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苏区303号水清浅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1#

——评沈明老师的《各种各样的岩石》

听课之后,细细品味,我深深体会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把握之困难,从而加深理解好课之难得。我也深刻体会到只有精心准备,才能随机应变的道理。

这节课,在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方面, 老师的教学设计主要侧重于对同一事物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观察,即发现式观察能力的培养。越是熟悉的事物,学生的观察热情就会越低。对于学生来说,观察周围熟悉的事物,发现平时不曾重视的现象,这无疑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认识能力。不过,对有效的学习来说,观察和发现显然还只是认识的开始,最终是否有所收获,认识是否能得到发展,在发现现象之后,便取决于对现象所持的态度和准确描述的能力,这也是本课教学所蕴含的重要目标。

我认为老师是通过实验材料的组织观察问题的引导这两方面进行组织,来落实这个目标的。

1、本课的实验材料是沈老师精心设计的,不但从颜色、软硬度、光滑度、成因等方面考虑,还从学生爱好上选择了这六种岩石。对于学生准备的材料,在呈现时间上沈老师也做了一定的考虑,在鼓励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学生准备的材料是我们每位科学老师今后教学的日常工作。教学中,沈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和区分教师带的岩石中的非岩石,再让学生辨别自己带的岩石中是否有非岩石的,然后整理自带岩石后介绍自带岩石的特征,目的是初步观察岩石;在观察岩石环节中主要观察教师准备的岩石标本;最后的分类活动中又能把学生带的岩石集中起来分类,既丰富了观察材料的数量,也培养了学生准备材料的积极性。

当然,在材料的准备上,我认为还是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在辨别非岩石材料时,老师没有给各小组各准备一套,而只是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这样做,学生不能清晰地观察到真实、具体现象,课堂效果未能达到预想目的。而且在观察工具中小刀的使用上,也考虑得不到位,由于操作对象是三年级学生,而且准备的小刀是比较锋利的,虽然在工具盒上显著标明小心使用小刀,但如果用铁钉或铜钥匙代替,则更加恰当。

2、问题是引领探究的钥匙,在课一开始沈老师就以问题引入课题。你们自己带来的都是岩石吗?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就非常主动地观察自己带的和小组内他人的岩石标本,这能促使学生更加关注自己准备的岩石,也能无形中培养了他们日后准备材料的能力。说说自己的岩石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们准备怎样观察?你们能从她的发现中判断出她观察的是哪块岩石吗?如果要把它们分分类,你们打算按什么标准来分呢?这些问题都能自然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的方向,使学生在有序的观察活动中逐步深入、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这节课的关键部分是教师如何组织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讨论、观察、交流,使其观察和描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于观察岩石时先是敲打和刻划后是闻气味的方法,还得到了听课的专家们一致认可,补充了岩石的观察方法。

当然,从教学中可以看出,老师并未达到这个目的,课并没像她所想象的那样发展,结果只是简单地演习了一个由观察方法——观察结果的过程。我想,这主要是与老师的材料与心理都准备不足所导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和听课的老师们非常吃惊学生们的思维活跃和程序与发展的速度。不得不承认,这个班的学生实在是非常出色,他们只经过一年不到的观察、描述培养,就能非常熟练地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事物的各方面特征,表达能力也比我市同龄学生全面、准确。我在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里低估了他们。

就课堂中学生们提出的想法为例:

1、我用放大镜看看,把岩石放大后会是什么样子的。

2、先把岩石放到水里洗一洗,再闻闻有什么气味。

3、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4、我这块一边很粗糙,一边却很光滑,它该分在哪一类呢?

5、可能是被水冲击后变成这样的吧!

