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长江女神”的生态环境:白暨豚因人类走向消亡 [复制链接]

1#

[转帖]“长江女神”的生态环境:白暨豚因人类走向消亡

作者:《科学课》杂志执行主编   姚忆江

6国权威联手搜寻
  7年了,没有人在长江中看到它的影子。所以,这次考察被认为是保护它的最后机会。
  2006年11月初,由中、美、日等6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从武汉出发了。他们乘着两艘大型考察船,在长江中下游往返3400公里,为期39天,以确定这个物种的处境。
  这个物种比大熊猫更珍贵,它在长江水域生活了2500万年,国际上称之为“旗舰种”。在渔民眼中,它是可以呼风唤雨的女神。2000多年前,古人给它起了“鱀”的名字;晋朝学者则将“鱀”和鱼区别开来。而在《聊斋志异》中,它变成了女子“白秋练”,演绎出一场经典爱情。
  它就是科考队的目标——白鱀豚。
  江风萧瑟,人们的心中浮动着希望。参与者都是国际顶尖级鲸豚类研究人员,比如长着大胡子的美国人罗伯特•皮特曼博士,曾在野外见过70多种鲸豚类动物;英国动物学家沙米尔,具有超人的野外观察能力;日本著名动物声学专家赤松友成还带来了两套“水听器”,可以保证方圆300米内白鱀豚的声音毫无遗漏。
  计划进行了最周全的设计。2006年3月,还作过半个月预备考察。“我们借助两种方法——望远镜目视观察、声纳系统监测。这和1997年普查是完全不同的。”考察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副所长王丁博士说。观察员都经过严格的训练,这将大大提高观测的准确性。而在11月,长江处于枯水期,能提高监测的精确度。
  最近一次白鱀豚考察也是在11月。在中国农业部的组织下,从1997年开始,连续3年大规模地搜寻。共调动船只53艘,组织考察员300多名,地毯式的搜索覆盖了长江口至湖北宜昌,还包括鄱阳湖、洞庭湖。1997年共观察到13头白鱀豚;1998年和1999年,分别是4头和4头。
  此后,野生白鱀豚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 15:05:13编辑过]

分享 转发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2#

只有3次“疑似”
  从天亮开始,科学家们就目不转睛地盯着江面,直到日落。甲板最高处被改装成观察台,3名主观察员在前,手持7倍望远镜,分别监视左、中、右3个方向。观察员每半小时轮换一次位置,90分钟一班,休息90分钟后再进入岗位。富有经验的独立观察员在后面,用25倍的“大眼睛”望远镜监视。后者不会把结果告诉前排的主观察者,为了不影响对方的判断。“白鱀豚用肺呼吸,每隔30秒会浮出水面,身体的摆动带起一股水花。这是它和漂浮物的区别。”一名观察员说。
  每隔50-100千米,科考队还要进行一次水样、泥样采集。此举是为了收集水域生态数据,监测水质的现状与变化。
  考察船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确定航线,按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执著地寻找。“如果发现白鱀豚,将详细记录它的习性。并在来年春天设法捕捞,放到湖北石首的保护区里。”一位队员说。
  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们没有发现白鱀豚的任何踪迹。
  2006年12月初,考察队离开上海向武汉返程,对曾出现过白鱀豚的地点做更详细的监测。
  “那边有一个白色动物!”南京长江大桥附近,美国人罗伯特•皮特曼喊道,他的大胡子兴奋地乱颤。
  当时,罗伯特所在的“科考一号”靠长江南岸行驶,可疑目标出现在1公里外的北岸。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博士王克雄——他是科考工作的负责人之一,决定调头搜索。仅仅两分钟,考察船就驶入罗伯特所指的位置,“所有人都被调动起来,声学监听器也没有间断,但没有任何发现。”王克雄说。
  另一艘考察船“洪湖号”,也有一次“疑似”经历。那是在镇江附近,独立观察员迈克尔说,他看到了一头个体较大的淡灰色豚出水3次,但很快被过往船只遮挡了视线。同样是所有人被调动,所有设备被投入,结果同样让人失望。
  还有一次是日本人带来的监听器发现的。但是,回放录音时又被否定了,声音来自水下机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 15:04:44编辑过]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3#

