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这几天观看了特级教师楼曙光的《放稳物体》一课,感触颇深。课堂设计如此简单,活动氛围非常热闹,科学思维不断活跃,科学知识不断提升。
一、循序渐进,思维不断发展
楼特导入简单,见过蜡烛吗?在哪里见过?两个问题后直接导入今天我们来做蜡烛模型。然后学生就开始活动了。活动过程层层递进,从自己随意做模型到做得稳再到又稳又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同时,了解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设计才能更稳,科学知识的不断掌握。
第一次学生作品
二、不断竞争,制作兴趣激发
这课的重点是稳,楼特首先让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学生评价那只蜡烛比较稳,为什么?
并从中小结出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比较稳。真的是实践出知识,学生通过实操后,了解了如何才能更稳的科学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结晶。
接着,楼特让学生尝试用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谁最稳?小学提出了吹、碰、摇等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最后,教师拿出振荡器先进工具来测试。这个工具太好了,对测试蜡烛模型的稳定性起到了关键作用。试想,如果在上《建高塔》这课时用上这工具那效果肯定特别好。
在先进实验检测工具的帮助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上来了。后面学生对自己的蜡烛模型进行改进,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学习劲头十足,氛围非常热闹,达到了学习的高潮。
廖鑫胜
一、循序渐进,思维不断发展楼特导入简单,见过蜡烛吗?在哪里见过?两个问题后直接导入今天我们来做蜡烛模型。然后学生就开始活动了。活动过程层层递进,从自己随意做模型到做得稳再到又稳又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 付出永远美丽 发表于 2025/5/25 21:26:59 简单明了的导入,丝毫不拖泥带水,节省时间
三、逐步优化,制作效果提升
在如何做得稳的基础上,楼特让学生制作又稳又美的的蜡烛模型。首先还是学生自己探索,让学生初步体会感受制作又稳又美的蜡烛模型。虽然学生自己的探索后作品不太理想,但很有必要,毕竟学生尝试过。接着,楼特拿出限制工具(小圆片)——底部和上部的大小不超过小圆片。通过这样的限制,学生制作的蜡烛模型就很好地把只求稳的思路中解放出来,看似限制了制作,实则放开了学生设计思路,从稳字引申到又稳又美。最后,通过振荡器评选出最美最稳的蜡烛模型。
学生改进
最后,学习延伸,楼特发放不倒翁,让学生课后研究为什么不倒翁那么稳?
楼特的课设计简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制作蜡烛的学习过程。不断修改,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从而达到又稳又美。在修改中,学生了解到相关的科学知识,并运用到制作中,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二、不断竞争,制作兴趣激发 这课的重点是稳,楼特首先让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学生评价那只蜡烛比较稳,为什么? [atta 付出永远美丽 发表于 2025/5/25 21:32:56
黄文政
一、循序渐进,思维不断发展楼特导入简单,见过蜡烛吗?在哪里见过?两个问题后直接导入今天我们来做蜡烛模型。然后学生就开始活动了。活动过程层层递进,从自己随意做模型到做得稳再到又稳又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 付出永远美丽 发表于 2025/5/25 21:26:59
蒋昌盛
代玳
大笑三声哈哈哈
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