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海儿的脚印 [复制链接]

301#

以下是引用湖州科学老师在2012-8-9 14:17:00的发言:

见到既熟悉又陌生的海儿,好亲切!


由于时间关系也没细聊,略微有些遗憾哦


是啊!


见到“胖子”、“江南狗王”、“湖州科学老师”、“陈雄锋”……(哈哈……在我印象里,对你的称呼有好多啊。)确实很亲切,没有陌生感,在心中早已把你当成了我非常欣赏的朋友,特别是你的文采和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TOP
302#

一口气把海儿姐姐所有的帖子看了一遍。觉得真是才女加美女啊。细腻的文字,和善的为人。注定我从此以后拥有一个疼我,帮我,懂我的好姐姐了。真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9 21:19:15编辑过]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303#

以下是引用影随心动在2012-8-9 19:19:00的发言:

一口气把海儿姐姐所有的帖子看了一遍。觉得真是才女加美女啊。细腻的文字,和善的为人。注定我从此以后拥有一个疼我,帮我,懂我的好姐姐了。真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9 21:19:15编辑过]

 


谢谢你不惜花宝贵时间来把我研读。


其实我真得没什么,只是尽自己的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而已。

TOP
304#

以下是引用海儿在2012-8-10 9:29:00的发言:

 


谢谢你不惜花宝贵时间来把我研读。


其实我真得没什么,只是尽自己的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而已。


  尽自己的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在我看来,就是不简单,不平凡!

TOP
305#

以下是引用紫色鸢尾在2012-8-10 17:10:00的发言:

  尽自己的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在我看来,就是不简单,不平凡!


谢谢尾巴的肯定。

TOP
306#

今天花了点时间,在网络研修板块中承接虔诚使者前辈开出的专题资料汇总贴进行了一些整理。


这些资料由于长久没人整理,所以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在以后空余的时间里,我会继续整理这宝贵的历史资料,方便大家学习。


以下三个汇总贴我已经按主题帖发布的时间顺序进行了更新,现在的工作还没有动到冰山一角,接下来会继续进行。


 


教学反思汇总贴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4416


地方教研经验共享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2309


集思广益__大家都来摆一摆教学中的最大困惑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4324&page=&star=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11 15:26:57编辑过]

TOP
307#

 

此帖收集至“个人(团队)成长贴、微博汇总”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3071&page=1&star=1


 


继续努力,加油!

TOP
308#

花了一天多时间,终于把网络研修板块的“个人(团队)成长贴、微博汇总”贴整理完毕,总算完成一桩心事。


 


“个人(团队)成长贴、微博汇总”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3071&page=1&star=1


 


抽空继续整理以下三个汇总贴。


 


 


教学反思汇总贴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4416


地方教研经验共享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2309


集思广益__大家都来摆一摆教学中的最大困惑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4324&page=&star=1

TOP
309#

辛苦了!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310#

是啊!海儿确实辛苦!会议回来做了好多事啊!谢谢海儿!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311#

以下是引用海风在2012-8-12 7:53:00的发言:

辛苦了!


以下是引用丫儿在2012-8-12 17:06:00的发言:
是啊!海儿确实辛苦!会议回来做了好多事啊!谢谢海儿!

 


 


也是应该的吧!只是以前没有静下来好好整理。

TOP
312#

花了好几天时间,终于把2012年的毕业考试答卷分析这件大事完成了,请各位帮忙看看还需要做哪些修改与补充。
   


此次分析的试卷
 

2011学年小学六年级科学试卷(2012.6).doc (349.5 K, 下载次数:57)


 


 


我校2012小学科学六年级毕业考试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王海花


第一部分 知识检测站


知识检测站之一:填空题


填空题共612个空格,每个空格1分,考查学生对基本的科学概念和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答题情况看,第23题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第1456题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题,考察学生对水银温度计工作原理的理解,以及“热胀冷缩”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正确答案是“热胀冷缩”,本题正确率为85%。出现错误的学生主要是题意没有读懂,如填写了“物理变化”、“热能”、“高低”;有的是对于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不理解,如填写的答案有“腐蚀”、“水”、“水晶”。


