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科学趣味课后服务课程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科学趣味课后服务课程,旨在通过趣味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趣味实验、跨学科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等多种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这些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还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科学趣味课后服务课程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最后编辑一则 最后编辑于 2025-02-02 14:32:02
本主题由 管理员 火柴盒 于 2025/2/3 19:50:57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实验名称:火山喷发、魔法吹气球
TOP
3#

教学目标
1.理解火山喷发的基本概念和过程,学习火山喷发的类型和特点。学会实验魔法吹气球的操作步骤。
2.学会独立完成火山喷发、魔法吹气球的组装,锻炼学生利用简单材料独立完成组装能力。
3.通过以上两点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TOP
4#

教学重点:学会组装火山喷发、魔法吹气球
教学难点:认识小苏打(碳酸氢钠)和柠檬酸两种物质的化学特性,了解简单的化学反应。
TOP
5#

实验一、火山喷发
一、情景导入
讨论火山喷发的自然现象,包括不同类型的火山喷发(如夏威夷式、斯特龙博利式、普林尼式等)。
TOP
6#

二、探究实践
火山内部是中空,火山口连通火山内部。并思考:为什么火山内部是空的?火山内部是什么东西呢?
把柠檬酸的混合液倒入火山模具中,不用一次直接到完,可以倒一半左右,再倒入一些延长实验效果。
观察并记录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反应时产生的气泡和喷发现象。
讨论实验结果与真实火山喷发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探讨火山喷发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TOP
7#

实验二、魔法吹气球
一、主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将瘪气球吹胖(互动环节,可让在座的学生进行讨论)
开动小脑筋,看看谁想的办法最多?那还有其他办法把气球变大吗?
TOP
8#

二、探究实践
1.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各种打气的工具或者吹气球的方式
2.实验成品展示,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气球是如何变胖的呢?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魔法吹气球的实验,同时思考气球是如何鼓起来的。
TOP
9#

三、总结回顾
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水以及柠檬酸钠。 瓶中的柠檬酸溶液遇到碳酸氢钠溶液立即会产生大量的泡泡,这些泡泡就是二氧化碳气体,是不断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把气球吹大了呢。
TOP
10#

教后反思
评估学生对火山喷发概念的理解程度。
反思实验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TOP
11#

实验名称:喷泉实验、灭火器
TOP
12#

1.掌握喷泉实验的组装步骤,了解和探究大气压与喷泉的关系,了解灭火器的结构。
2.学会独立完成喷泉实验、灭火器的组装,锻炼学生利用简单材料独立完成组装能力。
3.通过以上两点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TOP
13#

教学重点:学会组装喷泉实验、灭火器。
教学难点:关于喷泉实验原理和灭火器的知识。
TOP
14#

实验一、喷泉实验
一、主题导入
大家都应该看到过喷泉吧!喷泉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思考:喷泉为什么会喷水 ?你想知道为什么吗?你想知道其中蕴含的原理吗?
TOP
15#

二、探究实践
1.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各样喷泉,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喷泉的特色。(互动环节)
2.展示喷泉实验成品,提出疑问,讲一讲喷泉为什么会喷水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组装喷泉实验,同时思考喷泉为什么会喷水?
TOP
16#

注意:
1.大小吸管之间的地方也要用超轻粘土堵住。这一步非常关键,一定要做到密封,否则会影响最终效果。
2.超轻黏土变硬的话,也会影响最终效果。
TOP
17#

三、原理总结
通过往里面注入水,当锥形瓶里的溶液将瓶底两根吸管口完全浸没并到一定高度时,由于空气压力使水喷出来。
TOP
18#

实验二、灭火器
一、情景导入
大家可以想到那些办法来熄灭蜡烛?(回答:吹、用水、用沙子、用盖子.....)
TOP
19#

二、探究实践
1.通过图片展示灭火器,让学生了解灭火器。
2.引出灭火器的话题,出示材料进行体验。
TOP
20#

三、总结回顾
碳酸氢钠与柠檬酸遇水溶解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助燃、不可燃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火焰燃烧需要氧气。本实验中二氧化碳会覆盖在火焰周围,使火焰与空气中的氧气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
TOP
21#

教后反思: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性,确保实验材料充足且易于使用。在灭火器的实验材料时,教师发现放手让自己关注实验变化能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操作能力。然而,教师也意识到在讲解示范方面的不足,需要更清晰地介绍所需材料,并计划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探索创新,丰富实践经验。
TOP
22#

实验名称:探秘重力和重心——翻滚胶囊、不倒翁
TOP
23#

1.掌握翻滚的胶囊的安装和操作步骤,了解重心与运动的关系及掌握不倒翁的安装步骤和探索重心的应用。
2.学会独立完成翻滚胶囊、不倒翁的组装,锻炼学生利用简单材料独立完成组装能力。
3.通过以上两点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TOP
24#

教学重点:学会组装翻滚胶囊、不倒翁
教学难点:了解重心与运动的关系,探索重心的应用。
TOP
25#

实验一、翻滚胶囊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大家有没有翻滚的经历,说一说你们翻滚的感受。
TOP
26#

二、探究实践
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边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滚动的?老师指导下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会滚动的事物如:车轮、钢珠、球饮料罐、球形巧克力、木珠、乒乓球等,并说一说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
2.简单介绍重心和认识重心通常的位置。(重心∶物体的质量中心,能够保持物体平衡的点就是重心。一般的物体通常在物体的重心,老师可提前准备一些物品,让孩子尝试说一说物体重心的位置)
3.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重心发生改变实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
TOP
27#

三、总结回顾
当把带有钢珠的胶囊放在斜面上时,钢珠在重力的作用下滚动带动胶囊下滑,同时改变胶囊的重心。在不断下滑的过程中,胶囊的重心也在不断改变,胶囊也就会不停地翻跟头。
TOP
28#

实验二、不倒翁
一、主题导入
同学们,猜一猜:一位公公精神好,从小到老不睡觉。身体轻,劲不小,左推右推推不倒。(打一玩具)没错,是不倒翁。那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呢?
TOP
29#

二、探究实践
1.图片简介或视频演示各种不倒翁,引导学生说一说对不倒翁的认识。
2.出示蛋壳不倒翁,让部分学生试着推一推不倒翁,说一说感受并思考怎么样做才能让不倒翁不倒呢?
3.重心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造楼低楼比高楼容易,因为低楼重心低稳定。货车的重心低,转弯的时候不容易侧翻。爬山走下坡是要放低重心,增加身体的稳定性等。
TOP
30#

三、总结回顾
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越稳定。当不倒翁在竖立状态处于平衡时,重心和接触点的距离最小,即重心最低。偏离平衡位置后,重心总是升高的。因此,这种状态的平衡是稳定平衡。所以不倒翁无论如何摇摆,总是不倒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