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热单元最后两课的实验材料关联性问题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五年级热单元的最后两课《哪个传热快》和《做一个保温杯》中,都用到了家庭中的常用工具——木勺、塑料勺、金属勺和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前者为了研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后者为了研究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从课标中看,他们都属于“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核心概念下的“热传递”的知识,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并列举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所以这两课其实同属一个概念。个人建议,研究对象应该保持材料的同一性,将木勺换成陶瓷勺更合理。也为得出科学结论——导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差,提供更有利的证据支持。

分享 转发
TOP
2#

保持材料的一致性是比较科学的探究方法,心法自然老师你的想法肯定是好的。但我想教材中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后自己能去“举一反三”。首先,学生根据教材可以从身边获取比较便利的材料来进行研究。第一个实验可以用木勺、塑料勺、金属勺、陶瓷勺等,这些基本上身边都有,但在实验中陶瓷勺被摔断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用木勺、塑料勺、金属勺不容易发生意外,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学生掌握了探究方法后,回家再用陶瓷勺去拓展实验完全可以。第二个实验选择的三个杯子,则是可能木杯在家中并不常见,陶瓷杯更容易准备,且在这个实验中,陶瓷杯摔碎的概率也不会太高,所以就没有刻意使用木杯。那么,学生在掌握方法后,有木杯的孩子在家里再用木杯验证一下,肯定是再好不过了。
或许用一句话概括:正是因为有了两个实验材料的不同,为学生留了更多地“举一反三”做实验的可能。
TOP
3#

回复 2楼翁昌舟的帖子

感谢从提供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思路。
TOP
4#

回复 2楼翁昌舟的帖子

感谢从提供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思路。
心法自然 发表于 2025/5/29 13:57:27
但其实不用陶瓷勺还有两种可能:一是可以从教材插图中看得出来,插图中的木勺、金属勺、塑料勺,三者在形状、大小、厚薄等方面是很接近的,在我们身边找不到与之在形状、大小、厚薄上都接近的金属勺,影响实验公平性;二是从陶瓷的特性来讲,陶瓷虽然导热系数低于塑料,但是在短时间内传热还是比较快的,短时间内把陶瓷勺和塑料勺放到热水中,会感觉陶瓷勺和塑料勺摸起来,可能陶瓷勺的感觉也很烫,难以分辨。
TOP
5#

回复 4楼翁昌舟的帖子

我用了三种不同材料长短粗细都相同的棒子,爱牛的工具箱里有,但效果一般。即使加热热水也很难让塑料棒子以及木棒变色,不知道如何解决呢
TOP
6#

回复 5楼康康老师的帖子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72152.aspx

康康老师,你可以参考这个链接中“心法自然”老师采用的实验改进。
TOP
7#

我也用的是三种材质的棒子,勺子不太做得到大小一样,肯定还是有差别的,包括厚度等方面
TOP
8#

有一种叫感温贴纸,效果很好
TOP
9#

不一定要换,可以多加几种不同材料的
TOP
10#

保持材料的一致性是比较科学的探究方法,心法自然老师你的想法肯定是好的。但我想教材中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后自己能去“举一反三”。首先,学生根据教材可以从身边获取比较便利的材料来进行研究。第一个实验可以用木勺、塑料勺、金属勺、陶瓷勺等,这些基本上身边都有,但在实验中陶瓷勺被摔断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用木勺、塑料勺、金属勺不容易发生意外,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学生掌握了探究方法后,回家再用陶瓷勺
翁昌舟 发表于 2025/5/29 12:57:27
赞同!
TOP
11#

回复 2楼翁昌舟的帖子

教材意图也是我们备课时思考的
TOP
12#

要找到三个材料不同其他都相同的杯子也不容易
TOP
13#

老师很细心,能观察到别人 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TOP
14#

建议用规格一样的材料,网上可以订做。
TOP
15#

身边常用的材料适合学生回家自己去探索。
学校里学会实验方法,课外可以多次实践。
TOP
16#

可以让孩子们课后继续探究
TOP
17#

这个实验,用了学具箱的材料,但是效果不太明显
TOP
18#

且学具箱的材料,形状厚度长度都不一致,与对比实验要求不符
TOP
19#

确实勺子要找到形状一致的比较困难
TOP
20#

感温油墨刷一层,估计效果会好一点
TOP
21#

要找到三个材料不同其他都相同的杯子也不容易
周王庙师 发表于 2025/5/30 9:36:01
我觉得差不多接近就好了
TOP
22#

爬楼探索更多知识,感觉自己要像楼主一样多学习、多思考
TOP
23#

保温性能跟传热性能应该是刚好相反,传热性好的保温效果差,传热性差的保温效果好。
TOP
24#

从三种不同的材料再到对比三种金属材料,是一个能力迁移,也是对研究问题的细化。
TOP
25#

爱思考的同行,向你学习
TOP
26#

保持材料的一致性是比较科学的探究方法,心法自然老师你的想法肯定是好的。但我想教材中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后自己能去“举一反三”。首先,学生根据教材可以从身边获取比较便利的材料来进行研究。第一个实验可以用木勺、塑料勺、金属勺、陶瓷勺等,这些基本上身边都有,但在实验中陶瓷勺被摔断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用木勺、塑料勺、金属勺不容易发生意外,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学生掌握了探究方法后,回家再用陶瓷勺
翁昌舟 发表于 2025/5/29 12:57:27
很有道理,非常同意
TOP
27#

没必要非要比出木材和塑料的吧
TOP
28#

课堂教会方法,课后举一反三。
TOP
29#

举一反三是一种能力,不止教会学生知识。
TOP
30#

五年级热单元的最后两课《哪个传热快》和《做一个保温杯》中,都用到了家庭中的常用工具——木勺、塑料勺、金属勺和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前者为了研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后者为了研究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从课标中看,他们都属于“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核心概念下的“热传递”的知识,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并列举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所以这两课其实同属一个概念。个人建议,研究对象应该保持材料的
心法自然 发表于 2025/5/29 12:36:57
想法很好,上课时可以这样实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