2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卵生繁殖方式的理解与分类,能正确列举三大类卵生动物,如鸟类、鱼类、昆虫类等。但是本题的题目表述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容易理解为哪三种动物名称。如果按出题者的原始意图,题目应该这样表述“        类、        类、        类等动物一般通过卵的孵化繁殖后代。”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没有按照标准答案阅卷,只要学生能写出正确的卵生动物名称即可,相比原来的答案降低了难度,正确率为97.8%


3题,主要考察月球表面环形山的主要成因,属于识记方面的内容,难度不大,正确率为95%


4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是否有一个比较系统而清晰的了解,属于识记类题目,答案为“阿波罗11号”和“嫦娥二号”。本题是填空题中失分最多的一题,第一空格得分率为60%,第二空格得分率仅为5.3%,非常不尽人意。学生的错误情况,第一空格竟有21.7%的学生填写了“阿波罗1号”,其他还有少数学生的答案是“阿姆斯特朗”、“嫦娥一号”、“长江一号”、“航天”。第二格的答题更是离谱,有70%的学生答案是“嫦娥一号”,其他五花八门的答案还有 “神舟五号(六号、七号、八号、九号)”、“天宫一号”、“嫦娥六号”、“探月号”……从学生的答案可见,多数学生对这些内容只是大概的了解,相关内容混淆比较严重。第二空格得分率这么低还有一个原因是平时很多教师复习时并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多数资料是书店或网络中得来的,而这些资料中提到的有关“嫦娥一号”的内容较多,却极少提到“嫦娥二号”。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去区分这两个发射的时间,所以填写“嫦娥一号”的特别多。可见,平时教学或复习时,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链,不然学生获得的只是一些零星的知识点,特别容易混淆。


5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太阳系、恒星、行星的了解,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实际加以区分。此题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灵活,第一空格得分率为90%,第二空格得分率为92%。此题出现错误的多数是死记硬背的学生,这些学生知道太阳是恒星,但是拐个弯他就不知道“()是太阳系里唯一的恒星”了;同样,他们知道太阳系里只有地球是唯一有人类居住的星球,但是,换一种方式问“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是什么?”就又茫然了。在平时教学时,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自己思考,尽量避免死记硬背。


6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当今世界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的了解。但是命题者可能是为了阅卷时能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所以在题目中添加了一个限制条件“小学科学最后一篇课文中提到的”。我们在阅卷时经过讨论,认为这样命题有点像背语文书,不怎么妥当。于是在批改时放宽了要求,只要学生填写的是目前世界上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都能得分,所以得分率还是比较高的,为98%


知识检测站之二:判断题


判断题共10个小题,满分为20分。


从学生答题情况看,总体情况尚好。第245689题没有什么问题,学生错误比较少。


1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拱形或圆顶形能增强抗压能力这一特点的理解,并知道在生活中的应用,得分率仅为58.3%。应该来说本题难度不大,为什么会失分这么大呢?其实仔细审题发现,这个题目存在一点问题。原题“安全帽做成拱形,能提高抗撞击能力。”我们平时在教学时,拱形和圆顶形是有区别的,特别是他们的抗压能力是有显著区别的。圆顶形受压时不会产生外推力,因此能承受更大的压力,书中提到的安全帽正是作为圆顶形的例子出现的。因此学生认为,安全帽是由多个拱形组合而成的圆顶形,并非是单个的拱形,正是这种理解导致失分的较多。所以根据教材上的知识点,这个题目在表述上应该稍加修改:改为“安全帽做成圆顶形,能提高抗撞击能力。”


2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不同能量之间能相互转换的理解,得分率为98.3%,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还是比较到位的。


