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实验材料微调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在橡皮筋和钢尺上固定一个泡沫球,将观察发声物体的运动转化为观察小球的运动,振动的现象更加明显,学生记录,描述也很方便。


      在此基础上增加音叉接触乒乓球的实验,以及观看6种常见的物体:喇叭、琴弦、鱼洗、蟋蟀、蜜蜂和青蛙发出声音的视频,让学生寻找更多的关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证据。







分享 转发
三尺讲台做研究!
TOP
2#

最重要的锣没上场啊?有一道题就是为什么能听到锣的余音。
TOP
3#

这样的改进让震动现象更加明显
TOP
4#

很好的改进,把橡皮筋的难以观察的振动转化为可以清晰看到的小球的振动
TOP
5#

回复 2楼代玳的帖子

如果需要用到锣,代老师在哪个环节用到这个教具呢?已经有鼓了,对于余音的问题,我倒觉得是干扰项,不知你怎么理解?
TOP
6#

做完基础实验,再演示竖笛和锣(主要是怕孩子们作业本不会做),锣敲击后有余音,因为振动并未停止,当学生用双手按住锣,声音突然消失了,学生很容易想到: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消失了。
TOP
7#

器材准备的好充分
TOP
8#

橡皮筋加个小球,好巧妙的办法
TOP
9#

做完基础实验,再演示竖笛和锣(主要是怕孩子们作业本不会做),锣敲击后有余音,因为振动并未停止,当学生用双手按住锣,声音突然消失了,学生很容易想到: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消失了。
代玳 发表于 2025/9/10 16:33:17
我认为学生理解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自然就能解决了,不能因为题目当中有就一定要加,还应该考虑到课堂教学的逻辑性。
三尺讲台做研究!
TOP
10#

敲击锣和音叉,感受振动与声音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加深振动才会有声音的概念。
TOP
11#

两种材料的改进,真的很不错
TOP
12#

第一次看到鱼喜这种乐器
TOP
13#

我们学校的鱼洗摩擦两个耳朵没反应哎,不知道为啥
TOP
14#

一节非常有意思的课,加油
TOP
15#

过山车的材料用的很好
TOP
16#

泡沫球如何固定在钢尺和鼓面上不易掉的呢?
TOP
17#

种类丰富,孩子们的感官刺激,印象深刻
TOP
18#

把线和面的运动轨迹转换为点的运动轨迹,学生的观察点更集中。
TOP
19#

器材准备的好充分
TOP
20#

回复 16楼你笑的那么没心没肺的帖子

用热熔胶就可以
三尺讲台做研究!
TOP
21#

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振动”
TOP
22#

改进得很好
TOP
23#

在橡皮筋和钢尺上固定一个泡沫球,不错,看得很清楚了
TOP
24#

小红点加得好!
TOP
25#

教具改进之后,使得学生对于声音产生的条件把握能更加准确!
TOP
26#

乒乓球上怎么快速弄上绳子的?双面胶吗?
TOP
27#

特意加了小球,更便于观察
TOP
28#

加进去小球便于观察振动,这个改进很不错,借鉴了
TOP
29#

改进后,通过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振动现象更明显了。
TOP
30#

皮筋绑小球、喇叭上用杯子限制小球运动范围,都是很棒的做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