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把握细节,注重实操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今天听了北京大兴实验小学解萌的《观察风》这一节课,感受课堂内解老师对课堂细节的把握,对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概念的理解都落到了实处。
          

  一、情境创设,了解风向和风速

              
  解老师通过今天的天气预报情境创设,分析其中的风向和风速,并且通过师生交流了解什么是风速和风向。并通过情境式教学巩固风向,同时利用出示蒲福风力等级表,讲解各风力等级的基本状态,使科学概念落到了实处。
  

                             
        风向

                   
     情境式巩固风向

          
分享 转发
TOP
2#

  二、强化模拟实验,注重实操训练  解老师在制作小红旗和模拟三级风力时,特别注重纪律性,强化实操训练。
  制作小红旗,首先教师边演示边讲解,特别强调制作时的安全性和纪律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了小红旗的制作。

                  

  接着,利用手中的小红旗模拟三级风速为后面实操奠定基础。

                    
  这两个环节为后面学生在自然环境下了解风向和风速做好了非常好的铺垫。
  
TOP
3#

好奇:制作小红旗和模拟三级风力,孩子们是怎样模拟的
TOP
4#

好奇:制作小红旗和模拟三级风力,孩子们是怎样模拟的
林杰 发表于 2025/8/23 14:36:27
照片中学生好像在用嘴吹。
TOP
5#

  三、落实实操细节,扎实反馈交流  解老师在开展实操之前(在自然条件下测试风向和风速),利用插图开展了三方面的细节教育。

                

  1.擎旗。解老师强调为什么要高举旗子,而不是放在胸前。学生讨论后总结,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高举旗帜原因的了解。
  2.方向纸盘。解老师指出了方向确定的方法,同时强调了确定方向的重要性。
  3.记录。解老师对操作过程中出现风向变化现象该怎么办进行讨论。然后得出拉长时间,把握在这段时间中最多的风向作为记录风向。同时解老师对记录单进行了讲解,帮助学生实验时更好地记录。
  解老师通过实验前对实验各步骤的讨论交流,并强调实验时的纪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操,也更规范实操,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实验后的交流开放性体现了对学生的肯定和实验的科学性。

  1.解老师对风向和风速的不死板。学生交流时出现了南风和西南风的不同答案,解老师并没有否定其中的一种风向,这就是科学的态度。同时风速的不一定也是真实存在,解老师也并没有强调应该是几级风速。
  2.除了红旗外,解老师让学生通过其他参照物观察风向和风速,一方面让学生知道可以通过不同物体来感受风向和风速(叶子、篮网等),另一方面也知道了不同参照物飘动的幅度不同,不能用红旗的方法来判定风速。

                           
  整堂课下来,感觉解老师注重教学细节,注重科学概念的学习,更注重科学实践活动开展的纪律性和有序性。
TOP
6#

不能用红旗的方法来判定风速,课堂中不是借助红旗来判断我们的风速等级了么
TOP
7#

有实操有思考
TOP
8#

关于风速与风力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看来解老师也还没有完全区分开来。
风速是指风的速度,它的单位是米/秒;风力是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动能,表现为物体受风作用力的大小,它的单位是级。一般来说,风速这一概念用在气象测量时较多,它要求记录风速(单位:米/秒)。而风力在日常生活中多常见。
学生在用小旗或观察其他地上物测量风的大小时,建议用“级”来表示,也就是此时应该叫观测“风力”,而不是风速。
TOP
9#

感谢分享,我也去看看这一课。
TOP
10#

感谢分享,收藏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