这些想法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老师在课堂中没有及时抓住“1”这名学生的这点深究下去,所以造成学生观察面的浅显,如果追问:你打算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什么?,相信这班学生会很自然地会把观察重点转移到岩石的纹路或颗粒上来,那样这节课的深度就有了,这是本课中我认为老师的一大失误。而学生提出“2”的想法时,老师并没有肯定他的想法,而是强硬地将其引入相互敲打后再闻,其实把岩石放到水里后,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可能是因为老师没有准备水的缘故,而没有让他研究他所想要研究的内容,又或许是沈老师当时太在意自己原先设计的预案导致无法快速洞察到学生的想法。可以说,这节课的教学,使我真正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科学老师自身还需要多方面的提高,也让我看到科学教学改革的成效和发展的潜力。使我们在座的每位听课老师更有信心为这一学科做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另外,对于学生想要了解的这块是什么岩石”——岩石的名称,老师在课堂上简化处理了,并没有向学生加以解释,我感觉这是比较好的做法,为以后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如果让我来上这堂课,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重组:1、如何突出本课的重要环节——观察与分类?2、分类时,如果按一个标准,是否只能分成两类?3、要在解决细节的基础上,对本课再进行整合处理,使其更具开放性,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4 15:40:04编辑过]

水清则好,水浅则灵!
TOP
12#

评得真是细致,全面,到位,这课内容我还没上过.学习了.

TOP
13#

谢谢欣然的评价!
水清则好,水浅则灵!
TOP
14#

今天下午听了两位青年见习教师的校级评优课,晚上参加最后一次青年教师沙龙活动,内容是13位青年教师评优课的点评和颁奖。

我准备的点评是关于沈茜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老师是一位新上岗的青年教师,一年的见习期还没有满。经历这一年的见习,在师傅的指导下,成长很快。本课在反复的试教基础上,教学过程很清晰,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比较好。当然,作为一名新教师,还存在着一些通病:细节的处理还不是很到位,常常表现为急于求成,学生的体验少到位,一些有价值的环节一笔带过,没有深入探讨就匆匆结束。

于沈老师的这节课,我简单罗联了下面几条,与老师商榷。

细节一:板书方面。在观察了给出的三副关于岩石的图片后,学生认识到岩石会改变模样,并提出了五个猜测,这是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反映了学生的前概念。但猜测仅仅是猜测,有待于学生的验证。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多设置一步,在五个猜测后面加上“?”来强调这仅是猜想。在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猜测之后,再把“?”擦去,强调验证的结果是一个过程,是一次经历,是一次体验,从而反映出科学结论的得出是很严谨的。

细节二:展台方面。在交流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有很多小组是用简图来表达的,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实物展台,发挥展台的直观优势作用。但老师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要求学生用简图或是简单文字来表达组内设计的实验的,要是利用展台展示的话,会更加清晰,一目了然。

细节三:习惯方面。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交流方面,声音低,不清晰;倾听方面,没有仔细倾听,所以不能很好地发现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作出补充;合作方面,有些小组在合作实验中出现了无事可做的现象;器材方面,已经做到器材不直接呈现给学生,但在器材的准备上还是考虑少周全,比如学生把实验前后的岩石形状画下来进行对比是非常好的安排,但是实验后的岩石是有水分的,不能直接放在纸上画,需要用抹布擦干,但老师没有把抹布放入准备的器材内,使得很多学生画岩石形状时把纸给弄湿了。

细节四:安全方面。安全是最重要的。课上引入的酒精喷灯是科学实验器材中新接触的一种,学生对此感觉很新鲜。相对于酒精灯而言,酒精喷灯的温度高,操作要求更高,因此危险性更大。尽管小学阶段对学生不作操作要求,但教师有必要指出其危险性,科学操作的过程也需要教师讲解。但老师仅操作了加热过程,并没有进行必要的解释,其原理学生也是很模糊,特别是其危险性,教师没有作强调说明,损失一次极好的安全教育机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0 13:24:50编辑过]

水清则好,水浅则灵!
TOP
15#

——读《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关于“自然课到底是干什么的”有感

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在《小学自然教学》的引领下购买了《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从拿到这本书到现在一直在阅读,非常佩服刘老的教育思想是那样前卫,对我们现在的科学教育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空闲之余常拿出来翻阅,细细品读刘老的课改经验,丰富自己贫乏的理论知识。