保护区空有其名
  考察船行驶在石首到荆州的江段,这被称为“九曲回肠”——是豚类最喜欢的地带。
  这个江段上,建立了两个国家级白鱀豚保护区——分别位于湖北石首天鹅洲、湖北洪湖新螺。
  对于这种国际濒危动物,人们曾设计过多种保护方案。但面对一天比一天浑浊的江水,原地保护是束手待毙;白鱀豚“淇淇”的死亡,宣告了人工繁殖梦想的破灭;克隆的可行性也不大,主要是找不到母体完成胚胎发育。“曾经考虑用江豚作母体,但它比白鱀豚小一半,无法承担。”王克雄说。
  目前,“迁地保护”是拯救白鱀豚的惟一选择和最后希望,这也是国际上公认的保护濒危动物的最佳手段。
  天鹅洲保护区,被定为“迁地保护”的主要场所。这是一段U字形长江故道,长21公里,共3万亩水面,南接洞庭湖,北倚汉江平原。此处水文环境和长江干流很相像,又不属于“黄金航道”,少了许多干扰。
  这里成功地迁养并繁殖了白鱀豚的近亲——约30头江豚,它是海豚的一个淡水亚种。而白鱀豚和江豚习性相近,江豚能在天鹅洲繁殖,白鱀豚也可能在这里被拯救。
  天鹅洲保护区里,科学家们为白鱀豚准备了“浮式网箱暂养池”——面积约200平方米,周围用渔网兜住,使里面的水和湖水相通。“假如捕到白鱀豚,就会先送来这里饲养。等它适应新环境后,再进行放养。”保护区负责人称。
  但这个暂养池里,只是装着空空的希望。考察队在这个江段搜索了两天,只发现了一对江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 15:04:32编辑过]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4#

“长江女神”的生态环境
  5天,10天,20天……科考船在浑浊的江中前行,希望越来越渺茫。
  “长江水太可怕了!”外国专家纷纷惊叹道:“这里没有多少浮游生物,完全不适合豚类生活。”
  白鱀豚主要分布在湖北宜都到江苏江阴长江干流里,约 1400 多公里。大江沿岸珠链般串起了一座座城市,而每个城镇都会产生30公里的污染带。采集了水样和底泥样品后,中科院水生所王丁博士也承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已被破坏。
  江中船舶的数量之多,令人不可思议——经过鄱阳湖的时候,王克雄和他的同事数过那里的采砂船,到1200时他数不下去了……考察发现:长江上,平均每公里约有12艘船。
  航运业的发展及船只的噪声,干扰了白鱀豚的声纳系统。“它主要靠脑部声纳发出声波进行回声定位,以辨别方向、招呼同伴、逃避危险。”著名鲸类专家张先锋博士说,“在春季发情期,动物比较兴奋,容易产生错觉,它会将接近的船当作同类迎上去。而长江的船太多了,白鱀豚像在一个马路中间的行人,避开了这艘,又会撞到另外一条。”
  乱捕乱捞,则让豚类丧失了食物来源;一些捕鱼的利器——比如滚钩,会穿透它们的身体。在一具白鱀豚的尸体上,被滚钩扎伤的伤痕有103处。而在中科院水生所的博物馆里,陈列着惟一几乎孕育成熟的白鱀豚胎儿标本,它静静躺在福尔马林液体里,好像睡着了。就在要离开妈妈时,母亲的头被螺旋桨削去了一半。
  科考队员称,长江中下游有湖泊1133个,湖泊入江口历来是白鱀豚摄食和栖息的好地方。但进入他们视野的,是筑堤、建坝、架桥、设闸。目前除鄱阳湖、洞庭湖外,湖泊全部建坝建闸。
  “包括三峡大坝——它的建设虽然对白鱀豚没有直接影响,但切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减少了白鱀豚的食物,同时使白鱀豚失去了生活场所。”王丁博士说。
  中科院院士刘建康、陈宜瑜曾警告,历年来收集到的死亡白鱀豚中,九成以上是被人杀掉的。1980年代起,常有白鱀豚的尸体漂浮在江中,其中1984年有18具。1990年代后,残存的白鱀豚已经很少,但发现尸体的消息仍从各地传来。而在这次考察中,人类对长江的改变已经超出队员们的想象,所以,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12月13日考察结束时,白鱀豚呼吸时泛起的浪花,依然没有在江面上出现。
  失望的心情像江水般清冷。外国科学家们习惯性地耸耸肩,一脸无奈。而王克雄不由得想起了“淇淇”——那条与中国鲸类学家零距离相处的22年的精灵。他曾担任淇淇的饲养员,每给淇淇喂完鱼后,就轻轻摸摸它美丽的长吻。“或许,这种机会再也没有了”。
  “白鱀豚在长江生活了约2500万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鲸种之一。”中国白鱀豚研究创始人陈佩熏教授痛心地说,“如果不是巨大的外力和生态变迁,它是不会灭绝的。”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5#

