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美“广角”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工作站主题贴 [复制链接]

31#

羡慕萧山的老师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32#

谢谢三位导师的辛勤付出,在这个团队中是幸福的。
TOP
33#

这样的活动对于年轻老师来说成长是飞跃的。

TOP
34#

 

张红琴博士与学员谈如何备课


 


小学科学如何进行备课?这个问题问出来,也许很多老师会笑,那还不容易,跟着参考书来呗。再仔细一想,不对,应该还有点儿什么。具体是什么,也许不是每个老师都讲得清楚的。


   笼统地说,备课不能眼睛只盯着那一课。课至少要以一个单元为单位来备,这样知识点可以系统地安排在不同的课里,做到对知识点的安排心里有数。同时可以参考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哪些概念要讲,并且知道要讲到什么程度。关于怎样做到备课系统化,我曾经在给领雁班老师讲课时讲过,就是画概念图。至于怎样画概念图,我有一个课件可以参考。


   然而备课更要备人,备每一次课之前,我们要对自己的学生有所了解,对我们所具备的材料有所了解。了解学生,就是要懂得学生是怎样学习的,班上学生的特点是什么。也就是我们说的做到建构主义教学。我曾经在萧山的一次讲课曾经提到过这一点的重要性。要在孩子已有的基础上去教学。对孩子的前概念和迷思概念要有所了解。这样的课才有目的性,才是有效的。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关于探究性的教学如何备课?我在国内很多次讲座都曾经讲过,就是注意从5E学习环入手。如何导入,如何探究,如何解释,如何延伸,如何评估,我们备课的时候都要注意到。导入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要注意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学生了解自己要研究什么时,真正放手给学生自己做,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怎样做。允许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犯错误。当然这需要以时间作代价,所以灵活调控课程也是我们在备课时要想到的。那么在探究环节我们要备什么呢?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探究方法作尽可能多的估计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这样老师就可以尽可能多的准备材料,那么探究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就体现出来了。解释环节是我们目前相当薄弱的环节。这个环节要备什么呢?如何让学生在讨论和争辩中把重要的知识点暴露出来,是我们理想的状态。那么这个环节,我们就要想好我们怎样提问,什么时候提问,提什么问题是在备课时必须要准备的。同时我们对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概念也要做很好的估计。以上三个环节是每节课必须要做到的。而延伸环节是对新概念的应用和提升,往往是又一个探究活动。但是要注意的是,一节课的探究活动不宜过多,最多不要超过三个,这样学生就有充分的时间去领略探究的全过程也就是提问或假设,设计探究过程,观察并记录探究过程中的发现,解释原因,得出结论等等。当然对于不同年级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探究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这些我们在备课中也要体现出来,也就是要想到本节课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探究技能。评估也是探究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一些什么活动或者练习题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新概念,是否会应用新概念是备课中要想到的。


除了5E学习环我们要在备课中重点提到之外,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也不能忽略,除了上面提到的探究技能,科学知识之外,对于学生的科学态度,我们也要在备课中重点强调。如何在在学生互动中有效聚焦和支持探究,而做到减少与探究无关的行为和言谈?如何有效地结合学生的交流来点拨出科学思想?如何注意到学生的多样性而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到科学的学习中来?如何注意上课的细节,示范科学探究的技能以及鼓励科学的好奇心和质疑的态度,对新思想和新数据呈现开放性都是我们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要注意的,也就是要在备课中尽可能考虑体现科学的本质和科学历史的教学。当然,关于安全性在我们的备课中也是不容忽视的。


课程上完之后的教学分析和教学反思是每个老师提高上课质量,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这个过程也应该列入我们的备课环节。


因为有老师问到怎样备课的问题,我搜刮了一下大脑中现有的储存,写了这些感想,不一定很全面,也不够细致,权当参考。


 

TOP
35#

学习了!将在实践中努力去落实。
TOP
36#

 

与博士会晤的发言稿


萧山区城东小学 莫小丽


这是我昨晚为了今天博士交流而准备的发言稿,写到晚上十二点,在今天的交流过程中,并没有照本读,因此把我准备的发言稿在网上留下点痕迹。


 


发言稿:            关于新教师专业成长


1.欢迎。(首先,非常高兴张博士和何老师来到我们城东小学做调研,能够和张博士和何老师面对面的接触与交流,探讨关于新教师成长方面的问题,非常的难得,对于我们两个新教师,尤其是工作未满一年,算是初出茅庐的我来说,真的可以说是一次难得的宝贵的成长经历。)


2.个人对新教师专业成长的见解:


通过快一年的科学学科的教学,我感触很深。我经历了刚开始的完全不知道如何上科学课,上课过程中经常磕磕碰碰,思维模式也比较狭窄,到目前的熟悉小学科学的上课模式,并且可以为教学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应该说这些成长,来自于各方各面的熏陶。下面是我对新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些看法,我认为,一个刚入门的新教师要成长,下面几方面很重要:


第一.教学研究。我认为一个新教师,最大的通病就是缺少教学经验。因此,平时认真备课,做好教学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的关键的作用。除此之外,平时也要重视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在探索、感悟、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第二.比较研究。我所认为的比较研究,有两方面:一是通过听同行的教研课,思考,假如说这节课我来上,我会怎么上,和他的这节课比较,我的思路有什么可取与值得改进之处。二是通过网络,借鉴他人的教学设计,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这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尤其是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第三.我认为,教师要树立自主学习的心态。我们作为科学教师,平时要多充实关于科学方面的知识,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第四.很重要的一点,一个新教师要成长,学会反思很重要。反思,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和习惯。一堂课,一个实验活动设计,甚至是课堂中出现的某个突发状况,都可以成为反思的主题。


第五.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个新教师的专业成长,除了自身的主观努力外,也离不开领路人。这个领路人是多角色的。可以是学校领导,可以是周围的基层教师,也可以是我们学科的带头人。我觉得很幸运,我的学校城东小学,我们的学科带头人老师都非常的重视我们新教师的成长。经常给予我们学习的机会,经常告诉我们如何做,该如何展现自己。我相信,在这么多人的关怀下,我们新教师一定能够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3.关于网上教研


09年刚踏入工作岗位不久,就听说了一个新鲜名词:网上教研。在这快一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是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网上教研的魅力与作用。我个人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A.网上直播教研活动,让我坐在办公室,也可以享受到其他同行的教学风采。应该说,这是突破了区域与时间的限制,使教研活动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可以说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我相信,日后的教研活动也会慢慢慢慢的向网上直播迈进。


B.通过QQ群,探讨教学教育等各方面的疑难杂症。一有教学上的各种困惑或者难题,在群上发个信息,就会有很多同行帮你解决,和你一同探讨。


C.通过教育博客,学习同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发表个人的观点,会得到全国各地老师的响应。


应该说,网络带给我们便利,也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舞台。可以说,网上教研,是我们教师必走的一条新的教研道路,也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好平台。

TOP
37#

 


博士:行动研究讲座小资料一


 


行动研究讲座一.doc (, 下载次数:116)


 


2010学年第二期中美“广角”小学科学教师成长工作站QQ群研讨活动记录



 


复件 1.doc (, 下载次数:7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15 21:07:04编辑过]

TOP
38#

 


关于开展中美“广角”小学科学教师成长工作站学员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通知


 


各位老师:


