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实证意识的培养——《产生气体的变化》两个小环节的处理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片段一:

观察有气体产生的变化”的活动中,学生把水和白醋分别和白糖、食盐和小苏打混合,观察产生的变化。学生活动后教师组织研讨交流。

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说:1号到5号,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者说产生了溶解的现象。6号产生了气泡,是一种新物质。

教师:1号到5号,我们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产生了新的物质(也许产生了与水一样的无色透明的新物质),但是6号产生的气体一定新物质,所以它是一种化学变化。

这样的引导是不是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


本主题由 管理员 酸牛奶 于 2025/4/7 22:17:5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片段二:

用袋子收集产生的气体后,组织学生讨论:袋子里留下的液体是不是白醋?你有什么证据?

生:在袋子底部还留有一些小苏打,如果液体是白醋的话, 它们还会产生气泡,但是现在没有产生气泡,所以这种液体不是白醋。

师:如果袋子里面没有小苏打了,可以怎么证明呢?

生:可以再放一些小苏打,看它们有没有产生气体。

师:如果还是有气体呢?

生:可以再继续加一些小苏打。

为什么不是白醋,让学生用证据来说话,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最后编辑不愿长大 最后编辑于 2025-04-05 21:45:54
TOP
3#

这个实验的确还有很多可以深挖,以此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TOP
4#

这是深入探究的体现,真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TOP
5#

注重细节的处理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TOP
6#

怎么来寻求证据呢
TOP
7#

寻求证据比较麻烦
TOP
8#

注重细节的处理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TOP
9#

小瓶盖的大用途
扔块砖头,换点玉
TOP
10#

科学课不适合全部探究一番,学习和思考的结合,给与学生实践参与的充分机会,这样的教育更有生机。

这一实验还是觉得老教材好,有实证反应后的气体性质变化,新教材这样一来是无法确认是新物质的。
TOP
11#

确实可以继续研究下去
TOP
12#

可以适当的进行深入研究
TOP
13#

挖的太深也不好,留个悬念吧
TOP
14#

可以让孩子们检测反应的物质,亲自实证
TOP
15#

实证培养的前提是,学生会主动提问,个人认为提问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TOP
16#

真难教啊
TOP
17#

这样的思辨可以有效让优生快速提升实证意识,但对一节课的后进生来说就需要更多的实操来帮助理解
TOP
18#

感觉还是需要一些实证的现象才好
TOP
19#

这点还是老教材好,毕竟光是科学猜想,没有科学实证,总觉得缺了什么,
TOP
20#

确实,实证意识的培养更多在于老师有意识的引导
TOP
21#

细节处理非常重要
TOP
22#

这个实验很有趣的,学生超级喜欢。如果能够感受到这种气体的作用就更了不起了。
TOP
23#

很有趣的实验
TOP
24#

这个实验确实可以有很多改进的
TOP
25#

这个实验看似简单,但是寻找证据的过程还是要慢慢探索。
TOP
26#

这节课老教材的实证培养,还有一些公开课很经典
TOP
27#

(也许产生了与水一样的无色透明的新物质)这个证据很难
TOP
28#

没有看到明显的变化,不一定没有变化,因为一些变化不是肉眼能观察到的。
TOP
29#

少量 适量 过量 可以对比探究一下
TOP
30#

两个片段中可以看出老师,学生的思维还是很严谨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