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讲过一节课——青岛版六下《专用工具》时间紧任务重,从备课一天多的时间,实在是特别的具有挑战性,一直心里挺抵触看自己的课堂实录的,假期看了看,对自己的课有以下思考也有一点点自己也拿不准对不对,需要和大家探讨一下。 首先,先大体说说这节课,我是从核桃入手的的结合课本的情境,进行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徒手捏核桃。活动二:用工具开核桃。活动三:用专用工具核桃夹来夹核桃,给学生准备了三种核桃夹。
其次,在学生动手操作工具时,我发现其实学生们在课堂中尤其时用工具时的安全性还是需要注意,有的孩子拿着羊角锤砸核桃非常的危险。课前还特意强调了安全问题,科学课堂上使用工具的时候还是不要觉得这些工具很长用,还是要提醒使用的安全性。也罗列了很多的专用工具,且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重要性。
最后,我感觉我还是挺喜欢这种上课的感觉,觉得每一次都是对自己的挑战,特别有成就感,每一次准备一节课就会很多技能,带着我的这一些器材,这种感觉太棒了。即使还有很多的缺点,但慢慢来,学习一直在路上。
优点:我很注重课堂知识的生成,对于学生给出的实验结果嫩及时让学生思考,多角度进行比较。这次的课堂核桃没有用纸皮核桃用的皮很厚的核桃(光买核桃找了好多地方),更能体现专用工具省时省力方便的特点。
缺点:1.经常重复学生的话。2.课堂的评价语太单一。3.三个活动用力有些平均,虽然时间长短有差别,但应该有侧重点。
探讨点:上边说过我很注重课堂知识的生成,这也导致在我的课堂中出现的一些话语是自己教案中并没出现的,也是随机出现的。我自己觉得是正确的,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专用工具的发明及创造是人类的需要也是技术的进步,整节课都贯穿这个点,再最后我思考到工具的发明是技术的进步,那么核桃由原来的厚皮核桃经过人们改良成纸皮核桃,这也是人们的需要和技术的进步而来的。这也是随着人们的需求及科技的进步而来的。不知道加在这里合不合适?上课时我是随机说的。就是看完自己的课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图片是下课后,小女孩还想试试羊角锤,就让她试了试。一节课下来,他们取出的核桃任,随着工具的不同越来越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