中美“广角”小学科学教师成长工作站于今年6月开始运作,招收的第一批4位学员已经历了第一次研讨课摸底和三次QQ群网络研讨活动,已经初步领会了导师——美国麻省州立大学张红琴博士关于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的“5E”教学模式及相关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地展现美国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理念,进一步实施张博士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通过实践、对比,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学员课堂实践能力。现决定于2010926日(星期天)在萧山区高桥小学进行第二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参加人员包括“广角”工作站成员以及2010学年新分配的小学科学教师。


具体安排如下:


   报到:8:30


   第一节课:8:559:35   益农镇小  罗海军  执教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第二节课:9:4510:25  党湾二小      执教  电和磁


   第三节课:10:4011:20  城东小学  莫小丽  执教  磁铁有磁性


   交流研讨:12:0013:00 


   第四节课:13:4014:20  城东小学      执教  磁铁的两级


   交流研讨及工作布置:14:3015:30


 


 


                                     萧山区教学研究室


中美“广角”小学科学教师成长工作站


  2010年9月15

TOP
39#

       在上周举行的优质课评比中,“广角工作站”首期四位学员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是对我们努力付出、辛勤工作最大的褒奖。


 


萧山区第七届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揭晓


萧山区第七届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活动日前已经结束,本次活动以中心小学为单位,经学校考核后推荐出参赛教师,然后由教研室组织考评小组逐个进行教案和说课考核;由评委单独打分,严格按分数确定一、二、三等奖获奖者。


本届优质课评比活动共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现将具体名单公布如下:                 


 一等奖





























   


学 校


姓 名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新塘小学


赵海军


用纸造一座“桥”


实验小学


杨素春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进化三小


赵文龙


水珠从哪里来


宁围一小


陈荣林


空气占据空间吗


城东小学


 


二等奖













































热是怎样传递的


党湾二小


 


轮轴的秘密


临浦三小


谭汉庆


水和水蒸气


高桥小学


张青青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宁围四小


华旭锋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益农镇小


罗海军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洄澜小学


 


抵抗弯曲


瓜沥三小


汪钢钧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体育路小学


高春雅


太阳系


戴村镇小


 


导体与绝缘体


衙前二小


胡立平


三等奖





















































































运动起来会怎样()


义蓬一小


孙建丽


空气占据空间吗


义蓬三小


 


营养要均衡


城东小学


莫小丽


测量水的温度


前进小学


王建煜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朝晖小学


金亚军


听听声音


劲松小学


徐韩红


我们的小缆车


人民路小学


 


用水测量时间


戴村镇小


沈建乐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径游小学


谢勇波


谁流得更快一些


闻堰镇小


谢成军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明德学校


沈晓烽


做一个钟摆


义蓬一小


张建友


我们的小缆车


所前一小


娄洪乔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所前二小


钟琦钢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长山小学


俞冬红


光和影


坎山镇小


陈利丽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靖江三小


傅东海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汇宇小学


余伟龙


指南针


宁围二小


张利敏


温度和温度计


桃源小学


高莹燕


 


 


                                       萧山区教学研究室


                                            2010.9.18.

TOP
40#


城东小学陈斌老师说课——《空气占据空间》



 



党湾二小陈婷老师说课——《热是怎样传递的》

TOP
41#


益农镇小罗海军说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城东小学莫小丽说课——《营养要均衡》

TOP
42#

这样实干的团队,老师们肯定很大收获的。羡慕中-----
TOP
43#

  中美“广角”工作站举行第二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时隔三个月之后,“广角”工作站第一批四位学员引来了第二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益农镇小罗海军执教《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党湾二小陈婷执教《电和磁》、城东小学莫小丽、陈斌分别执教《磁铁有磁性》和《磁铁的两级》。还是这四个人,还是这四堂课,但是在经历了工作站一系列的学习研讨活动之后,在真刀实枪参加了萧山区小学科学优质课的评比活动之后,我们已经看到了可喜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学员们言谈举止中,体现在教学设计上,体现在对科学教学的认识理解上。颇具创意的教学设计、亲密无间的交流气氛、令人羡慕的个人素质,这都是优点,都让人眼前一亮;当然,也出现了一些年轻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如课堂控制、媒体展示、语言组织方面的有待改进之处。这需要时间慢慢锤炼。


参加这次活动的还有本学期新分配的小学科学教师或是首次任教小学科学课的老师。这些老师中不少还是首次参加这样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大家感受很多,都在评课活动中大胆抖露了自己的想法,受到了教研员何树德老师的好评。


根据工作站的设想,希望能在这批“新生代”小学科学教师中物色四位老师作为工作站的第二批学员,大家共同追求理想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罗海军执教《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陈婷执教《电和磁》 
  
 莫小丽执教《磁铁有磁性》陈斌执教《磁铁的两极》 
  
 孩子们努力投入学习活动
  
 教研员何老师讲话工作站负责人顾云涛布置工作 

TOP
44#

羡慕地看着你们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真是精彩!


学员们的进步是日月可鉴的,一步一步走得如此踏实,他们是多么的幸福。


有这么一个团队,萧山的科学要腾飞了。祝贺你们!

TOP
45#

城东小学  陈斌 《磁铁的两极》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次


课堂实录:磁铁的两极(陈斌整理).doc (, 下载次数:89)

第二次


 

课堂实录:磁铁的两极(陆祝林整理).doc (, 下载次数:115)

TOP
46#

 

中美“广角”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工作站研讨活动通知(三)


 


各位工作站成员:


 大家好!定于1012日(星期二)晚上20点整开始本学期的第三次QQ群研讨活动,研讨时间两个小时左右,研讨主题:1.新老学员结对;2.陈斌和罗海军两位学员的研讨课;3.行动研究专题培训。


    请各位成员安排好时间,准时参加!


  


 


 


“广角”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工作站


                                                         2010年10月9

TOP
47#

益农镇小  罗海军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次:


课堂实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罗海军整理).doc (, 下载次数:109)


 


第二次:



 

课堂实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何佳明整理).doc (, 下载次数:84)

TOP
48#

学习了,感谢楼主与参与的老师!本贴资料链接至


【综合】科学教研活动资料集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5063 (二楼)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9#

谢谢各位管理人员和广大同仁的热心支持!
TOP
50#

参加“广角”第三期研讨活动的感想


 萧山区益农镇小    罗海军


20101012的晚上8点,我们广角的成员集结在一起,开始了我们第三次网络研讨活动。整个活动下来,让我感触良多。


1.认识新朋友


在这次活动中,认识了4位优秀的年轻科学老师,他们虽然工作不久,但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学弟学妹在活动中各抒己见,锋芒相对。祝林、思思、佳明、青青,你们太棒了!