3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物种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的理解与运用,正确率为86.7%。学生失分主要是对物种多样性的片面理解,认为同一个地方物种越多越好,而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又欠考虑,没有考虑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


4题,主要考察学生能否正确使用显微镜,平时有过显微镜操作经历的学生一般都知道,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必须制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才能观察到精细结构。此题得分率为93.3%,说明还有少数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这一知识点。


5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生物的范围和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结构单位的理解,“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此题得分率为98.3%


6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变化会伴随哪些现象的掌握情况,得分率为93.3%。此题失分的部分学生估计是对题目理解上有些偏差,原题为“柴火燃烧会发光发热,这些都是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学生可能会把题目理解为“有发光发热现象的都是化学变化。”此题可稍作修改为“柴火燃烧会发光发热,这是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消耗煤、石油这些能源之后,会转化成什么的理解,得分率为90%。分析此题失分原因主要有两个,学生对于书本上提到的内容没有巩固;消耗煤和石油这些能源后能否转换二氧化碳,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有点难度的,毕竟他们没有对这些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只靠机械记忆容易遗忘。


8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宇宙知识的了解,特别是对恒星能发光发热的特点以及恒星一生边变化的理解,得分率为96.7%。失分的学生应该是对恒星一生的变化欠了解。


9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污水处理后能达到怎样的洁净程度,可以处理过的水能运用于哪些方面?此题得分率为100%,比较不错了。但是此题在表述上出现了暗示性词语“只要”,题目可稍作修改,改为“工业废水经过沉淀后就可以成为无害水回归自然环境了。”


10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有害垃圾中的过期药品如何处理以及在生活中是否实施,此题得分率为90%。失分的学生主要是缺少生活中这方面直接经验和对这一常识欠了解,这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意处理这些药品的习惯是相关的。


知识检测站之三:选择题


选择题共8个小题,9个空格,满分为18分。


1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所形成自然现象的了解并能根据这些现象进行推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第一个空格得分率为60%,有30%的学生错误地选择了“C、星座绕地球公转”说明学生对于宇宙天体相对运动这一抽象知识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就如他们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从而认为是太阳绕着地球公转一样,认为每天晚上的星座移动也是星座绕地球公转形成的。第二空格得分率为83.3%,错误选择“B、地球自转”的学生占13.3%,说明这些学生对于四季成因还是缺乏理解的。在教学时,对于抽象的宇宙空间知识的建构,尽量采用模拟实验或先进的教学软件进行教学,修正错误的前概念,加深学习印象。


2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电磁铁特点的了解,特别是如何才能改变电磁铁磁极方法的掌握,正确率为85%。说明少数学生选择了BC,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已经掌握,少数学生还有待加强。教师需注意,这类知识主要靠平时的实验操作来加强感性认识,再适当加以记忆。


3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同一相貌特征的几种不同性状进行排列组合的能力,得分率仅为25%,选择“B 6类”的学生占58.3%,选择“A 3类”的学生占16.7%。分析原因,可能是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对“如何计算”这一教学目标的疏忽,为了达到“多个不同的相貌性状能组合成很多种不同的相貌”这一目标,中间的组合推算过程往往是少数学生的思维代替了多数学生的思考,或直接由教师通过课件进行一番演示来完成。这种走过场式的教学,是很难让学生有较大收获的,所以平时教学时还是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4题,主要考察学生能否正确地使用显微镜,能否熟练地进行相关的操作,得分率为95%,可见学生对于显微镜的使用能力还不错。


5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物质变化这一内容的理解,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辨别发生的变化为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得分率为85%。说明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还有少数学生有混淆的现象。另外还有部分学生一看到米饭被嚼碎,就可能没加思考地认为米饭被咀嚼就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说明平时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


6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变化的理解,知道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最终依据是有没有产生新物质,得分率为91.7%,说明多数学生掌握地还是可以的。


