,并和喻伯军老师搭档的评课风趣极了。喻老师总是能在听课老师点评时适时地点拔一下,立刻就会引发点评的热点。比如,舟山市定海小学王文斌老师在点评时提到的关于学生实验时吹同一根吸管是不是卫生?喻老师马上接过来抛出讨论的热点问题:“学生实验时吹同一根吸管,卫生问题你怎么看?”(下面第三图是定海小学王文斌老师的点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12 22:30:18编辑过]

TOP
16#

陈晓萍教授的精彩点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12 22:14:42编辑过]

TOP
17#

苏林冲老师的现场说课
TOP
18#

吴斌杰老师的现场说课
TOP
19#

以下是引用翁昌舟在2010-11-12 21:40:00的发言:
徐月萍教授做课堂点评

1 6楼:应该是陈晓萍老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12 22:18:29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0#

喻老师和陈晓萍老师对几堂课的点评都十分精彩,对几堂课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而且一针见血,使人醍醐灌顶.  比如对<空气占据空间>一课两个实验科学单的改进等.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喻老师对<使用工具>一课李家绪老师本堂课模式的一些归纳.记录如下:


 


喻老师点评李家绪老师《使用工具》一课记录:


喻老师对此课的三点评价:


1.李家绪老师的这堂课是一堂单元启始课,他的本堂课模式提供了一种单元启始课的标准。(1)提供了一种标准,有记录式样(十字提问法),有研究程序,从认识到描述再到思考到提问。(2)提供了什么样的问题是合适的问题,也是一种标准,激发了学生兴趣。(3)运用的评价语言好。组织学生交流,有适度表扬,也有适度批评。(4)展示了一种表达交流的方式。(5)器材运用巧妙,器材拿来用,用好了放回去,出示和回收的过程考虑了纪律和效率。


2.李家绪老师在课堂上充分考虑了怎样使学生成为主体。时间给了学生,并在同时继续做好怎样指导学生。一堂35分钟的课,给了学生24分钟的自主时间,在这24分钟里,李老师同时做到了指导学生表达交流怎么做,评价怎么做。


3.环节简单的课,效率怎样提高,李老师突出了几个最重要的环节。


李老师这堂课存在的一个问题改进:李老师的十字提问法有个小矛盾,应该把自己课堂中对学生有价值问题的反思指导也归纳在“十字提问法”中。


 


 

TOP
21#

以下是引用翁昌舟在2010-11-12 21:19:00的发言:

明天还有五场精彩的报告. 拭目以待.明天继续上照片

























































时间


内容


上课人/点评人


主持人


1112


 


开班典礼


 


 


上午


830——1130


课一:五年级《工具与机械》第一课时


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 李家绪


徐月明


课二:六年级《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杨春晖


说课与点评


喻伯军、陈晓萍、徐月明


下午


1330——1700


课一:三年级《空气占据空间吗》


杭州胜利小学  苏林冲


徐月明


课二:五年级《运动与摩擦力》


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 吴斌杰


说课与点评


喻伯军、陈晓萍、徐月明


1113


上午


830——1130


主题报告:


浙江省教研室   喻伯军


徐月明


小报告:怎样做一个真正的科学教师


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 李家绪


下午


1330——1700


小报告:沿着学生思维的箭头设计活动


海宁市实验小学姚伟国


徐月明


小报告:合理指导学生探究活动


温州瓯海潘桥小学谢晓静


小报告:向简约、有效地小学科学课堂推进


舟山市定海小学袁优红


 


TOP
22#

以下是引用翁昌舟在2010-11-12 21:51:00的发言:

……提供了一种标准,有记录式样(十字提问法),有研究程序,从认识到描述再到思考到提问……


“十字提问法”是怎么操作的?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3#

李家绪老师的"十字提问法"第一环节核心是  研究从提出一个问题开始


 


例如本课<使用工具>   提出问题第一步:认识.认识一样工具,知道工具名称;  第二步:描述.描述这样工具的使用过程;  第三步:思考.思考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第四步,提问,提出适合我们研究的问题


四个步骤形成一个十字分布,故为"十字提问法"


 


第二环节核心:适合我们研究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


判断依据(1)问题是否直接触动你的思考?(2)材料是否比较容易得到?(3)过程是否容易操作?


 


比如,在本课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各小组许多问题的判断,认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订书机为什么靠近前端按下去比靠后端按下去要省力?

TOP
24#

有点懂了,谢谢翁老师解释。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5#

这个上课点评和报道很及时,我看后有很大的收获,感谢翁老师!

TOP
26#

很不错的材料哦,学习了,很大收获。
TOP
27#

报道很及时,表扬一下
TOP
28#

以下是引用一品轩在2010-11-12 23:10:00的发言:

这个上课点评和报道很及时,我看后有很大的收获,感谢翁老师!


谢谢一品轩老师.第一次做论坛上的现场报道,缺少经验.    大家支持我,给了我好多鼓励   非常感谢

TOP
29#

以下是引用四季人生在2010-11-13 7:04:00的发言:
很不错的材料哦,学习了,很大收获。

谢谢四季人生老师   百人千场的送教活动带来了浙江省的顶尖专家和教师  让我受益匪浅   谢谢四季人生老师的鼓励 共勉

TOP
30#

以下是引用喻伯军在2010-11-13 7:08:00的发言:
报道很及时,表扬一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谢谢喻老师表扬   让我倍添干劲   哈哈


 


喻老师,我是第一次做这样的报道,缺乏经验,做得有些粗糙


这里十分感谢陈建秋老师和桑老师,及时帮我把贴子移到了正确的版块,获得了人气,   这几位管理员每晚都工作到好晚啊


感谢二剪梅老师,帮我仔细检查了搞错的地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