2、深度剖析课堂


这是本次活动花时最多的一个环节,那就是对陈斌和我的课进行了深度的解剖,把环节肢解下来,“你是怎么导入的,导入花了多少时间,你是怎么交流的,花了多少时间,学生的探究时间有多少,还可以给的更多吗?”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剖析下来,让我对自己的课又有了一次一次新的认识,比如就第一个探究活动中,出现了学生比较安静,没有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小丽觉得是我的导入游戏的影响,而佳明则认为是我在提实验要求时候要求学生不要制造较大的声音限制了他们,陈婷则认为是这是一堂公开课的缘故,学生不容易放开,我自己则认为主要还是我的缘故,当课堂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我没能及时的做出反应,如果这时候我选择一个组,把他们的鼓用力的敲击几下,然后再说:“同学们刚才制造的声音有点轻了,不利于观察,像老师这样的响是可以的。”不知道这样是否会好点。总觉得课堂机智不够,多多磨练吧。当然还有很多的问题,比如交流环节、学生课堂发言等等,值得肯定的是放手让学生活动,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把握的还可以。


3、聆听研究讲座


张博士这次给我们讲了关于行动研究的知识,让我们对行动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且让我们自己拟定目标,找个适合自己的行动研究内容,在接下来的研讨中不断的完善它。


整个活动最终推迟了半小时,但我们还觉得意犹未尽。期待下一次研讨活动。特别感谢我们的3位导师。

TOP
51#

顶!
学习了!讲得有道理,提醒学生实验时不要太大声是必要的。如果学生太小心太轻了,再示范纠正。学生以后慢慢就学会实验时发出适度的响声。
TOP
52#

      实验课的课堂纪律是最难控制的,往往是实验时学生过于浮躁,过于吵闹,不能静心思考。让学生在实验课时像科学家一样养成一边操作、一边记录、一边思考的习惯,是我们每个科学教师都想追求的课堂状态。我倒是非常佩服罗海军老师,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内容时,能让学生做到这么安静、有序而有效的研究。只要能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安静地实验又有何不好呢?这样既减少了组与组之间的互相干扰,利于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又有利于教师对全班各组的掌控。以往听到很多老师教学这课时往往“很热闹”,课堂上各种声音此起彼伏,试问学生能真正在这么热闹的场面下静心思考记录吗?热闹也好,安静也好,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我们更应追求的是这些现象后面学生是否真正的进行了有效学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8 15:17:36编辑过]

TOP
53#

 


各位工作站成员:


 大家好!定于1026(星期二)晚上22点整开始本学期的第四次QQ群研讨活动,研讨时间一个小时左右,研讨主题:1.陈婷和莫小丽两位学员的研讨课;2.下阶段工作安排。


    请各位成员安排好时间,准时参加!


   附:(讨论主题)


 


 


“广角”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工作站


                              2010年10月24


 


 


讨论主题:


1.分别用了多长时间导入,导入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达到目的了吗?你认为怎样导入会更有效?


2. 两位老师安排的探究活动,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探究?所用时间多少?老师希望通过活动达到什么目的?学生通过活动培养了哪些能力?你认为怎样可以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空间?


3. 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所用时间多少?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老师采用了什么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你认为老师的哪些问题帮助了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分析一下整节课,学生活动时间,老师所用时间,如何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TOP
54#

2010学年第四期中美“广角”小学科学教师成长工作站QQ群研讨活动记录


 


2010-10-26 21:59:53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今天的研讨活动,是研讨两堂课,陈婷老师执教的《电和磁》和莫小丽老师执教的《磁铁有磁性》。今天开始活动时间迟,活动时间压缩到一小时左右,请大家在发言时抓紧时间。老规矩,发言111,结束000


 


2010-10-26 22:00:15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根据博士的要求,请老师们根据以下四个问题来分析两位老师的课,每个问题花时15分钟以内,请大家把握好时间。1.分别用了多长时间导入,导入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达到目的了吗?你认为怎样导入会更有效?


 


2010-10-26 22:00:49 益农镇小罗海军(286193087)


 陈婷老师的课花了2分钟左右复习了磁铁能改变小磁针方向 以及复习了电路的知识,我觉得这样的导入在安排上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我觉得在引起学生兴趣方面可能不够。小丽的导入通过擦掉哭脸的环节,在趣味性上我觉得比较好,时间安排了230秒也比较合理。000


 


2010-10-26 22:02:58 城东小学陈   (444322630)


用磁性玻璃擦洗器擦窗户上的哭脸这一活动进行导入,很好的切合了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究磁铁的兴趣和好奇心。


出示实验材料,先进行预测可以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用时530秒完成第一个探究活动,学生上台汇报,得出磁铁可以吸引铁的物质。第二个探究活动,找教室里面铁做的物质,用时430秒,这个活动趣味性很高,并且可以很好的强化磁铁能吸铁的概念。通过吸信封里面的回形针,巧妙地过渡到磁铁可以隔着物体吸引铁的探究活动。第三个探究活动用时630秒,然后请学生口头汇报,得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可以吸铁。然后请学生用磁铁吸出试管中的回形针,把所学知识应用起来。最后展示生活中磁铁的应用,以及布置课后的探究任务,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过渡自然。


建议:第三个活动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有的学生在下面说出了“一些”和厚度有关,教师可以简单地拓展一下,而不仅仅只是得出磁铁能够隔着一些物体吸铁的概念而已。



2010-10-26 22:04:10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老师评价不错,小丽的课从整体设计来说,还是不错的


 


2010-10-26 22:05:45 党湾二小陈婷(425233006)


我说说自己那堂课。。


这堂课的内容安排得比较满,有三个学生分组实验,一个演示实验,所以导入部分用的时间比较少,以复习小磁针的性质和电流路径导入。通过复习旧知识,为后续讨论“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现象的原因”奠定理论基础,便于理清思路。


自己认为,这样的导入或许在常态课中运用比较合适,可是在公开课时,效果不是很好。能否找到一个更有趣的导入方式,来打消与学生的陌生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活跃气氛?



2010-10-26 22:06:45 党湾二小陈婷(425233006)


希望大家也帮我想想,这个导入,我自己是觉得不满意的。。000


 


2010-10-26 22:06:54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你介绍的奥斯陆资料,把下面的探究实验变成了验证实验


2010-10-26 22:07:22 城东小学莫小丽(289165140)


我先说说我这节课,这节课的导入我共花时255秒,目的是有两个:第一个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二个是让学生通过双面磁性玻璃擦能擦掉玻璃外侧的哭脸让学生对“磁铁”有一个初步认识。由此进行下面一系列关于磁铁的探究活动。


 


2010-10-26 22:08:03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很高兴,小丽对照5E导入的要求作了设计


 


2010-10-26 22:08:06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总的来说,这个导入部分还是很有效的,在2分半钟里既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又导出了课题


 


2010-10-26 22:08:31 瓜沥明德冯思思(511837385)


陈婷老师导入时的过程有些长。看得出来是为了课堂实验做准备的。但是衔接有些杂,做了很多事情。先是演示磁铁让小磁针偏转,再说展示点亮的小灯泡和回忆电流路径,最后是送大家半个故事。


故事还可以设计得更神秘一些,留出空白大一些。比如说:很久以前,人们把电和磁是分开的,认为它们没有联系。直到有一天,科学家奥斯特做实验时把小磁针靠近了通电的导线——于是神奇的现象发生了……这个实验让奥斯特“千古留名“啊,你想知道什么现象发生了吗?我们今天要来重现一下那历史的一刻。



2010-10-26 22:09:42 城东小学陈   (444322630)


我觉得《电和磁》作为该单元的第一节课,复习电路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可以再课前完成,课堂上展示可以考虑省略,直接进行导入,或者讲奥斯特的故事,或者设计一个激趣导入


 


2010-10-26 22:10:20 新塘小学何佳明(389941072)


第一个学生实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并猜测实验后会有怎样的发现?然后进行小组汇报,教师引导,将学生的汇报归纳到“你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学生进行实验后,得到了发现。接着肯定学生的发现,告诉学生这就是奥斯特的发现。


 


2010-10-26 22:11:19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我发现,从两周前的讨论到今天的讨论,大家针对性强了很多,进步很大!