近期我又仔细品读了刘老著作中小学自然教学漫谈之一《自然课到底是干什么的》,其中这一段文字我作了笔记:我们的新大纲和新教材里,第一性的教材不是课本,不是读书,而是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自然界的规律。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教孩子们“搞科学”。自然课就是教孩子们“搞科学”的。这个“搞字,既包括读书、接受前人的科学成果,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

我反复在思考,如何在现在的科学课上达到刘老所说的教孩子们“搞科学”呢?仅仅就是带领孩子们探究,做些实验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到底要在科学课上开展怎样的“搞科学”活动呢?我觉得要对我们的科学课探究活动内容进行“增值”。

1、增加人文性。

对于人文精神教育而言,其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种感染。这种感染,首先要求教育者本人具备人文精神的素养。可以这样说,对于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而言,他的每一堂课,无论是科学教学还是实验教学或其他内容的教学,都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其次,人文精神教育还意味着发掘诱导学生精神世界中本身潜藏的自由精神。就其本性来说,所有人特别是儿童,都具有自由的天性,包括探索、思考、想像、创造的天性。但在传统教育下,随着他们知识的增多,他们的这种天性一步步被压抑被剥夺。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更多的时候并不是给他们“加进”多少外在的这样思想那样精神,而是注意在科学教育中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要给孩子一定的心理自由,是很有道理的。孩子们是聪明的,在自由的学习中,他们能够发现许许多多观察事物的新角度;孩子们是机智的,在自由的活动中,他们能够使许许多多事物巧妙地发生比附和关联;孩子们更是想象的天才,在开放自由的环境里,他们能够使许许多多的事物,自然地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有人说得好,小孩在沙滩上堆沙,并不只是堆沙而已,而是一种创作,一种想象。一如牛顿在苹果树下拾苹果,并不只是拾苹果而已,还有牛顿的思维。从小孩到牛顿,他们在享受创作的喜悦,这种创作是人类所独有的。一位大学教师曾经做了一个实验对比,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点了一下,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都说是粉笔一点,此外再无任何说法;同样的问题问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是天上的星星,有的说是爆米花,有的说是熊猫的眼睛等等。这一现象引人深思。

有一节科学课是《奇妙的指纹》,在观察描述各个指纹形状特点后,(多媒体投影三种指纹)让学生自己给指纹取名。一学生说这个指纹(指斗形指纹)的形状一圈一圈的,像旋涡,像时光隧道,像人的眼睛;在众多的对斗形指纹的命名中,唯独“眼睛形”的命名是最容易使人接受的,哪怕是再缺乏生活经历的小学生也能欣然接受。课堂更令老师振奋的是另外一位学生给箕形指纹的命名是“像波浪”,像“耳朵”,又是一个既形象又最熟悉的命名“诞生”了,老师随即指向弓形指纹,问:刚才的二种指纹一种叫眼睛形,一种叫耳朵形,那么这一种指纹可以取什么名呢?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说出了“像眉毛”。下课后,还有不少学生围着老师告诉他有几个“眼睛形”,几个“耳朵形”的研究发现。眼睛形,眉毛形,耳朵形,比《科学》三上教师用书上写的要更符合人性化、儿童化、趣味化的特点。

2、增加探究学习。

由于教材中的探究前面常冠以科学两字,且探究活动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内容。这让小学生感到这个科学探究很深奥,要完成这些探究活动会很难,畏难情绪由然而生。这时侯,就需要我们教师联系学生实际加以引导。

其实,每个学生都经历过很多探究活动,不管这种活动是多么的简单。例如:某个学生在写字的时候,发现圆珠笔突然写不出字了,他会怎么办?他可能会先检查一下笔尖是否损坏。如果没有,他会接着把笔芯取出来,看一看笔芯中是不是没油了。如果真是油没了,就换一支新的笔芯。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习以为常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探究活动。因为它包括了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圆珠笔写不出字了;提出问题----怎么会写不出字的?作出假设----可能是笔尖坏了或没油了;制定和实施计划----检查笔尖和笔芯;得出结论----笔尖坏了或油没了(笔芯不能用了),最后解决问题----换笔尖或笔芯。类似的例子只要我们稍加启发,学生肯定会举出很多、很多。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使他们逐步了解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探究活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不仅增强了完成探究活动的信心,而且激发了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