7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垃圾填埋的认识,以及对垃圾填埋场这种特殊环境的认识。此题得分率为83.3%,有15%的学生选择了答案“A 修建房屋居住”。这么多学生选着了A,可能是学生审题比较粗心,把“可以在上面(  )”看成了“不可以在上面(  )”;也有可能是对于修筑房屋需要坚实的地基这个知识不是很了解。


8题,主要是了解学生在考察家乡自然水域这个实践活动中是否明白该做哪些事情?得分率仅为68.3%,有25%的学生选择了“C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有6.7%的学生选择了“B观察河水的沉淀物”。从学生的答题可以发现,在平时教学中这个实践活动没有得到有效地重视,有可能只是照本宣科地讲一讲书上的内容,并没有真正的带着学生去开展考察活动。


第二部分 实验探究园


实验与探究题共两大题,包含5小题,满分36分。


本大题主要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验探究活动开展和落实情况,同时也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验记录习惯和实验的设计、分析、概括能力,尤其突出读表读图作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答题情况分析:


第四大题第1小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认识和工作原理的理解,能准确作图,并且分析省力情况。


用线代替绳子,画出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上绳子的缠绕方式这一内容,第一幅图得分率为98.3%,第二幅图得分率为83.3%。第三幅图得分率为91.7%。从中可见,给动滑轮组装绳子这题,学生错误最多,错误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不清楚要把绳子的另一端系在哪里?”所以出现了随意缠绕成圆圈的现象。


分别写出每种滑轮的作用这一内容答题情况,定滑轮作用得分率80%,动滑轮作用得分率80%,滑轮组作用得分率90%。从答题中可见,还有不少学生把定滑轮的作用和动滑轮的作用相互混淆。其实,这题只要学生能正确画图,然后学会读图,学会分析,再加上平时的实验基础,应该是不难的。但是很多学生即使图画对了,但是作用却写反了,说明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读图能力还是有待加强的。


第四大题第2小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日食、月食、月相变化成因的理解,并能正确加以区别或正确地作图。本题把这三个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很有创意的,题目相当灵活,能完全正确地回答此题的学生思维能力确实不一般。


第①题的第一空格,主要考察学生对日食的理解,得分率为78.3%,有11.7%的学生选择了“A”,少数学生选择了“B”、“D”或其他内容。可见,这些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日食的成因。


第①题第二空格主要考察学生对月相变化成因的理解,得分率仅为36.7%,有41.7%的学生错误地选择“B”,10%的学生选择了“A”,10%的学生选择了“B”。从学生的答案可知,教师在平时教学时主要以书本中的示意图为蓝本,习惯画图时把太阳画在右边,这样月球自西向东逆时针围绕地球公转,运行到“B”这个位置时刚好是初八的上弦月。此题太阳位置画在左边,学生可能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没有进行太多的思考,就习惯性的选择了“B”,也有些学生对月相变化的成因或是初八月相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导致了错误。此题学生出现了这么严重的失误其实也提醒了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死死地教教材,而应该是在教材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多种手段不同的教学思维落实知识点。


第②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月食成因的理解,并能正确地画出示意图。从学生答题看,画图正确的学生占78.3%,三球位置画错的学生占18.3%,三球大小比例画错的学生占3.3%,说明多数学生还是能比较正确画出月食示意图的,少数学生把月食和日食相混淆,不能正确区分。


第五大题第1小题,主要考察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玻片标本这个过程的实验顺序,本题综合了材料准备、玻片标本的制作、运用显微镜观察、记录和交流的顺序,与单纯的显微镜运用操作顺序相比难度大大增加。本题的正确答案是“346251”全部排列正确的学生占60%。有这么几种错误:有些学生先取镜安放再准备材料,接着制片观察;有些学生先准备材料,再取镜,接着再制片观察。可见学生对准备材料、制片、取镜这几项任务的先后顺序是比较模糊的。分析原因,主要是我们上课时很少有时间让学生长时间地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操作是有关的,同一节课里面要么侧重制片操作,要么侧重显微镜使用操作,要么侧重观察和记录操作。所以把这几项事情综合在一起时,很多学生就不清楚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了。