 


2010-10-26 22:11:43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同感大家的评价水平提高很多


 


2010-10-26 22:12:25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大家看实录第十行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能不能在里面擦这个哭脸,把外面的这个哭脸擦掉11。呢?(重复)-让语言精炼些。小丽一个大问题,上课语言不够精炼准确。


21行,师:为什么能在里面把外面的小哭脸擦掉啊?(这句原话是这样说的:我为什么用这个东西能把这个在里面擦就把外面这个哭脸擦掉呢?)第二个问题,尽量让学生来做。这节课很多很好的学生衍生点,可惜被老师忽略了。生:我家里来过一个清洁工,他就是用两块(抹布),用它们吸在玻璃上,然后这样擦。


15.师:哦,你说的是不是这个东西?(出示双面磁性玻璃擦)


16.生:是的 (很好的课堂演绎,可惜老师接下来为什么不让这个学生来演示呢?如果让学生自己来做,就不会出现老师的一问一答形式, 而是很多问题在学生自己的操作中就会暴露出来,这比老师直接提出来会有效)第三,不要随便否认学生的答案。10.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能不能在里面擦这个哭脸,把外面的这个哭脸擦掉11。呢?(重复)(那我怎么办?)---让语言精炼些。12.生:把手伸出去。13.师:要求不把手伸出去。(把手伸出去也是个办法,老师平时上课不要随便否认同学的回答。老师可以接话—---是个办法, 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吗?)。从第十行到底13行,学生说把手伸出去,也是个办法,在平时课堂中不要随便否认学生的答案,而是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2010-10-26 22:19:29 城东小学陈   (444322630)


这些细节的确很重要,而我们平时忽略的比较多


 


2010-10-26 22:20:04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2. 两位老师都分别安排了活动,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探究?所用时间多少?老师希望通过活动达到什么目的?学生通过活动培养了哪些能力?你认为怎样可以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空间?


 


2010-10-26 22:20:32 益农镇小罗海军(286193087)


在探究环节上,陈婷老师主要通过奥斯特实验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这个活动中还是不够放开。其实我觉得陈婷老师担心学生不能自己完成,比如在引导短路能引起磁针更大的偏转、怎么来做第一个偏转实验,教师都有比较明确的实验步骤。小丽的课也有3个活动,第一个是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第二个找教室里铁制的物体,第三个是磁铁能隔着物体吸引铁制的物品。我觉得这些实验都还是比较放手的,实验效果也比较明显。


 


2010-10-26 22:21:52 瓜沥明德冯思思(511837385)


老师的第一个实验:磁铁能吸引什么?(试验十样物体)用时620秒。


预设结论:磁铁能吸引的东西都是铁做的。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叫做磁性。


当实验结束后,大家看到了实验结果与自己的预测不一样,得出了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都是铁做的。


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能被磁铁吸引的这些物体它们有个共同特点是?


生:都是铁做的。


时莫老师又问:由此你可以得出磁铁的什么秘密?(大概是想引出:磁铁有磁性。这个结论。这里可不可以直接给学生总结:这是因为磁铁有磁性。)


但是学生有了“意外”的回答。


1:磁铁本身就是铁做的。因为我刚才把回形针和铁钉放在一起也吸在一起了。(这是个真实的现象)所以我认为铁做的物体都能吸在一起。(错误的前概念)


师: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好好探讨一下。(这里处理的不错,引起了学生探讨的兴趣。)


2:我觉得他刚刚说得不对,应该是磁铁先吸了回形针和铁钉,然后回形针和铁钉才会吸引。


3:我觉得磁铁还会传播磁力。(很有创意)


师:大家都是小科学家,都能发现这么多的东西。那么我们今天的实验能得出:磁铁能吸铁。磁铁能磁铁的性质称为:磁性。


(如果我是学生,这时候也很想知道为什么回形针和铁钉也能吸在一起。既然出现了这个疑问,虽然是设计外的知识,但是考虑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是否可以对这个磁化现象稍作解释。然后让他们课后去研究一下到底什么是磁化。)


而且后面莫老师有介绍个小知识:并不是所有的磁铁都能直接去碰一些物体,比如说,当磁铁碰到我们的手机、电脑、银行卡、机械手表等这些物体的时候,它们的性能会受到影响。其实正好也是跟磁化有关。



2010-10-26 22:25:16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小丽的时间看上去给了不少给学生,其实细分一下,自己占据的还太多,


27.师:老师手上就有一个磁铁。你们见到过吗?(出示条形磁铁)28.生:见到过。


29.师:你们觉得这个磁铁能够吸哪些东西呢?


30.生:钉子、榔头、铁的物体……


31.师:今天老师为了给大家探究呢,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材料。我们来看一看有哪些材料。


大家觉得这些是不是太罗嗦


27行,可以不说


 


2010-10-26 22:28:08 城东小学陈   (444322630)


小丽这节课,学生提出了几个很有创意的想法,除了刚才的磁化现象,还有学生提问磁铁的磁性是本来就有的,还是人工制造的,以及第三个活动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有的学生在下面说出了“一些”和厚度有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简单地一句带过,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至于深入研究,可以放到课后。


 


2010-10-26 22:28:40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是的,这就是我刚才提到的衍生点,被小丽忽略了


 


2010-10-26 22:29:07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我们自己设计课堂的痕迹很明显


 


2010-10-26 22:29:09 党湾二小陈婷(425233006)


这个需要教师的应变能力,,呵呵,我们都还需要锻炼。。


 


2010-10-26 22:29:36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这个确实需要意识和时间的锤炼


 


2010-10-26 22:29:41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4:我觉得磁铁还会传播磁力。(多么好的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他们的发现非常好。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甚至可以让所有的孩子都试一试,表扬这几个孩子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老师要能及时扑捉课堂的生成点。科学课不仅仅是要完成我们的备课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一节课培养和鼓励孩子们各种科学素养,这往往比上课内容更重要。)


 


2010-10-26 22:30:20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4:我觉得磁铁还会传播磁力。(学生自己的话作出的精确表述,很有价值)


 


2010-10-26 22:31:11 党湾二小陈婷(425233006)


第一个活动不是我不想放手,是放手了,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做,在自己学校里试了下,他们都在问我:老师,我们做什么?而且如果让学生操作,他们不会将导线与小磁针对齐,本身实验现象就不够明显,如果没对齐更加不明显了。。我觉得第一个实验既然是重演,那就让他们都有发现。


 


2010-10-26 22:32:11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有困惑,可以尝试,比方说,给个闭合电路,能不能像铁或者磁铁那样让小磁针偏转


 


2010-10-26 22:32:11 党湾二小陈婷(425233006)


活动二:如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这个部分又有两个分组实验。


1、利用短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用短路的方法加强电流,蕴涵了“电流越强,磁性越大”的思想。但短路不是加大电流的常用方法,必须让学生明白短路的危害及正确的操作方法,所以我这里采用讲解配合演示的方法,加大了指导力度。


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加大电流(短路)能使小磁针偏转更明显。


2、利用线圈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这里没有采用短路的方法实验,一是让学生把线圈与一根导线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发现利用绕线圈的方法也能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但前面实验中一根导线采用短路的方法小磁针偏转已接近90度,再加上绕线圈的方法加大磁性,指针偏转也是90度,难于比较。二是让学生明白短路不是常用方法,要尽量少用。


还让学生试试线圈的各种放法,怎么放置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学生通过实验会发现线圈套住指南针,竖着放,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通过在线圈中间加入铁芯的方法吸起大头针的演示实验,使原先纯粹的思维推理结合进了直观的感受,从而彻底消除学生心中的疑虑。真正理解通电导线周围确实产生了磁性,间接作用与小磁针使其发生偏转,这也为后面第2课制作电磁铁作了铺垫。


我在自己学校里就是给他们一个闭合电路,还有一个小磁针,让他们想一下:怎么研究?