3、重视合作学习。

学校生活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把团体中学生的合作与沟通列为重点。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书中明确提出“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和共处。
   

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培养学生的合作重要性明确指出:“‘乐于合作和交流’对于学生来就很重要。它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应该具有的沟通意愿。一个知道需要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幸运的孩子会因此而找到探究的兴趣与共事的伙伴;一个善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能干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发展研究的能力并且从他人的反应中得到成功的认可或者失败后如何改进的启示;一个乐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成功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学会科学学习乃至科学探究,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我们科学教师有责任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幸运的孩子、能干的孩子和成功的孩子!”
   

在《蚂蚁》的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课堂布局,在小组成员的合理分配上,可根据平时对学生观察能力的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好中差合理搭配,使观察小组的好中差成员趋向合理,为互帮互学,共同探究打下基础。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便于合作与交流的氛围。在课堂上要激励学生对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畅所欲言,合作伙伴可以予以补充和争论,学生与老师可以产生争论。对每个成员思考与回答都予以评价,有时是自评,有时是教师进行导评,有时对一时产生争论又不能一下子能解决的问题干脆就延迟评价。
   

在探究中,常常需要分组制订工作计划、分组实验和调查,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等合作学习。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

4、增加激励性评价。

以前单凭分数评价学生,结果往往是一个班里除少数人外,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不如别人,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每一个分数都会像压在心头的冷酷的冰块,长久下去势必会扼杀他们的其他才能。尤其是在我们的科学课上,要摆脱上述弊端,让每一个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特别是后劲生)在制作航模、风筝、船模、车模、动植物标本、种植花卉、撰写科技小论文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感到自身力量的存在,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消除自卑心理。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坚持正面激励的原则。对于学生特别是差生所做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成绩,都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和肯定。评价语言的方式和语气要以鼓励和激励为主,如:你的设想很好!我想,通过你的进一步努力,你的设计方案会更加完善,你愿努力吗?。这种富有情感的评语,相信会给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0 13:25:13编辑过]

水清则好,水浅则灵!
TOP
16#

——读张之仁老师的《自然课改革实践》有感

办公桌案头边我还放着另一本书,是张之仁老师编写的《自然课改革实践》,也是我经常要翻阅的一本的好书。多年来的学习常常给我以启迪。其中的“给骨干自然教师的建议”一直在督促着我、鼓励着我向骨干教师靠拢,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让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了追求的目标和方向的指引。

关于现在的科学课堂,我有些不成熟的认识,于大家分享,并以此来感谢书及书的作者张之仁老师。(本文引号内文字出自张之仁老师的《自然课改革实践》)

我感觉当前的科学课要有活力,让她焕发充满魅力的蓬勃朝气。所以,我认为转变理念,用活教材,教活学生,个性发展,是目前课堂上教师的当务之急。

一、转变理念是保证

1、树立新的角色意识。

教师是教育者的身份未变,育人的任务未变,只是育人的方式变了,他们不在是知识的讲授者、向学生说教大道理的人、课堂上的仲裁者,而是深藏不露的指导,指导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学,从实践活动中体验教师原来通过说教希望学生遵守的东西,指导他们学习自己识别作出判断。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改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能力培养为辅,课堂上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活动为辅的观念,确立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新的角色意识,并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文化底蕴,探索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构建参与式的平等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合作的学习氛围。

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发言,尊重所有发言的学生,是形成学生的心理上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的重要方面”。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大胆发言,直言自己的见解,有利于教师及时洞察学生的所知所想,及早解决学生思想、能力及知识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和配合上的默契,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个性发展。例如在《火山和地震》教学时,恰逢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唐山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使学生更加深人地了解地震,我在课前布置了一些研究性学习任务:①地震的前兆;②避震知识;③唐山地震的经过;④唐山地震的原因;⑤唐山地震为何会造成这么多人死亡和这么大的经济损失。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同学们在收集资料信息的同时,加深了对地震的了解和掌握,协同合作使他们体会到交流和成功的快乐,也通过研究,认识到了地震或火山会带给人类严重的灾难,同时提升了学生对地震或火山危机的意识。教师求同存异的新理念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然发展,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