第五大题第2小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读表能力、分析能力、概括与推理能力。此题来源于三年级下册使用温度计测量温水和热水的变化,并分析测得的数据寻找水温变化的规律。试卷为学生提供了温水和热水在25分钟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并且告知了当时的室温为24,让学生从两组数据中寻找出3条水温变化规律。此题能写出3条变化规律的人占28.3%,能写出2条规律的人占46.7%,能写出1条规律的人占18.3%。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多数学生不能从宏观的角度审视这些数据,只是看到了一些浅显的表面的变化,并没有深入思考;大部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概括能力不够,只是进行了一些表面现象的陈述和罗列,没能用概括性的语言加以总结;寻找和书写变化规律时,有些学生看似写出了好几条,其实,他们所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可见,平时教学时,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都有待加强。


第五大题第3小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要考察学生对二氧化碳气体特征的了解,要考察学生是否掌握检测二氧化碳气体的方式,还要考察学生实验方案设计能力。此题得满分人数占60%,得6——7分的人数占26.7%,得0分的人数占8.3%。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大多数学生对这几个知识点与实验方案设计能力还是有待加强的。失分的情况有这么几种:①检验雪碧饮料中产生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时选择的器材不合适、方法不正确;②检验是否为二氧化碳时,使用的方法不严谨;得零分的学生主要是审题不仔细,写上来的实验方案是关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吗?”完全是答非所问。少数学生在实验方案设计上的“问题”与“假设”的句式表达上还需要规范些。


第三部分:实践应用场


实践与应用题共1个大题,包含2个小题,满分14分。


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题情况分析:


1小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铁生锈实验理解和在生活中的运用。能根据实验场景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并能根据实验结论推断还会继续发生的实验现象。运用实验获得的结论在生活中采取一些防锈措施,并能说出这些防锈措施的理论根据。此题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得分率为93.3%,实验推测得分率为76.7%,知识运用得分率接近100%。从学生答题情况可见,多数学生对于铁生锈实验掌握得较好。但是实验推测却有13.3%的学生错误的选择了C这个答案,推测原因,可能是学生理解题意上有了偏差,把“水和油中一般会含少量空气;碱石灰吸水能力特强。”理解为“B试管中含有少量空气,C试管中含有大量水分。”属于审题比较粗心的学生。


2小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平衡以及自身的环保意识,此题得满分人数为91.7%。大多数学生的环保意识较强,能用自己的语言制止一些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从学生的语言陈述中不仅可以看出他们的环保意识较强,还能看出我们的孩子非常有爱心,从他们的劝说理由中流露着爱护小动物的思想。


(注:本分析报告是从毕业班考试卷中抽取两个考场的60份试卷分析所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9-1 16:00:25编辑过]

TOP
313#

真实一项大工程啊,佩服海儿!


这张试卷,能否在资源中心也发一下?(只要把编辑模式中的试卷的代码复制到新开贴中就可以了,可以不重新上传)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314#

勤奋的海儿,向你学习!
离目标远一点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还在努力着!虽然我们才刚刚起步…… “成功之路,紫薇起步” 浙江省缙云县紫薇小学 陈志强
TOP
315#

以下是引用二剪梅在2012-8-19 16:04:00的发言:

真实一项大工程啊,佩服海儿!


这张试卷,能否在资源中心也发一下?(只要把编辑模式中的试卷的代码复制到新开贴中就可以了,可以不重新上传)


谢谢!


我已经在资源中心发了一个新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19 21:00:46编辑过]

TOP
316#

以下是引用阿强在2012-8-19 16:23:00的发言:
勤奋的海儿,向你学习!