没人能想到将导线放到小磁针上面,并且与小磁针方向一致的


 


2010-10-26 22:34:53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给学生一个闭合电路,然后提问,你可以让小磁针偏转吗?你是怎样做到的?


 


2010-10-26 22:35:24 党湾二小陈婷(425233006)


让学生先去试,然后汇报自己的经验?


 


2010-10-26 22:35:59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如果省略前面的介绍,直接就提出问题,让学生操作,效果能不能更好些


 


2010-10-26 22:36:40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博士这句话,大家要深思:科学课不仅仅是要完成我们的备课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一节课培养和鼓励孩子们各种科学素养,这往往比上课内容更重要。


 


2010-10-26 22:36:40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小丽这节课的学生探究活动比较简单,重要的是交流


 


2010-10-26 22:36:50 党湾二小陈婷(425233006)


其实,学生在操作的时候,不太会:与小磁针方向一致,我发现他们好多组拿着导线,小磁针偏转了,导线也跟着转了。然后我问他们小磁针偏转了吗?他们说没有


 


2010-10-26 22:37:17 瓜沥明德冯思思(511837385)


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也是研究了很久的 要学生自己一下子发现是很难的。


 


2010-10-26 22:37:30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放手让学生试,


 


2010-10-26 22:37:49 益农镇小罗海军(286193087)


我想问 老师  在你自己学校里  有一组学生能做到吗?


 


2010-10-26 22:37:55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他们应该能发现怎样让小磁针偏转


 


2010-10-26 22:38:19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与小磁针方向一致,我发现他们好多组拿着导线,小磁针偏转了,导线也跟着转了。然后我问他们小磁针偏转了吗?他们说没有)这个可以引导。


 


2010-10-26 22:38:53 党湾二小陈婷(425233006)


如果看了书,是可以想到的。。不看书是想不到的


顶多能想到,与电路靠近。。


 


2010-10-26 22:39:09 城东小学莫小丽(289165140)


我的第三个活动:磁铁隔着物体还能吸铁吗?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磁铁的另一个性质:磁铁能够隔物吸铁。但是我在课堂上发现,学生操作很不规范,应该是磁铁在最上面,隔开铁和磁铁的物体在中间,回形针在最下面,可是有些学生操作不同,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有些学生认为磁铁隔着书本,木片不能吸铁制物体,而有些学生则认为可以,这种现象非常多。因此,在最后的汇报上,我草草收场。所以在这个实验的操作问题上,该放手还是强调下?


 


2010-10-26 22:39:31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其实结果不重要,学生试图发现怎样让小磁针偏转这个过程更重要


 


2010-10-26 22:39:58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小丽的问题,是实验材料设计的问题。书本是软的,又没有固定的支架,出现不同实验结果也是正常的。


 


2010-10-26 22:41:07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如果他们有不同的发现,你可以在小组指导时对他们提出问题:你是怎样做的?及时纠正


 


2010-10-26 22:41:33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是的,大家一定要纠正一个观点,科学课不是为了得到一个统一正确的答案,是希望学生通过探究自己暴露自己的前概念,使他们意识到有冲突


 


2010-10-26 22:42:29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3. 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所用时间多少?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老师采用了什么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你认为老师的哪些问题帮助了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2010-10-26 22:42:48 益农镇小罗海军(286193087)


在交流环节上,我觉得陈婷老师语言比较精炼,就是没有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而莫小丽老师,我觉得在交流的时候,还是要镇定点,不要被学生的问题给问吓住,另外在教师语言上还是要慢慢说,比如铁做的、铁制品等等语言。因为你的语言会影响到学生的思考。


 


2010-10-26 22:43:49 城东小学陆祝林(332193055)


老师的活动主要包括了三块内容,第一个是验证磁铁只能吸引铁,第二个是让同学们找一下教室里的铁制物质,第三个是磁铁能隔着一些物质吸引铁。前面两个活动,我觉得都很好的达到了目的,对第三个活动,我一开始听完以后的感受是:实验所要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磁体能在短距离内吸引铁,距离长了就不能吸引铁了,也就是磁铁吸引铁的能力是和距离成反比的。而老师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说明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我觉得这里可以稍微做点改进,因为1本科学书,2本科学书,4本科学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是厚度(距离)。把几本科学书改掉,改成几种不同的物体,这样更可以让学生明白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


 


2010-10-26 22:45:23 党湾二小陈婷(425233006)


我这堂课,有两个学生思维的形成点。


问题1:是什么原因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呢?


先通过小组讨论,然后教师分两个层次分析引导:


①磁针偏转与电流有没有关系,你的理由是什么? (肯定下来)


②电流是如何使小磁针偏转的?是直接作用还是间接作用?如果是间接作用,电流最有可能转变成了什么?(只讨论,不下结论)


1.本课教学的设计尽量体现了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重演”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这里学生发现现象后立刻会产生疑问,这是引导学生分析的最佳时机。


2.对实验现象通过分析作出合理的解释是本课的难点。我这里把推理分析分成了两个层次:首先肯定磁针偏转与电流有关,然后分析电流如何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是电流产生了磁性干扰了指南针,还是电流直接使小磁针偏转?”这里引导学生形成两种想法(直接、间接作用),展开辩论,形成一个大致的方向,但不作定论。因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完全建立在推理基础上的结论学生往往难于接受,所以这里下结论时机还不成熟,后面的研究中还有配合的研究,进一步消除学生心中的疑虑,最终形成结论。


问题2:实验中小磁针的偏转角度很小,你有办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一些吗?


通过思考,学生往往能想到:多用几节电池;加粗导线;多用几根导线;短路等方法。



 


2010-10-26 22:46:51 何老师(1161008698)


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明白要探究的主题十分重要,所以前期的引发思考是关键。


接着是材料和方法,可以积极尝试有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不要教师包办代替。在小组讨论的时候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分组观察实验,关键是发现和记录现象。


 


2010-10-26 22:48:33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老师说得对极了。 交流时,老师一定要关注学生是怎样想的,也就是他们的答案,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这个班的同学还是不错的,敢于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老师要及时表扬


 


2010-10-26 22:48:58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按照思维惯性,铁和磁铁让小磁针偏转,通电电路也使小磁针偏转,是通电电路本身、还是通电电路变成了铁或是磁铁,都可以理解。直到下一课学习电磁铁产生了南北极,才真正意识到通电电路产生了一个磁铁。所以,陈婷的课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活动发现能通电线圈能让小磁针动起来,至于这是什么,后面的课自然会慢慢解决。


 


2010-10-26 22:49:35 何老师(1161008698)


我们要改变教师包办代替,不放心的老习惯。只有放手了,学生才有主动权。


 


2010-10-26 22:49:57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师:(ppt:放印几名学生的实验记录纸)你们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上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时,要提醒学生怎么表达,比如:我的猜测是:…, 我的实验结果是…. 我发现…,培养学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好习惯)