3、善于捕捉学生灵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注意到相互矛盾的发言,是引发批判思维的契机,”也是捕捉学生灵感的契机。“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发言,分析发言所反映的认识状况,发现学生发言中相互矛盾的地方,选择合适的时机提交大家讨论”。我认为这中间就会有学生的灵感闪现,但灵感不是大上掉下来的,是人脑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产物。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组织讨论,大胆设想,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想,才能产生突如其来的醒悟和理解,不断闪烁灵感之光,学生的个性得到充足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用活教材是前提

刘老认为“‘教学内容’指课,担不是按原来的课进行教学,必须改进,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有你的创造改进”。“正如刘默耕老师所说,新教材是‘新生婴儿’,是一株弱小的新苗”。刘老还提出“把教科书当圣经的传统教学观念需要用实践进行冲击,在冲击中提高”。

科学教材不再是“授业解惑”的唯一课程资源,而是为教学服务的一个载体。课堂教学素材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来源于发展中的科学学科,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学生自身的经验与科学学习活动本身。

1、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自身的经验,保持学生对某一问题研究的兴趣是一个难点。小学生对那些自己不知道、不了解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和探索动机,这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提出各种问题,头脑中装着许多不解之迷,这是非常宝贵的。作为教师,要好好利用这些问题,引导他们由好奇到探究。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由难到易、由扶到放、由浅入深设置一些持续的探究主题,同时要及时捕捉学生产生的新的感兴趣的问题,来开展新的探究。

2、 联系社会热点、身边发生的事,用活教材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及新科学教材注意人文科学的特点。及时将生活中的发现、身边发生的事融入课堂,为科学课增添活力。

3、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用活教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科学的学科内容已经根植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沃土”。在科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的、难于理解的问题,获得感性认识,从而为课堂教学增添新的活力。

三、解放学生是关键

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是低效和失败的教学,是抹煞学生创造才能的教学,课堂上让学生互动起来不仅是教学方式的问题,更是学习观和教学观的大问题。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活动展现自己。“实践说明只有放了手,教师才有可能积累指导学生认识的生动经验;才有可能做到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探求全面实现教学目的要求。”

1、解放学生的脑,让其自由思考。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思考,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养成善于动脑的习惯。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可以促进学生对某一科学问题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对师生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所以要特别重视。

2、解放学生的口,让其自由讲。①教会学生问。鼓励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问”,并可以随时举手发表看法,不必拘于课堂进程。②教会学生说。科学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据教学内容设计认识中的情景,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愿望,让学生大胆的说,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讲一讲(课堂小演讲,当一回老师)。

 3、解放学生的手,让其自由的做。新教材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动手,把课本知识“活”起来,既能帮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演才能,寓教于乐。开放的充满活力的科学课,增添了学生的思维灵感和灵气,激发了创新的冲动和表现欲望。使科学知识变得那么有趣而不再令人生厌,科学重归生活而不再那么遥远。

四、个性发展是途径

1、培养敢于质疑的精神。具有个性的学生,独立性和自信心很强,往往在回答问题时不会拘泥于教材。我在讲授太阳系有几颗行星时,有位同学说可能有10颗,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宇宙那么大,科技也在不断发展,第10颗行星很可能是存在的,况且现在就有很多科学家就是这么认为的”。对这样不惧书本权威的回答,无论正确与否,教师应给予鼓励。

2、培养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一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之中,探索求知的新境地。

3、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对某一科学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例如,在讲述“温室效应”时,我提问:温室效应会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可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学生们大胆想象,讨论激烈,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答案,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学生个性发展得到更多的尊重和鼓励。

4、培养直觉思维和观察能力。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就是直觉思维的观察结果。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获得的结果有可能是天壤之别,但正是这种差别使学生的收获更丰富、更精彩,更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更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独一无二的发展。

水清则好,水浅则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