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态瓶的疑惑 [复制链接]

1#
为什么生态瓶严格意义上是要密封的?
跟学生讲了学生表示不理解,自己本人也没明白
分享 转发
TOP
2#

那为什么要强调密封呢?大自然不也是敞开的吗?
TOP
3#

看生态瓶的定义: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不加任何食物,不开瓶,生物皆能生存。
密封可以维持水循环闭环,平衡气体交换、封闭营养循环、隔绝外部污染,实现长期自给自足~
TOP
4#

回复 3楼天边的帖子

很有道理,学习了
TOP
5#

实际上这种密封可以在多大的限度里,多长的时间里保证生物的正常存活呢?
TOP
6#

家里的鱼缸不换水,不去管它,一周之后就满是绿藻,两周左右小鱼就有开始死去,如果过一两个月,估计要死绝了
TOP
7#

相当于是这个生态系统定义为“一定区域”的生物和非生物
TOP
8#

密封的话,更加严格意义上的空气也没有和外界交换。不过我们平时上课,能够将水生植物和动物养活我觉得已经很好了。所以没有要求密封
TOP
9#

我都没让学生密封 密封的话里面的小动物死的很快
TOP
10#

教材上的生态瓶,实际上模拟的是池塘群落。
生态瓶模拟的是一个自适应系统内的生物与非生物的动态平衡;
这个要求太高了,一般很难完成的。
TOP
11#

我做的生态瓶里的小鱼产卵了,激动
TOP
12#

生态瓶严格意义上要密封,主要是为了模拟独立生态系统、维持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稳定性、减少外界干扰,并确保生物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生存。
TOP
13#

这个太难理解了,只是为了理解生态平衡而已
TOP
14#

回复 3楼天边的帖子

学到了,生态瓶评估的标准就是哪个存活的时间最久。
TOP
15#

主要是为了模拟生态系统能维持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稳定性的过程。但是我们自制的生态瓶物种单一,自净能力差,所以做不到的。
TOP
16#

回复 6楼恒星不永恒的帖子

加一些能吃绿藻的一些生物看看,貌似有些小虾能吃绿藻。我自己家里一个小小的生态瓶没有鱼,只有虾、螺、水草,不闻不问已经自给自足大半年了。偶尔加点水而已。
TOP
17#

一定意义上,地球也是一个密封的环境吧,生态瓶就是让这个区域里的生物实现自给自足,不依靠和外界的交换
TOP
18#

地球就是一个大的封闭的生态瓶
TOP
19#

为什么我们做的生态瓶过不了多久生物就会死去
TOP
20#

我们做的生态瓶结构太单一了,密封小动物死太快了
TOP
21#

学生实际制作的生态瓶,里面的生物能够稳定的生长就很好了,不要求完全封闭。
TOP
22#

我们做的生态瓶空间不足,很难维持平衡 。
TOP
23#

这样真的操作起来不是死得更快吗,不能理解
TOP
24#

学生做的不要求密封,能维持到学期结束就很优秀了
TOP
25#

生态瓶严格意义上的密封是因为要在微小空间内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自维持特性。但我们让孩子制作的生态瓶,一般要求是模拟一个水塘的生物群落。
TOP
26#

理论上是密封的,但实际操作看来密封后,生态瓶反而更不容易成活
TOP
27#

密封不太合适,生态系统复杂多变
TOP
28#

严格意义的生态平衡实验是为科学家量身定制的实验要求,它是能够为宇宙开发服务的,小学生刚接触这样的内容,不可能拔高到那样的要求的,那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的
TOP
29#

感觉不密封能够活着已经很好了
TOP
30#

密封是不是一开始很难建立生态系统?敞开难度小一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