老师失去了一个很好的让学生展示前概念和实验结果产生冲突的好时机。前面两个同学都有铜丝和铝丝包括进去,这个时候老师要进一步问:猜测是你包括了铜丝和铝丝, 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的前概念明显是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应该提出来。这样这节课就开始升华到纠正学生的前概念,从吸引所有的金属到吸引铁类的物质)


第三个学生展示时预测没有包括啤酒瓶盖,老师要追问:你当时是怎样想的?--也许又有一个新的前概念暴露出来。 括号里是我的评价,我对小丽的课作了比较详细的批注,到时候发给大家


 


2010-10-26 22:52:50 城东小学莫小丽(289165140)


祝林提的对,我当初也有这感觉。只是在这个实验的材料准备过程中,碰到了点问题,所以才采用这些材料。我的设计是,至少有一种材料,磁铁隔着它,是不能吸回形针。 所以采用了1,24本科学书。


 


2010-10-26 22:53:45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距离影响磁性也是对的


 


2010-10-26 22:53:36 城东小学莫小丽(289165140)


博士把我分析的很彻底,也非常的准确。我觉得我上课还是太保守了。


 


2010-10-26 22:54:31 益农镇小罗海军(286193087)


不是  我觉得小丽的问题是我们大家的通病  不善于捕捉 课堂生成


 


2010-10-26 22:54:42 城东小学陈   (444322630)


感觉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出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的概念了。


 


2010-10-26 22:54:53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你的上课原则是我把我要讲的内容讲完就好了,这样是不够的。当然作为一个新老师,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2010-10-26 22:55:24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4.分析一下整节课,学生活动时间,老师所用时间,如何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2010-10-26 22:56:25 城东小学莫小丽(289165140)


我想,我考虑的还是不够细致。


 


2010-10-26 22:57:02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通过我们这样的分析讨论,大家就能更快的发现这些问题


 


2010-10-26 22:57:18 城东小学陈   (444322630)


陈婷的课就是指导得较多了,怕学生自己思考不出探究方法,而小丽可以通过精炼语言,把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或者与学生交流


 


2010-10-26 22:58:53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从整体来看,小丽的学生探究比较自主开放,然而这节课关键是学生怎样来解释他们的发现,小丽给于学生交流的时间还是不够


 


2010-10-26 22:58:53 党湾二小陈婷(425233006)


一是材料的问题。


做这两个分组实验的时候,都要求等小磁针静止下来再做,有些小磁针的灵敏度比较高,要等它静止下来,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在陪着他们等待的时候,我心里很是着急,可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电器元件的连接,也容易出现问题,这批材料,很多小灯泡与灯座接触都不好,所以学生做实验的时候,断路了,导致实验失败。又要重新换电器元件,浪费了不少时间。有些小组早就做完了,有些小组却是心里急,手上却快不起来。


我在上课的时候,心里就在想,反正不是比赛的课,关键是让每个组都把实验做完,来不及就来不及了。


二是设计的问题:


可以将演示实验,接到学生讨论完“是什么原因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呢?”这个环节后,这样感觉会更连贯一点。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明白了是电流产生了磁性,从而使小磁针发生了偏转。


三是就大家提的指导过的问题,这个我还要好好去思考思考。


 


2010-10-26 22:59:37 城东小学陆祝林(332193055)


我觉得老师在活动的时候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但是在最后讨论磁铁的应用的时候,自己讲的还是太多了点,其实让学生自己来说磁铁的应用,我觉得他们会说出很多应用出来,如果等学生先说出来再出示图片会更好,而不是直接出示图片让学生们边看边说


 


2010-10-26 23:01:45 益农镇小罗海军(286193087)


师:好的,因为磁铁有磁性,利用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性质把回形针吸出来的。最后,我想问问大家,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磁铁?


1:幼儿园的老师用磁铁在黑板上挂图。


2:磁悬浮火车就是靠磁力的。


师:非常好。那么老师这里也总结了一些,大家来看一看(ppt演示图),冰箱门上有磁铁;文具盒上也有;磁性白板,能把一些纸片吸住;门吸,教室门也有;安全飞镖,以前的飞镖都是尖的,这个安全飞镖有什么改进之处?


老师 她有提问学生但小丽好像很着急 只回答了2位学生 就忙着总结了


 


2010-10-26 23:01:23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今天大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且评价精确。说明我们的讨论水平大有提高。讨论来看,老师们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小丽整体问题就是忽略学生的回答


 


2010-10-26 23:03:58 瓜沥明德冯思思(511837385)


不碰到水,把试管中的回形针拿出来。(实验后再出这个题,显得太简单了)。后面时间是不够了 所以有点急


 


2010-10-26 23:05:57 城东小学莫小丽(289165140)


是否放在实验前,激发下学生兴趣,然后做实验,实验后再取回形针,会更好呢?这是个不错的想法


 


2010-10-26 23:07:29 麻省州立张红琴(1336855445)


刚才我已经说了,大家的评课水平越来越高了。相信今天被评的老师收益匪浅。今天我给大家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精炼自己上课的语言。录自己的课,然后看看自己有多少废话


第二点:多关注学生的回答,老师不要包办太多


第三点:学生在课堂上能做的事情,尽量让学生做,老师不要包办


我今天先把对小丽的评课贴出来,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可以在后面跟贴。对于我们已经评了的四节课,我会贴出我自己的详细备注,希望每位老师在后面跟贴,提出自己的见解。还有任务,每个小组在近两周时间,找找文献,提出目前教育界对你们这个问题有些什么说法,注意要提供文献出处。关于有效交流,有很多见解,对于如何记录,另外两个小组也尽量搜索一下。


 


2010-10-26 23:09:08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一、四位新学员的课堂教学设计请贴到群论坛“新学员课堂教学设计大讨论”中,截至时间本周末。每位学员都去评价一下别人的教学设计。新学员根据别人的评价再次修改,下周定稿,并准备好说课材料及说课课件准备参加在城东小学的现场说课研讨活动。时间待老师定,就在11月初,可能就是下周。


 


2010-10-26 23:09:19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二、四位老学员完成自己的一堂常态录像课,视频资料传给我,时间,下周五之前。


 


2010-10-26 23:09:31 高桥小学顾云涛(67030399)


三、活动通知:下周二QQ群研讨活动照常进行,讨论新老师的说课教案,具体时间我另行通知。


 


 

TOP
55#

记中美“广角”科学教师工作站第四次QQ群研讨活动有感


莫小丽


 



26号晚上十点钟,我们“广角”工作站的第四次QQ群研讨活动准时开始,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对由我执教的《磁铁有磁性》和陈婷老师的《电和磁》进行研讨,活动时间安排一小时,时间虽短,但是却非常的精炼与有效。整个活动下来,张博士和各位老师对我的课都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意见与修改建议,值得我深深的体味。


一.上课语言不够精炼,过于繁琐


通过看自己的两次录像课,我也发现了自己在语言表达上的欠缺,这个问题确实也是我一直存在的问题,从上学时代一直到了工作时代,我这个欠缺需要马上改进,否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思考,也会扰乱自己的课堂思路。


二.要尽量让学生来完成


在课堂的导入阶段,有学生如下的一个回答:


生:我家里来过一个清洁工,他就是用两块(抹布),用它们吸在玻璃上,然后这样擦。


师:哦,你说的是不是这个东西?(出示双面磁性玻璃擦)