谢谢阿强的夸奖,你更是我一直学习的榜样。

TOP
317#

是啊!试题与分析对照起来看,这样更能明白出卷者的意图,谢谢海儿的辛苦贡献!也让我们明白了其中的意图,非常感谢!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318#

    仿佛又回到了舟山的会议上,喻老师一题一题的分析,我们总是以为自己做不到。现在看到海儿姐姐所做的,我明白了。心动不如行动。想就去做。谢谢姐姐给我做出了榜样。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319#

由于自己也参与了我们这里六年级的阅卷工作,所以今天看海儿的这个答题情况分析特认真,我们这里的失分情况跟你们相似,填空题的第2、6题也做了这样的处理。经海儿这么一分析,让我更加明白了出卷人的意图和以后自己教学中需改进的地方。谢谢海儿这么好的资料!

TOP
320#

以下是引用丫儿在2012-8-19 19:56:00的发言:

是啊!试题与分析对照起来看,这样更能明白出卷者的意图,谢谢海儿的辛苦贡献!也让我们明白了其中的意图,非常感谢!


 


 


其实每份试卷都是命题者智慧的结晶,只有当你细细去研读时,你才能发现他们更多的良苦用心。

TOP
321#

以下是引用影随心动在2012-8-19 20:35:00的发言:

    仿佛又回到了舟山的会议上,喻老师一题一题的分析,我们总是以为自己做不到。现在看到海儿姐姐所做的,我明白了。心动不如行动。想就去做。谢谢姐姐给我做出了榜样。


 


很多事情看似很难,你真的去做了,其实只需一份执着与安静的心与就足够了。

TOP
322#

以下是引用风儿在2012-8-20 10:45:00的发言:

由于自己也参与了我们这里六年级的阅卷工作,所以今天看海儿的这个答题情况分析特认真,我们这里的失分情况跟你们相似,填空题的第2、6题也做了这样的处理。经海儿这么一分析,让我更加明白了出卷人的意图和以后自己教学中需改进的地方。谢谢海儿这么好的资料!


 


谢谢风儿这么认真研读我的答题分析!每个人对试卷会有不同的解读,我的评论只能代替我自己的想法,也许会冲撞命题者美好意图。

TOP
323#

丽水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工作室学员暑期科学考察报告(心得)终于完成。


 


舟山行 满载归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13103


 

TOP
324#

 

这几天几乎天天坐在电脑前面,几天下来总算也完成了几件事情,算是搬走了几座山吧!


第一件:同事的课题中需要我完成的一块内容


第二件:教研员布置的我校六年级毕业考答题分析


第三件:丽水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工作室学员暑期科学考察报告


 


接下来急需要做的是县里小学科学疑难问题研讨活动,我负责“生命科学”这个板块,需要好好准备一下了。

TOP
325#

 






 


我家的山兰花开了,微风轻轻吹过,你们可闻到了淡淡的幽香?


 


《九歌》


 


屈原


 


秋兰兮尘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枝,方菲菲兮袭予。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2 16:25:23编辑过]

TOP
326#

海儿家的山兰花开了哦!路过,停下来欣赏一下,静静的嗅一下,好似有那么点悠悠的气息哦!我想象的!呵呵!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327#

香味飘到苏州了,我闻到了,幽幽清香,沁人心脾。喜欢兰花。

TOP
328#

海儿已经能培训别人了,厉害。
TOP
329#

以下是引用汪勋在2012-8-22 16:30:00的发言:

香味飘到苏州了,我闻到了,幽幽清香,沁人心脾。喜欢兰花。


是吗!


我希望它能飘得更远些。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2 23:18:45编辑过]

TOP
330#

以下是引用丫儿在2012-8-22 15:00:00的发言:
海儿家的山兰花开了哦!路过,停下来欣赏一下,静静的嗅一下,好似有那么点悠悠的气息哦!我想象的!呵呵!

现在正是七月兰开放的季节,或许在你的周围就有它们在悄悄开放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