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和2020级孩子们的五下时光 [复制链接]

61#

1.4蚯蚓的选择

看到活的蚯蚓都很兴奋,有害怕的,有大胆无比的。因为蚯蚓买的比较细长,到第三天的班级就没啥活力了。只能引导分析呆在中间的原因:活力不够。
用班级总记录表汇总各组的数据还是能得出结论的。
TOP
62#

1.5当环境改变了

四季的青蛙行为,会有意见分歧。好在他们能说出理由:比如青蛙下方地表颜色推翻不正确的搭配。
研讨表格信息用时很久。对于秋季的青蛙在干嘛他们最是疑惑。引导关注体型变化。联系冬眠时的场所,想想秋天要干嘛。关于产卵的时间会认为在秋天,想想冬天气候变化,卵在什么时候产出更适宜。注意联系图片里蝴蝶变少,说明除了气候变化,食物也是影响青蛙行为的原因。

青蛙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8%9B%99/35489
[p=28, null, left]‌蝴蝶在产卵后会迅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生理和生态习性。‌蝴蝶的寿命相对短暂,通常在完成交配和产卵后,它们的寿命会迅速缩短,最终死亡。雄性蝴蝶在交配后通常会在三天内死亡,而雌性蝴蝶在产卵后也会在三天内死亡。这种死亡过程是蝴蝶生命周期的自然终结,伴随着它们繁殖使命的完成。‌

1

2

[/p][p=28, null, left]蝴蝶的寿命长短不一,主要取决于其种类、生长环境、季节变化以及个体生存条件等多种因素。大多数蝴蝶的寿命在7天到30天之间,许多种类在孵化出来后的两周内就会结束生命,但也有少数蝴蝶可以活到几个月之久。不同种类的蝴蝶在寿命上存在显著差异,小型蝴蝶如灰蝶科和蛱蝶科的成员往往寿命较短,而大型蝴蝶如凤蝶科的某些种类则能享受更长的生命时光。‌

3

[/p][p=28, null, left]此外,蝴蝶的繁殖习性也对其寿命有重要影响。雄性蝴蝶在交配后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死亡,这可能是因为交配消耗了大量能量和体液。同样,雌性蝴蝶在产卵后也会因为身体机能的衰退而迅速走向生命的终点。这种繁殖习性使得蝴蝶在繁殖季节后大量死亡,从而完成了种群的更新换代。[/p]
最后编辑鱼?? 最后编辑于 2025-03-15 17:55:55
TOP
63#

第三单元复习

用白板的班中班引导全班一起梳理出一张思维导图,最后缩小成全面图以后,密密麻麻的一张,学生惊叹于自己原来学习了这么多内容。听到他们的哇声很有成就感。
TOP
64#

开学第一课的好素材
TOP
65#
TOP
66#
TOP
67#
TOP
68#

感谢分享,链接收藏
TOP
69#

这几个链接材料很适合
TOP
70#
TOP
71#
TOP
72#
TOP
73#
TOP
74#
TOP
75#

收藏了,真的很棒的资料
TOP
76#

哇。这些链接真不错,感谢分享,收藏学习,以后能派上用场。
TOP
77#

很好的资源,收藏了
TOP
78#

上周五刚和孩子们分享了这些故事
TOP
79#

瓢虫

[p=28, null, left]瓢虫的食性主要分为三大类:‌肉食性‌、‌植食性‌和‌菌食性‌。以下是具体分类及其特点:‌

1

[/p]

  • [p=28, null, left]‌肉食性瓢虫‌
    肉食性瓢虫以捕食其他昆虫为主,尤其是蚜虫、介壳虫、粉虱和螨类等害虫。它们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天敌,能够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常见的肉食性瓢虫包括七星瓢虫
    、异色瓢虫、龟纹瓢虫
    和澳洲瓢虫等。[/p]
  • [p=28, null, left]‌植食性瓢虫‌
    植食性瓢虫主要以植物为食,尤其是茄科、葫芦科和菊科植物的叶片和果实。这类瓢虫通常被视为害虫,因为它们会对农作物造成损害。例如,茄二十八星瓢虫
    和马铃薯瓢虫会危害茄子、马铃薯等作物。[/p]
  • [p=28, null, left]‌菌食性瓢虫‌
    菌食性瓢虫以真菌为食,例如白粉病的菌丝和孢子。这类瓢虫在控制植物病害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典型的菌食性瓢虫包括二十星菌瓢虫和柯氏素菌瓢虫。[/p]
[p=28, null, left]‌总结‌:瓢虫的食性多样,既有益虫也有害虫。肉食性瓢虫是农业害虫的天敌,植食性瓢虫可能对农作物造成危害,而菌食性瓢虫则有助于控制植物病害。[/p]
TOP
80#