生:是的    


在这一部分,学生已经明显说到了我即将出示的材料,但我没有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演示这个玻璃擦,而是直接自己演示,博士的想法很对,很多问题在学生自己的操作中就会暴露出来,这比老师直接提出来会更有效。我的课堂,按自己教案操作的痕迹太过于明显,我应该让这位学生来演示擦掉哭脸,这样远比自己演示的效果来得好,从这也反映出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有待提高与锻炼。


三.不随便否定学生的答案


依旧是本课的导入阶段,有如下一段对话: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能不能在里面擦这个哭脸,把外面的这个哭脸擦掉呢?(重复)


生:把手伸出去。


师:要求不把手伸出去。


    我将学生的答案否定掉了,其实这对学生的心理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可以简单的评论一句:这个方法不错,还有什么好办法吗?同时,我的问法也有待改进,如果这样会更好:师:有什么方法可以把它擦掉呢?这样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里面擦。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学生的回答与表现都应引起老师的注意,而不是一笔带过,一加任何评语,甚至是否定学生的表现。


四.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我的两个活动: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以及磁铁隔着物体还能吸铁吗?在汇报阶段,不仅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也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而是为了汇报而汇报,缺少了汇报的目的性,使汇报失去了意义。所以,在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活动中,我可以追问学生:猜测中你包括了铜丝和铝丝,你是怎么想的?这一问,将学生的前概念暴露出来,非常的有必要。这样这节课就开始升华到纠正学生的前概念,从吸引所有的金属到吸引铁类的物质。同时在汇报时,若学生不会表达,可以稍加提醒与帮助,比如:我的猜测是…,我的实验结果是…., 我发现…,培养学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好习惯。


五.不忽略学生的回答


在这次课堂上,生成了很多“意外”的回答,自己也招架不住,慌乱起来。如:


1:磁铁本身就是铁做的。因为我刚才把回形针和铁钉放在一起也吸在一起了。所以我认为铁做的物体都能吸在一起。


师: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好好探讨一下。


2:我觉得他刚刚说得不对,应该是磁铁先吸了回形针和铁钉,然后回形针和铁钉才会吸引。


3:我觉得磁铁还会传播磁力。


师:大家都是小科学家,都能发现这么多的东西。那么我们今天的实验能得出:磁铁能吸铁。磁铁能磁铁的性质称为:磁性。


    在这里,对于学生提出的回形针和铁钉也会吸在一起的现象,其实这是很好的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话题,我只要稍微解释一下,学生就能受益不少,可自己在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略了如此重要的课堂生成,实在可惜。这也提醒了我,要认真对待学生的回答,同时,也要不时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说的是如此的在理。


通过一节课,能发现我如此多的不足之处,我收获满满。同时,博士的一句话也让我刻骨铭心:科学课不仅仅是要完成我们的备课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一节课培养和鼓励孩子们各种科学素养,这往往比上课内容更重要谢谢博士给我们上了如此重要的一课,三位导师,你们辛苦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3 8:50:13编辑过]

TOP
56#

 

中美广角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工作站研讨活动通知(五)


各位工作站成员:


 大家好!定于119(星期二)晚上1930分开始本学期的第五次QQ群研讨活动,研讨时间一个半小时左右,研讨主题:新学员教学设计研讨及说课培训;2.下阶段工作安排。


    请各位成员安排好时间,准时参加!


 


 


“广角”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成长工作站


                                                           2010年11月8

TOP
57#

 







新教师


教学设计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新塘小学 何佳明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3个盛有水的烧杯、食盐、面粉、沙各一小袋、搅拌棒、滤纸、过滤装置一个


教师准备:1个过滤装置,2张滤纸,1个玻璃杯,PPT


三、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客人来了,要倒水给客人喝,但白开水淡而无味,就加点白糖。接着,摸着杯子烫,拿来筷子搅拌下,发现糖不见了。引出课题: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板书)


探究活动:


一、食盐、沙、面粉溶解食盐


1 教师给学生提供食盐、沙、面粉三种实验物品,提出问题:食盐、沙、面粉能溶解在水中吗?


2 小组讨论:(1)你们的预测


             2)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观点


             3)你们的实验还需哪些实验材料


3 小组汇报,教师进行归纳整合,并接着幻灯片出示实验步骤:


      1)拿出  观察  记录


      2)放入  观察  记录


      3)搅拌  观察  记录


      4)整理


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上述实验步骤完成。


         2)轻 (轻言轻语,轻拿轻放)


4 分布汇报实验结果(食盐、沙的溶解情况,食盐溶解、沙不溶解)


二、溶解的特征


1.描述食盐溶解的过程:慢慢变小,直至消失。。。


2.对比:食盐和沙溶液静置后的现象会如何?沙溶液颜色会由黄色、浑浊变成无色、澄清。引出沉淀法(板书):不溶解的物质放入水中后,过一段时间,会与水分层。可以用沉淀法来判断物质是否溶解在水中。


3.对比食盐与沙,你认为溶解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现象,或者说有什么特征?


   教师归纳:1)放入水中看不见颗粒


            2)没有沉淀(板书)


三、对比“食盐和面粉”、“沙和面粉”


1.让学生观察,食盐与面粉、沙与面粉在水中的现象的异同点。


2.食盐与面粉:颗粒在水中都变小,而且面粉颗粒大部分也有消失的现象。好像溶解在水中了。


3.沙与面粉:都出现了沉淀。又好像不能溶解在水中。


4.提问:那么面粉到底在水中溶解了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可提示:刚学过的一种方法,即沉淀法)


5.但沉淀法所需时间太长,我们还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拿出过滤装置)


四、过滤“食盐”、“沙”“面粉”溶液


1.出示过滤装置,并在幻灯片上出示装置图片,讲解仪器名称。


2.提问:过滤时需注意什么?


3.播放视频释疑,并让学生懂得如何操作。(一贴二低三靠,板书)


4,学生动手操作。


出示操作要求:(11~3组过滤食盐溶液


                  4~6组过滤沙溶液(上层水溶液倒掉一些)


                  7~10组过滤面粉溶液。


             22人合作操作,其余组员进行观察。


             3)拿玻璃棒的同学注意倾斜角度,拿待滤液(混合溶液)的同学注意倒入时速度,切勿太用力。


五、归纳总结


1 提问:滤纸上留下了什么?面粉溶解在水中了吗?


2 小组汇报实验现象:食盐没有留在滤纸上;而沙和面粉都留在了滤纸上。说明面粉跟沙一样,都不能溶解在水中。


3 得出结论:沙、面粉这类不溶解的物质能被过滤出来,而食盐这类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过滤不能分离(板书)。这种方法就称为过滤法(板书)。


六、课外巩固


1.回顾课堂,进行小结。


2.运用今天学的两种方法,判断肥皂粉能溶解在说中吗?


