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让课堂汇报更吸引学生,而不是“一人讲,多人走神”?求经验... [复制链接]

1#

大家好!
我是一名刚毕业的老师,最近在课堂上遇到一个问题,希望请教大家的经验和方法。

在一二年级的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进行汇报,比如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实验结果或者绘图。但我发现,当一个学生上台汇报时,下面的学生常常走神、分心,甚至自己玩自己的东西,完全没有在听。即使我在汇报前给了清晰的汇报框架,并尝试随机点名、提问等方式,效果仍然不理想。

比如,最近的一次课堂上,我让学生汇报他发现的物体的特征,并且让他们按照固定的结构来说。但大部分听众还是没有真正投入到汇报中,似乎只是在“等结束”。

所以我想请教大家:


  •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如何让他们在同伴汇报时保持专注?
  • 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听众真正参与到汇报中,而不是被动等待?
  • 如果要结合游戏或者互动,有哪些方式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希望能听听大家的经验,感谢分享! 😊

分享 转发
TOP
2#

对于一二年级小朋友,评价机制还是很重要的,可利用表现性评价,告诉孩子该怎么参与到课堂上,并利用奖卡、奖券等奖励实物来正向引导孩子们的听课
TOP
3#

回复 2楼周淼的帖子

感谢指点。但是评价机制里,学生往往只是坐端正了,但是看他们的眼睛还是发呆的那种眼神
最后编辑教书的猫又桑 最后编辑于 2025-03-11 15:30:49
TOP
4#

一二年级专注情况有限,还是要慢慢引导,让学生养成分享、倾听、交流的习惯。用课堂制度、表现性评价作为抓手,告诉学生先明确应该怎么做。从短时间的汇报交流到长时间的交流互动转变,慢慢锻炼学生的交流分享情况,引导的问题、提醒的语言都很重要。有时候下面同学听不见、听不清、不感兴趣、觉得自己会了可能都是不认真的原因,根据学生情况针对性的再分析下,针对性解决吧。一二年级的科学课是真的不好上的,有时候要半节课花在纪律上,纪律、习惯的培养还是第一位的
TOP
5#

要把小朋友吸住,让小朋友跟你走
TOP
6#

一二年级的孩子确实课堂很难控制,我将跟着本帖,看看大家有么有好的方法,一起学习。
TOP
7#

低段学生太难掌控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要找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吸引他们。
TOP
8#

一、二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的确是个难题。
TOP
9#

低段学生注意力集中难,长时间集中更难。所以课堂每个环节设计时间不宜过长
学生对材料还是干兴趣的,可以用材料来控制学生,注意给材料和收材料的时机
教师讲话的语调不能始终一样
汇报交流的方法方式注意一下,比如让下面的学生找茬,让下面的学生来说说别的小组的记录表等第
适当的奖励机制,还可以对小组停止实验2分钟,没收实验材料作为惩罚
TOP
10#

一定要让学生离开材料进行汇报,不然学生的注意力还在材料上。
汇报时候,可以像幼儿园学习,在另一个场地把学生围成一圈,然后汇报。
TOP
11#

努力让每个人有事可做
TOP
12#

一二年级本身专注力就比较弱,可以通过小组加分的形式吸引他们
TOP
13#

一个阶段解决一个问题,比如最近上课内容重观察,在观察的角度想办法引导学生观察,多用评价机制;在引导学生描述习惯,慢慢渗透
TOP
14#

一定要让学生离开材料进行汇报,不然学生的注意力还在材料上。
汇报时候,可以像幼儿园学习,在另一个场地把学生围成一圈,然后汇报。
喻伯军 发表于 2025/3/12 8:19:07
确实如此,这样做之后的交流研讨效果明显会更好,孩子们的注意力会更集中,同时教师的语言表达也可以更贴近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
TOP
15#

来学习的
TOP
16#

离开材料,让汇报聚焦
TOP
17#

得让孩子对研究的项目感兴趣,人人参与,这样积极性更高。对于提出质疑的小朋友及时表扬。
TOP
18#

评价激励辅助,或者换一种展现方式
TOP
19#

要让孩子产生兴趣?
TOP
20#

低段的课确实不好上,最近就在上二年级的公开课,很难上。
TOP
21#

孩子对研讨话题感兴趣很重要,教师也要有倾听习惯的培养
TOP
22#

今天上课就很吵闹,各玩各的
TOP
23#

培养倾听习惯和吸引兴趣,两者结合吧
TOP
24#

“倾听”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很多学校都在一直研究的课题。我们也总结过一些培养策略:如低年段用"镜像对话法"(如复述同伴发言要点),中年段用"三阶倾听模型"(接收-解析-反馈),高年段用创设辩论式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在观点碰撞中提升深度倾听的元认知能力。其实,课堂存在"虚假倾听"现象(学生仅机械记录而未内化信息),需构建"评价体系"来更好地完善。
TOP
25#

回复 3楼教书的猫又桑的帖子

学生坐端正听,老师问题引导,语言激励加生动的态势语,相信你可以的。
TOP
26#

小幼衔接,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且易分散,还是要以短时间活动前后衔接,同时激励性举措跟进,哎,说说简单,实操是真难哪
TOP
27#

低段教学不用期末评测,就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课堂上能够静下来教学,又能够教学互动,动静结合就好。
TOP
28#

回复 2楼周淼的帖子

感谢指点。但是评价机制里,学生往往只是坐端正了,但是看他们的眼睛还是发呆的那种眼神
教书的猫又桑 发表于 2025/3/11 15:29:21
你嘴里的评价不能少,你要说看谁谁的眼睛真亮,已经准备好倾听了;看到谁谁认真的样子老师真喜欢。然后听好了,也要去叫一下听得牢的小朋友回答然后再表扬。外部刺激只能是表扬和奖励,内在动机要他感兴趣或者学习有目标,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有点困难,只能尽量在形式上让他们觉得有趣。
TOP
29#

来学习的,高段的汇报也有困难,如何不让一人包办呢?
TOP
30#

不仅是一二年级,有时候中高段也有类似情况,感觉过程性评价很重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