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读理念目标 知其重要地位
首先,结合《课标解读》上篇 课标修订的背景、理念与目标 部分内容,梳理科学、技术、工程三者的关系,知晓其在科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1.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与价值
新课标重新梳理了科学、技术与工程三者的关系。结合《课标解读》图示,我们可以看到三者相互影响和促进,科学为技术与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技术与工程具有指导作用;而技术与工程对科学具有促进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工程已经出现一体化趋势。
此外,《课标解读》对科学的定义明确了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价值,三者的相互促进作用日益增强,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水平。


2.课程性质——实践性
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课标解读》P36中对实践性进行了描述,主要包括: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学习方式,加强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优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式与路径,推进工程与技术实践;把探究与实践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导方式。
3.课程理念——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
课标中强调“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重视技术与工程实践的素养导向”;强调开展技术与工程实践既要基于相应学段学生所学习的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核心概念,又要基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