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课例研享】科学思维培养的课堂实践与路径 ——《心脏和血液》... [复制链接]

31#

学习了,模拟心脏跳动的实验改进,真的很好。
TOP
32#

通过反复挤压与放松洗耳球,观察到“心脏收缩时血液流出、舒张时血液回流”的规律,从而推理出“心脏跳动是血液流动的动力,持续跳动让血液实现循环”这个环节非常形象。
TOP
33#

分析的很细节,很入围,学习了。
TOP
34#

血液循环装置改进更符合人体生理构造了
TOP
35#

这个心脏装置做的真好啊,感觉很好用
TOP
36#

这样的教学内容,需要借助模型来辅助理解,更好地培养科学思维。
TOP
37#

心脏和血液这一课对学生来说难点就在于心脏和血液是身体盲盒,看不到的,这样的教具就非常直观
TOP
38#

通过“生活化情境激发思维、具象化实验建构思维、生活化应用拓展思维”的策略,为科学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TOP
39#

实验很给力。
TOP
40#

具体数据更有说服力
TOP
41#

这样的设计很巧妙,实践和理论结合,有效
TOP
42#

回复 20楼周王庙师的帖子

是的,需要其他工作作辅助
TOP
43#

教具很关键,也很严谨,向这位老师致敬
TOP
44#

这节课老师的教具做的很不错
TOP
45#

很生动的一节课,让学生从具体的数据中分析出运动与心脏血液之间的关系!
TOP
46#

这课中教具的改进尤为重要。
TOP
47#

aed的介绍真的进入了生活
TOP
48#

注重思维发展的一节课。
TOP
49#

这个模拟实验真是太直观了。
TOP
50#

教具中是计数器吗?
TOP
51#

模型出示很逼真,将任务具体化,比单纯的体验心脏的工作更精准。
TOP
52#

这节课的关键就是模拟实验的真实性,从模拟实验中学生感受心脏的工作原理。
付出永远美丽 发表于 2025/8/14 21:17:41
的确,模拟实验可让学生对心脏跳动的认知更直观、理解更深入。
TOP
53#

在《心脏和血液》一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需紧扣 “人体是统一的整体” 这一核心观念,结合胡老师的教学策略,可从以下具体课堂实践入手,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傅滨飞 发表于 2025/8/15 8:55:44
胡老师的这节《心脏和血液》,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TOP
54#

这样的分析很直观
朱斌 发表于 2025/8/14 22:17:37
感谢,主要是胡老师的课上得好
TOP
55#

《心脏和血液》的实验器材越来符合模拟实验的要求了
恒星不永恒 发表于 2025/8/15 10:43:03
是的,教材中的模拟实验不符合现实情况。
TOP
56#

人体血液循环模型非常的具体直观,给观察描述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张超峰 发表于 2025/8/15 10:57:18
嗯,器材改进也是胡老师课堂中的一大亮点。
TOP
57#

优秀的课例切片,仔细分析思考背后的设计,会有很多收获
林杰 发表于 2025/8/15 12:54:24
的确,分析优秀的课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TOP
58#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就是这个“计流器”的引入,之前都只是直接去比较“血液”流动快慢,还是带有很多的主观性的,但是这个就能确定地得出“血液”慢慢流和快快流,血流量大小的区别,实验结果更直观,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夏薏 发表于 2025/8/15 12:56:02
嗯,计量器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心脏跳动与血液流动的关系。
TOP
59#

很有说服力的一节课,相信课上的孩子们收获颇丰
皮卡裘二 发表于 2025/8/15 14:28:08
孩子们长大后,肯定还会记得这节课。
TOP
60#

这个模型能清楚地让学生感知
何洁 发表于 2025/8/15 14:33:08
胡老师的这节课中,器材改进的确是一大亮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