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科学本质的认识和教学 [复制链接]

91#

近段时间,国外科教提出FRA(家族相似性)视角下的科学本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希望喻老师可以给予通俗易懂的解读。
TOP
92#

科学是可变的,讲究实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科学
TOP
93#

感谢喻老师的分享,好好学习科学的本质
TOP
94#

感谢喻老师分享,学习了
TOP
95#

理解科学的本质,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本质。感谢喻老师分享
TOP
96#

故事总能吸引学生的
TOP
97#

感谢喻老师分享,认真学习科学本质,更好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
TOP
98#

希望自己在教学中也能带点科学本质
TOP
99#

感谢喻老师分享,科学研究与方法确实应该是依赖证据和理性思维,包含逻辑、想象、创造性的 ,不是唯一的。
TOP
100#

理性、诚实的解决科学问题,不满足于经验主义
TOP
101#

在科学社会学中发现科学的价值
TOP
102#

一线老师要多琢磨教学内容,多从学生角度想。
TOP
103#

感谢喻老师分享,理解科学的本质,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本质。
TOP
104#

感谢喻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TOP
105#

科学教师 首先应理解科学
TOP
106#

科学的本质是可以教学的,如何更好教学
TOP
107#

我觉得在小学阶段,科学更多应该是科普一些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中蕴含的道理,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
TOP
108#

感谢分享,学习!
TOP
109#

感谢喻老师分享,认真学习
TOP
110#

科学方法,科学的历史,科学的价值,科学的限度。感谢分享!
TOP
111#

感谢喻老师分享,认真学习中
TOP
112#

感谢喻老师的分享,认识科学本质融入教学中。
TOP
113#

:科学认为每一种现象都具有一个或多个原因;科学上给出的解释、理论和模型都是在特定的时期内与事实最为吻合的;科学发现的知识可以用于开发技术和产品,为人类服务;科学的应用经常会对伦理、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影响。熟读深思
TOP
114#

底层认知很重要,感谢喻老师分享。学习感悟
TOP
115#

科学课这门课程性质特殊,很难教
TOP
116#

从小学科学教学深度理解的视角,这篇帖子是“科学教育底层逻辑”的专业梳理,价值体现在:

一、 内容价值:给科学教学“打底色”

1. 厘清科学本质的多元维度
帖子从课程标准、国际文献(如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定义 ),拆解科学本质为知识、研究、事业三个层面(知识可变但基于证据、研究需逻辑与想象、事业关联社会伦理 )。这让教师明白:科学课不只是教知识,更要传递“科学是怎样的思维方式与社会活动”。

2. 呼应新课标,指导教学实践
2022版科学课标强调“形成科学观念”,帖子里“科学知识的暂时性、可修正性”“科学依赖观察与质疑”等内容,正好是“科学观念”的核心。比如教“植物向光性”,除了讲知识,还能渗透“科学结论是不断修正的(早期对植物运动的认知→现在的分子机制研究 )”,让学生理解科学的动态性。
TOP
117#

二、 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启示

1. 课堂设计:从“教知识”到“教科学本质”

◦ 讲“声音传播”时,不仅让学生知道“声音靠介质传播”,还能引入科学史(亚里士多德的猜想→现代声学研究 ),体现“科学知识的修正过程”;

◦ 做“种子发芽实验”时,鼓励学生质疑数据(“我的种子没发芽,是变量控制错了还是结论有例外?” ),培养“科学研究的质疑精神”。

2. 教师成长:提升“科学本质理解度”
帖子里的国际观点(如“科学无普适方法”“观察渗透理论” ),提醒教师:别把科学课教成“步骤固定的验证实验”,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探究路径,尊重“观察结果受认知影响”的客观性。比如学生用“土电话”传声时,有人觉得“绳子越紧声音越大”,有人发现“环境安静更重要”,这些都是“科学研究多样性”的体现。
TOP
118#

这篇帖子是“科学教育世界观”的补给站,帮教师跳出“知识点教学”的惯性,理解“科学课要培养的不只是知识学习者,更是未来的科学思考者、实践者”。
TOP
119#

为以后科学教学指明方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