瓢虫

[p=28, null, left]瓢虫的食性主要分为三大类:‌肉食性‌、‌植食性‌和‌菌食性‌。以下是具体分类及其特点:‌

1

[/p]

  • [p=28, null, left]‌肉食性瓢虫‌
    肉食性瓢虫以捕食其他昆虫为主,尤其是蚜虫、介壳虫、粉虱和螨类等害虫。它们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天敌,能够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常见的肉食性瓢虫包括七星瓢虫
    、异色瓢虫、龟纹瓢虫
    和澳洲瓢虫等。[/p]
  • [p=28, null, left]‌植食性瓢虫‌
    植食性瓢虫主要以植物为食,尤其是茄科、葫芦科和菊科植物的叶片和果实。这类瓢虫通常被视为害虫,因为它们会对农作物造成损害。例如,茄二十八星瓢虫
    和马铃薯瓢虫会危害茄子、马铃薯等作物。[/p]
  • [p=28, null, left]‌菌食性瓢虫‌
    菌食性瓢虫以真菌为食,例如白粉病的菌丝和孢子。这类瓢虫在控制植物病害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典型的菌食性瓢虫包括二十星菌瓢虫和柯氏素菌瓢虫。[/p]
[p=28, null, left]‌总结‌:瓢虫的食性多样,既有益虫也有害虫。肉食性瓢虫是农业害虫的天敌,植食性瓢虫可能对农作物造成危害,而菌食性瓢虫则有助于控制植物病害。[/p]
TOP
81#

抓住教材的细节,收藏学习
TOP
82#
TOP
83#

1.6食物链和食物网

套筒游戏应该和作业本题目里的动植物名称相匹配。要提供给孩子们关于动植物大小情况及食性的资料。
理清箭头表示能量流动,要他们多用能量流动的语句来表示食物链的情况。
TOP
84#

1.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问及除了食物关系之外,生物之间还有什么关系,他们大都不知该怎么说,所以需要细化问题,先明确生物包含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分别可以为对方提供什么?
TOP
85#
TOP
86#

分解者

[p=28, null, left]蚯蚓在生态系统中主要扮演‌分解者‌的角色。以下是具体分析:‌

1

2



  • [p=28, null, left]‌分解者的定义与功能‌
    分解者是指能够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的生物。这些无机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如植物)重新利用,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p=28, null, left]‌蚯蚓的生态角色‌
    蚯蚓是腐食性动物,主要以腐烂的动植物残体为食。它们通过消化和排泄活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土壤肥力的提升,因此被明确归类为分解者。

  • [p=28, null, left]‌与其他角色的区别‌


    • ‌消费者‌:消费者通常以活体生物或其部分为食,而蚯蚓主要以腐烂物质为食,因此不属于消费者。
    • ‌生产者‌: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制造有机物,蚯蚓不具备这种能力。
    • ‌生态系统工程师‌:蚯蚓通过掘穴、排泄等活动改善土壤结构,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但这并不改变其作为分解者的本质。

[p=28, null, left]综上所述,蚯蚓在生态系统中主要属于‌分解者‌,它们在物质循环和土壤肥力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p=28, null, left]鼠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通过分解枯枝败叶等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并在此过程中释放能量,维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下是关于鼠妇作为分解者的详细说明:‌

1

2

[/p]

  • [p=28, null, left]‌生态角色‌
    鼠妇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主要分解枯枝败叶等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p]
  • [p=28, null, left]‌同化类型‌
    鼠妇的同化类型为异养型,即它们依赖有机物作为能量来源,而不是通过光合作用或其他自养方式获取能量。[/p]
  • [p=28, null, left]‌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鼠妇作为分解者,与其他生物(如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鼠妇的分解活动为生产者提供养分,同时为消费者(如鼹鼠)提供间接的食物来源。[/p]
  • [p=28, null, left]‌饲养中的分解特性‌
    在人工饲养环境中,鼠妇仍然表现出分解者的特性,它们以腐食为主,喜欢吃鱼粮、蔬果干、枯叶等有机物。[/p]
[p=28, null, left]综上所述,鼠妇是典型的分解者,在自然和人工环境中都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p]
最后编辑鱼?? 最后编辑于 2025-04-03 22:18:36
TOP
87#
TOP
88#
TOP
89#
TOP
90#

很有意思的资料,感谢分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