孤独的淇淇,孤独地死去
  这个可爱的生灵被人伤害,又曾被人精心呵护。
  捕获时,它只有两岁。由于年纪小、体质好,适应了周围环境。所以,它是惟一在人工环境存活下来的白鱀豚。人们叫它淇淇。
  1980年1月11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接到电话,有渔民意外捕到两头白鱀豚。研究人员连夜驱车,赶到400 公里外的城陵矶。次日早晨,等到水产收购站开门时,他们看到了一具白色的尸体,而另一头受重伤——头部有 2 个铁钩钩出的洞。
  4个月里,科学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让体长1.43米的幸存者恢复了健康。
  “开始,人们对白鱀豚吃什么都搞不清楚。曾把馒头、肉做成鱼的形状给淇淇吃。”
  中国白鱀豚研究创始人陈佩薰回忆说。也正因为有了淇淇,中国在白鱀豚的行为学、血液学、生物声学、繁殖生物学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大批成果。 
  白鱀豚害怕人类。初到为它而建的白鱀豚馆时,淇淇非常不安。研究人员给它带来了娱乐项目——淇淇最喜欢游泳圈和皮球,经常趴在救生圈上,或者钻过去,还用嘴巴将它们顶出水面。“它像一个贪玩的孩子,疯起来连饭都不吃。”淇淇的一位饲养员说。
  科学家们的努力换来了动物与人类的感情。“我们一进馆里,它就会摇头摆尾地游近池壁,在你的脚下不动。我们回应它的方式是敲敲池壁,它会高兴地摇头摆尾起来……”一位研究者说。
  “那远远超出了人和一般动物的关系。”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豚类保护专家张先锋博士说,“在水生所里,大家视之为亲人。它有一点儿不舒服,我们就会很紧张。”
  4岁时,这只白鱀豚长成了“帅小伙子”。春秋两季,淇淇开始发情——局部皮肤充血变成桃红色,身体直力水中,一边激烈晃动脑袋,一边发出吱吱叫声。而它的生殖器伸出体外,贴着墙壁运动,样子非常兴奋。研究人员开始为它寻找伴侣。
  3年后,科学家捕获了一头幼年白鱀豚,取名为珍珍。白鱀豚本是一种群居动物,但独自呆惯了的淇淇第一次见到同类,是害怕和逃避。
  它们开始交往了,珍珍很勇敢,主动接近淇淇。1987年春,当发情期的淇淇表现激动时,珍珍迅速游到它的身边,用自己的身体与之摩擦,直到对方平静。可惜的是,珍珍4岁时因肺炎去世,死时未到性成熟年龄。
  每天寻找珍珍成为淇淇的“工作”,它甚至绝食了。声学仪器探测到,淇淇经常发出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呼唤着伴侣归来。珍珍去世后,淇淇再没见过同类。
  淇淇没有生育后代,是中国科学家最大的缺憾。虽然为它准备“婚娶”多次,可一次都未能“圆房”。造成这种遗憾的原因,是长江里的白鱀豚太少了。
  科学家试图通过人工采精,保留淇淇的精子。开始训练时,淇淇已经很大了,这个训练3年都没有完成。1990年代以后,“淇淇”经常患病,训练不得不中断。“白鱀豚的人工饲养没有先例,所以把淇淇养活始终是第一位的。”科学家说。
  2002年7月14日,世界惟一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自然辞世。它与中国鲸类学家零距离相处了22 年185天。
  “我们虽然照顾了它22年,但它是那么的孤独。”张先锋博士说,“这种悲剧也是人类造成的。” 
  美国动物保护专家亨利说:“我有幸成为看到淇淇的几个外国人之一。它为我们联接起另一个世界,一个正在消失的世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 15:08:32编辑过]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6#

谁是下一个?
  “白鱀豚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鲸种。”考察结束后,国外专家宣称。
  这个结局无法让中国人接受。“难道比大熊猫更稀有的白鱀豚,会像恐龙一样成为一种记忆?”张先锋博士说。王丁——这位多年从事白鱀豚研究的鲸类专家,也不相信它已经灭绝。他们试图通过在科考的细节,寻找其存活的理论概率,而这更多来自情感上的难以割舍,仿佛面对亲人的离去。
  他们不得不承认,希望十分渺茫。国际上已经公认,如果某种群的数量少于50个,它的命运就是灭亡。
  而江豚的境况呢?考察队确认,整个长江江豚种群约1200-1400头,相当于1991年的一半。“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江豚将变成第二个白鱀豚。”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哺乳动物,白鱀豚和人类有很多相似性。“长江容不下它,同样很难支撑人类。”一位专家说。白鱀豚境况,已成为一种长江水质恶化的预言。
  在北京麋鹿保护中心,有一个世界灭绝动物墓地。那里刻着近几百年来消亡动物名称:新疆虎、蒙古野马、高鼻羚羊……墓志铭警示着世人:当物种灭绝的多米诺骨牌纷纷倒下的时候,作为其中一张的人类,就能幸免于难吗?
欢迎光临酸牛奶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zjzzb/index.html
努力经营生活,细细品味幸福,让微笑从心底漫溢——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TOP
7#

    长江的生态环境是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了,由此联想到整个中国的生态环境又如何呢?恐怕也差不多吧.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真希望每个人都能意识到,那样我们的生存环境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改善.
TOP
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