 


 


 


 


 


板书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溶解:1.在水中看不见颗粒                    沉淀法


        2.没有沉淀                            过滤法:一贴


过滤不能分离                                二低


                                              三靠


 


附:


食盐、沙、面粉溶解实验记录单


   小组
























 


颗粒颜色


搅拌前


搅拌后


食盐


 


 


 



 


 


 


面粉


 


 


 


 

TOP
58#

 

杠杆的科学


高桥小学  张青青


一、     导入


1、教师先请学生想办法搬动讲台上的铁罐,看看下面有什么秘密。(秘密:写着你们真聪明的纸条。)


教师再请学生打开这个铁罐,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


2、教师提问:这根棍子真是神奇,用上它后可以让这些事情变得如此轻松,生活中你有没有也试过这个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3、教师揭示本课主题:看来这样的工具在我们生活中还是非常常见的,像这样可以用来撬起重物的棍子我们把它叫做撬棍。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那这个杠杆中蕴含着多少科学道理呢?为什么用上它之后这么重的物体可以轻松的被撬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板书:杠杠的科学)


二、认识杠杠


    1、认识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2、寻找生活中的杠杆,并指出三个重要位置(上台指出)


       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剪刀(进行解剖分析:有两个杠杆组合而成)、羊角锤(分析三点不是在一条直线上,与其他直线杠杆有区别,分析中请学生上来试一试用直的铁片拔出木条上的钉子和用羊角锤拔出的不同感受)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教师请学生思考:使用杠杆会给我带来哪些好处?(省力、方便)


教师提出疑问:杠杆一定能省力吗?


2、教师拿出“杠杠尺”,请学生观察它的特点。


3、教师在左边挂上几个钩码,用手在右边按住,让它保持平衡,这就是一个杠杆。请学生讲讲这个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


4、教师把把右边所用的力换成钩码,让杠杆尺仍保持平衡。请学生再思考还有哪些挂法也可以让它保持平衡,并且记录下来,完成实验记录单一。


(表格说明:实验记录单一中括号填左右两边钩码数,左边五个小格子为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右边五个为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请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涂写。)


四、分析数据,寻找规律


1、学生汇报实验数据,教师记录在黑板上(汇报数据不能重复)。


2、教师请学生说说从数据中发现的规律。当学生发现因为数据太多,规律比较难找的时候,请学生想想我们能不能按照规律把它进行分类。


3、小组讨论分类的标准。教师将数据分成三类,总结规律。请学生完成实验记录单二,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延伸、联系生活


1、教师请学生再回顾环节二中的杠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那生活中有没有费力的杠杆呢?请你课后去寻找这三种类型的杠杆,看看谁找的多!


2、教师请学生用刚才导入环节中用的材料做出这三种类型的杠杆,请学生感受一下不同杠杆的省力情况。


3、教师总结:通过这个活动,我可以发现在搬动同一样物体时,不同类型的杠杆所用力是不同的,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种类型的杠杆(省力的),那为什么还有做出费力的杠杆呢?请你可以思考这个问题,下一节课告诉我答案!

TOP
59#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城东小学—陆祝林
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第二课时《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一、教材简析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是在前一课《水》的学习基础上展开的更深一层次的探究活动,重在让学生对水和油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使学生能对水有更多的认识,学生将从多个侧面(颜色、气味、密度、黏度、表面张力等)认识水和油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比如它们都具有流动性和不能保持固定形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液体这种物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本课主要进行三个比较活动。一是利用感官直接观察对比水和食用油,比较从液体的颜色、气味、黏度等外部特征开始,过程与方法是有序有深度地开展的;二是比较它们的液滴和轻重,而比较两种液体的轻重,实际上是比较油和水的密度;两种液体在玻璃片和蜡纸上形成的液滴不同,液滴的形成跟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同时,水在玻璃片上会浸润,滚动后在玻璃片上形成水痕,在蜡纸上则不会;而油滴在两者上都会浸润;三是观察它们作为液体的共同特点。
二、学情分析
   
对液体的表象观察,学生其实并不陌生,水和食用油作为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学生已具有感性经验。在他们看来,液体具有流动性、透明度、不同的黏度……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但是他们并没有用实验手段研究过不同液体所具有的物理属性,以及液体的本质属性。因此,在学生原有认识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水和食用油的研究,旨在、修正学生原有的感性经验,充实学生对液体的本质理解,形成科学的认识观和方。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过程与方法: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五、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学生准备: 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两个空杯子 、一张蜡光纸、一块玻璃、 两个滴管 、一试管水和一试管油 、每人记录单两张。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水和食用油
1
、导入,谜语激趣:
1)在小溪里游玩,在池塘里睡觉。在江河里奔跑,在大海里欢笑。(谜底:水)
2)颜色黄又黄,跟水一个样。身子比水轻,浮在水面上。(谜底:食用油)
水和食用油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液体。自然界中的水被人们称为生命之源。食用油更是我们生活中煎炸食品必不可少的原料。
今天我们将以水和食用油为例,对生活中的液体进行研究。
2
、学生观察: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维恩图中。(提示: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
3
、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师板书展示。
活动二、液滴比较
1
、水和食用油除了我们刚才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外,还有其他不同之处了吗?比如,我们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
2
、生再次猜测,并讨论: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适当提示:每一次将液滴滴在不同的物体上时,为了实验的可靠,需同时多滴几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并简单演示;要注意观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体上后形成的形状是否一样。)
3
、生实践,将观察到的液滴状态画下来,并注明液滴是在什么物体上。
4
、展示学生的记录,并交流讨论。
活动三、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1
、水和食用油相比,在相同的容器中那种物质更重?我们有什么办法比较?
再次出示:颜色黄又黄,跟水一个样。身子比水轻,浮在水面上。
这个谜面中暗示着一个科学的检测方法,请学生找到可行的检测方案,并说明理由。
2
、生交流方法,并讨论、判断方法的可行性。
预设合理的方案构思:
1)将油和水混合看看静止后,液面的情况。
2)将两种不同的液体置于相同体积的容器中,采用称重量的方法加以判断。
3
、提供材料,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判断水重还是食用油重。(这一实验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演示实验)
4
、交流实验结果,并尝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填写观察报告。
5
、请学生将观察所得的结果补充到维恩图中,师补充到板书中。
活动四、借助多种容器,进一步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
1
、师演示,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一些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请学生观察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2、生交流、小结。将两者的相同点补充到维恩图中。
活动五、总结提升
1
、全班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
重点讨论:它们的相同之处其他液体也具有吗?这些相同点,固体具有吗?
2
、小结、下课


 

TOP
60#

 

空气占据空间吗


瓜沥镇明德学校  冯思思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与他人合作。做到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塑料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
、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提示: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
二、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一:
1
、出示材料。根据你的想法,设计一下这个实验。
思考:(1)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
2)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
3)两根吸管怎么放?吹哪一根?
2
、整理实验步骤:1.在瓶子里装一定量水2.带两根吸管的橡皮泥封住瓶口3.一根吸管吹气,水就从另一根吸管上来啦
3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事项:小组合作,轻声讨论。
观察、思考并记录:(1)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
2)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4)如果从另一根吸管吹气,会怎样?
3)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
4
、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实验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1
、老师给大家变个魔术: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
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
完成实验,将纸巾拿出给学生看。
2
、你们想试试看吗?(请学生动手试一试,并思考为什么杯中的纸不会湿?)
3
、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要注意:1.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2.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3. 轻言轻语,轻拿轻放
4
、学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小结: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


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板书:空气占据空间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
、空气占据空间可以改变吗?(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2
、出示注射器,请学生用注射器把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堵住管口,用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有什么发现。?(板书: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的)
3
、对比实验:空气和水体积的变化。怎么做?
2
、整理方法: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要注意什么?(控制一些条件不变:同样多的水和空气、同样大小的力??)
4
、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1.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2.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有什么变化。3.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4
、实验结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5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
四、总结,并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